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 > 創(chuàng)業(yè)指南 > 財務知識 > 2017年工資70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2017年工資70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時間: 立康912 分享

2017年工資7000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指工資超過3500元的個人,按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來計算其應繳納一定的稅款。那么7千的工資要交多少的個人所得稅?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2017年工資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供你參考。

  工資7000要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shù))×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2011年9月1日起調(diào)整后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扣除數(shù)為3500元。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shù)(元)

  全月應納稅額不超過1500元 3% 0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35% 5505

  全月應納稅額超過80000元 45% 13505

  你的應發(fā)工資是7000

  則:(7000-3500)*10%-105=245元

  勞務報酬所得的應稅項目

  勞務報酬所得是指個人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y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新聞、廣播、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shù)服務、介紹服務、經(jīng)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屬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于同一項目連續(xù)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nèi)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稅率

  根據(jù)個人所得稅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勞務報酬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實行加成征收。個人一次取得勞務報酬,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對前款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應納稅額后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歸納上述規(guī)定,制定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如下(表一):

  勞務報酬所得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個人提供勞務取得含稅勞務報酬(即稅前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1、應納稅所得額的確認

  1.1含稅勞務報酬所得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含稅勞務報酬所得-800;

  1.2含稅勞務報酬所得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所得額=含稅勞務報酬所得×(1-20%)。

  2、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注:按照應納稅所得額查對應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shù)

  (二)個人提供勞務取得不含稅勞務報酬(即稅后勞務報酬)所得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個人為企業(yè)提供勞務,雙方約定的勞務報酬更多情況是一個稅后支付額,即企業(yè)支付給個人的勞務報酬是個人的稅后所得,因此,企業(yè)必須將稅后所得轉(zhuǎn)換為稅前報酬,按照稅前報酬列支企業(yè)的成本費用,同時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由于勞務報酬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的扣除額分段以及應納稅額的加成規(guī)定,經(jīng)過推算得出不含稅勞務報酬收入額對應的稅率表(注意,這里是收入額,而非應納稅所得額),稅率表如下(表二):

  1、含稅勞務報酬收入的換算

  1.1不含稅收入額不超過3360元的換算為含稅勞務報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稅勞務報酬收入=不含稅勞務收入額/(1-20%)-200

  1.2不含稅收入額超過3360元的換算為含稅勞務報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稅勞務報酬收入=(不含稅勞務收入額-速算扣除數(shù))/換算系數(shù)

  注:公式中個數(shù)據(jù)請根據(jù)表二中對應的金額確認。

  2、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2.1方式一,根據(jù)上述公式換算含稅勞務報酬收入按照表一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祥見上文。

  2.2方式二,根據(jù)表二分步計算

  2.2.1不含稅收入額不超過3360元的

  第一步,根據(jù)不含稅收入額查表二中對應數(shù)據(jù)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公式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800)/(1-稅率)

  第二步,根據(jù)應納稅所得額查表一中對應數(shù)據(jù)計算應納稅額,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按表一對應數(shù)據(jù)計算)

  2.2.2不含稅收入額超過3360元的:

  第一步,根據(jù)不含稅收入額查表二中對應數(shù)據(jù)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公式如下: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一速算扣除數(shù))×(1-20%)/換算系數(shù)

  第二步,根據(jù)應納稅所得額查表一中對應數(shù)據(jù)計算應納稅額,公式如下: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以例釋法:我們分別采用上述兩種方式計算個人提供勞務所得個人所得稅,驗證公式的正確性。假如張三、李四為君合信公司年會做魔術(shù)表演和演唱,雙方協(xié)商同意,表演完畢后君合信公司支付張三稅后所得8000元,支付給李四30000元。

  通過則查表二得知,稅后所得8000元所對應的適用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shù)為0,換算系數(shù)為84%;稅后所得30000元,對應的適用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shù)為2000,換算系數(shù)為76%.

  按照方式一計算

  張三的納稅情況

  含稅勞務報酬收入=(不含稅勞務收入額-速算扣除數(shù))/換算系數(shù)=(8000-0)/0.84=9523.81元

  應納稅所得額=9523.81-9523.81×20%=7619.05

  應納稅額=7619.05×20%=1523.81

  驗算一下:稅前收入為9523.81,應交個人所得稅稅額為1523.81

  稅后所得=9523.81-1523.81=8000元,與本例相符。

  李四的納稅情況

  含稅勞務報酬收入=(不含稅勞務收入額-速算扣除數(shù))/換算系數(shù)

  =(30000-2000)/0.76=36842.11元

  應納稅所得額=36842.11-36842.11×20%=29473.69

  應納稅額=29473.69×30%-2000=6842.11

  驗算一下:稅前收入為36842.11,應交個人所得稅稅額為6842.11

  稅后所得=36842.11-6842.11=30000元,與本例相符。

  按照方式二計算:

  張三的納稅情況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一速算扣除數(shù))×(1-20%)/換算系數(shù)

  =(8000-0)×(1-20%)/0.84=7619.05

  應納稅額=7619.05×20%=1523.81

  李四的納稅情況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收入額一速算扣除數(shù))×(1-20%)/換算系數(shù)

  =(30000-2000)×(1-20%)/0.76=29473.69

  應納稅額=29473.69×30%-2000=6842.11

  與方式一計算出來的一致,證明兩種方式均適用。

  附:換算系數(shù)的推導過程

  假設含稅勞務報酬收入A,不含稅(稅后)勞務報酬為B,適用稅率為C,速算扣除數(shù)為D,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為E,減除費用為F,其中C、D、F均可以從表一中查詢得到

  根據(jù)等式一:B=A-E和等式二:E=(A-F)*C-D這兩個稅收等式,推導如下

  將等式二代入等式一后得到

  B=A-[(A-F)*C-D]推導得出

  等式三:A=(B-D+F*C)/(1-C)

  當A大于4000時,F(xiàn)=A×20%,代如等式三得到

  A=(B-D+A×20%*C)/(1-C),進一步推導得到

  A-A*C-0.2*A*C=B-D,進一步推導得到

  A=(B-D)/(1-0.8C),其中1-0.8C就是上述含稅收入和不含稅收入換算公式中的換算系數(shù)。

  當適用稅率為20%,即C=20%時,A=(B-D)/(1-0.8*20%)=(B-D)/0.84,換算系數(shù)為0.84;

  當適用稅率為30%,即C=30%時,A=(B-D)/(1-0.8*30%)=(B-D)/0.76,換算系數(shù)為0.76;

  當適用稅率為40%,即C=40%時,A=(B-D)/(1-0.8*40%)=(B-D)/0.68,換算系數(shù)為0.68。


猜你喜歡:

1.2017個人所得稅新政策

2.2017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調(diào)整到多少錢

3.2017年個人所得稅政策

4.2017最新個稅改革方案原文

5.2017個體工商戶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覽

6.2017個人所得稅規(guī)定

熱門文章

1884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