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會計需要掌握基礎知識大全
學習會計需要掌握基礎知識大全_創(chuàng)業(yè)
費用和收入是會計中的兩個重要概念,費用是指公司消耗的成本,而收入則是公司通過銷售或服務獲得的盈利。這里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學習會計需要掌握基礎知識大全,方便大家學習了解,希望對您有幫助!
學習會計需要掌握基礎知識大全
會計是企業(yè)計量、核算財務經營成果的一種方法,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依據,借助于專門的技術方法對各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連續(xù)、系統(tǒng)的反映和監(jiān)督,借以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同時是一切商業(yè)、經濟活動的語言、準則和根基。它既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經濟管理的重要工具。
會計需要學習什么東西
1、基礎會計與實務:要求學生掌握會計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重點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并通過模擬實習學會會計核算的基本操作程序,為學好專業(yè)會計打下堅實的基礎。要求此課程時數的三分之一用于基本技能訓練。
2、計算機應用基礎: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與操作技能。包括計算機的基礎結構、基本工作原理、漢字信息處理原則、漢字輸入方法、常用的編輯軟件及工具軟件等。要求此課程學習時數的二分之一用于計算機操作技能訓練。
3、會計電算化實務:要求學生了解國內外電算會計發(fā)展狀況,掌握會計電算化的基礎知識,以及會計核算軟件各功能模塊基本工作原理。學會編寫部分具備基本功能的會計核算功能模塊,具有熟練運用、維護通用會計軟件的操作技能。并取得財政局頒發(fā)的《會計電算化操作人員合格證》。要求此課程學習時數的三分之二用于會計電算化技能訓練。
4、財務會計實務:要求學生掌握財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業(yè)務,掌握貨幣資金、工資、材料、固定資產、對外投資、銷售等會計核算的具體內容以及編制會計報表的方法。要求此課程學時數的二分之一用于會計核算模擬實習,并組織好兩周的教學實習。掌握稅務會計知識。
5、成本會計實務:要求學生掌握成本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掌握材料費用、輔助生產費用、制造費用等各種費用項目的歸集與分配。要求此課程學習時數的三分之一用于成本會計核算模擬實習。
6、財務管理實務與電算:要求學生重點掌握財務管理的價值觀念,即資金的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掌握籌集方式、籌集決策以及財務電算分析。
7、管理會計實務與電算:掌握變動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銷售和利潤的預測;生產、定價、投資的決策;預算控制、成本控制等內容,掌握電算分析技術。
8、稅務實務與電算:要求學生諳熟稅收法則,掌握流轉稅、所得稅等的計稅依據,計算方法及帳務處理。掌握稅務電算的技術。
9、審計實務與電算:要求學生了解審計基本理論,重點掌握審計程序和方法。掌握審計電算技術。
10、資產評估:該學科是會計的延伸和應用,主要講述:
〈1〉機器組成與分類、機械制造過程、典型生產設備、設備的經濟管理或成本的確定等。
〈2〉建筑工程概述、房屋建筑物的構成與分類、建筑預算的編制、建筑工程技術基礎知識等。
會計的崗位職責
1、固定資產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固定資產的核算與管理辦法;
(2)參與編制固定資產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計劃;
(3)負責固定資產的明細核算和有關報表的編制;
(4)計算提取固定資產折舊和大修理資金;
(5)參與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
2、材料物資核算崗位職責一般包括:
(1)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材料物資的核算與管理辦法;
(2)審查匯編材料物資的采購資金計劃;
(3)負責材料物資的明細核算;
(4)會同有關部門編制材料物資計劃成本目錄;
(5)配合有關部門制定材料物資消耗定額;
(6)參與材料物資的清查盤點。
3、庫存商品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l)負責庫存商品的明細分類核算;
(2)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庫存商品計劃成本目錄;
(3)配合有關部門制定庫存商品的最低、最高限額;
(4)參與庫存商品的清查盤點。
4、工資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監(jiān)督工資基金的使用;
(2)審核發(fā)放工資、獎金;
(3)負責工資的明細核算;
(4)負責工資分配的核算;
(5)計提應付福利費和工會經費等費用。
5、成本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擬定成本核算辦法;
(2)制定成本費用計劃;
(3)負責成本管理基礎工作;
(4)核算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
(5)編制成本費用報表并進行分析;
(6)協助管理在產品和自制半成品。
6、收入、利潤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負責編制收入、利潤計劃;
(2)辦理銷售款項結算業(yè)務;
(3)負責收入和利潤的明細核算;
(4)負責利潤分配的明細核算;
(5)編制收入和利潤報表;
(6)協助有關部門對產成品進行清查盤點。
7、資金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擬定資金管理和核算辦法;
(2)編制資金收支計劃;
(3)負責資金調度;
(4)負責資金籌集的明細分類核算;
(5)負責企業(yè)各項投資的明細分類核算。
8、往來結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l)建立往來款項結算手續(xù)制度;
(2)辦理往來款項的結算業(yè)務;
(3)負責往來款項結算的明細核算。
9、總賬報表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l)負責登記總賬;
(2)負責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有關財務會計報表;
(3)負責管理會計憑證和財務會計報表。
10、稽核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l)審查財務成本計劃;
(2)審查各項財務收支;
(3)復核會計憑證和財務會計報表。
會計基礎知識重點
會計總論
1、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和監(jiān)督一個單位經濟活動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2、會計按報告對象不同,分為財(國家)務會計(側重于外部、過去信息)與管理會計(側重于內部、未來信息)
3、會計的基本職能包括核算(基礎)和監(jiān)督(質保),會計還有預測經濟前景、參于經濟決策、評價經營業(yè)績的職能。
4、會計的對象是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投入—運用—退出<償債、交稅、分配利潤>)
5、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會計主體(空間范圍,法人可以作為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人)、持續(xù)經營(核算基礎)、會計分期、貨幣計量(必要手段)
6、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化、基本分類,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六大會計要素。
7、會計等式是設置賬戶、進行復式記賬和編制會計報表的理論依據。資產=權益(金額不變:資產一增一減、權益一增一減益同減)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靜態(tài)要素,反映財務狀況,編制資產負債表依據)收入-費用=利潤(第二等式,動態(tài)要素,反映經營成果,編制利潤債表(損益表)依據)取得收入表現為資產增加或負債減少發(fā)生費用表現為資產減少或負債增加。金額變華:資產權益同增、資產權會計科目與賬戶
1、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2、會計科目的設置原則是合法性、相關性、實用性。
3、賬戶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結構,用于記錄經濟業(yè)務的。
4、會計科目(賬戶)按反映業(yè)務詳細程度分為總賬和明細賬。按會計要素不同可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損益。
5、賬戶的四個金額要素及關系: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fā)生額-本期減少發(fā)生額。
6、賬戶的基本結構包括賬戶名稱(會計科目)、記錄業(yè)務的日期、憑證號數、經濟業(yè)務摘要、增減金額、余額等。
7、賬戶分為左右兩方,哪方增加,哪方減少取決于賬戶性質和記錄的經濟業(yè)務,賬戶余額一般在增加方。
8、會計科目和賬戶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分類,兩者口徑一致、性質相同;會計科目是賬戶的名稱、開設依據;賬戶是會計科目載體和具體運用。無科目,賬戶無依據,無自由式戶,科目無作用;科目無結構,賬戶有一定格式和結構。實際工作中,科目和賬戶不加以嚴格區(qū)分,相互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