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董事長潘剛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
鄭俊懷,現(xiàn)任黑龍江紅星集團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有中國“乳業(yè)教父”之稱。原內(nèi)蒙古伊利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下面學習啦小編就為大家解開伊利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希望能幫到你。
伊利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篇一
鄭俊懷十分欣賞牛根生敢作敢為的“牛脾氣”,他讓牛根生一家搬到食品廠宿舍,兩家住同一棟樓同一單元的上下樓,兩人常常就企業(yè)的經(jīng)營發(fā)展交流。
1990年,食品廠的利潤達到了100萬,鄭俊懷告誡牛根生不要驕傲自滿,要多學習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準備將來干大事業(yè)。在鄭俊懷的影響下,牛根生系統(tǒng)地學習了企業(yè)管理理論,并在日后取得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碩士,而鄭俊懷也在不斷奮進,取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高級經(jīng)濟師職稱。
回民奶食品廠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為了發(fā)展更多奶牛和建設冷庫,鄭俊懷爭取到自治區(qū)原計委的100萬扶持資金,再貸款300萬,籌建冷庫。不料,就在接近完工時,由于施工單位違章操作,冷庫起火,望著巨額貸款修建的冷庫被無情的大火吞噬,鄭俊懷心痛至極。“我隨火一塊去了!”鄭俊懷一頭沖進火里欲同歸于盡,牛根生眼疾手快將鄭俊懷死死拉住。然而,情緒失控的鄭俊懷還是拼命沖向火里,火光中牛根生急得大喊:“鄭大哥,難道你忘記了你娘嗎?你娘不是對你說越艱難越要堅持嗎?”鄭俊懷這才猛然驚醒。他鼻子一酸,緊緊握住牛根生的手,一句“好兄弟”后就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面對貸款壓力,牛根生與鄭俊懷同舟共濟,充分運用內(nèi)蒙得天獨厚的奶業(yè)優(yōu)勢,兩年后將貸款全部還清。1992年,鄧小平發(fā)表南巡講話,1993 年,鄭俊懷率先在呼市對回民奶食品廠進行股份制改造,改名為國有控股的“伊利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鄭俊懷為公司總經(jīng)理,牛根生被任命為公司副總經(jīng)理之一,主管冰淇淋、雪糕生產(chǎn)。
牛根生領命后,帶領一班極具創(chuàng)意的年輕人,經(jīng)過精心策劃,掀起了“伊利苦咖啡”冰淇淋風暴,廣告從省市打到了中央電視臺,其廣告語“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婦孺皆知。這一年,苦咖啡單品銷售突破了3億元!伊利的品牌開始在全國嶄露頭角。
1996年,牛根生和手下干將們策劃“伊利雪糕進軍亞特蘭大奧運會”取得成功,伊利雪糕風靡全國。伊利公司的規(guī)模迅速擴大,鄭俊懷非常欣慰,稱牛根生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同年,伊利集團成立。鄭俊懷成為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CEO,牛根生成為主管生產(chǎn)和銷售的副董事長和副總。這一年,伊利集團成為全國乳品行業(yè)第一家上市公司。此后的伊利引進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制度,業(yè)績一路飆升,至2004年時,“伊利”品牌價值以127.87億元位居中國食品行業(yè)首位!
功高蓋主?老總疑心逼走共同創(chuàng)業(yè)的好兄弟
然而,隨著集團公司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鄭俊懷和牛根生兄弟感情也漸漸出現(xiàn)了微妙變化。
牛根生為人十分仗義。1996年,公司撥款18萬元給他配備一輛桑塔納轎車,但他卻用這18萬元買了一輛舊東風大客車、一輛華西中客車和兩輛小貨車,用來接送上下班員工和運輸貨物。此舉贏得了員工們的一片贊揚。鄭俊懷不知牛根生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但是牛根生分管業(yè)務利潤連年翻番,他也不便說什么。
鄭俊懷為人友善謙遜,善于穩(wěn)扎穩(wěn)打;而牛根生像一頭上足發(fā)條的猛牛,既能夠沖鋒在前,又能聚攏一批人才策劃出獨到的營銷方案。牛根生作為副總分管了技術中心、調(diào)度、質管、基建、牛奶公司、供應公司、動力公司、銷售公司、冷凍公司等十幾個公司和部門,分管的員工占到了伊利員工的80%,鄭俊懷感到了隱隱的不安,而牛根生一心工作對此渾然不覺。
1996年底,有位叫郝義的工人因癌癥急需救治,公司組織捐款,牛根生率先捐了1萬元。鄭俊懷來捐款時,看見牛根生捐1萬元,臉色很難看。他事后對別人說,他副總率先捐1萬,我老總該捐多少啊?
