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讀后感3篇
燭之武何許人矣?“燭”姓至今有后嗎?不得而知,但《燭之武退秦師》足以使其英名永標史冊。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燭之武退秦師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燭之武退秦師讀后感1
在《燭之武退秦師》中一共出現(xiàn)了三個人物:佚之狐,鄭伯和燭之武。在這次精彩的說退秦師中,燭之武睿智的形象呈現(xiàn)出來。
但是在《燭之武退秦師》中還有一位僅出現(xiàn)了一會兒的身影,僅說了一句話的人佚之狐,反而更讓人好奇!
佚之狐,對他,有人褒揚也有人貶損。褒揚者以為:佚之狐是個善用人才的智者,他有一雙能識英雄的慧眼。貶損者認為:他只不過是一位貪生怕死的膽小之徒,重名利,城府深藏的鼠輩。
從今天的視角來看,我認為他是極具智慧的人。首先,據(jù)史料記載,他富有才智,并且他所留下的痕跡在許多作品中比燭之武還多。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真正的伯樂!一位挽狂瀾于既倒的英雄!
在國家危難之時,他沒有自薦,而是推出燭之武這位懷才不遇的高人,這種做法確實會令人遐想。他比燭之武更加精明,能順勢處世。很多人認為精明這個詞是個貶義詞,但從某些角度而言它也能是褒義詞。試想,同樣有才識的兩個人,但一位似燭之武一般“清高,驕傲,坦率”,另一位似佚之狐一般“聰慧,識世、濟世”,后者應該更占優(yōu)勢。也許很多人這時會想到如陶淵明、李白……那般灑脫、豪邁不也是名垂千古嗎?可是在你的記憶中,他們是否一生貧困潦倒,因懷才不遇而飽受心靈折磨啊!而與之類似的燭之武也一樣,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心系國家安危的佚之狐。
也許,佚之狐也曾有過私心,他擔心自己如果冒失地親自行動,失敗了便成為千古罪人,國家就毀在自己手中!苦悶、彷徨,無數(shù)個夜里的輾轉(zhuǎn)反側(cè),深思熟慮,他終于選擇了能言善辯、具有外交官才智的燭之武前往秦國游說,最終保全了鄭國免受戰(zhàn)亂之苦!他睿智的目光看準了“好馬”燭之武,燭之武的成功不也是佚之狐的成就嗎?!
一位富有魅力,性格飽滿的英雄向我們走來;一位品格高尚,愛國愛民的英雄向我們走來;一位胸襟寬闊,識賢薦能的英雄向我們走來!佚之狐,一位真正的志士!
燭之武退秦師讀后感2
燭之武何許人矣?“燭”姓至今有后嗎?不得而知,但《燭之武退秦師》足以使其英名永標史冊。
秦-晉聯(lián)合圍攻鄭國,臨戰(zhàn)之際,鄭國公顧不得體面,向一個沒有什么身份的燭之武檢討,至此之前沒有及早發(fā)現(xiàn)燭之武的才華,承認“寡人之過”,說明古代諸侯對謀士的倚重和寬厚大度,不似今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此篇沒有聽燭之武論戰(zhàn),但燭先生見了秦穆公時講的一番話是審時度勢切中要害的。大敵當前,燭之武義無返顧,顧不得自己年老體邁,勇敢地救國救難于水火。
小小如鄭國,不用說秦-晉聯(lián)手打擊,即使其一,鄭國也未必是其對手。鄭國如何退秦師,燭之武錦囊妙計是不費一兵一卒,而以外交斡旋,使秦國認識到,滅鄭實際上壯大了晉,而晉強于秦不利,從而借他人之兵退了秦師。
古代之“士”真了不得。前有“曹劌論戰(zhàn)”,此又一“燭之武退秦師”,由不得你不信。
來自民間的、群眾的智慧是不可小瞧的,“不戰(zhàn)而降人之兵”,秦穆公如何沒有認識到,“晉強而秦不利”這樣的道理呢?秦國難道沒有這樣有眼光的謀士嗎?燭之武絕對不會危言聳聽,秦穆公也不是一時糊涂,形勢所然,燭之武分析的是一語中的。
秦穆公和晉文公絕非等閑之輩。秦退師,但留下了伏筆,表面上是替鄭國防守,實則伺機而動。晉文公重耳當然是個有眼光的人,晉國也乘勢收兵。一場滅頂之災隨之化為烏有,鄭國得救了。
燭之武退秦師讀后感3
第一次教讀《燭之武退秦師》,我就被文章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深深地吸引住了。
文章剛一開頭,作者就用寥寥數(shù)筆交代了鄭國的危急形勢:秦、晉圍鄭,大兵壓境,鄭國危如壘卵。弱肉強食之勢,戰(zhàn)、守皆非良策。拯救鄭國,唯一的途徑就是外交??墒?,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退蓄意來犯之師,談何容易!此文章的“一波”也。
文章第二段寫鄭伯決定通過外交途徑來解決危機,佚之狐向鄭伯舉薦了燭之武。佚之狐慧眼識英雄,但鄭伯畢竟不是佚之狐,沒能過早的發(fā)現(xiàn)燭之武這匹千里馬。所以,才會有燭之武“臣之壯也,猶不如人”,這壯士不遇,英雄末路,虛擲人生的無可奈何的悲哀和感傷。“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向鄭伯發(fā)泄了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他會去說秦嗎?這在鄭伯那里可是一個大大的問號。面對燭之武的牢騷,鄭伯先用“是寡人之過也”自責,此時的鄭伯并沒有止于自責,而是欲揚先抑,指明假如鄭國滅亡,對你燭之武也也沒有什么好處。他的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終于感動了燭之武。燭之武決定去面見秦伯。至此,文章的第一折以鄭伯的勝利而告終。
第二折發(fā)生在燭之武與秦伯的談判桌上。燭之武“夜縋而出”與秦伯坐在談判桌前,怎樣才能消除秦伯的戒心呢?燭之武欲擒故縱,“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置身于鄭國之外,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燭之武引起了秦伯的好感。抓住有利時機,燭之武進一步指出,秦,鄭相隔遙遠,晉、鄭近鄰,因此亡鄭只是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會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北。這不能不讓秦伯動心,秦國當然不會幫助晉國成就霸業(yè)而使自己的國力相對削弱。接著,燭之武以利引誘秦伯,闡明鄭國存在對秦國可能有的種種好處。這些好處存在的前提,就是放棄攻擊鄭國。在一番拉攏引誘之后,燭之武察言觀色,不失時機的挑撥離間了秦-晉兩國的關(guān)系。燭之武指出,晉國曾經(jīng)對秦國過河拆橋,背信棄義,從歷史說到現(xiàn)實,進一步分析了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之后必然要進犯秦國。經(jīng)過燭之武的一番發(fā)揮,秦國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不僅與鄭國訂立了盟約,還反過來幫助鄭國。至此,燭之武不辱使命,文章好象已宣告結(jié)束。但,聰明的作者并沒有就此罷手,接著交代了晉國的形勢變化。
現(xiàn)在秦國成了鄭國的盟軍,風云突變,晉國大夫子犯卻不識時務的請求出兵擊秦,被晉侯理智的阻止了。“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晉文公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撤離了鄭國,至此文章第三折好戲徐徐落下帷幕。整篇文章,波瀾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勝。
燭之武退秦師讀后感3篇
上一篇:讀燭之武退秦師讀后感3篇
下一篇:讀《燭之武退秦師》有感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