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茶道怡情的文章3篇
有關于茶道怡情的文章3篇
喝茶可以怡情,還可以幫助我們靜心寧神。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有關于茶道怡情的文章,一起來看看。
有關于茶道怡情的文章1
喝茶為解渴,品茶為怡情
飲茶也是有品茶和喝茶之分的。一般來說,品茶意在情趣,自得其樂,重在精神享受;喝茶重在解渴,是人體生理的需要,又或者說,它僅僅滿足了人們對物質的一種需求。那么,品茶與喝茶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其實在中國,古人早就認為飲茶有品茶和喝茶之分了。清代曹雪芹在《紅樓夢》“賈寶玉品茶櫳翠庵”一回中,先寫了在幽靜的櫳翠庵內(nèi),妙玉選擇用陳年梅花雪水沏茶待客,并按照來客的地位和身份,以及性格愛好,選用不同的茶;進而因人、因茶而異,配置不同的茶器。如此沏泡出來的茶自然也賞心悅目。對此,妙玉借機說了句一語雙關的妙語,說飲茶是:“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驢飲了。”
而宋代蘇東坡在揚州為官是,有一天去西塔寺品茶,作詩說:“禪窗麗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潔。”說品茶要有;好的環(huán)境、好的井水、好的器具,還要有不俗而可人的佳客。
如此說來,品茶與喝茶相比,兩者的區(qū)別表現(xiàn)在哪里呢?
飲茶目的
喝茶是為了滿足人的生理需要,主要是在口渴難忍時,補充人體水分的不足,其目的是為了解渴,把茶當作“過路的水”。而品茶重在精神,把飲茶看作詩藝術的欣賞、生活的享受。
飲茶方式
喝茶是采用大口急飲、快咽,如在田間勞動、劇烈運動后的飲茶解渴,所以喝茶首要的是補充水分。而品茶,主要目的在于精神愉悅,所以在品飲場所,必須創(chuàng)造出一種文化意境。通常三兩知己,圍桌而坐,以休閑心態(tài)去飲茶。通過觀形、察色、聞香、嘗味,從中獲得美感、快感,達到精神升華。
飲茶環(huán)境
喝茶,對茶葉質量、茶具配置、茶水選擇以及周圍環(huán)境并無多大要求,只要能達到衛(wèi)生標準就可以了。而品茶,茶要優(yōu)質,具要精致,水要美泉,周圍環(huán)境最好要有詩情畫意。
由此可見,喝茶與品茶,當屬兩種飲茶層次,它們之間不僅有“量”的差別,而且有“質”的區(qū)分,更有“情”和“境“的不同。喝茶主要是為了解渴,滿足人的生理要求,強調(diào)隨意。飲茶時,重在數(shù)量,往往采用的是大口急飲快咽的方式。而品茶,重在意境和一個”品“字,要細細品味,緩緩體會。透過觀其形,察其色,聞其味,使飲茶在美妙的色、香、味、形中,讓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和升華。
有關于茶道怡情的文章2
小雪怡情
茶道怡心
茶道簡述:
茶分六種:紅茶、綠茶、黑茶、黃茶、青茶(烏龍茶)和白茶。 茶道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xiàn)一定的禮節(jié)、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行為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并通過茶藝表現(xiàn)精神。興于中國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nèi)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huán)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承唐宋遺風。
茶道法則: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反之,是為“三不點”。明代為十三宜與七禁忌。“十三宜”為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鑒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為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肴雜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茶道形式:
中國茶道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有三種。
?、偌宀?/p>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最早記述于宋代,有“吃茶”之說。流行于唐代。
法門寺出土的金質茶具,展現(xiàn)了唐代人“吃茶”的情形。茶葉經(jīng)烘干后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在煮茶時有時會加入鹽等調(diào)料,喝茶時與茶葉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诙凡?/p>
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面湯花和品嘗鑒賞茶湯以定優(yōu)劣的一種品茶藝術。斗茶又稱為茗戰(zhàn),興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帶。斗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xiàn)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嘗,特別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湯花,最后斗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勝利。
?、酃し虿?/p>
清代至今某些地區(qū)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余韻。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后來在安徽祁門地區(qū)也有盛行。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特別是待客,更為講究。
有關于茶道怡情的文章3
茶道怡情
明代徐勃在《茗譚》中寫道:“品茶最是清事,若無好香在爐,遂乏—段幽趣;焚香雅有逸韻,若無名茶浮碗,終少一番勝緣。是故,茶香兩相為用,缺一不可,饗清福者能有幾人?”
品香與品茶,是多介質的融合。首先香材和茶葉產(chǎn)區(qū)豐富,個體差別很大。沉香按照味系分為星洲和惠安兩大產(chǎn)區(qū),每個產(chǎn)區(qū)還有不同的細分。茶葉僅從顏色分就有綠茶,青茶,紅茶,黑茶等。
然后都有專門的品鑒道具:香器和茶器。品香根據(jù)不同玩法有不同規(guī)格的香爐和各種把弄香灰燃香的工具,茶道則有各種材質的茶壺和泡茶工具。
品香與品茶,都有個鼻觀的過程。對香品,則有涼,甜,草,果,藥,辣,酸之標準,而茶品也一樣有各種不同的香型,如花香、果香、木質香、陳香等,品茶“香、清、甘、活”的標準也早已廣為人知。
品香和品茶都有簡易玩法。用電香爐熏烤香材,就跟大碗喝茶一樣。
專業(yè)的品香,要用特制的火碳來做火力,用云母片放在火碳上做隔火板,上面再放極小的香材;而好的茶葉,都用專門的茶器來泡才能品出茶的本味,像巖茶和普洱等大葉的茶,得用蓋碗才合適。
玩香講究的是一種香材對應一個香爐,而品茶則一款紫砂壺泡一味茶,這樣才能保住彼此的香魂,香爐和紫砂對本香都會有積累。
無論是品香還是品茶,對于講究生活感知的人,但求材料的純天然。只有天然的,才能夠更充分地展示真實,真實的東西才有股天生的魅力和靈性。
像生茶,絕對比熟茶有靈性,有魅力。聞慣了天然沉香,如果碰見化學仿真香,都會急忙逃開的。
無論香和茶,是天然的好,用香用茶最好還是單一的,不能雜用,需要一一的來品,不能是西式的雞尾酒玩法。
香道與茶道,都有三個境界:在術不在心,在心不在術,心術兩忘。這是一個接觸,了解,熟悉,融入的過程,這也是生活的真味。
用上純粹的香與茶,純粹的生活就離你不遠了。
沉香與茶,都是集天地之靈氣,皆是時間的沉淀,講究香,質,形,色的觀察和體驗,找尋的是張弛有度和習靜,隨其所施,是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人文融合。
有關于茶道怡情的文章3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