有朋友善意提醒牛根生,不要搶了鄭總的風頭,牛根生這才注意到鄭總對他的態(tài)度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以前鄭總對他的建議總是點頭說好,現(xiàn)在卻總是說“考慮考慮”。從此,每當有媒體宣傳報道公司時,牛根生自覺地躲到了幕后。但是,他對公司的業(yè)務最熟,媒體找到他,不喜約束的性格又讓他滔滔不絕講開了。
一次出差,鄭俊懷出門招了一輛的士就去了機場,而后牛根生卻被客戶的“奔馳”送到機場,正好被鄭俊懷看到,鄭俊懷臉色便陰沉下來,牛根生也十分尷尬。事后才了解到,客戶準備了兩輛“奔馳”,哪知鄭俊懷早早打的走了,不明就里的牛根生于是坐著“奔馳”到了機場。雖說是誤會,但鄭俊懷已經(jīng)感到,牛根生已經(jīng)同他平起平坐了,并且有時風頭壓過了自己。
鄭俊懷是伊利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沒人能與其權威相比,然而,當牛根生等一批精英成長起來時,鄭俊懷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特別是對于牛根生這樣可與之比肩的人物。他開始注意強化自己的絕對權威,凡是不聽命令自作主張的,一律免職或辭退,從1996年開始,被他免職或辭退的公司高管達十幾個人。董事會也基本上成為他的一言堂。
牛根生感到很壓抑,一方面要抓好生產(chǎn)和銷售,一方面要小心翼翼維護鄭總的權威。1998年初,為消除誤解,牛根生找到鄭俊懷,向他誠懇地匯報了自己的想法。鄭俊懷顯得很寬厚,以兄長的身份對他說道:“你呀,就是太沖,喜歡把功勞記在自己賬上,只提過五關斬六將,不提走麥城!以后注意就行了!”
牛根生以為和大哥消除了誤會,就全身心投入了工作。但是,1998年的運作資金卻遲遲不到位,他多次催促財務,財務則回答要鄭總批,找鄭總卻常常不在。到后來,牛根生批幾十元的經(jīng)費也報銷不了,他只好拿出自己上年工資獎金108萬元墊付生產(chǎn)經(jīng)營。
1998年5月,集團公司在鄭州召開會議,定奪是否擴大冷凍生產(chǎn),牛根生在會上忍不住說:“這屆領導班子干不了大事!”一語驚四座,鄭俊懷臉色一沉,拂袖而去。
伊利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篇二
“我想當記者,因為酷愛寫作,讀書時就發(fā)表過作品;我想當律師,因為我哥哥就受人迫害含冤離去,更想替老百姓伸張正義,可是這兩個夢想都沒有實現(xiàn)。要么不做,但認準的事,豁出命都要做到底,這是我骨子里的東西。”
一心想當記者、律師的鄭俊懷,1975年莫名其妙地搞上了企業(yè),在農(nóng)場當了4年革委會副主任兼副書記,養(yǎng)豬養(yǎng)雞打井修路挖渠,使出渾身解數(shù)卻落了個領導不滿、部下有意見,憋著一肚子氣搬家走人時,全部家當只有一對木箱、一堆炭、一堆燒火柴。
“我總在折磨自己,總給自己找不是(毛病),總窮折騰,總不滿足。那么多坎坷,每當過不去時,想想92歲的老娘安詳?shù)刈鲠樉€,一下子就平靜了。老娘在炕上輕輕地摸我的胳膊和臉,惟有這種感情是最真的。”鄭曾經(jīng)對一位記者說。
之后的鄭俊懷干上了招待所所長,蹬三輪接站、炸油條,白天他采購、洗菜、當服務員,深夜對付了晚飯,再點錢算完當天的賬,把敵敵畏灑在炭上熏蒼蠅。終于回家了,在臺階上點根太陽牌香煙,已到晚上12點。以3個月不見家人的代價,鄭俊懷換回了招待所的紅火,得到了“他是個干事的人”的評價。但這段經(jīng)歷在鄭俊懷看來,卻是其在企業(yè)生涯中最寶貴的3年。“那時,我始知企業(yè)管理、成本核算、質量和服務。”
“如果時光倒流,我們可以在1982年的呼市發(fā)現(xiàn)至少500家比回民奶食品廠更大更好的企業(yè)。但為什么只有伊利成為了行業(yè)老大?這和鄭俊懷‘炸油條的那股勁兒’是分不開的。”資深投行人士王吉舟在回顧這段歷史時說。
