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讀后感_讀桃花扇有感(2)
桃花扇讀后感_讀桃花扇有感
桃花扇讀后感篇四
《桃花扇》是清朝孔尚任寫的一部接近歷史真實的歷史劇。全劇以清流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離合之情為線索,顯示了明末弘光小朝廷的興亡變遷。全局情節(jié)跌宕起伏,劇中人物性格不一,大都人各一面。我非常喜歡這部戲劇。
在《桃花扇》這部劇中,秦淮名妓李香君是最耀眼的人物,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李香君身為妓女,身處當時社會的下層,可是她的高尚品格在劇中可以說是無人能及。
當她得知侯方域送自己的妝奩是阮大鋮資助的,她毅然卻奩,以一句“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處于何等也?”斥醒侯方域,使阮大鋮的卑劣用心落空。從中牽線搭橋的楊文驄說香君氣性忒也剛烈,我卻認為香君是氣節(jié)頗高,堪比東林黨人,就像侯方域的好友吳應(yīng)箕說的,“只怕復(fù)社朋友還讓一籌哩”,真是正氣凜然、義薄云天。
阮大鋮不滿于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卻奩行為,認為這是奇恥大辱,于是不失時機地陷害侯方域,在清議堂議事時說侯方域要聯(lián)合左良玉里應(yīng)外合攻占南京。楊文驄報信讓侯方域快快躲避災(zāi)禍時,侯方域猶自猶豫不決,香君明知“生離苦”、“后會期無憑準”,卻仍是力勸夫君快些離開去避難,不要躊躇舍不得自己。侯方域走后,香君立志為侯方域守節(jié),決不再嫁。
香君是那么不畏強權(quán),敢于當著馬士英和阮大鋮的面怒斥他們害民誤國;面對一切迫害,她又那么堅忍不屈,被選入內(nèi)廷作歌姬,她仍抱著一腔癡情,盼望有朝一日能出宮再會侯郎一面。
這樣集正氣與癡情于一身的女子,怎能不叫人心生佩服呢!
她那樣深明大義,又那樣執(zhí)著于自己對侯方域的感情。她將離別之苦壓在心底,將思念之情系于心間,矢志不渝,誓不屈節(jié),甚至不惜以死來抗拒再嫁的命運,不愧是一個至情至性的好女子!
在我眼里,李香君是極其完美的。在動蕩的社會中,權(quán)勢的爪牙下,她依然抱定自己的信念,她不與魏黨余孽同流合污,毅卻妝奩;她不向奸臣賊子獻媚,大膽罵筵;她不棄自己與侯方域的夫妻之情,撞破桃花面……說起來容易,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何況她只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弱女子。
從香君那里,我學(xué)到了許多東西。一個人,再重的名利擺在眼前,也要堅守自己做人的原則;再大的困難擋住我們的路,也不能輕言放棄。只要做到這些,當我們在生命旅途上停下來回頭看時,我們看到的將不僅僅是我們?yōu)閯e人而感動,還會有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為自己而感動。
桃花扇讀后感篇五
《桃花扇》是凄涼的傳奇,也是悲壯的史詩。“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它的主題的兩個層面是如此渾然融為一體——個人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愛情的命運和文化的命運在此劇中就像血淚融合在一起了。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與民族的生死存亡如同兩串纓絡(luò),以一白紗宮扇為結(jié),難分難解;愛情的忠貞和民族的大義就像扇上的桃花,是血,亦是畫,糾纏出幻滅的悲劇命運。
