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資本網(wǎng)上創(chuàng)業(yè)故事
創(chuàng)業(yè)之初,無法給職工像樣的待遇,設備又差,也沒有什么自得的技術。在這樣一種什么物質(zhì)條件都不具備的條件下,要讓大家一起去拼命地干活,必須以創(chuàng)業(yè)時的"血盟"精神作為企業(yè)經(jīng)營的基礎。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零資本網(wǎng)上創(chuàng)業(yè)故事相關文章。
案例1:“陪逛街”無本創(chuàng)業(yè)新職業(yè),月賺最高2萬
逛街,似乎從來都是花錢的事。陪逛,好像一直是門苦差事。但陪逛一族的出現(xiàn),讓逛街成為一門生意。逛街不再僅僅是男友或者閨密的事情,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人把陪逛發(fā)展成職業(yè),靠逛街賺錢。
在北京、廣州等地興起的“陪逛族”,如今已在全國各地出現(xiàn)。幫助顧客拎包、挑衣服,還替顧客砍價,收費標準在每小時200元以上。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陪逛族”甚至還成立了公司,將業(yè)務范圍拓展到衣著參考、形象設計等領域,收入自然也不菲。
常云便是這樣一名職業(yè)“陪逛”。2010年,還是色彩設計師的常云,因看到網(wǎng)絡上的一則新聞“‘陪逛族’砍價挑衣月入2 萬”,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商機,從而成立形象設計室,專門提供陪逛服務。
對于這一陪逛族新職業(yè)的出現(xiàn),有的網(wǎng)友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終于不用陪老婆逛街了,男同胞們,你們懂我的心情嗎!”7月22日晚上,網(wǎng)友“愛老婆的火巴耳朵”在網(wǎng)上發(fā)帖,稱以前每周末都要陪老婆逛街,走得腳底板痛,現(xiàn)在好了,自己雇了“專業(yè)陪逛”陪老婆挑衣服,還可以幫忙砍價。
“還有陪逛族啊,求引薦,我買的衣服都丑死了。”“小心是服裝店的托兒。”帖子一出,很快就在網(wǎng)絡上引起熱議。“陪逛族”到底是什么人?24日,記者聯(lián)系到了一家專門的陪逛機構,探訪這一新鮮行當。
[采訪]
女陪逛:月薪最高2萬元
25歲的王冬英是一家形象設計公司的陪逛人員,每天的工作內(nèi)容就是陪客戶逛街,幫客戶挑選衣服或飾品,工作輕松自由,但月工資卻不低。
2008年畢業(yè)后,不大會打扮的王冬英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發(fā)現(xiàn)了一家陪逛機構,在陪逛員的帶領下,逛了一下午的街。“當時整整花了3000元購物,是我一個多月的工資。”王冬英說,從服裝、配飾到包包,搭配在一起,完全顛覆了她的審美觀,“看到鏡子中煥然一新的自己時,我都驚呆了。”后來,王冬英就對陪逛員這一工作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2009年底,她毅然辭去工作,學習并成為了一名專業(yè)的陪逛員。
“成為一名陪逛員后,每天的工作就是逛街、看雜志、看服裝秀。”王冬英說,她所在的機構陪逛一小時收費兩百元,而自己每月能拿到7000元到2萬元不等的浮動薪水。
男陪逛:是苦力也是保鏢
“大一時在網(wǎng)站上看到陪逛信息,沒想過還能賺錢。”瞿川是一名應屆畢業(yè)生,從事陪逛職業(yè)卻已經(jīng)四年了。他告訴記者,自己從大一開始就兼職做陪逛員,主要為顧客提供服飾色彩搭配的建議,有時也陪顧客聊天。
