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群調整的方法和技術
雞群調整的方法和技術
雞群調整的方法和技術,怎樣進行雞群調整,有哪些方法和措施,在其中要注意什么呢?那么下面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雞群調整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生產性能良好的高產雞群的先決條件。
第一、能使雞群的體成熟與性成熟達到一致,并能同時開產,同時達產蛋高峰。最終實現更高的高峰期,較長的維持時間,后期產蛋平穩(wěn)。
第二、能促使雞群產出高質量的種蛋,不會因為開產時間不同而導致種蛋的大小不一。
第三、及時挑出弱雛進行單獨飼喂,能保證其他雞群的健康。
1挑選與調整雞群方法
1.1進雛當天挑出弱小雛雞
在1日齡進雛當天,新支二聯免疫同時,將體質弱小的雞只挑出,上籠時放在靠近熱源處。
1.2 4日齡進行第二次挑選
在4日齡左右挑出弱雛,需要育雛人員逐籠挑選,輕輕握住每一只雛雞,手感其骨架粗壯、有肉、掙扎有力、且眼睛明亮、叫聲清脆為健雛,將其留在籠內;手感其瘦小、體軟、掙扎無力就要挑出,將其放在環(huán)境好、溫度高的籠內。
1.3適時分群
隨著雞群日齡的增大,籠內的密度也就越來越大,所以我們就要及時的進行分群管理。例如:棟舍內是三層籠位,1日齡時只裝上層籠, 6-7日齡時就要分入二層。要求將每個籠內挑出二分之一較大的雛雞放入二層籠內。在25日齡左右就要分入三層。同第一次分群做法相同,在上兩層籠中挑選較大的雞放入底層。
1.4育雛末期要分群
一般42日齡左右的雞群,可按照標準體重分為大、中、小(或超標、達標、欠標)三群?;\養(yǎng)雞可將小雞放入上層或溫度稍高處,大雞放入下層,分群后可以通過調整投料量來調節(jié)體重。
1.5育成期間合理調整雞群
因為飼養(yǎng)管理水平無論怎樣做到萬無一失,在雞群中總會出現一些瘦弱的個體,所以在育成期間一定要勤觀察,勤調整,及時挑出個體弱小的雞群進行集中飼養(yǎng),使其盡快達到標準體重。
2雞群調整注意事項
2.1稱重
稱重是為了了解雞群體重和均勻度的惟一有效的辦法,而通過定期稱重可以清楚地了解雞群體重的增加情況。稱重時必須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定期稱重,每周稱重一次。第二、隨機抽樣,一般抽取雞群總數5%的個體進行稱重,然后根據抽測結果與品種標準體重的比較調整飼料喂量和決定換料時間,使雞群的平均體重始終處于適宜范圍內。根據均勻度的好壞及時調整雞群。
2.2合理轉群
轉群后要對雞群進行檢查,按雞的大小分群,以便于采取相對應的管理措施。調整雞群的最終目的是保證雛雞體重每周達標,均勻度80%以上,這樣,雞群才會發(fā)揮出很好的生產性能,達到高產、穩(wěn)產。如果不能及時調整雞群、強弱分開飼養(yǎng),會造成弱雞生長發(fā)育受阻,形成無經濟價值的蛋雞。
2.3調整飼養(yǎng)密度
飼養(yǎng)密度是決定雞群整齊度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飼養(yǎng)密度大則雞群混亂,競爭激烈,雞舍內空氣污濁,環(huán)境惡化,若采食、飲水用具不足極易使部分雞群體重下降,甚至引起啄肛、啄羽等現象發(fā)生。飼養(yǎng)密度過小則易造成飼養(yǎng)成本增加。所以,籠養(yǎng)蛋雞每平米不能超過18只。
2.4著重飼養(yǎng)弱雛
體重小的雞可推遲換料時間,使其盡快達到標準體重。在以后的飼養(yǎng)過程中,發(fā)現較小的雞,就要及時的將其挑出,單獨飼喂。挑出弱雛后,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體質恢復,如:增加營養(yǎng)(可在飼料中加入多維、歐多旺、奶粉飼喂)、增加料盤的使用天數、潮拌飼喂等方法從而提高均勻度。
2.5及時淘汰無經濟效益的雞只
為提高養(yǎng)雞的經濟效益,應該根據雞群的生理變化特征,將低產雞及時淘汰,這樣既可節(jié)省飼料又能提高產蛋率,同時能防止其它疾病的傳播,減少投藥,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看了“雞群調整的方法和技術”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