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鼻子最長的動物名字叫什么
你知道世界上鼻子最長的動物嗎?今天學習啦小編收集了一些關于鼻子最長的動物的資料,趕集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鼻子最長的動物——亞洲象
它的鼻子是動物中最長的,實際上是鼻子和上唇的延長體,表面光滑,一直下垂到地面,不停地擺來擺去。它由四萬多條肌纖維組成,里面有豐富的神經(jīng)聯(lián)系,不僅嗅覺靈敏,而且是取食、吸水的工具和自衛(wèi)的有力武器。鼻子的頂端有一個像手指一樣的突起,這個突起不大,但上面集中了豐富的神經(jīng)細胞,感覺異常靈敏,使得象鼻十分靈活,能隨意轉(zhuǎn)動和彎曲,具有人手一樣的功能。在動物園中,訓練有素的象能用鼻子搬重物、拔釘子、解繩子,甚至能撿起地上的繡花針。有趣的是,它還能像人類握手一樣,用互相纏繞鼻子的方式來表達友好的情感或者進行雄獸和雌獸之間的調(diào)情。
鼻子最長的動物 遷徙
按照其變遷的情況,中國學者文煥然等(1995)將亞洲象的分布變遷月分為8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
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以陽原盆地及黃河下游等地為野象分布最北地區(qū),其北界在黃河中下游以北毗連地帶的陽原縣丁家堡水庫及化稍營大渡口村附近,向東推移到北京、天津,向西推移到(山西)晉中盆地及今西安稍北。
第二階段
公元前900多年~公元前700多年,以長江流域為最北地區(qū),其北界在淮河、秦嶺一帶,野象即棲息于長江流域及寧紹平原等廣大地區(qū)。其主要證據(jù)是云南昭通后海子,河南淅Jil下王崗,江蘇揚州、秦州、吳江黎里烏金漾、蘇州,上海嘉定方泰、馬橋,浙江湖州(吳興)邱城、湖州(吳興)菱湖鎮(zhèn)、桐鄉(xiāng)羅家角、蕭山、紹興、余姚河姆渡等地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亞洲象遺骨。
第三階段
公元前700多年~公元前200多年,以淮河下游干流近海南北地區(qū)為最北地區(qū)。其北界在秦嶺、淮河下游干流近海一帶?!稜栄拧芬粫s從戰(zhàn)國時代就已開始匯集,到西漢才完成。其中, 《釋地》在記敘中國古代一些地區(qū)的著名物產(chǎn)時稱“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南方”是指中國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qū)。關于“梁山”今地的說法很多,其中比較正確的有三種,即浙江紹興一帶、四川盆地中梁山縣高梁山一帶及福建省漳浦縣梁山一帶。其實《爾雅》是大概泛指戰(zhàn)國到西漢時代秦嶺、淮河以南許多山地、丘陵的著名物產(chǎn)中有野象、野犀。這意味著春秋末戰(zhàn)國初的野象分布北界已移至秦嶺、淮河一線了。
第四階段
公元前200多年~公元580年,以長江流域為最北地區(qū),其北界為淮河、秦嶺。地處長江上游的四川I盆地野象棲息情況,除前述《華陽國志·蜀志》外,漢楊雄《蜀都賦》、晉左思《蜀都賦》都提到“象”,說明從戰(zhàn)國到晉代,四川的野象分布北界仍在長江以北,但是晉以后逐漸變化,到唐代及以后,野象分布主要限于川東江南,尤其是今重慶到綦江一帶。
第五階段
公元580多年~公元1050年,以長江上、中游及浙江中南部、福建中北部山地丘陵為最北地區(qū),其北界呈“兀”字形,從杭州灣、錢塘江下游干流北岸,經(jīng)湖口,轉(zhuǎn)北到淮河上游,再轉(zhuǎn)西接秦嶺段,到今淅川稍西,又轉(zhuǎn)南經(jīng)宜昌,至今澧縣稍西,再轉(zhuǎn)西到長江干流南岸。以公元908年為界,此階段又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
1.前期
長江下游未見有關野象的記載,似已無野象分布。至于長江中游北部,據(jù)載,唐高宗上元(公元674~676年)年間有象至華容(今華容縣)。唐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曾有將長安皇宮動物園飼養(yǎng)的象只在長江中游北部的荊山之南放生的記載。
2.后期