“很多女生喜歡找男陪逛,負責拎東西,自己只管買。”瞿川說道,找他陪逛的多是女生,遇到購物狂的話,東西多得雙手都不夠用,還被勒得通紅。“雖不是特別重的活,但面對女生的狂熱購物,有時還是真有點吃不消。”
記者了解到,作為男陪逛,不光要為顧客出謀劃策,還要充當苦力,甚至是保鏢。瞿川說,曾經(jīng)有個周末陪一位孕婦逛街,人特別多,整個陪逛過程,必須用身體擋住周圍人,確保她的安全,直到送她回家后才松了口氣。
陪逛
工作就是逛街收入過萬卻并不輕松
80后小潔,喜歡時尚,注重打扮,對不少衣服品牌、風格都有一定了解,身邊的朋友逛街時都喜歡叫上她當參謀。
但她壓根沒想過,陪逛還能成為職業(yè)。
8個月前,小潔進入鄭州一家形象設計公司,接觸到“陪逛”這個職業(yè)。內(nèi)容就是陪客戶逛街,幫客戶挑選合適的衣服或飾品。
“剛開始覺得挺有意思的,看到客戶在我的指導下煥然一新,我也很有成就感。”
小潔說,她所在的公司,顧問總監(jiān)陪逛是500元/小時,像她這種一般的形象顧問是350元/小時。
看上去還挺可觀的,但隨著陪逛次數(shù)增多,她發(fā)現(xiàn)這個工作并沒有想象中輕松。
“有的客戶非常挑剔,有的不愿花錢,有的不情愿改變固有審美,有的逛了一個商場不買,再逛一個還不買……”小潔說,陪逛不僅要體力好,腦子也要不停地轉(zhuǎn)。
“如果光靠陪逛拿工資的話就累死了。”小潔說,在他們公司,陪逛只是一系列形象打造服務中的一項,她也會給客戶提供色彩、風格測試等服務,“那些提成跟陪逛差不多,但相對輕松多了。”
記者又咨詢了幾家公司了解到,陪逛每小時費用最低也有100元的。而且做這行的,也分淡季旺季,月收入有三五千元的,高的也有一兩萬元的。
求陪逛
有高管也有工薪族,有為升職有為面試
找人陪逛,聽起來像是有錢人才會做的事,其實不然。
米蘭形象的李女士說,有陪逛需求的人非常大眾化,中高低端,每個層面都有。
涵真形象的顧問總監(jiān)李一諾說,他們的客戶中,年齡最小的有16歲的學生,最大的有80歲的老太太;有企業(yè)高管,也有一般的工薪族;有的需要應聘面試、有的要結(jié)婚、有的要約會、有的要升職、還有的參加一些特殊場合……
還有的家長給孩子選陪逛,那個16歲的學生就是個例子,剛考上大學,母親希望她學會打扮自己。“找到穿衣方向,增加自信心,擴大交際圈。”
李一諾說,還有位客戶,女兒要結(jié)婚了,她帶著老公、女兒、80歲的母親等要求陪逛,就是想女兒結(jié)婚那天全家人都有個好的形象。
有的一次陪逛,買完一季穿的衣服。一位客戶,在陪逛的3個小時內(nèi),買了20多件衣服、3雙鞋、兩個包,還有幾條項鏈。
“總的來說,要求陪逛的女性居多,集中在26歲到55歲之間,男性相對少,都較為年輕,23到29歲之間。”
這些客戶里,有的是想在陪購的過程中,學習怎么搭配,也有很多顧客為省事,也懶得學習,常年需要陪逛。
[實踐]
陪逛前先上時尚課
那么,陪逛族到底是怎樣工作的呢?24日,記者跟隨王冬英和她的客戶曉曉,體驗了“陪逛的一天”。
上午10點,記者和曉曉來到了形象設計公司,王冬英首先為曉曉講解了兩小時的時尚知識,同時也了解了曉曉的一些個人喜好。
下午2點,王冬英和曉曉開始購物。每走進一家店,王冬英都示意曉曉先選,但曉曉選擇的款式是清一色的連衣裙,隨后,王冬英對曉曉所選衣服進行分析。“你身材高挑,長得又乖,應該嘗試一些潮流款。”說著,王冬英選了一條橙色哈倫褲和一件帶肩章的淡黃色襯衣給曉曉。曉曉試穿后說:“顏色太大膽了,我被自己給驚艷到了,但確實很漂亮。”
隨后,兩人又逛了十多家服裝店,每當曉曉看中一件商品,王冬英都會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參考。三個半小時的陪逛中,曉曉一共買了一條連衣裙、一條一步裙、兩件上衣、一條長褲、一雙鞋。“今天買的每一樣我都很喜歡,平時要是一個人逛街,買件商品很難下決心,今天一口氣就買了這么多。”對于這次逛街購物,曉曉非常滿意。
