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學基礎知識什么是玄學
玄學本來是哲學上的一個用語,指的是魏晉時期出現(xiàn)的一種以《老子》為研究核心哲學思潮。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玄學基礎知識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喜歡!
玄學學術要旨
玄學是對道家的表達 ??梢哉f玄學是道家的一種分支或改進。
魏晉之際,玄學含義是指立言與行事兩個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遠為玄遠曠達。“玄遠”,指遠離具體事物,專門討論“超言絕象”的本體論問題。因此,浮虛、玄虛、玄遠之學可通稱之為玄學。玄學家又大多是當時的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它是在漢代儒學(經(jīng)學)衰落的基礎上;是由漢代道家思想、黃老之學演變發(fā)展而來的。是漢末魏初的清談直接演化的產(chǎn)物。
魏晉玄學指魏晉時期以老莊(或三玄)思想為骨架,從兩漢繁瑣的經(jīng)學解放出來,企圖調(diào)和“自然”與“名教”的一種特定的哲學思潮。它討論的中心問題是“本末有無”問題,即用思辨的方法討論關于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jù)的問題,也就是說它一種遠離“事物”與“事務”的形式來討論事務存在根據(jù)的本體論形而上學的問題。它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次企圖使中國哲學在老莊思想基礎上建構把儒道兩大家結合起來極有意義的哲學嘗試。 在哲學上﹐主要以有無問題為中心﹐形成玄學上的貴無與崇有兩派。
玄學產(chǎn)生原因
魏晉名士東漢末年﹐統(tǒng)治集團分裂﹐社會危機日益尖銳。在意識形態(tài)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開始動搖﹐今文經(jīng)學和讖緯內(nèi)容空虛荒誕﹐絲毫無助于社會政治問題的解決,于是古文經(jīng)學代之而起。同時由于選舉名實不符,欺世盜名、賄賂公行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名教理論開始破產(chǎn)。到了黨錮之禍發(fā)生,傳統(tǒng)的價值體系開始崩潰。
此后漢朝士人,以盡忠于皇帝,盡忠于朝廷為理想品格。士人忠于社稷的心態(tài),是非常普遍而真實的。那時的士人,在感情上“與大一統(tǒng)政權是一體的,有一種親近感”,以維護、鞏固這個政權為自己的職責,為之獻謀,為之籌劃,為之辛勞,也為之憂慮。當時的官員,有“循吏”之謂。循吏對中央政權耿耿忠心,敢于上書進諫,且出于真心。漢哀帝寵幸男寵董賢,王嘉上書極諫,惹怒哀帝,而被治罪。當獄卒凌辱他的時候,他喟然嘆息,他說自己罪當死:“賢,故丞相孔光,故大司空何武,不能進;惡,高安侯董賢父子,佞邪亂朝,而不能退”。而對于地方治理,則竭忠盡智,立足于“以禮義化民”。光武時的桂陽太守衛(wèi)颯,整治桂陽郡,“修庠序之教,設婚姻之禮。期年間,邦俗從化”。循吏之行善政,意不在為私;附和上級,以求得上級的賞識,是為私,于己之士途誠然有益,而循吏之著眼點,則在為國為君,“受君之重位,牧天之所愛”,不敢竊天官以私己。
在這一歷史時期的士人,由于受到儒家正統(tǒng)思想哺育而成長,君臣之義是他們立身的基本準則。外戚宦官“竊取朝政,臨逼主上。淆亂君臣之義”,使得士人痛心疾首,無比憤慨。士人爭相進諫,上書陳詞,然而他們的命運都是悲慘的:樂恢上書要求抑制竇憲權柄,以改變君臣失序的狀況,然而不僅沒有為皇帝所接受,甚至最后被竇憲指使州郡官吏脅迫服藥自殺。安帝時宦官專權,楊震數(shù)次上疏,未能奏效,后被遣歸鄉(xiāng)里,在半路飲鴆自殺。楊震在當時是一代名儒,他的死引起了很大震動:“道路皆為隕涕”。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對于士人心理來說,無疑是極大地挫傷。他們反對宦官外戚,本意是維護朝綱,完全是忠于皇權,一心一意維護儒家道統(tǒng)和大一統(tǒng)的朝廷,但這個他們一心維護的政權,已經(jīng)完全腐敗,所以他們得到的只能是一次次的失望。
此后,“自然”﹑“無為”的老莊思想開始抬頭,人們開始崇尚貴生、避世。黃老思想也開始興起,如王充的《論衡》便公開反對神學的目的論,名法思想開始產(chǎn)生影響。
而士族社會對個性自由與封建秩序的雙重需求,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沖突,表現(xiàn)為魏晉精神世界中“名教與自然”的學術主題。建安時期,曹氏為首的建安名士們思想極為混雜,他們有反儒家傳統(tǒng)的精神,推崇黃老的“因循”原則,校練名理,同時又受老莊思想影響,崇尚放達。而產(chǎn)生于建安游宴的魏晉清談更是玄學產(chǎn)生的搖籃。魏晉清談有兩個基本要素,一是求理,二是娛樂,而平等原則貫穿其中。當時清談的論題主要有圣人問題、德治與法治、人才標準、君父先后等,破除了天命論,認為人事為本,天道為末,君主無為而無不為。這些都對魏晉玄學思想產(chǎn)生了直接的影響。
作為儒學根本的《周易》之學﹐此時由于拘執(zhí)于象數(shù)十筮﹐義理隱晦﹐產(chǎn)生了對易學重新探討的需要。在這種社會政治﹑學術思想發(fā)展的背景下﹐出現(xiàn)了魏晉時期的玄學思潮。玄學的名稱最早見于《晉書·陸云傳》﹐謂“云(陸云)本無玄學﹐自此談老殊進。”魏晉之際﹐玄學一詞并未廣泛流行﹐其含義是指立言與行事兩個方面﹐并多以立言玄妙﹐行事雅遠為玄遠曠達。“玄遠”﹐指遠離具體事物﹐專門討論“超言絕象”的本體論問題。因此﹐浮虛﹑玄虛﹑玄遠之學可通稱之為玄學。玄學家又大多是當時的名士。他們以出身門第﹑容貌儀止和虛無玄遠的“清談”相標榜﹐成為一時風氣﹐即所謂“玄風”。大部分玄學家主張毀棄禮法﹐但少數(shù)依然維護著封建的倫理觀念。
玄學基本特點
?、僖?ldquo;三玄”為主要研究對象,并以《老子》、《莊子》注解《易經(jīng)》。
?、谝赞q證“有無”問題為中心。以何晏、王弼為代表的玄學貴無派把“無”作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統(tǒng)一性的基礎;崇有論者裴頠、楊泉等則認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為體。
③以探究世界本體為其哲學的基本內(nèi)容。貴無派把“無”當作“有”的存在根據(jù),提出了“以無為本”的本體論思想 ;郭象則主張獨化說,認為“有”是獨自存在的,不需要“無”作為自己的本體。
看過“玄學基礎知識“的人還看了:
1.嘴角長痣看相分析
2.玄學和玄學家
3.虛擬機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