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的來源和介紹
文化史的來源和介紹
文化史即以人類文化為研究對象的歷史研究分支,它是歷史學和文化學交叉的綜合性學科。相信大家都不太了解文化史的概念,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來告訴你什么是文化史吧。
文化史的簡介
許多人認為文化史應集中于精神文化的歷史,研究重點如特定歷史時期的觀念、時尚、宗教崇拜、方言、習俗、娛樂等,即將文化視為狹義文化,這樣的文化史研究雖比學術思想史的范圍有了很大擴展,但仍沒有明確文化史研究的全部范圍,與文化學理論的要求相距甚遠。文化史研究范圍的不確定是與人們對文化的定義千姿百態(tài)、文化學理論派別林立有關的。但就一般而論,文化史研究應該包括對物質文化、觀念文化、社會關系態(tài)文化(各種組織、制度)乃至深層心理的研究。譬如原始文化,主要是物質文化,從制造各種工具、使用和發(fā)明火、采獵生活到動植物的馴化(植物之栽培耕作是西文“文化”之本意),占據了原始文化史的較大比重;其中如婚姻、家庭、部落組織等屬社會關系態(tài)文化,離開這些,原始文化便無從談起。
實際上在文明時期,觀念態(tài)文化也只占一小部分,特別是在大多數(shù)下層民眾知識程度較低、觀念形態(tài)的遺留較少的時代,這種文化多代表上層文化或精英文化,而下層文化多呈物質形態(tài),拋開后者也就沒有了文化史。但是文化史作為一門獨特的史學分支,其研究內容在許多方面又與人類學、宗教學、民族學、民俗學、社會史、思想史、科技史、語言學、心理學等相交叉,顯然就應有獨特的研究視角。把一種崇拜、一個家庭、一種婚姻作為文化現(xiàn)象加以研究,與宗教學及社會學研究它們迥然相別;而取火、動植物馴化作為一種文化成就,是文化進步的重要表現(xiàn),對它們的文化史研究不同于其他分支的歷史研究(事實上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史學對這類題目——即物質生活史的題目很少涉及)。
這就是說,文化史研究把人類文化的各方面成就當作綜合的文化概念的各個側面,研究它們是為研究文化整體服務的。在此意義上,文化史首先要研究不同民族、國家在不同時代的文化特征及其影響,其次要研究各種文化傳播、融合、受阻等等的原因、過程、途徑、方式,第三要研究文化在歷史中的各種功能。這些研究必然要借助對文化各因子的探索,比如研究文化傳播,我們必須研究生產工具(如青銅器、鐵器)、生產技術(如四大發(fā)明)、思想觀念(如佛教)、語言(如某種方言)、藝術(如西洋畫法)等各方面的傳播擴散,其擴散方式、傳播圈、傳播效果、源地、有利因素及阻礙因素等,由此才能了解各文化因子在文化傳播上的異同,最后對文化整體在傳播問題上進行理論上的說明。以上各例說明,文化史的特點在于,把人類的各種文化創(chuàng)造當作文化現(xiàn)象而非其他來研究,研究各種文化因子的目的是宏觀地把握文化整體。
文化史的歷史來源
1、出自黃帝時創(chuàng)造文字的"史皇"倉頡。倉頡之后,衍生了倉氏、史氏、侯氏、侯岡氏、夷門氏、倉頡氏。倉頡為史官,人稱史皇氏,其后有一支以官為氏,稱史氏。
2、出自周太史佚之后。歷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為氏。見于歷史最早的史姓人物,當屬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為人嚴正,與太公、周公、召公并稱為四圣。由于他終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孫便以官名為氏。春秋時期,列國史官多以官為氏。
3、隋唐時代"昭武九姓"之一。古西域康國支系有史國,居史城,為"昭武諸國"之一,史國有人來中原居住,遂以國名為氏。
4、為突厥族阿史那氏所改。北魏阿史那部,有歸附唐朝者,改姓史氏。
5、史氏還混化了他族血統(tǒng)。如唐有史思明,本寧夷州突厥種。
看過“文化史的來源”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