案例2:微信公眾號怎么賺錢?無本創(chuàng)業(yè)月賺1萬已經(jīng)成為可能
微信公眾號可以賺錢了?微信公眾號怎么賺錢?筆者大致了解到一個數(shù)據(jù),自從流量主上線以后,大約兩成的流量主公眾號月入在1萬元左右,并且有公眾號單日僅憑流量主廣告的收入就達到5萬元以上。即便如此,絕大多數(shù)草根自媒體如果想要憑借流量主廣告作為發(fā)財之路,仍然是有些距離要去努力的。
筆者自營公眾號粉絲有9萬,如今靠訂閱號每日的推送,日均收入也能達到200上下,最多的時候甚至達到500。這樣算來月入也能達到7k了,已經(jīng)完全能滿足日常的生活需求,所以想寫點什么分享給大家,整理思路以待突破。
開通運營的一年多時間里,基本堅持到了每天的推送,風雨無阻,內(nèi)容主要以雞湯真理、生活趣聞、休閑娛樂為主的。面對幾次各類營銷和各類黑廣告的浪潮,也經(jīng)受住了誘惑。慢慢的也攢下了現(xiàn)在粉絲數(shù),在今年7月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成為了一名流量主。今年7月開始微信和騰訊的廣點通推出了專門服務于微信公眾號的流量主和廣告主功能。至此,粉絲數(shù)只要超過10萬人的公眾賬號運營者都可以成為“流量主”隨后門檻降低至5萬,開通廣告推送。并且會根據(jù)粉絲的閱讀量及點擊量從投放廣告的“廣告主”中獲得收益。
那么到底是如何才能賺到這些廣告主的“酬勞”呢?通常在內(nèi)容推送的結(jié)尾處嵌入了一個電商廣告的圖文鏈接,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賣服飾,賣表,賣藥,也可能是某些展會的門票等等,廣告主的選擇是微信隨機的。比如有一篇文章的最終曝光量達到30000次,廣告點擊次數(shù)有500多次,點擊量為1.6%多一點,最終轉(zhuǎn)化為到賬217.56元。那么這樣平均算下來,一次點擊能賺4毛2。按照點擊率看來,粉絲看到這個廣告不算,還是要點進去才是轉(zhuǎn)換成運營者的酬勞。大多數(shù)的自媒體創(chuàng)作者和運營者在和筆者公眾賬號粉絲差不多的基礎上其收入還是和筆者相當?shù)?基本都是在5毛上下,近期業(yè)內(nèi)的點擊收益在波動中略微下降)
這樣就讓每篇推送的內(nèi)容能有多少讀者成為了重要的考量。如何讓推送的內(nèi)容吸引粉絲去點擊去看則成了最重要的一項內(nèi)容。但是更多有名的大V和自媒體則更加依靠流量主的功能去獲得收入,像財經(jīng)作家吳曉波則以30多萬粉絲數(shù)量,收獲近300萬元廣告收入。那么為何會有這么大差別?一位自媒體寫作者坦言,以自媒體普遍的廣告收入水平來說,吳曉波更像個特例。像‘羅輯思維’、吳曉波,他們原先就有不小的讀者群,牌子一響自然有廣告商直接和他們對接、談提成。和不少白手起家的作者不一樣”。玩法當然也跟我們等草根做出的公眾號不同。
某業(yè)內(nèi)人士坦言:“單看流量主,簡單分本地,草根,小眾,大V,購物等不同類型公眾號操作手法不同,同樣八萬粉絲上下的公眾號有的一個月收入不足一千塊錢到幾萬塊都不等。一些訂閱數(shù)在千萬量級的公眾號一天廣告收入就能達到數(shù)萬元。訂閱人數(shù)越多、廣告收入越多仍然是一條鐵律。”
那么問題來了,受益始終是以粉絲量為基礎的。如何吸引更多的用戶去讀你推送的內(nèi)容,那么這樣才有機會讓他們?nèi)c擊下面的廣告?首先,你要有足夠多的粉絲數(shù),粉絲多了,看的人也會多,那么點擊的人也會變多。所以一切的歸根到底是如何吸引粉絲去關注你的微信公眾號?想必這也是無數(shù)自媒體所考慮的事情。很多運營者白手起家,開始搭建自己感興趣的公眾號,從無到有,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運營者完全是不懂開發(fā)和技術的。微信公眾號怎么賺錢?微信公眾號想要賺錢必須有粉絲。那么他們依靠什么來獲取粉絲數(shù)?無法以下幾種。
