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們仨的讀后感000字
《我們仨》是女兒錢媛生前起草未完的文章,楊絳在女兒、丈夫去世四年后寫完出版的回憶錄,也是完成了女兒一份未盡的夙愿。那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們仨》的讀后感1000字,一起來看看吧。
楊絳《我們仨》讀后感1000字
“世界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玻璃脆”書中如是說,那么他們仨從女兒錢瑗出生到死去這六十年,一直飽有的這份親情還算堅牢吧,按一輩子的長度來計算的話。錢鍾書和楊絳堪稱夫妻模范,錢對楊的那番“遇見她之前沒想過結(jié)婚,娶了她不后悔,再也不想其他人”深情,真是soul mate啊。
以上為昨日晚上所寫,寫不下去,今天中午繼續(xù)。
其實我最佩服最喜歡的是他們那種對名利淡然的心態(tài),在他們心里只有自己鐘愛的文學和自己珍惜的家庭。錢說:“有名氣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他們希望有幾個知己,不求有名有聲。這是多么高尚的境界啊。但是話又說回來,我們又豈能達到這境界呢,別人是天才,是精英,不求聞達可已聞達,我們呢,庸碌小輩,拼命掙扎。換句話說,他已經(jīng)獲得了就不在乎,(當然也有可能在他沒獲得之前也不在乎),我們連獲得這份殊榮的門都看不到。
我想起浮夸的歌詞,想起里面那個小人物的用大動作來博人們關(guān)注,怕被遺忘就用浮夸的表演來放大自己,未嘗成功就用十倍的苦心去做突出的那個。特別是在北京這個地方,特別是在20歲這個年紀,腦袋里的幻想,心胸的壯志,被現(xiàn)實中的默默無聞強烈的壓抑著。這種感覺你知道吧,好不甘心,覺得自己明明應(yīng)該活在光芒之下,享受別人的膜拜,前程似錦,指點江山,可是,真的有一千萬個可是。所以真的會那樣去做——其實怕被忘記,才放大來演吧。
或許年輕人本該就迷茫的吧。在你20歲這個年紀,你憑什么去擁有別人打拼十年二十年換來的成績,你憑什么眾星拱月做人群中的核心,你憑什么要求別人給你機會要求別人認可你。這個你指的是我,相比去沖去闖,我似乎更多在自怨自艾。恨自己對自己狠不下心來。
說回他們仨,都是書蟲,我覺得做書蟲書癡是件很酷的事情,嗜書如命,很棒的夸贊。我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聪矚g讀書,是什么樣的心態(tài),至于我自己,我挺享受看書的,說的肉麻點,看書的時候我覺得那種獲取知識的欲望在驅(qū)動我,在獲取知識之后的那種滿足感又奇妙無比,我看的書越多我會發(fā)現(xiàn)我要看的書越多,發(fā)覺自己看的書是那么的少,世界是那么廣袤,恨不得將全世界的好書都看完。很多人將讀書的動機歸為能增長見識和智慧云云的,我覺得不然,那只是結(jié)果,我的動機就是我喜歡讀書,我喜歡處于那種狀態(tài),就像喜歡打球喜歡旅行喜歡逛街什么之類的正常愛好一樣,而獲得智慧知識那只是結(jié)果,順其自然的結(jié)果,不必去強求的結(jié)果。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才能一直讀下去。
再扯兩句家庭,前兩天媽媽給我微信說爸爸又嘰里呱啦了,要我去搞定老爸,我就給爸爸發(fā)了條短信,其實內(nèi)容不過于別生氣,一家人,要珍惜,我愛你。但是我是帶有感情去發(fā)的,我相信爸爸也能收到,我很感恩,我生在這個家庭里,我的父母姐姐很愛我,我也很愛他們,他們很少去透露他們的感情他們的愛,那么就讓我負起這個責任,告訴其他三個人,“我們四”是相親相愛打死不離的家人,珍惜這世情緣。寫到這里,我似乎對《我們仨》又多了點感想在心頭。
說是讀后感,基本沒牽涉到他們仨什么事,只是借題發(fā)揮下,我又不是文化工作者,懶得去管這么多,不知道還要寫什么,所以就不寫了,望下次寫的好點,望長寫長有。
讀《我們仨》后有感——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當你摸著薄薄的紙頁、摸著小小個的文字,就能碰到楊絳那種悵然若失的悲涼,像極了幽谷里深潭中的水,不甚華美,卻動人心扉。水道旁的柳兒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好許個春去秋來,枯落、出條繼而再次迎來盛時;可人們有曾想,會是身邊的人,也隨著歲月的變遷而跟那柳兒在那秋天一樣飄零。當他們真的迷失在古驛道上,天空頃然間下起了大雪,封住了摯愛的人尋找的路,也凍住了她的船。你也莫要怨他們心狠,生離死別,也本就是常有的事,這也正如雁去雁回,花謝花開。
令人觸動的是這位母親就是在夢里,也要任憑女兒將這顆心捎去。這說到底也不是夢,那飽含熱淚的眼睛也真的用淚水將母親的心淋濕,女兒也再沒能在夢醒時分與母親一同醒過來。楊絳為何要將女兒與丈夫的相繼離去繪成一場萬里長夢?也許昨天早晨你還與他四目相對,現(xiàn)在他卻去而無蹤,這是何種說不清又道不明的悲哀,你卻只能悶悶發(fā)作!當你去看它時,又像是隔了一層霧,心中卻暗戳戳地害怕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是淚朦朦而聲沙沙了。矛盾得很。楊絳正是用這樣一種方式,將讀者帶入她的夢里,才能讓人如此確切地體會這身為人母、身為妻子的思想感情與生離死別時的羈絆。
楊絳將她的丈夫和家庭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新舊交織,對后面倒敘留學時經(jīng)歷的時候,多了一份凝重。對于這樣一個溫馨的家庭,深入了解后,讓人不由得產(chǎn)生了無限的敬意。
