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讀后感作文
古都讀后感作文
古都描寫了日本的民風民俗,是川端康成創(chuàng)作的。那讀者對此書品出什么味道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古都讀后感作文,一起來看看。
古都讀后感作文篇1
近兩天看的川端康成的《古都》,古都是指日本京都,作者川端康成筆下人物不多,情節(jié)也很簡單,寫景的多,對京都的一些文化節(jié)日用筆很多,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節(jié)日,節(jié)日的熱鬧和節(jié)日文化的繁榮也是一個民族昌盛發(fā)達的象征,文學作品能起到記錄和再現(xiàn)這種文化的功能,這也是作家的責任之所在?!豆哦肌废蛉藗冊佻F(xiàn)了古都人的居住特點:精致的格子門;彩車游行;古廟和尼姑庵這些具都古都特色的景觀;也有鄉(xiāng)村的杉樹林的山野風光。如大佛次郎《京都之戀》:“北山的杉林層層疊疊,漫空籠翠,宛如云層一般。山上還有一行行赤杉,它的樹干纖細,線條清晰,整座山林像一個樂章,送來了悠揚的林聲……”藝妓生活的描寫片斷在他的文章總是時而出現(xiàn)。
作為千重子這個主人公,善良、善感,幸福而又憂傷,有幸福的家庭,但自己的身世一直是個迷,一個棄兒的身份讓她心里不安,膽小柔弱。漂亮有教養(yǎng),天生麗質,氣質高雅,溫柔敦厚善良,她有不幸的命運,從小被父母因生計問題被遺棄,成為一個棄兒,但她的養(yǎng)父母對她非常疼愛。與她孿生的姐妹不知是姐還是妹的苗子,農(nóng)村長大的孩子,善良,盼望能找到自已的同胞姐妹,為了姐姐的幸福,忍著對世上唯一親人的思念,不公開與姐姐的關系,這種大義或許就是小說閃光的地方。佐田太吉郎:千重子的父親,性情孤僻,感情細膩,自負,不得志,愛清閑享受,不愛經(jīng)商事務纏身,是一個處于日本戰(zhàn)后經(jīng)濟簫條時期頹廢的代表。阿繁:慈母,細心,卻也有堅強的一面,在原則大的問題如千重子婚姻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堅定。“‘我不怎么喜歡那位有田先生。’阿繁把聲音壓低,但語氣卻非常堅決。”
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舒緩,總是給人一種淡淡憂傷的感覺,一個最大的特點大篇幅人物對話的描寫,從對話中去反映人物的性格。讀古都的感覺讓人不是很激動,對結果不是很迫切地想知道,寫作風格是讓人慢慢品味,大量的人物對話來展現(xiàn)故事情節(jié),表現(xiàn)人物性格。
這是川端康成走向諾貝爾獎臺的一篇名作,具有東西方文學風格融合的特點,需要品味,看能否得妙處,還有就是個人對文字對文學的感悟能力了。我對文學作品的領悟力不高,好多是心明言不明。
古都讀后感作文篇2
讀川端康成的小說,最令我影響深刻的不是冷艷的《雪國》,也不是哀婉的《千只鶴》。而是那一篇少有言論提及的《古都》。在每一個無限悠長美好的下午,我都會給自己泡一杯暖茶,然后從書架的一隅拿起那本《古都》。輕輕拂去表面一層細軟的灰塵。再次走進那個,每每讓我午夜夢回的暖熱的夢境。
《古都》講述了佐田千重子和苗子這對孿生姐妹相離、相遇、相知、相認,最后又相離的凄楚動人的故事。由于家庭貧困,千重子從小被生父母拋棄,幸運的是她被心地善良的綢緞批發(fā)店老板夫婦收養(yǎng),從此就生長在較為富裕的家庭環(huán)境中;而妹妹苗子在父母去世后,被收養(yǎng)在一個貧寒的家庭中,在山中村落里做著繁重的體力勞動。
千重子無時不在掛念著自己遠方的未見面的雙親。在京都北山的杉樹林和在傳統(tǒng)節(jié)日“宵山日”上千重子終于見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后,無微不至地關懷妹妹,全心全意地為她的前途著想,并且希望苗子來到城里與自己一起生活。在一個夜晚,苗子來到了千重子家,但成長在截然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命運迥異的姐妹倆無法改變宿命的安排。苗子知道自己貧民的身份不允許她這樣做,為了不影響姐姐的生活和愛情,在和姐姐共度了“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宿”后,苗子踏著冬日夜里下過的細雪,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千重子倚著格子窗默默地目送著妹妹遠去,此時,安睡的小街上一片潔白、寂靜。
這便是《古都》全部的故事情節(jié)。
有時候,當我徜徉于書中美麗的仿佛不真實的場景,比如那座古風典雅的小城,擁有紙窗格子的店鋪,繁華的寺廟、舊神社;比如那樹春風中如裙擺飄動的紅色垂櫻,那隱淙淙泠泠的溪流,漫山遍野如同霞海的楓樹葉,高大挺直的北山杉;還有那些繁盛的節(jié)日:火節(jié)、曲水宴、祗園節(jié)……以及節(jié)日里盛裝出行的人們,有花枝招展的年輕藝伎和舞女,扮相可愛的童男童女,和更多的平凡的卻又那么獨特的小城居民……每當此時我都會迷醉,醉于每一個華麗的細節(jié)。
