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地壇讀后感600字左右
《我與地壇》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這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zhì)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與地壇讀后感600字左右,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我與地壇讀后感600字左右1
“它等待著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然地殘廢了雙腿?!弊x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領(lǐng)悟到了他那不同尋常的人生以及他頑強的意志。
二十歲——人一生中最美的年紀。如果把一生比作開花的過程,那么二十歲時,花兒一定在盛放。就在這處充滿朝氣的年歲,史鐵生的雙腿卻癱瘓了。如熄滅了人生路上的燈火般,他失去了工作,找不到去路,人生一片渺茫。他曾憤怒,也曾迷茫,似乎認為活著沒有意義。他每天到地壇消磨時間,有時甚至在那里呆上一整天。
史鐵生看到院子荒蕪但并不衰敗,漸漸看到了世界上美好的一面,終于走出了陰影,開始了寫作生涯,勇敢地、堅強地活下去……
讀完后,我頗有感慨。誰都難免會有困窘、迷茫的時候,越是艱難,我們越要勇敢面對。
三年級時,我面對一個巨大的轉(zhuǎn)變:轉(zhuǎn)學。從老家轉(zhuǎn)學到了北京。入學考試是少不了的。老家學英語是比較晚的,這里的同學已經(jīng)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英語自由地表達出來,而我只是僅僅認識幾個單詞罷了。入學考試的成績自然高不了,這讓我一度悲傷與焦慮。上英語課如同聽天書,完成作業(yè)也十分艱難,我簡直失落到了極點。
我默默地問自己:“李子萌,這還是以前的你嗎?難道你的英語成績要一直差下去嗎?”“不,絕對不行!”我一面學習著課本的內(nèi)容,一面借來以前的課本,聽著,讀著,強記著。爸爸也在每天下班后給我耐心輔導,給予我巨大的幫助。漸漸地,我成了英語課上發(fā)言最積極的那一個,在第一次英語考試的時候居然拿到了滿分。這對于一個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的孩子來說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對于我來說,其中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快樂誰又能夠懂得。
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有坎坷,難免會有失落和迷茫。跌倒了不怕,站起來繼續(xù)勇敢地走下去,努力讓自己更好,坎坷便可被打敗!這個道理,是我們應(yīng)當永遠永遠記住的。
我與地壇讀后感600字左右2
對于史鐵生來說,就矛盾了一點。有文章用“生命里的殘疾與愛情”為題寫了一篇關(guān)于史鐵生的文章,文章中有一段是這么說的:
殘疾與愛情,這兩種消息,在史鐵生的命運里特別地得到強調(diào)。對于此一生性愚頑的人,我說過,這樣強調(diào)是恰當?shù)摹N抑皇菦]想到,史鐵生在四十歲以后也慢慢看懂了這件事。
這兩種消息幾乎同時到來,都在他二十一歲那年。
一個滿心準備迎接愛情的人,好沒影兒的先迎來了殘疾——無論怎么說,這一招是夠損的。我不信有誰能不驚慌,不哭泣。況且那并不是一次光榮行為的后果,那是一個極為普通的事件,普通得就好像一覺醒來,看看天,天還是藍的,看看地,地也并未塌陷,可是一舉步,形勢不大對頭——您與地球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一點兒變化。是的,您不能有以腳掌而是要以屁股,要不就以全身,與它摩擦。
不錯,第一是坐著,第二是躺著,第三是死。好了,就這么定了,不再需要什么理由。我慶幸他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要點:沒有理由!你沒犯什么錯誤,誰也沒犯什么錯誤,你用不著悔改,也用不上怨恨。讓風給你說一聲“對不起”嗎?而且將來你還會知道:上帝也沒有錯誤,從來沒有。
我記得,當愛情到來之時,此一鐵生雙腿已殘,他是多么地渴望愛情呵,可我卻親手把“不能進入”寫進了他心里。事實上史鐵生和我又開始了互相埋怨,睡不安寢食不甘味,他說能,我說不能,我說能,他又說不能。糟心的是,說不能的一方常似凜然大義,說能的一對難兄難弟卻像心懷鬼胎。不過,大凡這樣的爭執(zhí),終歸是鬼胎戰(zhàn)勝大義,稍以時日,結(jié)果應(yīng)該是很明白的。風能不戰(zhàn)勝云嗎?