1982年,鄭俊懷第三次服從分配,到了當時農(nóng)墾系統(tǒng)最差的企業(yè)——紅旗牛奶廠(伊利的前身)任副書記,后任廠長,從那時起的鄭俊懷,跟今天的身份似乎才開始掛上了號。而這一干,就是22年。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春風吹到內(nèi)蒙古時,紅旗牛奶廠已在鄭俊懷手里成了呼市農(nóng)墾系統(tǒng)最好的企業(yè)——回民奶食品總廠,他組織班子去深圳考察并在當?shù)刈髁藢嵤┕煞葜频臎Q定。有關部門不同意這樣的好企業(yè)改制,鄭俊懷“干到底”的勁兒又上來了——征求意見后,90%多職工同意入股,鄭俊懷下了死決心,舍棄副處級待遇也要股改。在市長現(xiàn)場辦公會上,鄭俊懷說,我們不要資金,不要減稅,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改制。如果不同意,班子集體辭職。主管部門的意見則在會上出現(xiàn)分歧。
當時經(jīng)歷這一事件的人們至今仍能記起鄭俊懷當時的那股子勁,他放棄了在行政單位的副處級待遇背水一戰(zhàn):“如果市里不同意股份制改組,我就自謀職業(yè)。”鄭俊懷的確是破釜沉舟了。
若干年后,每當回憶這段往事時,鄭俊懷仍非常感激時任呼市市長的白音同志,正是白音的一錘定音,才有了1993年回民奶食品總廠的股份制改造,也才有了后來的伊利。
吃水不忘挖井人 鄭俊懷對牛根生的培養(yǎng)
要說鄭俊懷,恐怕不能不說牛根生?!睹膳?nèi)幕》一書中如此描述鄭和牛:“中國乳業(yè)的兩位巨人,在打打殺殺的最初3年里,居然住在同一棟樓的同一單元!今天塵埃落定,一個身陷囹圄,一個散盡家財,一個淚祭百年,一個德征后世。老鄭撫頰沉吟,不知是否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浩嘆;老牛撫頦沉思,定有 ‘逝者如斯’的感喟……”
1983年,鄭俊懷和牛根生幾乎是前后腳進入呼市回民奶食品廠。不過,那時的老鄭和老牛絕非今后在乳業(yè)界分庭抗禮的兩大巨頭,而是地位懸殊——老鄭是作為企業(yè)最高決策者坐在主席臺上,而小牛是作為洗瓶工站在車間里。從“出身”上,鄭是堂堂的國家干部,享受副處級待遇,而牛遠遠不是。
前些年,記者曾聽到一個傳聞,說呼市政法委的領導到蒙牛參觀,有三分之一的人認識牛根生,但他們認識的并非??偅鞘司艢q打架的時候被收審拘留的牛根生。后來數(shù)次謀面,采訪牛根生總裁的記者試圖求證,但終因場合不適宜或環(huán)境太莊重而作罷,直到《蒙牛內(nèi)幕》一書公開披露才恍然大悟:“哦,原來這是真的”。
就是這樣地位懸殊、“出身”迥異的一對,后來成就了一段伯樂與千里馬的姻緣。鄭俊懷以戰(zhàn)略家的眼光發(fā)現(xiàn)并提拔了牛根生,為牛鋪下了施展才華的舞臺,讓牛根生在伊利創(chuàng)建了“從士兵到將軍的典范”,也立下了“從大起到大落”的樣本,上演了一出“洗瓶工——副總裁——高級管理者”三點一線的跌宕際遇。直到有一天,鄭俊懷隱隱覺得牛根生的存在已危及他的地位。
1998年底,牛根生被鄭俊懷安排去北大學習,用每天240元的高價租金安排牛的住宿。不過,這不是鄭對牛的“款待”,而是鄭擺下的“鴻門宴”,是逼牛出局。因為鄭已給牛帶話,如不去學習,就要收回車和手機。
此前,牛根生向鄭俊懷遞交了三次辭呈,前兩次被鄭“勸回”。第三次在董事會上遞交辭呈,鄭俊懷說:“我并沒有這個意思啊!”牛根生說:“那我收回這個辭呈了。”牛根生伸手去拿辭呈時,鄭俊懷迅速地用手緊緊摁住……后來,鄭的態(tài)度更趨明朗:“伊利有他沒我,有我沒他。”
有人說:鄭和牛的沖突是因為性格;有人說:鄭和牛的沖突是因為誤會;有人說:鄭和牛的沖突是因為利益。