于我,《古都》是帶著一種無法言說的美的。
只不過,那美,不僅僅是一種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的令人著迷的文化美,更是一種人格的美。小說的主人公,千重子與苗子,雖說是兩個在完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成長的兩姐妹,但在她們的身上,我從川端每一次不經(jīng)意或刻意的描寫里,我都讀出了、感受到了在她們身上閃爍著的一種人性的美——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首先,關于千重子。千重子雖然從小就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里,但她一點也沒有“小姐脾氣”,相反,千重子是一個溫柔、善良、敏感而又懂得感恩的少女。雖然千重子在上初中時就得知自己并非綢布店夫婦所生,并且也知道自己是現(xiàn)在的父母“偷”來的,但她一點都不怨恨養(yǎng)父母的私心,反而因為養(yǎng)父母在成長中給予自己的愛而更加感恩他們。而對于自己的生父母,千重子卻仿佛生出了一種矛盾的自責。敏感的她認為,是自己的出現(xiàn),讓生父母難以維持生計,給他們帶來了負擔。同時,當千重子在祗園節(jié)上遇見自己的孿生妹妹后,她的這份自責就來得更加強烈。千重子覺得是自己,使得妹妹流落山中鄉(xiāng)下,而做了那么多苦力……正是因為這種種命運對自己所開的玩笑,反而使得千重子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她仿佛變成了一個小心翼翼的孩子,用心呵護著自己手心里那一片融融的幸運:養(yǎng)父母的疼愛、孿生妹妹對自己的愛護、真一和秀男對自己的愛意……
我至今還記得小說開篇里千重子面對兩株紫花地丁而發(fā)出的哀憐,或許那時候的千重子還只是為自己的命運悲傷。但是,在小說接近收尾的時候,千重子變現(xiàn)出來的對命運的勇敢面對和對身邊事物的感恩,著實讓我覺得暖心。是的,正是由于一段不同尋常的命運,才讓這位美麗而又單純善良的少女學會了在已有的幸福中緊緊抓住它,并用以一顆感恩的心,微笑著,釋懷著接受未來的召喚。于是我看見,千重子還是那個千重子,朝著自己飄飛著粉色八重櫻的未來走去,只不過在她的身影里我看到了一種更加堅定的力量。我想,那是她,一位小姐,所擁有的人性的美——用“感恩”的心態(tài),走過每一次成長的花開。
而關于苗子這個人物,她的內(nèi)里卻擁有著與千重子不一樣的感恩之美。苗子從小就在北山的小村落里長大,從小便學著做一些苦力來謀生。這相對于千重子的經(jīng)歷來說,算得上是苗子獨特的經(jīng)歷。但正是這樣艱苦的生活條件,卻也煅就了苗子外剛內(nèi)柔的獨特個性。通過小說對苗子的描寫與敘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發(fā)現(xiàn),苗子其實承受了更多的相思之苦與悲愁。因為從小開始,苗子就知道自己與孿生姐姐分散了,在這漫長歲月的星河里,苗子的感恩之心也可以被我們所探看到:每一次盛大的祭祀節(jié)日,苗子都會極其虔誠地向神明祈禱讓自己見到自己的親生姐姐。其實我們細細想來,像苗子這樣堅強的姑娘,現(xiàn)在只能靠祈禱神明讓自己見姐姐一面,而且僅僅是“一面”,就足以說明,之前的苗子不是沒有去尋找過,而是她去尋找了,卻在百次希望與失望的交錯中,無奈地放棄了……每次想讀到這里,我的腦海里就會聯(lián)想起這樣的畫面:夕陽的余暉里,苗子焦急地走在逐漸繁鬧起來的集市里,眼前掠過的不過是一張張重復的陌生的臉……命運如果說給了這對孿生姐妹過多的不公平,那么我有理由相信苗子承擔的遠遠超過千重子……但是,在這樣的情形下,苗子并沒有頹唐放棄。相反的,仿佛心電感應般,兩姐妹終于見面了。苗子是懂得感恩的。她覺得這也是命運的安排,以至于她忙于感恩這美麗的邂逅而錯失了與姐姐親近的機會。
當時的情形小說里是這樣寫的:“苗子說:‘我明白了。小姐,對不起,請你原諒。’她反復的說,‘我從小一直念著姐姐,姐姐,以致認錯了人……’”從這里我們便可以看出,苗子仿佛更加是一種小心翼翼,她仿佛覺得在角落里或人群中遠遠的看著自己的姐姐就可以了。這也是一種感恩。不過這份感恩,是對于命運。與千重子的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但是,即使這樣,苗子這個人物還是成功地被作者塑造進了讀者的心里。
苗子還有一種感恩之美。那是顯示在小說最后一節(jié)中的。那一天,苗子來到千重子的家中。苗子知道自己貧民的身份不允許她留下來,自己已經(jīng)影響了姐姐的生活和愛情,只要能和姐姐共度“一生中最幸福的一宿”,也便是自己該離開的時候了。這里,為什么也說是苗子的感恩呢?其實,這里和前面的情形是一樣的,只不過在這里作者以此更加加深了苗子這個人物的形象塑造。讓讀者覺得苗子單純美好的個性。苗子把這歸結為自己一生最幸福的時刻,難道不足以表達她對命運的感恩嗎?
