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創(chuàng)業(yè)歷程
對所有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每天要面對的是困難和失敗,而不是成功??纯茨切﹦?chuàng)業(yè)的故事,感受他們的精神,激勵自己面對困難。那么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的老百姓創(chuàng)業(yè)歷程,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老百姓創(chuàng)業(yè)歷程一:
一個農村創(chuàng)業(yè)者自述農家人的創(chuàng)業(yè)夢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雖然沒種過地,但卻是一個農民。
早在2000年,我大專畢業(yè)后就萌生了建立農村購銷信息社的想法,那年全球大豆播種面積減少,又遇上比較嚴重的干旱,國內大豆需求增加,市場供應不足,當年大豆從1.20元漲到1.40元多,由于信息閉塞,很多農民賣早了沒掙到錢。
第二年,周圍的鄉(xiāng)親們種了近百晌大豆,結果大豆上市時1.38元地頭價沒有賣,存放3個月以1.18元賣出,少賣10多萬元。鄉(xiāng)親們兩年的經歷讓我深深感到掌握市場信息,對農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否則很可能白白的忙碌,甚至是損失慘重。
2007年,在縣農業(yè)局的支持下,我開始走上了信息服務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在家辦起了信息服務社。2008年創(chuàng)辦了農民購銷網,通過網絡為更多的農民提供生產、購銷信息服務。
2013年,聯合十多家合作社建立了農家人購銷信息服務社,并開發(fā)了移動手機客戶端服務系統,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更加便捷。目前已有115家合作社加入,覆蓋省內二十多個縣市和山東、遼寧、吉林等8個省份。
開通網上社員學院,服務農民種好增產。2012年,我參加省農委組織的創(chuàng)業(yè)培訓。同年,我們開始組織對農民進行培訓,依托手機終端服務系統,開通了線上社員學院。利用社員學院,累計為1200戶農戶提供農業(yè)新技術、新成果指導服務,開展實用技術培訓50期,培訓農民2500人。
2014年,寶清社員曹文靜通過社員學院宣傳,引進水稻高產新技術,經東北農大專家指導,當年畝產達到了1600斤,成為當地的高產冠軍。社員全軍通過社員學院推廣的玉米高產新技術,600畝地平均單產達到2000斤,每畝增加370斤。
開展網上購銷信息服務,引導農民賣好增收。近幾年來,通過農民購銷網和手機終端服務系統,為農民提供種植、市場價格、購銷等信息服務,幫助農民增收5000多萬元。2013年,852農場種植大戶董淑芹租750畝土地,通過手機終端服務系統發(fā)布的擴大玉米種植信息和在國儲收購高峰期出售玉米的建議,種植玉米增收5萬余元。
2014年底,手機終端服務系統發(fā)布了國際玉米價格開始下行,國內玉米倉滿為患的信息,今年她改種350畝水稻田,至少增收10萬元。有了農民購銷網這個增收的好幫手,明年她打算擴大租地規(guī)模,全部種植綠色水稻。農民增收后的喜悅,讓我堅定了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嘗試農業(yè)電子商務,為創(chuàng)業(yè)插上騰飛翅膀。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我們找到了銷售農產品更加有效的渠道。2013年,我們投入資金開通了農民購銷網電子商務平臺。農民通過平臺不僅可以購買到優(yōu)質的農資產品,銷售出地產特色農產品,而且可以獲得服務社盈余部分的分紅。
2014年,雞東社員孫飛通過平臺采購農藥獲得盈余分紅3450元。社員鮑云宏將自家生產的打瓜機放到平臺上,產品銷售到了吉林、內蒙、天津、云南等地,銷量翻了兩番。寧安社員李近秋將自家50畝的鴨稻米放到手機終端服務系統上銷售,聯系的人絡繹不絕,網上銷售量超過1萬斤,每畝地純效益超過4000元。我們還建立了農家人信息服務社培訓學校,三年來,培訓創(chuàng)業(yè)經理人460人。建立了農資和農產品購銷盈余“60%按購銷量分配、40%按股份分配”分紅機制,幾年來,累計為入社社員分紅200多萬元,自己創(chuàng)辦的購銷信息服務社,每年按股分紅也穩(wěn)定在50萬元以上。
下一步,我們要依托互聯網這一新興模式,繼續(xù)在創(chuàng)業(yè)這條道路上堅持下去,經營好自己的信息服務社,讓更多農民得到有價值的信息服務,在互聯網熱潮中實現創(chuàng)業(yè)夢想。
老百姓創(chuàng)業(yè)歷程二:
三個80后投資500元微信賣水果創(chuàng)業(yè),一年后月分紅3萬
朋友圈水果微商創(chuàng)業(yè)
一年前,在北京的張洞天再一次和風投公司談崩。有點泄氣的他考慮再三,決定趁著心里的火還沒滅,重新創(chuàng)業(yè)。
哈爾濱小老板劉偉,做調料生意6年,年收入10萬元??扇兆泳拖衩刻斓呢泦我粯訂握{,這不是他想要的。
李偉媽媽在哈達經營水果精品批發(fā)很多年,李偉每天幫著搬水果、收錢,但他覺得這生意是爹媽的,不屬于他。2014年3月,張洞天回到哈市,和高中同學李偉,經朋友介紹認識的劉偉相約小飯館。
3個“不安分”的“80后”越聊越投機,酒是次要的,關鍵想研究個項目。
幾杯過后,他們感嘆,人們的生活習慣變了,以往是“菜市場、破零錢、挨個挑”,現在是“躺在床上、手機付賬、開門收貨”的時代。微信朋友圈賣啥的都有,大到別墅路虎、小到拉面牙膏,但水果好像還是個空白。
李偉家有貨源,張洞天懂營銷,劉偉懂物流。“當時借著酒勁,我說,之前做過調查,包裝加上少許水果的進貨費,啟動資金1500就夠用,咱明早醒酒就干。”張洞天說。
小酒局聊出大商機,仨小伙掏出兜里所有錢說干就干。仨人一摸兜,一人出500塊,湊1500元啟動資金干起哈市首家水果配送微商,專賣精品水果。每天拍下搭配好的水果發(fā)到朋友圈是他們的日常工作。
微商靠口碑,一個客戶在朋友圈“曬單”,就在無形中為我們推廣
李偉媽進口水果批發(fā)生意做了20多年,這個市場她看得太透。不論體量還是思路,這仨小子的“創(chuàng)新”就是小打小鬧。她奚落兒子:“家里生意早晚是你的,折騰什么勁兒!”