現(xiàn)在看來,探究鄭和牛之間沖突的原因已毫無意義,人所共知的結果是,牛根生極不情愿地離開伊利之后,草原上升起了又一顆璀璨的乳業(yè)明星——蒙牛。項羽在自己設下的鴻門宴上放走劉邦,成就了漢高祖的一代帝業(yè);鄭俊懷在自己設下的“鴻門宴”中逼走了牛根生,成就了中國的“蒙牛神話”。
“伊利教父”鄭俊懷性格特點
“伊利教父”鄭俊懷性格特點就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一絲不茍”。孫先紅曾先后在伊利和蒙牛供職,一度同是鄭俊懷和牛根生的麾下。
孫先紅回憶,鄭俊懷讓做一個推廣方案,強調(diào)“暴風驟雨地做”,結果10萬元的規(guī)劃被鄭俊懷“再三考慮”成了1萬元,暴驟全無。1996年,“伊利雪糕走向亞特蘭大奧運會”營銷,100萬的合同已經(jīng)簽了,鄭總還是把先紅叫過來“再合計合計”……
但鄭俊懷畢竟是鄭俊懷,他的性格中,也有倔強的一面。回民奶食品總廠時的鄭俊懷是奔波的、卑微的,有一次在滿洲里參加內(nèi)蒙古全區(qū)的乳品會議,會上有一項安排就是參觀邊境的國門。但這并不是每個企業(yè)都有機會的,組織方只為一些大企業(yè)安排了參觀,而鄭俊懷和一些小企業(yè)領導沒有被列進去。后來得知這一消息,鄭俊懷他們不甘心,就一起到會務組也要求參觀。但是組織方已經(jīng)沒有車輛,最后勉強找了輛拉煤的卡車把他們送過去了。
回民奶食品總廠廠長鄭俊懷坐著那輛沾滿煤灰、破破爛爛的卡車,但能夠參觀國門他還是滿心歡喜的。
他從一個被人瞧不起的小角色變成了一個受人尊敬的著名企業(yè)家。1998年的時候,鄭俊懷又去了一次滿洲里,這次,滿洲里市市長用自己的豐田 4500接待了他。鄭俊懷對記者講,這要感謝他貧苦的出身和母親的養(yǎng)育。像很多有了尊嚴的人一樣,他也許覺得這些更令他富有人情味兒。這是一個成功者的典型心態(tài)。
媒體報道他多年來出差一直坐經(jīng)濟艙,和自己的秘書同住一個標準間。他說他經(jīng)常是和董秘或其他人一起住,目的是為了“省錢”;伊利的人都知道他是個“節(jié)儉”的人,出國常吃個比薩,在國內(nèi)常常也就是以一碗面打發(fā)一餐飯。
鄭俊懷的妻子曾表示:“老鄭從來不和我談公司的事,也從來不讓家里人涉足公司的事情。”
在伊利,鄭俊懷不僅是董事長、首席執(zhí)行官,還是公司黨委書記,是典型的“鐵腕人物”,被他排擠的總裁、副總裁多達14個,可他對下屬都很和氣;作為企業(yè)家,鄭俊懷經(jīng)常出入于許多高級場所,參加各種高層會議,可他始終講一口地道的土旗方言。
就連對待牛根生的態(tài)度,鄭俊懷也表示的是時軟時硬、時強時弱。起初,鄭俊懷這只“獅子”一口氣將牛根生這頭“羚羊”逐出自己的領地,但當牛根生組建蒙牛后,此時的“獅子”似乎忘記了“羚羊”應該被“獅子”追著跑的規(guī)則,而是放縱“羚羊”跟著自己跑,待他從“創(chuàng)內(nèi)蒙古乳業(yè)第二品牌”、“為內(nèi)蒙古喝彩•中國乳都”、“航天員專用奶”等一系列迅雷不及掩耳的策劃中回過神來反戈一擊時,人們聽到的聲音已是:“草原品牌是一塊,蒙牛伊利各一半”,這一口號中曾一度宣稱只作第二品牌的蒙牛已置于伊利之前,“各一半”分明已然拉開了分庭抗禮的架勢。
被3分鐘終結的22年
2004年2月17日中午,伊利集團一如往日忙碌而平靜,辦公室突然接到市政府的一個電話通知:下午3時,伊利集團中層以上領導干部集體開會。對于伊利這樣的明星企業(yè),和地方政府領導開會本是尋常之事,鄭俊懷于是帶著伊利的眾多中高層準時到場。
呼和浩特市委副書記張澎慧、市委秘書長蘭恩華、副市長武文元均來到會場。和往常不同的是,除了這些市領導,還多了一位自治區(qū)人民檢察院的領導。會議由張澎慧主持。但檢察院領導成了當天會議的主角——檢察院領導宣布對到會的鄭俊懷、張顯著、李永平、趙成霞、陳彥、楊貴、詹永寬7名伊利中高層“集中時間,集中地點,講明情況”。
