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fā)行量最大的報紙
中國發(fā)行量最大的報紙
震驚,中國發(fā)行量最大的報紙竟不是人民日報!!!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相關文章。
人民日報可能是我們最為熟知的一份報紙了吧,但其實2016年中國發(fā)行量最大的報紙卻不是它,那是誰呢?
中國發(fā)行量最大的報紙--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由新華通訊社主辦、參考消息報社編輯出版,于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創(chuàng)刊,是國內發(fā)行量第一、世界排名第五的報紙,擁有日均340萬份的發(fā)行量。1956年《參考消息》籌備改版,重新設計報頭,決定從魯迅手跡中搜集了這四個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參考消息》為中國大陸僅有的能夠合法直接刊載外電的報紙,每日精選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評論,全方位、多視角報道國際國內新聞,為讀者開啟了看世界的窗口,開闊了視野。
創(chuàng)刊宗旨
"種牛痘"、"見世面"是毛澤東同志決定擴大發(fā)行《參考消息》的初衷,也是擴大發(fā)行之后《參考消息》的辦報宗旨。在那個封閉的年代里,《參考消息》幾乎可說是國人了解外部世界的"唯一窗口"。
在《參考消息》擴大發(fā)行的第二天,毛澤東同志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談到關于擴大《參考消息》訂閱范圍的決定時說,"要見世面,要見風雨,不要坐在暖室里頭,暖室里頭長的東西是不牢固的"。
《參考消息》稿件翻譯自外電外報,忠實于原文事實和風格,追求"原汁原味"地反映原作者看法、立場,真正體現(xiàn)其特殊的"參考"意義。
如果說國內其他報刊主要是"中國人看中國"和"中國人看世界",那么《參考消息》就是"外國人看中國"和"外國人看世界"。
發(fā)行量第一
《參考消息》屬國內發(fā)行,每個境內的中國公民均可到郵局訂閱,發(fā)行量在320 萬份左右,是中國發(fā)行量最大的日報。它在全國設有52個代印點,多數(shù)讀者能看到當天的報紙。除漢語外,《參考消息》還出版維吾爾語版、蒙古語版、哈薩克語版和朝鮮語版,供國內懂得這些文字的讀者閱讀。發(fā)行量第一是《參考消息》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保持著的一塊金牌。在當今全國6000多種報紙中,《參考消息》日均發(fā)行量以340多萬份獨占鰲頭,而且超過300萬份的獨此一家。《參考消息》曾于1979年4月以908萬創(chuàng)下中國報紙發(fā)行量最高紀錄。新世紀以來,《參考消息》仍以其獨特魅力保持著發(fā)行量第一的地位,這說明《參考消息》在新世紀仍具有其他媒體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報道特色
毛澤東同志把《參考消息》稱為"天下獨一無二的報紙",實質上就是指《參考消息》的"原汁原味"。在中國的所有媒體中,都是中國人自己在"說話",唯獨《參考消息》內容是轉載境外輿論,按毛澤東同志的說法,就是"共產黨替帝國主義出版報紙"?!秴⒖枷ⅰ穾资觊L盛不衰,恐怕與"原汁原味、獨一無二"這一最基本的特征分不開。
新媒體
2012年1月5日,作為參考消息報社主辦的大國際新聞資訊網(wǎng)站,《參考消息》官方網(wǎng)站正式上線。
2012年9月20日,參考消息報社在移動客戶端領域與搜狐獨家合作,正式獨家入駐搜狐新聞客戶端提供刊物閱讀服務,并將在近期推出由搜狐獨家技術支撐的《參考消息》手機新聞客戶端。
2013年10月22日,參考消息報社正式在微信公眾平臺開通“參考小秘書”賬號,為其數(shù)百萬讀者提供微信支付訂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