1、靠朋友口碑傳播公眾號
這種方法獲得的粉絲是最真實和最直接的,但是也是最難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獲得大量的粉絲的。原因無非是自己人脈圈是否足夠大,朋友是否會分享你公眾號推送的內(nèi)容,你公眾號能給他們帶來什么好處?如果以上全無,那么想要靠這種辦法推廣自己的公眾號是困難的,早期積累反饋和鐵桿用戶還可以用一下。
2、通過辛勤不斷的推送內(nèi)容
堅持每天推送,并非易事。筆者經(jīng)??吹椒窒斫o大家的好思路,十天半月后,熱度退卻不了了之的占了絕大多數(shù)。同時需要有一個重要前提是,通過這種方法,你先要有基礎粉絲,并且你推送的內(nèi)容質(zhì)量足夠高,值得讓你的第一批粉絲去分享你的內(nèi)容。粉絲會慢慢增長起來的。所謂守得住寂寞才能享受得繁華。如果你沒有第一批屬于你的粉絲,并且你推送的內(nèi)容也毫無質(zhì)量可研,那么粉絲數(shù)也必然是增加緩慢的。
3、廣告宣傳
這種辦法不在討論范圍之內(nèi),土豪手法,燒錢換粉絲。當下已經(jīng)過了幾波行情,無論什么樣的手法最終的粉絲獲取成本早已是兩年前的十倍都不止,目前是2元一個打底。
4、做活動吸引粉絲
活動的做法很多,靠創(chuàng)意靠贈送禮物或者獎品來吸引粉絲,好處也是能夠直接快速的獲取。壞處也一樣,是燒錢,并且可能后期掉粉會比較嚴重。需要投入相當?shù)木蛣?chuàng)意。一般都需要專門的團隊和個人去維護了。
5、外部導流推廣
方法各異,資源不同,手段看個人。微信的角度看是歡迎從微信以外的媒體和人群導向微信內(nèi)的。而筆記打擊內(nèi)部大號帶小號等信息內(nèi)循環(huán)的方式的。
那么說了以上幾種獲取粉絲的方式,其前提是你要有一個豐富完善的公眾號保障在粉絲進入和看到內(nèi)容時,對公眾號發(fā)生興趣。如果你沒有一個看起來正常的公眾號,用戶為什么去關注你。所以如何打造屬于自己的完善的公眾號也是重中之重。對于筆者來說,吸引粉絲之后如何留住粉絲也是筆者所考慮的。不然粉絲每天盯著推送的文章,我們看著推送后的取關數(shù),畫面太美。
如今市面上各類微信公眾號第三方服務平臺多如牛毛,站在創(chuàng)業(yè)以期獲利的視角下,選擇服務無非是便捷實用,免費全面。做微商走口袋通,選服務選公眾寶,為官方用微擎都是不錯的選擇??诖ㄈ娴碾娚讨С郑喾N模板和支付接入,能滿足不同規(guī)格的大中小微信電商服務。公眾寶則是大眾快速接入,多功能微信機器人服務的公眾平臺。微擎和其官網(wǎng)內(nèi)強大的開源系統(tǒng),可定制諸多免費和付費的模板和功能。根據(jù)自己公眾號的創(chuàng)業(yè)與盈利方向選擇需要即可。
作為微信創(chuàng)業(yè)的新方法,要成為流量主,根本公眾號對應的粉絲質(zhì)量和粉絲數(shù)量,CPC點擊收益的方式?jīng)Q定了從流量主收益的可能,與服務引導好粉絲的重要性,即運營之道。
其它利用微信公眾號賺錢案例:
微信公眾號“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創(chuàng)建人方潔莉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則有些“偶然”。
方潔莉有一個5歲的女兒,去年,有一次她到女兒班上給小朋友講故事,得到很多家長的反饋,說孩子們好喜歡聽她講的故事。“當時我就開始琢磨著,是不是可以開個公眾號分享每天給女兒講的故事呢?”