次日,檢察院再次傳訊伊利4位高管:楊桂琴、郭順喜、潘剛、王素珍。在前后傳訊的11人中,6人被陸續(xù)放出,最終留下5人被自治區(qū)公安廳以“涉嫌挪用公款罪”刑事拘留,拘于包頭看守所。這5人分別是伊利董事長鄭俊懷、副董事長楊桂琴,原奶事業(yè)部經(jīng)理、總裁助理郭順喜、董秘張顯著和證券事務代表李永平。
“聽到檢察院的決定后,鄭總(鄭俊懷)的臉一下子煞白,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靜”。一位當天參加會議的人士告訴《北方勞動時報》。
鄭俊懷等人被帶走的過程非常簡短,媒體有“被3分鐘終結的22年”、“一夜之間面目全非”的報道。的確,這一天確是鄭俊懷人生的“滑鐵盧”。
無顏見江東父老:“教父”之后
鄭俊懷被拘數(shù)日后,他的家庭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幾天沉默后,鄭的妻子薄香女終于向媒體敞開了家門。
120平方米的房屋裝飾很普通,能夠看到的貴重家電只是一臺東芝液晶彩電。漩渦中的鄭妻向記者介紹,以前,鄭俊懷每月只給她幾百元生活費,從 2001年起,每月增到3000元左右,要支付家里的日常開支,這些錢根本不夠用。鄭的女兒和兒子分別在法國和日本留學,學費和生活費都是老鄭管,鄭妻子不清楚每年給他們多少錢。鄭妻稱,兩個孩子在國外都是邊打工邊讀書,基本上可以掙夠自己花的錢。談到親屬,鄭妻稱:“從他做領導以來,我們家和他們家的親戚沒有一個人的工作是由他來解決的,相反,他還在公司規(guī)定,不能安排自己任何一個親戚的工作。”
鄭俊懷被帶走當日,薄香女并不知曉。薄香女告訴記者:“17日老鄭一直沒有回來,18日早上,老鄭秘書來電話說,檢察院要到我家來。18日11 時許,老鄭秘書和公司行政辦經(jīng)理劉春海以及5個檢察院的同志來到我家,給我出示了搜查令,說核查一下老鄭的有關情況。這個時候我才知道老鄭被帶走的消息。最后,檢察院的同志從我家拿走了電腦、錄音機、磁帶及公司一些材料,沒有搜到任何現(xiàn)金和存折。”
鄭出事后,有媒體稱是蒙牛欲挾外資控股伊利才使鄭俊懷鋌而走險,對此,蒙牛方的孫先紅堅決予以駁斥。孫先紅指出,鄭俊懷成立華世商貿(mào)在先,蒙牛挾外資在后,蒙牛決無控制伊利之意。
高墻內(nèi)的鄭俊懷可能想不到,伊利這個企業(yè)并未因他這個把伊利視為“兒子”的“教父”的倒下而倒下,相反,2005年,伊利不僅業(yè)績驕人,而且一舉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贊助商,新當選的董事長潘剛榮膺“2005中國十大經(jīng)濟人物”第一名……
經(jīng)歷了鄭俊懷風波的伊利更趨成熟。
伊利董事長潘剛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
潘剛,男,1970年出生,內(nèi)蒙古伊利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中國人民大學經(jīng)濟學博士,中歐工商管理碩士,正高級經(jīng)濟師。中共黨員,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工商聯(lián)副主席;中華全國青年聯(lián)合會副主席,中國青年企業(yè)家協(xié)會副會長;奶業(yè)協(xié)會副理事長;中國歐盟協(xié)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05年“CCTV中國經(jīng)濟年度人物” 、達沃斯全球青年領袖。
潘剛小時候特別貪玩,經(jīng)常和小伙伴一起廝廝打打。在他7歲的時候,有一次他又和一群伙伴廝鬧,也許是玩得太過高興,竟然忘記了身邊就是水井,潘剛腳一滑,就掉進水井里了,他的父親一聽見小伙伴們的驚叫,馬上就跑到水井邊上,二話沒說就跳進到水井里面救潘剛。