聽人勸吃飽飯,就不出來創(chuàng)業(yè)了。三人商議,微店名字要時尚,就叫“爛水果”,意思是“爛水果自己吃,好水果給顧客”。1500元大部分用在“置裝費”上,仨人挑品相好的塑料袋、托盤、刀叉、濕巾,一套“標配”下來,就剩300多元。
開局不利。“爛水果”上線一周每日零單,他們開始嘗試改變。兩個美國紅佳麗蘋果搭配兩盒草莓、一斤美國無籽紅提、一個血絲李、一盒藍莓共120元,轉發(fā)送澳芒一個……別人賣水果成斤賣,他們搭配成套餐“混合”賣,朋友圈轉發(fā)還送禮物,再配上專人設計的紙箱,更顯高大上。他們的目標客戶,定位熱衷網購的年輕白領階層和年輕家庭,這些人愿意在朋友圈曬照片,無形中為“爛水果”品牌做了推廣??蛻艨呻S時微信下單,選擇套餐品種數量,坐等鮮果送上門。
微商靠口碑,“客人覺得不好吃,我們包退換。顧客不在家請人代收,錢可以下次再補……”張洞天說。”改造后的“爛水果”很快在朋友圈里傳開。
開店一年客戶近2萬,每月分紅近3萬元,買了4輛面包車
創(chuàng)業(yè)初期再小的成本也要節(jié)約。送貨全靠三位老板的六條腿。劉偉是三兄弟中相對健壯的,三箱水果40多斤,端起來眼睛都擋住了,從哈達端到地鐵口,徒步一站地多。本來他做調味料買賣,月收入小一萬,他不會舍不得一元錢坐公交,但現在,一元錢也是成本。
一位客人住在松浦觀江國際,李偉倒了三趟公交車,下車發(fā)現這里是手機導航盲區(qū),走了半個小時也沒找到交貨地點;一天中,最多爬過6次7樓……
隨著口碑越做越好,他們的訂單逐漸增多。2014年4月,送貨不得不用拖車,6月末買了第一輛面包車,11月第二輛,到12月末總共買了4輛面包車,聘用4名司機。
微信個人用戶的好友上限是5000個,2015年年初,哥仨注冊了第4個“爛水果”微信賬號?,F在,他們微信客戶近2萬,高峰時每天訂單150個;水果生意在第一個旺季,月流水達上百萬;分紅從最初每月只保證三人1000多元,到銷售旺季,每人每月分紅近3萬元。“從來沒想過微信水果生意能做得這么大。”劉偉說,哥仨正考慮向哈市周邊區(qū)、縣發(fā)展,讓大家都能嘗個鮮兒。
【微信創(chuàng)業(yè)感悟】
順大勢。借助“互聯網+”對傳統行業(yè)改造的大勢,順勢而為。實體店面,百平米以上,年租金至少在10—20萬元,還需支付水電等費用。做微商,沒有這些支出,大大降低了創(chuàng)業(yè)風險,減少了創(chuàng)業(yè)成本。
行動力。阿里巴巴集團創(chuàng)始人馬云說:“許多人都想創(chuàng)業(yè),但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老路。”三個人有想法了之后,馬上就去做,成了哈爾濱第一個水果配送微商,占了先機。
差異化。選準目標客戶,搞差異化經營。三個人專做進口水果配送,目標就是年輕白領階層,這部分人熱衷互聯網購物,愿意在朋友圈曬照片,無形中為“爛水果”品牌做了推廣。
找對人。與有特長能團結的人結伴創(chuàng)業(yè)。李偉家有水果貨源,張洞天有網絡營銷的特長,劉偉熟悉物流,三人互補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