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頭地的成語故事典故_字詞解析_造句
出人頭地的典故:
蘇軾小時候,天資聰穎,由于書讀得多,字也認得多,再加上文章寫得好,因而受到人們的稱贊。在一片贊揚聲中,蘇軾不免有些飄飄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書房門上手書一聯(lián),以顯示自己的才華,聯(lián)文是:讀盡人間書,識遍天下字。對聯(lián)貼出之后,有一位老者專程來到蘇家,向蘇軾“求教”,請?zhí)K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書上全是寫著周朝時史籀創(chuàng)制的字。蘇軾開始滿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過書一看,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這對驕傲自滿的蘇軾是當頭一棒,他頓時面紅耳赤,只好向老者道歉。老者也沒說什么,便含笑而去。蘇軾這時才感到自己太驕傲了,于是將書房門前對聯(lián)的上下聯(lián)前各添了兩個字,使思想境界為之升華,一幅具有遠大抱負的對聯(lián)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立志讀盡天下書,發(fā)憤識遍天下字。”
此后,蘇軾發(fā)奮讀書。二十歲的時候,已學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蘇轍一起參加了京城的考試。當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對當時文壇崇尚詭怪奇澀的文風很是反感,一律不加錄取。當他看到一篇《刑賞忠厚論》時,十分高興,便準備取為第一。由于試卷是密封的,歐陽修并不知道那文章是誰寫的。他想了想,覺得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鞏之外,可能不會有別人了。為了避嫌,歐陽修就把蘇軾的卷子判為第二。等到發(fā)榜公布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寫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鞏,而是個叫蘇軾的年輕人,心里便有些過意不去。
歐陽修得知《刑賞忠厚論》不是他的弟子曾鞏寫的,而是初出茅廬的蘇軾所寫,心里覺得有點對不住蘇軾,竟讓他屈居第二。再看到蘇軾以后送來的文章,篇篇才學橫溢,更是贊嘆不已。于是寫信給當時聲望頗高的梅堯臣說:“蘇軾的文章實在是好,我應當讓路,使他高出我一頭。”成語“出人頭地”就是由此而來的。當時聽說此事的人都不以為然,認為歐陽修夸大了蘇軾的才學,等以后他們看到了蘇軾的文章以后才信服。
后來,蘇軾得到歐陽修等文壇名流的指點,文章越來越好,后來果然出人頭地,和歐陽修等人被后人并稱為“唐宋八大家”。
出人頭地的漢語詞典解釋:
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
●明張寧《方洲雜言》:「黃素負氣,因與二公有隙,奮筆批予卷,有‘大廷之對,必出人頭地’?!?/p>
●清李漁《憐香伴·聞試》:「妙算神機,出人頭地?!?/p>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抓到一面旗幟,就自以為出人頭地,擺出奴隸總管的架子?!?/p>
出人頭地的近義詞/反義詞如下:
近義詞:卓爾不群 高人一 鶴立雞群 高人一等 卓絕群倫 頭角崢嶸 出類拔萃 頭角嶄然 佼佼不群 出頭露面 出一頭地 嶄露頭角
反義詞:庸庸碌碌 相形見絀
用出人頭地造句:
(1) 當一個男人完成一無所有到出人頭地的階段,就很難再擁有亡命之徒的勇氣和拼勁。
(2) 人們都想位居別人之上,出人頭地,所以觸犯,一個人所厭惡的對象,雖然會引起他的憎恨,但不至于有大的危害。如果拿自己的長處去指責無法挽回的過失往往是由于驕橫傲慢造成的,而放縱自己的情感就會沉湎于嗜好和欲望之中。
(3) 為自己的事業(yè)日夜兼程,總想著出人頭地;為自己喜愛的人身心疲憊,總想著朝夕相處;為自己的兄弟在所不辭,總想著手足情深。
(4) 惟有埋頭,才能出頭,急于出人頭地,除了自尋苦惱之外,不會真正得到什么。莎士比亞
(5) 妻子如果一方面要把丈夫緊緊抱到懷里,一方面又要他出人頭地,天下根本沒有這種便宜的事。柏楊
(6) 所有父母都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兒女出人頭地。
(7) 惟有埋頭,才氣出面,急于出人頭地,除了自尋苦惱之外,不會真正得到什么。
(8) 在世界上出人頭地的人,都能夠主動尋找他們要的時勢,若找不到,他們就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
(9) 為了能讓爸爸出人頭地,奶奶省吃儉用供他讀書。
(10) 人要經得起嚴格的考驗,才能出人頭地。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