那可是氣溫零下20多度的冬天,好在潘剛身上穿的衣服多,就浮在水面上,潘剛的父親一把抓住潘剛,他就開始哇哇大哭,父親拍了拍他的頭說:“孩子,不能哭,要知道現(xiàn)在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消耗掉我們的體力,所以只能咬緊牙關,挺一挺也就過去了。”
聽完父親的話,潘剛擦干眼淚,像父親說的那樣咬緊了牙關。
潘剛的父親把潘剛舉在頭頂上,自己站在齊腰深的水里。由于天空中還下著大雪,氣溫又低,井口結著一層厚厚的冰無法讓兩個人一起出來,直到半個小時之后,趕來的救援的人才先把潘剛救了出來,然后用冰錐把井口一下一下地擴寬,終于在兩個小時之后把潘剛的父親救了出來。
這段記憶成了潘剛一生中最刻骨銘心的記憶,每每在他人生最艱難的時候,他都會想起在水井里面,父親對自己說過的這句話,所以后來他能夠從伊利的一名普通操作員,到質檢員,然后再到生產(chǎn)部門主管,到創(chuàng)業(yè)加盟伊利這個過程當中,經(jīng)歷了多少困難、多少挫折,只有潘剛自己心里明白。在做生產(chǎn)部門主管的時候,有多少次被當?shù)氐霓r(nóng)民揪著脖領喊打喊殺,潘剛都告訴自己要忍著,因為他知道只要挺一挺就過去了。
2004年,潘剛正在北京開會,忽然他的手機響了,他接起一聽,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伊利的老總和一批領導被檢察院帶走了,現(xiàn)在要潘剛趕回伊利。
回到伊利,潘剛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這天本身是星期天,但所有的員工都來了,他們坐在大門口和樓梯上,一看見潘剛就齊刷刷地站了起來,他們心里明白,潘剛是為數(shù)極少的清白高管之一,只有潘剛能夠帶著他們渡過這個難關。面對一雙雙熱切地看著自己的眼睛,潘剛忽然間不知道說什么。
這個時候,伊利總部的各個角落都蹲著記者,他們手中的“長槍短炮”都對準了潘剛,因為伊利的股票一跌再跌,多家媒體都發(fā)出了伊利集團就要徹底崩潰的新聞。有許多競爭對手都放出風來要收購伊利,還有些競爭對手說收購不了伊利,就要把伊利所有的管理人員都挖走。
怎么辦?潘剛又仿佛掉到了水井中,但潘剛已經(jīng)不是七歲的孩子了,他已經(jīng)不需要別人跳下水井來救自己了。
潘剛首先做的是把所有的記者勸出伊利總部,他對所有的記者承諾:第二天,伊利會對所有的記者開放,并且回答記者提出的任何問題。
記者一走,潘剛就把所有的員工召集到總部的大會議室開會,會議一開始,潘剛就說:“伊利現(xiàn)在就像一條有點傾斜的大船,如果大家行動聽指揮,不慌亂,那么這條大船有可能在船長的帶領下重新穩(wěn)定下來,并且駛向正確的航道,所以大家都要咬咬牙,挺一挺也就過去了。”說到“咬咬牙,挺一挺就過去了”的時候,潘剛忽然又想起自己小時候掉水井里的事情,于是他把自己小時候的這個故事原原本本地講給所有的伊利員工聽。
大會開完開小會,就這樣潘剛上上下下地直接溝通,目的只有一個:他希望所有的員工能夠團結一心,咬緊牙關,挺過這次巨大的風暴。
第二天,呼和浩特下了人冬以來最大的一場雪,當記者們走進伊利集團的時候,他們驚呆了,因為所有的員工都在掃雪,他們有說有笑的,臉上是那么平靜,就像伊利沒有發(fā)生過任何事情一樣。
潘剛帶著伊利所有的員工走過了冬天,迎來了春天,也正是在伊利的良好表現(xiàn),潘剛成為了全球最富盛譽的達沃斯經(jīng)濟論壇“世界青年領袖”,并且當選為中國十大優(yōu)秀品牌領袖和中國十大營銷人物,還被中央電視臺評為中國經(jīng)濟年度人物。
看了“伊利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