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經(jīng)典故事上篇(8)
NO.36、宋人的秘方
古時宋國有一族人善于制造一種藥,這種藥冬天擦在皮膚上可使皮膚不干裂,不生凍瘡。這一族人靠這個秘方,世世代代做漂染 布絮的生意,日子倒也過的充足殷實。
后來有個來買布的商人知道了此事,就用重金買下了這個秘方。當時吳越兩國是世仇,不斷交兵打仗。這個商人便將這個秘方獻給了吳王,并說明在軍事上的用途。
吳王得此秘方大喜,便在冬天發(fā)動水戰(zhàn)。吳軍士兵涂了藥粉,不生凍瘡,戰(zhàn)斗力極強,而越國士兵倉促應戰(zhàn),加上大部分都患了凍瘡,苦不堪言,大敗而歸。
吳王重賞進獻秘方的商人一塊土地,這商人從此大富大貴,再也不用去販賣布匹了。
中國人發(fā)明了火藥去做爆竹,西方人學去造槍造炮,也是這個道理。同一樣東西,在不同人的手里就能有不同的用途。
NO.37、世界小姐的故事
有一個名叫韋格的奧地利女孩,天生麗質(zhì)、聰慧可人。
她在一所大學專修油畫,他的男友正在為她籌備個人畫展。當經(jīng)濟出現(xiàn)危機時,男友鼓勵她參加世界小姐選美,因為初賽的獎金高達5000美元。她去了,而且一路選到了拉斯維加斯。
她成了1987年度的世界小姐。
韋格想開畫展,可她已不需要畫展了;她想和男友纏綿浪漫,可她也不缺少浪漫。身為世界小姐,一下子站在了榮耀和財富的頂端。
當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她患上了一種名叫克里曼特的綜合癥。這種病癥的最大危險在于,雙眼視力逐漸衰退,直至失明。她幾乎絕望地陷入黑暗之中了。消息傳出,一位南非的小男孩給她寄來了一包土,說他們那里的人用此治病。韋格不相信那包土,懷著姑且一試的想法用了,奇跡發(fā)生了,她康復了。她后來嫁了一個美國富翁。
她先后嫁了6次,可是沒有一個男人會令她傾心,
她自殺了。
對這個故事,100個人可能會有100個說法,可我要告訴你的是:你可以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式賺到財富,也可以用自己 不相信的藥治好病,但你無法從自己不愛的人身上獲得幸福。
在我們所追求的所有東西中幸福是最容易得到的,也是最難得到的。你看這位世界小姐,她得到了許多出乎意料的幸運,卻沒有得到她所追求的幸福
NO.38、皇上的補丁
清朝道光皇帝崇尚節(jié)儉。
有一次,他褲子膝蓋處破了,他不愿去做新的,光補一邊又比較難看,就在褲腿上各補了兩個月亮型的補丁。在內(nèi)務府的報銷奏單上,這兩個補丁花消白銀50兩。
上行下效,皇帝如此,臣子們也爭做節(jié)儉狀/一次,時任大學士的蘇州狀元潘世恩上朝時也穿了兩個有月亮型的補丁。道光皇帝見了很高興,就問這兩個補丁花了多少錢。
潘大學士是個聰明人,明白這一問不能隨便回答的,說少了就會開罪內(nèi)務府的人,為自己種下禍根。于是盡著膽子夸大說:費了白銀20兩。
道光一聽,又驚又怒:
為什么這么便宜,我這兩個補丁費了50兩,原來這幫奴才全在蒙我。
皇帝自然是最好騙的,那些成天坐在辦公室、會議桌旁的老板、領(lǐng)導也要引以為戒
NO.39、鸚鵡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只鸚鵡前標明: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另一只鸚鵡前則寫道:此鸚鵡會四國語言,售價四百元。
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zhuǎn)啊轉(zhuǎn),拿不定主意。結(jié)果突然發(fā)現(xiàn)一只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標價八百元。
這人趕緊把老板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
店主說:不。
這個人奇怪了:那為什么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shù)呢?
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板。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lǐng)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要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quán),懂珍惜,就能團結(jié)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
NO.40、豐厚的薄贈
印度一個名叫梅農(nóng)的人初抵新德里,想在政府機關(guān)找份工作,但是他剛抵達目的地,所有財物便在火車站被人偷光。他進退維谷,于是向一位年老的錫克教徒訴說了他的苦處,希望能借到15盧比暫時應急,并承諾一找到工作就還錢。那人把錢借給了梅農(nóng),但硬是不肯給出自己的姓名和地址,只是說,施恩的是一個陌生人,接受施恩的也應該是一個陌生人。
梅農(nóng)終身不忘這筆債,后來以行善出了名。
不久以前,我在愛孟買機場寄存行李柜臺前想要領(lǐng)回我的行李,可是身邊沒有印度錢幣,服務員又不肯收旅游支票。這時,我旁邊一位陌生人幫我付了寄存行李費,然后把梅農(nóng)的故事講給我聽,叫我不必計較該還給他多少錢。他解釋說:他父親是梅農(nóng)的助手。
從一位不知名的錫克教徒到一名印度公務員再到他的助手,再從助手到他的兒子然后到——一個當時狼狽萬分的外國人,雖然所贈有限,但其心意遠遠超過錢的數(shù)額,它使我覺得很幸運,同時也令我時時想起,我該為別人做點什么?
這種行善接力塞會在許多心靈中播下愛的,從而使行善成為許多人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