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裂谷帶
世界上最長裂谷帶
世界上最大終于長的裂谷帶在哪里?我們在上高中的時候,老師都有給我們講過,裂谷帶形成,大多都是因為板塊運最大動,就如同地震一般,東拉西扯地將陸地分開,再灌入點河流,一條裂谷帶就形成了。現(xiàn)在就讓小編帶你們來見識一下這個世界最長的裂谷帶吧。
世界上最長的裂谷帶
東非大裂谷(EastAfricanGreatRiftValley)是世界大陸上最大最長的斷裂帶,從衛(wèi)星照片上看去猶如一道巨大的東非大裂谷衛(wèi)星圖片傷疤。當乘飛機越過浩翰的印度洋,進入東非大陸的赤道上空時,從機窗向下俯視,地面上有一條碩大無朋的“刀痕”呈現(xiàn)在眼前,頓時讓人產(chǎn)生一種驚異而神奇的感覺,這就是著名的“東非大裂谷”,亦稱“東非大峽谷”或“東非大地溝”。這條長度相當于地球周長1/6的大裂谷,氣勢宏偉,景色壯觀,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帶,大裂谷跨越50多個緯度,總長6500千米。說它是東非大裂谷,可它從南土耳其開始,一直到莫桑比克海岸,橫跨亞洲和非洲。 有人形象地將其稱為“地球表皮上的一條大傷痕”,古往今來不知迷住了多少人。
形成原因
據(jù)地質(zhì)學家們考察研究認為,大約3000萬年以前,由于強烈的地殼斷裂運動,使得同阿拉伯古陸塊相分離的大陸漂移運動而形成這個裂谷。那時候,這一地區(qū)的地殼處在大運動時期,整個區(qū)域出現(xiàn)抬升現(xiàn)象,地殼下面的地幔物質(zhì)上升分流,產(chǎn)生巨大的張力,正是在這種張力的作用之下,地殼發(fā)生大斷裂,從而形成裂谷。由于抬升運動不斷的進行,地殼的斷裂不斷產(chǎn)生,地下熔巖不斷的涌出,漸漸形成了高大的熔巖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則變成眾多的山峰,而斷裂的下陷地帶則成為大裂谷的谷底。
東非大裂谷下陷開始于漸新世,主要斷裂運動發(fā)生在中新世,大幅度錯動時期從上新世一直延續(xù)到第四紀。北段形成紅海,使阿拉伯半島與非洲大陸分離;馬達加斯加島在幾條活動裂谷擴張作用下,也與非洲大陸分裂開。
裂谷地貌
大裂谷中那些割裂最深的“傷口”,都已經(jīng)被水灌滿,形成了40多個帶狀和串珠狀的湖泊群。未被湖水占據(jù)的裂谷,是一條巨大而狹長的凹槽一樣的溝谷,寬度大約50千米,兩邊是陡峭的懸崖,高差最大的達千米以上。谷底有兩條平行的深長裂隙,深達地殼底部,是地下熾熱巖漿噴出的通道,這條通道使裂谷帶成為大陸上最活躍的火山帶和地震帶,共擁有10多座活火山和70多座死火山。
東非大裂谷形成了很奇異的地貌形態(tài):坦噶尼喀湖深1435米,馬拉維湖深706米,分別為世界第二和第四深的湖。但由于它們位于非洲大陸上地勢最低的深溝,如果把湖水抽干,那這兩個湖底將分別低于海平面653米和243米;另一方面,沿裂隙涌上來的熔巖流,構(gòu)成裂谷兩岸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和東非高原,最高海拔將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在高原的上面還遍布高大的火山錐,如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895米,肯尼亞山海拔5199米。高山上的雪峰與裂谷的碧波遙相輝映,神奇又壯觀。
大裂谷地區(qū)地勢開闊,人煙稀少,大小湖泊是熱帶動物賴以生存的寶貴水源,所以這里動物種類繁多,許多國家都在這里開辟了自然動物公園和野生動物保護區(qū)。
裂谷分支
與河流一樣,裂谷也是有分支的。
這條裂谷帶位于非洲東部,南起贊比西河口一帶,向北經(jīng)希雷河谷至馬拉維湖(尼亞薩湖)北部分為東西兩支。
1、東支裂谷帶
東支裂谷帶是主裂谷,沿維多利亞湖東側(cè),向北經(jīng)坦桑尼亞、肯尼亞中部,穿過埃塞俄比亞高原入紅海,長約5800公里,再往北與西亞的約旦河谷相接;西支南起馬拉維湖西北端,經(jīng)坦喀噶尼喀湖、基伍湖、愛德華湖、阿爾伯特湖,至阿伯特尼羅河谷,長約1700公里。裂谷帶一般深達1000-2000m,寬30-300公里,形成一系列狹長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如埃塞俄比亞高原東側(cè)大裂谷帶中的阿薩爾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0m,是非洲陸地上的最低點。 東非裂谷火山帶共有活火山30余座。再由紅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約旦谷地,全長近6000千米。這里的裂谷帶寬約幾十至200公里,谷底大多比較平坦。裂谷兩側(cè)是陡峭的斷崖,谷底與斷崖頂部的高差從幾百米到2000米不等。
2、西支裂谷帶
西支裂谷帶大致沿維多利亞湖西側(cè)由南向北穿過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等一串湖泊,向北逐漸消失,規(guī)模比較小,全長1700多公里。東非裂谷帶兩側(cè)的高原上分布有眾多的火山,如乞力馬扎羅山、肯尼亞山、尼拉貢戈火山等,谷底則有呈串珠狀的湖泊約30多個。這些湖泊多狹長水深,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長670千米,東西寬40千米~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狹長的湖泊,平均水深達1130米,僅次于北亞的貝加爾湖、紅海為世界第三深湖。
火山活動集中地區(qū)
現(xiàn)代火山活動中心集中在三個地區(qū),一是烏干達-盧旺達-扎伊爾邊界的西裂谷系,自1912-1977年就有過13次火山噴發(fā),尼拉貢戈火山至今仍在活動;二是埃塞俄比亞阿費爾(阿曼)坳陷的埃爾塔火山和阿夫代拉火山,自1960-1977年曾發(fā)生過多次噴發(fā);三是坦桑尼亞納特龍(坦桑)湖南部的格高雷(Grgory)裂谷上的倫蓋(坦桑)火山,自1954到1966年曾有過多次噴發(fā),噴出巖為碳酸鹽巖類,有較高含量的碳酸鈉,為世界所罕見。位于肯尼圖爾卡納湖南端的特雷基火山在80-90年代間也曾多次噴發(fā)。現(xiàn)代火山活動區(qū),溫泉廣泛發(fā)育,火山噴氣活動明顯,多為水蒸氣和含硫氣體,這是火山現(xiàn)今的活動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