去年12月,“愛讀童書媽媽小莉”正式開張。
今年5月,經(jīng)過多番衡量后,小莉決定辭去在媒體的工作,把公眾號當作一份事業(yè)來經(jīng)營。“一來是想可以有多點時間在家陪伴我的女兒,二來是這么多粉絲支持,讓我覺得自己在做的事情是很有意義的”,由此,小莉開始了在家錄制故事的工作。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從去年年底創(chuàng)立至今,擁有13萬粉絲,接近“大號”。
在小莉一百多平米的家中,無論是客廳、飯廳、兒童房還是主人房,隨處可以見到堆放的兒童故事書和兒童繪本。
這幾年來,她前前后后給孩子買的書超過1000冊。想要找到好聽的故事,對于小莉而言只是舉手之勞,播音主持專業(yè)出身的她,更能把故事講得生動有趣。
起初沒想過用公眾號賺錢的小莉,也開始試水微店的經(jīng)營了。她的信心來自于一次薦書經(jīng)歷,一些粉絲媽媽讓小莉推薦好的兒童書籍,小莉便在公眾號上推薦了《肚子里的火車站》和《牙齒大街的新鮮事》兩本兒童讀物。原本在排行榜外的兒童書籍,因為小莉的講述后,瞬間在卓越當當?shù)染W(wǎng)站賣到缺貨。
此后,一家出版社想將一套兒童讀物的首發(fā)安排在小莉的微店里。“我也看過那套書,是很好的讀物”,小莉認為,這既是出版社對她公眾號的肯定,也能切實幫助到許多發(fā)愁如何給小孩挑選讀物的媽媽,于是就攬下了這單生意。果然,短短3天的時間,該套讀物在小莉的微店里就以團購的形式售出了1000多冊。
雖然只是作為讀者與出版商之間的中介,不用切實負責到發(fā)貨和物流等問題,但當中的溝通工作也是極為繁重的。因此,小莉暫時放下了微店的經(jīng)營,希望能找到助手后再重新開啟。
因此,目前小莉主要通過在公眾號發(fā)布軟文,推薦一些幼兒用品來賺取廣告費,“當然,那些都是我用過的,覺得好的,才會推薦。”小莉說,因為累積了一定的人氣,她對公眾號發(fā)布的文章內(nèi)容把關得更嚴謹,“轉(zhuǎn)載的文章一定要符合我個人的育兒觀,推薦的商品也是。”
微信公眾號還有什么方法賺錢?
小莉的微信公眾號推出大半年以來,不斷有家長來問,我的小朋友現(xiàn)在應該讀什么書。“一個從1歲就開始讀書的小朋友和一個從3歲才開始讀書的小朋友,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認知水平是不一樣的,這樣我只能給一個大概的推薦”。因為不少媽媽有這樣的需求,小莉籌劃著,依靠公眾號這個平臺,推出會員制服務,為小朋友定制每月的書單,做個人化的跟蹤式服務。
“根據(jù)他們的情況,每月推薦幾本書,不同階段就有不同的閱讀推薦”,但目前這種商業(yè)模式還只是一個雛形,具體如何操作和收費,小莉說還要慢慢細想。
微信公眾號“廣州百事通”,一天至少談成一單生意:
微信公眾號有了不凡的影響力,如何盈利便可以納入視野了。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商家找到“廣州百事通”,希望進行付費推廣。阿伯說,目前平均每天至少有10個客戶聯(lián)系他們洽談投放,一般至少能談成一單生意。單是這項業(yè)務,近三個月的營業(yè)額就達到10萬元左右。
阿伯說,他們這是在跟廣告公司搶生意,同行之間的競爭倒還不大。據(jù)了解,目前廣州地區(qū)擁有這種微信營銷“大號”的企業(yè)在5家左右,阿伯稱“廣州百事通”的用戶數(shù)只排第三,排第一的是一個名為“吃喝玩樂in廣州”的號。
阿伯和團隊的野心很大,其實在今年6月,就有投資人希望以100萬元收購公司的一半股份,此時距離他們注冊只不過3個月。不過,由于對公司發(fā)展理念存在分歧,“廣州百事通”團隊決定不要這筆送上門的錢,他們有自己的想法。
團隊已經(jīng)在越富廣場租了3個店面打算“做點事情”,他們將通過線上渠道把客戶直接點對點導入到格子店里,做精準化營銷。還有一個門店則會做成線下體驗店。
阿伯從這一年的微信號運營里,積累到很多用戶導流的經(jīng)驗,合作的商家也反饋了很多實際推廣效果,“能把自己的用戶導到別人的店里,我也有信心把他們導進我們自己的店里。”
龐大的微信用戶也會為其產(chǎn)生其他方面的價值,據(jù)阿伯介紹,由于手上掌握著龐大的用戶數(shù)據(jù),通過分析,他們認為自己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用戶的喜好,因此近期他們設計了一些潮流產(chǎn)品,打算建立屬于自己的服裝潮牌。
零資本網(wǎng)上創(chuàng)業(yè)故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