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格局的定義有哪些
世界經濟格局的定義有哪些
世界經濟格局是指世界各國在世界經濟中所處的地位與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關系。那么你對世界經濟格局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什么是世界經濟格局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世界經濟格局的定義
所謂"世界經濟格局",實際上就是世界各國或國家集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世界經濟內在結構的外在表現,其核心內容是大國或國家集團之間的經濟力量對比關系和支配別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權力配置情況。
世界經濟格局是指活躍于世界經濟領域并充當主角的國家和國際經濟組織之間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結構,態(tài)勢。
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動一般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各國經濟力量對比關系的變化引起世界經濟權力分配的改變。其二,人類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變化。
人們通常用"極"(pole)來說明世界力量中心及其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和突出作用。能夠作為"極"的國家必須是實力極,增長極,引力極和輻射極。
當代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
各國對外貿的依存度不斷增加
外貿依存度(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指一國對外貿易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值,用以衡量該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
對外貿易依存度= 對外貿易額/GDP;衡量外貿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出口依存度= 出口貿易額/GDP ;衡量出口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進口依存度=進口貿易額/GDP ;衡量進口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對外貿易依存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它反映了一個國家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經濟合作的程度。
世界各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都有所提高。一般情況下,外向型,小國依存度大;自主型,大國依存度小。由于新加坡的加工貿易比較發(fā)達,其出口依存度1991年達到185%,即它的出口額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因為其產出是根據增值來計算的;而出口額則根據商品的價值來計算,它包括了進口零部件的價值。
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問題
2003年,中國外貿依存度為60%,2002年為51%,高于美國(18。2%),日本(18。8%),英國(39。5%)等發(fā)達國家,更高于印度(約20%)和墨西哥等發(fā)展中國家。
中國經濟風險會因外貿依存度,尤其是中國的原材料,能源的對外依存度的不斷增加而加大。2003年,中國資源,能源對外依存度繼續(xù)加大。原油,鐵礦石,氧化鋁對外依存度分別達35%,36%,47%,鎳和天然橡膠的對外依存度更高達55%以上。
區(qū)域經濟一體化
歐盟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東盟
國家之間貿易發(fā)展不平衡
全世界有50多個發(fā)展中國家嚴重依賴單一或三種以下初級產品的出口,尤其農業(yè)產品,這些產品的出口占其出口總收入的一半以上,造成這些國家貿易長期逆差,債務加重,貧困加劇。
而大多數貿易大國,對出口產品實行補貼,對經濟相對落后的發(fā)展中國家的商品出口造成障礙,從而導致雙邊貿易不平衡,這樣就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貿易領域的"馬太效應"。
"北北貿易"取代"南北貿易"
發(fā)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成為主要的貿易流向,"北北貿易"取代"南北貿易" 成為主要的貿易模式
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fā)達國家依靠高科技,加快產業(yè)結構調整,實現產業(yè)結構高級化;而發(fā)展中國家大多數仍受資源的限制,發(fā)展粗放型經濟,科技實力相對較弱。兩種不同的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使發(fā)展中國家在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
20世界80年代加速發(fā)展的經濟全球化趨勢,其特點之一是發(fā)達國家(北方)和發(fā)展中國家(南方)之間收入差距繼續(xù)擴大。
跨國公司是國際貿易的主渠道
跨國公司控制了世界工業(yè)產值的40-50%;國際貿易的60-70%。
國際貿易有三分之一在跨國公司內部進行;三分之一在跨國公司之間進行。
協調機制增強:WTO的作用
確定了國際貿易的游戲規(guī)則,爭端解決機制。
國際服務貿易快速增長
境外消費
跨境交付
商業(yè)存在
自然人流動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服務貿易日益成為國際貿易中的一個組成部分。1970年世界服務業(yè)出口總值為800多億美元,1980年增加到4026億美元,1990年又翻了一翻,為8962億美元,2000年則進一步達到16136億美元。服務貿易占世界貿易的比重也從80年代的17%左右增加到90年代末的22%左右。
戰(zhàn)后世界貿易(出口)發(fā)展情況(1950年-2000年,10億美元)
電子商務
B2B模式
B2C模式
直接投資
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
通過直接投資繞過貿易壁壘
看過“世界經濟格局的定義”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