是的,苗子,這個表面堅強的少女,在她的內(nèi)心,其實也燃燒著一團感恩之火。真是這團感恩之火,讓她在漫長的冬天里不再害怕一個人的寂寞與彷徨,而是,換上春天般的微笑,攜著暖熱的感恩之火,走向自己的未來……
最后,我想再做一個小的總結。在那個特殊的時代里,日本剛剛結束了戰(zhàn)爭的洗禮,美國侵略者留下的痕跡尚未被時光磨滅。那時的青年男女們在這樣特殊的社會背景下,卻還能擁有一份純凈的、無雜質的感恩之心,能懂得自己的幸福,珍惜自己的幸福,實在是那個時代的一大幸運。而這仿佛也是川端用以表達自己對當代底層婦女的同情、哀憐、感動的載體:讓自己筆下的兩位少女都懷揣著一顆感恩的心,在漫長漫長的歲月里,以寵辱不驚的姿態(tài),走過一季又一季的花開與花落……
而在我的心目中,千重子和苗子,兩個不同的人生,一個相同的靈魂。若千重子是一樹飄飛的櫻花樹,而苗子則是那個冬晨里微化的細雪。在同一個暖意的下午,我品著一杯暖茶,走進一個夢境,看到了一場絕美的“八重櫻吹雪”之宴?!豆哦肌愤@本書也讓我學會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漫漫成長途中,珍惜所擁有的幸福,接納命運的坎坷,以一顆易感動、易感恩的心,慢慢成長。
古都讀后感作文篇3
《古都》一書中的最大特點就是對背景京都民風民俗的描寫。川端通過撫觸古都的自然美、傳統(tǒng)美去追求殘照因戰(zhàn)敗而荒蕪了的日本美。他在書中提到了日本著名的寺廟,例如平安神宮,清水寺,著名的節(jié)日例如:袛園會,葵節(jié)。以毫不夸張的傷感,動人心弦的手法,將神社佛閣、工匠薈萃的古老街衢、庭園、植物園等種種風物,敏銳而精細地表現(xiàn)出來。京都是日本文化的薈萃地,在戰(zhàn)后遭到了嚴重的摧殘,而京都又是川端的故鄉(xiāng),所以川端對于描寫日本的民風民俗充滿了熱情。
而最吸引我的則是川端康成的心理描寫,在那些細膩的心理描寫中,字里行間中透露出的滿是讓人怦然心動的情愫。“妙齡的千重子不免想道:上面和下邊的紫花地丁彼此會不會相見,會不會相識呢?”以上這句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心里描寫,它富有想象力并且透著些許的傷感。
而貫穿全文的則是千重子與其孿生姐妹苗子的悲歡離合故事,有人說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充滿了對于女性的同情,無論是《雪國》中的駒子還是《古都》中的千重子,都將她們的悲哀與樸實相融合。
然而最令我心醉的則是《古都》的結尾,讓人有些意猶未盡卻從心底涌出一股悲傷的情緒,那種悲傷與郭敬明的悲慘小說不一樣,那種淡淡的憂傷氣息彌漫在空氣中的每一個縫隙里,一直滲透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中。結尾是這樣的:
“千重子抓住紅格子門,目送苗子遠去。苗子始終沒有回頭。細小的雪花有些飄落在千重子的前發(fā)上,很快就消融了。大街還在沉睡中。”
讀罷川端康成的文字,我只覺得心中一片寧靜,原本非常浮躁的內(nèi)心現(xiàn)在已經(jīng)如一潭止水般平靜,也許這就是川端康成文字的最大魅力吧!
古都讀后感作文相關文章:
1.雪國讀后感
4.祝福魯迅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