長江下游已無野象,長江上游的野象分布如上文所述,已退縮至南黔北一帶。長江中游北部,據(jù)《宋史·五行志》記載:“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有象至黃陂縣(今縣北),匿林中,食民苗稼;又至安(州名,今湖北安陸縣)、復(州名,今天門縣)、襄(州名,今襄樊市)、唐(今河南唐河縣)州,踐民田,遣使捕之。明年(乾德元年)十二月(公元964年1月18日~2月15 13),于南陽縣(今市)獲之。
第六階段
公元1050~公元1450年左右,以閩南、嶺南大陸部分為最北地區(qū),其北界在南嶺陽山、南朝宋始興郡伊水口(今韶關市)、始興北境]、武平、上杭等地稍北。閩南、嶺南野象生存的歷史悠久,從多處發(fā)掘出土的野象遺骨、遺存(如:福建的閩侯曇石山、惠安,廣東的封開黃巖洞、高要金利瑯塘、南海官山西樵石,’‘西的柳江四案甘前巖、都安九山、南寧豹子頭、靈1lI龍武山乞丐巖等)可為一證。《淮南子·墜(地)形訓》中記載四方及中央的氣候、物產(chǎn)等:“南方陽氣之所積,暑濕居之。……其地宜稻,多兕象。”同書《人間訓》記載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14年)統(tǒng)一嶺南時,粵有“犀角、象齒、翡翠、珠璣”。這個“粵”是指兩廣等地,這意味著秦朝初年,由于嶺南一帶野象、野犀眾多,所以“犀角、象齒”才能作為主要特產(chǎn)提出。其后,本地區(qū)一直為野象的棲息地。
第七階段
公元1450年左右~公元1 830年左右,此階段又可分為東、西兩部分。
1.東部
以雷州府(包括今雷州半島)、博F!_1、橫州(今橫縣)的北境、十萬大山一線為一條北界。以雷、博、橫、廉、欽地區(qū)為最北地區(qū)之一。東部地區(qū)的野象分布點南移至北緯23。以南小片地區(qū),并且在本階段內(nèi)相繼滅絕。
2.西部
以廣南府(今云南廣南縣一帶)、元江府(今云南元江縣一帶)、景東府(今云南景東縣一帶)、順寧府(今云南風慶縣一帶)、盈江府(今云南省盈江縣一帶)的北界為另一北界。以云南高原南部為另一最北地區(qū)。本階段在近8000年來氣候冷暖變遷中出現(xiàn)了明清小冰期,野象分布地區(qū)屬于南亞熱帶南部或北熱帶。
第八階段
公元1830年稍后至今,經(jīng)生物工作者的多次實地考察,證實野象分布地區(qū)逐漸縮小到滇南的勐臘縣、景洪縣、西盟縣、滄源縣、盈江縣及以南部分地區(qū);野象的分布北界也逐漸南移到這五縣北境。
綜上所述,7000多年前,亞洲象還曾廣泛分布于中國,自周朝初年開始,由黃河流域南遷;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分布北界為淮河流域;唐代時已退至長江以南;宋代時越過南嶺;現(xiàn)今在中國的分布退至云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思茅三地區(qū)。亞洲象的分布區(qū)每年約以1000km的速度在中原大地上消失,近3000年間亞洲象在中國逾300萬km的面積上絕跡了。野象生境南移的速度為平均每100年0.5個緯度,每年0.5km。這一速度與犀牛分布區(qū)在中國向南退縮的速度十分相似。
鼻子最長的動物 進化
已知象的最早祖先是滿利象獸(Moeriiherium), 也稱 始祖象,生活于北非的始新世晚期到漸新世早期。始祖象有36枚牙齒,其上頜的第二門齒較突出,以后可能演化為象的巨牙。它們的鼻骨也稍稍前伸,也許當時就有一個短的象鼻了。
至漸新世,始祖象演化出埃及象獸(Phiomia)。埃及象獸再演化出古柱牙象(Palaomasiodon)。這兩種象上頜的一對門齒已顯出象牙的形式,鼻骨開始前伸,以支持一對原始的象牙。這些象的牙齒總數(shù)已減少到26枚。但它們的下頜仍相當突出。
到了中新世,從埃及象獸演化出掩齒象( Steg-odon)和嵌齒象(Gomphotherium)。掩齒象的象鼻已有相當長度,牙齒總數(shù)約12枚。象牙已相當突出,下頜也較短,可能是現(xiàn)代象的祖先。嵌齒象因下頜很長,被認為是發(fā)展的一個側(cè)支。
古柱牙象在美洲上新世演化出柱牙象(Mam-mut),于更新世滅絕。柱牙象居住在森林里,牙齒上有乳頭狀尖突,適于切割樹枝和根。掩齒象在上新世演化出猛犸和現(xiàn)代象。猛犸與現(xiàn)代象十分相似,主要區(qū)別是猛犸的牙有一定程度的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