世人說 “患難見真情”,留學的那段日子,雖與“患難”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真情”卻在這異國他鄉(xiāng)、無依無靠中的相守相助中體現(xiàn)出來。他們是一對多么真誠而愉快的年輕夫婦!每一件平凡的小事,與人相處還是在校求學,這種不可名狀的默契令人在書外也忍不住嘴角上揚。他們在一起生活時,正如詩中的“琴”與“瑟”,相互和鳴;這“賭書消得潑茶香”,即是這文學界中的金童玉女在讀書時的趣味了。
他們的女兒“圓圓”是一個足夠機靈的孩子。她是“可造之才”也是“讀書種子”,但我覺得她身上的閃光處在于她對生活中發(fā)生的任何細節(jié)都不肯放過,一丟丟的蛛絲馬跡被這雙眼睛悄悄地斂入這個小小的腦袋中,這是她對生活足夠好奇的表現(xiàn),也是一個孩子足夠積極的表現(xiàn)。她對待父母親很好,與他們更趨向于一種朋友的關(guān)系,這也正是一個家庭健康愉快的保證。擁有這樣一對足夠開明的父母,對與哪個孩子來說,都是足夠幸運的了。
當你成為家庭中的一員,你就要默許你存在于此,隨著它的改變,你也逐漸趨向于它。這正是一個家庭被賦予的魔力,且顯而易見。在這樣式個小家庭中,每個人都擁有了能夠信任、能夠依靠的家人,這必然為前路點起了星星燈火,雖不甚亮,卻細水長流,鋪滿了整條路。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缺席,否則它就會破裂開來,就再也沒有辦法完整起來,回家的燈也就弱了起來。逐漸逐漸,你便成了一個迷途的旅人了。
看到末尾,感慨沖到了顱頂,我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家庭,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讓人無論是在世界的另一端,即便是要跨過生與死,都想竭盡全力去擁抱。這是一個家庭意義之所在。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在人生的道路上,又哪有永遠陪你走下去的人,他們就在某個清晨,乘著船到了一個你怎么也找不到的地方了。
珍惜眼前人吧!即便是那么幸福美滿的家庭,也阻止不了他們各奔歸路,也阻止不了心碎但母親踏上尋家路。可你還仍擁有著,我的少年,你抬頭看看,你還依然能看見那張熟悉的臉,你還能聽到他們的聲音,你還能感受到他們呼吸時的微微暖息,可不就是如沐春風嗎?珍惜眼前人吧,雖然都知道死亡是必然的結(jié)果,但若是現(xiàn)在把握一分,你便多擁有一分,連幸福快樂都會多感受一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們仨讀書筆記1000字
《我們仨》的作者是一百零二歲的楊絳,她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后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這個三口之家的動人故事證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護所。
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我讀高中的時候,高中學校的一個小小閱覽室里,我花一個下午的時間悶頭看完了這本書,當時還處于一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只覺讀完書后的那個黃昏,似乎變得比往時更怏怏不樂。過了些日子,讀了大學之后,買了這本書,上學,工作,換地方工作,書是要一直帶著的,但不常翻。
其實書中并沒有描述太多的喜與悲,楊絳似乎一直以一個旁觀者的角色來描述他們一家三口從相距到分離的一生,痛苦和歡樂好像都跟筆者隔著一層,楊絳寫她女婿:“得一和善忠厚,阿圓有他在一起,我們可以放心。”而幾頁之后,卻已為逝者:“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圓一人;得一已于一月前自殺去世。”寫錢鐘書跟阿瑗生病去世: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nèi)司痛耸?。筆調(diào)靜得嚇人,所謂哀而不傷說的就是這種情緒。
關(guān)于他們的生活,兩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少爺,青年相遇,結(jié)婚留洋,度過短暫的快樂生活,每天只需讀書,研究如何做飯,跟散步路線,不久生下女兒,回國,遇到運動,兩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每天的日程變成挨批斗,掃廁所,下放農(nóng)村,直到暮年生活才有所改善。筆者并沒有控訴命運的不公,他們一家人對所遭遇的一切維持著知識分子最起碼的體面,做牛鬼蛇神時不哀求什么,平反后權(quán)勢來請,也不想搭理什么。只愿一家人平平淡淡的相守,讀書做學問。
在我心中有兩個能稱得上大家的人,楊絳是其中之一。我佩服她對萬事萬物的淡然處之的超脫,懷抱一顆赤子之心,不論周遭境遇高低,始終能保持真我,尊重真我,靜守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榮辱不驚,去留無意,笑看天邊云卷云舒,靜觀庭前花開花落“.而用她翻譯過的一句詩來說就是: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用我們仨里面的一段話來結(jié)尾: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者童話故事那樣的結(jié)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的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所。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1.巴爾扎克傳讀后感
5.讀自由在高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