明王朝三百年基業(yè),于旦夕之間傾頹覆滅,留下整整一代知識分子的人生悲劇。典型的如吳梅村:“草間偷活”的悲慨,亦以墓碑上“詩人”二作結(jié)。即使劇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亦被-迫參加河北鄉(xiāng)試,雖然高中副榜后并未出仕,但是留人詬病,為當時義士所不齒?!短一ㄉ取穫髌媸窃谇逋⒌母邏赫苇h(huán)境下為漢人宣泄家國巨變中的悲涼和幻滅所作,相信沒有人在讀完或者看完這一傳奇后會只為侯李的愛情悲劇所感,最濃重的情緒當依然寄托在劇終時道士撕扇時的棒喝:“國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于是侯李的分入南北中修道,再不是奇變突出,而是命運使然,不得不如此。
全劇最引人之處當數(shù)《沉江》和最后《入道》兩出了,分別是國家的幻滅和愛情的幻滅。
《沉江》標志著腐朽的南明小朝廷最后的覆滅結(jié)局,也寫盡了忠臣義士的悲壯。史可法本是在南京陷落前死守揚州,城破后被多鐸所殺,但是孔尚任改成是在聽聞福王等已經(jīng)棄城逃亡,正是“氣撇下俺斷篷船,丟下俺無家犬;叫天呼地千百遍,歸無路,進又難前。”,于是投江而死。雖然沒有史實所述那樣慷慨激昂,但是觀從聯(lián)系到劇中多多處所表現(xiàn)的南明小朝廷的君昏臣佞,只會油然在國破家亡的沉痛中興起幻滅之感,皆因作都透過舞臺上的一幕幕早已傳達出南明王朝是不得不亡的歷史教訓(xùn)和經(jīng)驗總結(jié)。“國在哪里?君在哪里?”當知識分子和民族義士的生存支柱倒塌傾頹后,所有人都在哀唱:“使盡殘兵血戰(zhàn),跳出重圍,故國苦戀,誰知歌罷剩空筵。長江一線,吳頭楚尾路三千。盡歸別姓,雨翻云變。寒濤東卷,萬事付空煙。”。
可以說戲到此出,所有當時的觀眾,心中都充滿故國之思。所有人都在思索,這樣一個有忠臣義士死死護持的國家如何敗亡的呢?而他們所盡忠的那樣的統(tǒng)治者是如此不堪,像弘光帝登位后只是唱:“寡人登極御宇,將近一年,幸虧四鎮(zhèn)阻擋,流賊不能南下;雖有叛臣倡議欲立潞藩,昨已捕拿下獄。目今外侮不來,內(nèi)患不生,正在口選淑女,冊立正宮,這也都算小事;只是聯(lián)獨享帝王之尊,無有聲色之奉,端居高拱,好不悶也。”所以大家苦苦堅持的君國大義又有什么意義呢?尤其那些明朝遺民,或者漢民族的正統(tǒng)文化觀念根深蒂固的人,更在正反人物形象的對比中,看出了明王朝“三百年之基業(yè),隳于何人,敗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當明了這一“江山淪亡”、“輿圖換稿”的歷史悲劇的必然性之后,更加深了他們的人生幻滅之感。
當然純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少數(shù)民族不時入主華夏,實是封建王朝發(fā)展的歷史常規(guī),但是從歷史上看,少數(shù)民族的軍事力量的破壞性是不容否認的。清廷在鎮(zhèn)-壓漢民族的抵抗勢力時,用的也是殘酷的高壓手段。所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直接針對平民百姓,而以血腥手段推行的“改服易發(fā)”更是削弱漢族傳統(tǒng)文化強勢地位的奴役手段。對被征服民族來說,更增加了對入侵民族的文化上的仇恨。無怪乎晚清的革命黨人口口聲聲以“驅(qū)除韃虜”為口號,而清廷覆沒后的第一文化舉措就是剪辮易服了。
最后《入道》一出中開始是道場致祭:“正壇設(shè)故明思宗烈皇帝之位;左壇設(shè)故明甲申殉難文臣之位;右壇設(shè)故明甲殉難武臣之位。”致祭篇幅之長占去此出大半,除去抒發(fā)神州陸沉之悲外,更要為侯李的愛情結(jié)局充分渲染國破家亡的悲涼氣氛,所以張道士撕扇擲地,厲聲喝斷兩人的互訴衷情時才有石破天驚之概,劇情到此,也才有雨收云歇之效。然后在“白骨青灰長艾蕭,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興亡夢,兒女濃情何處消。”的歌聲中劇終。此出起于致祭之悲轉(zhuǎn)于重會之喜,結(jié)于入道之幻滅,波瀾奇崛而轉(zhuǎn)換自然,把觀眾的所有的情緒歸結(jié)到“回頭皆幻景”中的幻滅中去,此不符歷史的結(jié)局更能打動人心,方能收束全劇。
猜你喜歡:
2.話劇茶館觀后感
3.沈從文散文讀后感
5.資治通鑒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