炒菜時候應該什么時候放鹽
炒菜時候應該什么時候放鹽
每次做菜總掌握不好咸淡,總免不了手滑鹽放多,如果你只會悶頭吃咸菜或者放水泡一泡,那就錯過了好多美味啊!那么應該如何放鹽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炒菜時如何放鹽,希望能幫到你。
炒菜時如何放鹽
1、烹制結束時放鹽:
烹制爆肉片、回鍋肉、炒白菜、炒蒜薹、炒芹菜時,在旺火、熱鍋油溫高時將菜下鍋,并以菜下鍋就有“啪”的響聲為好,適合在炒透時適量放鹽,炒出來的菜肴嫩而不老,養(yǎng)分損失較少。
2、烹調前先放鹽的菜肴:
蒸肉時,因物體厚大,且蒸的過程中不能再放調味品,故蒸前要將鹽、調味品一次放足。
烹制魚圓、肉圓等,先在肉茸中放入適量的鹽和淀粉,攪拌均勻后再吃水,能使之吃足水分。
有些爆、炒、炸的菜肴,掛糊上漿之前先在原料中加鹽拌勻上勁,可使糊漿與原料粘密而緊,不容易分開。
3、食前放鹽的菜:
涼拌菜如涼拌萵苣、黃瓜,放鹽過量,會使其汁液外溢,失去脆感,如能食前片刻放鹽,略加腌制瀝干水分,放入調味品,食之更脆爽可口。
4、在剛烹制時就放鹽:
做紅燒肉、紅燒魚塊時,肉經(jīng)煸、魚經(jīng)煎后,即應放入鹽及調味品,然后旺火燒開,小火煨燉。
5、烹爛后放鹽的菜:
肉湯、骨頭湯、腿爪湯、雞湯、鴨湯等葷湯在熟爛后放鹽調味,可使肉中蛋白質、脂肪較充分地溶在湯中,使湯更鮮美。燉豆腐時也當熟后放鹽,與葷湯同理。
炒菜時晚放鹽有四大好處
1、有利于健康
放鹽的時機會影響到菜肴的口感和風味,要達到同樣的咸味,晚放鹽比早放鹽用的量要少。營養(yǎng)學家說,這是因為人味蕾上的咸味感受器會跟食物表面附著的鈉離子發(fā)生作用,如果晚放鹽,鹽分沒有深入到食品內部,但舌頭照樣可以感覺到咸味,這樣就可以在同樣的咸度下減少鹽的用量。若早放鹽,則不少鹽分已經(jīng)深入食品內部,使人們在無意間吃下更多的鹽,長期下去,對健康不利。
2、肉較嫩,菜更脆
眾所周知,鹽具有較強的脫水作用。專家指出,肉類菜肴等熟透或臨出鍋放鹽,這樣烹調出來的肉嫩而不老。若過早放鹽,肉中的蛋白質容易凝固,使肉質變硬,體積縮小。炒蔬菜時鹽放得太早,鹽與菜共同翻炒時會造成鍋內菜的滲透壓升高,蔬菜失水使得炒出來的菜外觀“干萎”,而出鍋前放鹽則會使蔬菜脆嫩可口。涼拌菜時放鹽過早,會使其汁液外溢,失去脆感。
3、減少營養(yǎng)素的損失
同濟大學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炒菜時早加鹽會使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量高于晚放鹽。這是因為炒菜先放鹽,會讓食材出水帶走維生素c。事實上,水帶走的不僅僅是維生素c,還有其他水溶性維生素,包括葉酸、維生素b1、b2等。在細胞當中,它們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傳熱較慢,損失較小。一旦跑到湯汁里,它們直接受到高溫,失去其他細胞成分的保護,損失會明顯增大。
4、減少脂肪氧化
有研究表明,對于肉制品來說,鹽是一種氧化強化劑,水溶性氯化物加劇脂肪氧化,而脂肪氧化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是不是每天不吃鹽就健康了
首先每天不吃鹽,相信大家都做不到。其次,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合理的,雖然吃鹽多了對我們身體健康沒有好處,但是鹽最終的味道是來自于鈉離子。鈉離子同樣是人們所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可幫助我們人體調節(jié)酸堿平衡、穩(wěn)定組織細胞中的滲透壓以及肌肉之間的平衡狀態(tài),所以完全不去吃鹽也是不可取的,每天適量為宜即可。
控制食用鹽用量的小妙招
食療小妙招一
在做菜的時候,人們都喜歡中間放上鹽,最后嘗嘗咸淡,如果淡的話,再放一次鹽,其實這樣做,往往加大了食用鹽的需求,中間的鹽已經(jīng)融入到了菜里面,鹽的味道相當于隱藏了,并沒有起到好的效果。我們可以就放一次鹽,就是在最后放鹽,這樣鹽會存留在菜的表面,就可以減少鹽的食用量了。
食療小妙招二
在做菜的時候,我們可以添加一些檸檬汁、番茄汁、醋等這些酸味的食材,這樣不僅可以使食物更美味可口,還可以代替一部分鹽的食用量。
食療小妙招三
如果今天既做了菜,也做了湯,那么我們可以選擇湯里面不放鹽,或者選擇其他一道菜不放鹽,吃其他帶鹽的菜時,鹽的味道還存留在舌頭的表面,所以再吃不放鹽的食物,也不會覺得沒味道。
猜你感興趣:
5.炒菜放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