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長的地下河
中國最長的地下河
我們對新疆的了解,可能只有新疆羊肉串。不過今天小編要跟你們分享的不是羊肉串,而是中國最長的地下河-新疆坎兒井。
中國最長的地下河
新疆坎兒井,素稱“火洲”、“風庫”,氣候極其干燥的吐魯番,很久以來就出現(xiàn)大片的綠洲。這奧秘之一,就是在吐魯番盆地上分布著四通八達,猶如人體血脈似的坎兒井群和潛流網(wǎng)絡。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是中國最長的地下河,古稱“井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干旱地取用地下水的一種渠道,是古代吐魯番各族勞動群眾,根據(jù)盆地地理條件、太陽輻射和大氣環(huán)流的特點,經(jīng)過長期生產(chǎn)實踐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吐魯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即在盆地邊緣由高向低打若干口立井,再將立井逐次從地下挖通邊境成串,水便從地下引出地表??矁壕隽说叵潞铀股衬兂删G洲。
坎兒井是一種結構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統(tǒng),由豎井、暗渠、明渠、澇壩四部份組成。豎井,主要是為挖暗渠和維修時人出入及出士用的,豎井的深度和井與井之間的距離,一般都是愈向上游豎井愈深,間距愈長,約有30至70米,愈往下游豎進愈淺,間距也愈短,約有10米到20米。豎井口長1米,寬0.7米。暗渠是坎兒井的主體,高約1.6米,寬約0.7米。明渠,就是暗渠出水口至農(nóng)田之間的水渠。澇壩,就是暗渠出水口,修建一個蓄水池,積蓄一定水量,然后灌溉農(nóng)田。
新疆的坎兒井主要分布在吐魯番盆地、哈密和禾壘地區(qū),尤以吐魯番地區(qū)最多,計有千余條,如果連接起來,長達5000公里,所以有人稱之為“
坎兒井形成的地理條件
坎兒井之所以能在吐魯番大量修建,是與這里的地理條件分不開的。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克拉烏成山,每當夏季來臨,就有大量的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當水流出山口后,很快滲入戈壁地下變?yōu)闈摿?。積聚日久,使戈壁下面含水層加厚,水儲量大,為坎兒井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吐魯番大漠底下深處,砂礫石由粘土或鈣質膠結,質地堅實,因此坎兒井挖好后不易坍塌。吐魯番干旱酷熱,水分蒸發(fā)量大,風季時塵沙漫天,往往風過沙停,水渠常被黃沙淹沒;而坎兒井是由地下暗渠輸水,不受季節(jié)、風沙影響,水分蒸發(fā)量小,流量穩(wěn)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所以,坎兒井非常適合當?shù)氐淖匀粭l件。
坎兒井的發(fā)展
坎兒井的歷史源遠流長。漢代在今陜西關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術的創(chuàng)造,稱“井渠法”。漢通西域后,塞外乏水且沙土較松易崩,就將“井渠法”取水方法傳授給了當?shù)厝嗣瘢蠼?jīng)各族人民的辛勤勞作,逐漸趨于完善,發(fā)展為適合新疆條件的坎兒井。吐魯番現(xiàn)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xù)興建的。據(jù)史料記載,由于清政府的倡導和屯墾措施的采用,坎兒井曾得到大量發(fā)展。清末因堅決禁煙而遭貶并充軍新疆的愛國大臣林則徐在吐魯番時,對坎兒井大為贊賞。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則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墾地,途經(jīng)吐魯番縣城,在當天日記中寫道:“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弱,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坎兒井的清泉澆灌滋潤吐魯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變成綠洲良田,生產(chǎn)出馳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糧食、棉花、油料等。現(xiàn)在,盡管吐魯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庫,但是,坎兒井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仍發(fā)揮著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