山能堵死河嗎?現(xiàn)在結(jié)果不是出來了?——史鐵生娶妻無子活得也算愜意。但那時候不行,那時候真他娘見鬼了,總覺著自己的一片真情是對他人的坑害,坑害一個倒也罷了,但那光景就像女士們的長襪跳絲,經(jīng)經(jīng)緯緯互相牽連,一坑就是一大片,這是關(guān)鍵:“不能”寫滿了四周!這便是殘疾最根本的困苦。
這不見得是應(yīng)該忍耐的、狹隘又渺小的困苦。失去愛情權(quán)利的人,其他的權(quán)利難免遭受全面的損害,正如愛情被貶抑的年代,人的權(quán)利普遍受到了威脅。
說殘疾人首要的問題是就業(yè),這話大可推敲。就業(yè),若僅僅是為活命,就看不出為什么一定比救濟好;所以比救濟好,在于它表明著殘疾人一樣有工作的權(quán)利。既是權(quán)利,就沒有哪樣是次要的。一種權(quán)利若被忽視,其它權(quán)利為什么肯定有保障?倘其權(quán)利止于工作,那又未必是人的特征,牛和馬呢?設(shè)若認為殘疾人可以(或應(yīng)該,或不得不)在愛情之外活著,為什么不可能退一步再退一步認為他們也可以在教室之外、體育場之外、電影院之外、各種公共領(lǐng)域之外……而終于在全面的人的權(quán)利和尊嚴之外活著呢?
是的是的,有時候是不得不這樣,身體健全者有時候也一樣是不得不呀,一生未得美滿愛情者并不只是殘疾人呵!好了,這是又一個關(guān)鍵:一個未得獎牌的人,和一個無權(quán)參賽的人,有什么不一樣嗎?
可是且慢。說了半天,到底誰說了殘疾人沒有愛情的權(quán)利呢?無論哪個鐵生,也不能用一個虛假的前提支持他的論點吧!當然。不過,歧視,肯定公開地宣布嗎?在公開宣布不容歧視的領(lǐng)域,肯定已經(jīng)沒有歧視了嗎?還是相反,不容歧視的聲音正是由于歧視的確在?
我與地壇讀后感600字左右3
“有些事只適合收藏,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它們不能變成語言,一旦變成語言就不再是它們了。它們是一片朦朧的溫馨與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與絕望,它們的領(lǐng)地只有兩處:心與墳?zāi)?。?/p>
地壇,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
四百多年里,它褪去了自己浮華的外表,變得自在坦蕩,成為一個大隱隱與世的地方。它靜靜地等,直到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搖著輪椅進入園中。
他孤獨、絕望而又倔強地走著,想著。他想著怎么,想著人為什么要活,后來,他開始寫作,他將他與地壇的故事融入他的每一段敘述中去,深沉濃郁,每一句話都像是用盡了所有沉積在內(nèi)心的情感汩汩而出的?!段遗c地壇》沒有過多華麗的詞藻,沒有過多高深的技巧,只有平淡的、樸實的語言。但是,每一句都能讓人為之動容。
只有史鐵生,只有這個去過生活絕境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故事,他與地壇的故事。
地壇存在的意義,對史鐵生來說無疑是重大的,那兒不僅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還是一顆絕望的心的療養(yǎng)之處,它讓史鐵生看透了死,讓他憶起了母親的愛,讓他想出了自己寫作的目的.,讓他終以一顆樂觀的心面對生命的輪回。
他說:“我甚至現(xiàn)在就能清楚地看見,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長久地離開它,我會怎樣想念它,我會怎么想念它并且夢見它,我會怎樣不敢想念它而夢也夢不到它”,“我不在地壇,地壇在我”真正的地壇不在安定門外大街,而在史鐵生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我們每個人都和史鐵生一樣,需要且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地壇,在那里,疲憊的靈魂將得到安撫,狂燥不安的心會變得平靜?!暗貕?,那是我們精神的載體,我們的信仰……若我需要,它會一直在那里,那便不必去找,它自然在。
尋找,去擁有自己的地壇。
我與地壇讀后感600字左右4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留給世界的一件禮物,他送給了很多人,包括我。所以為了感謝他贈送的禮物,我得說說自己的感受,即便他已經(jīng)逝世兩年。
史鐵生的地壇是個現(xiàn)實存在的地方,又是烏托邦。“我已不在地壇,地壇在我”是他留給我最深的一句話。我感動于他的另一個精神層面,超于生活,卻源于生活,他找到了文學的真正含義。史鐵生寫了很多文章,《我與地壇》是對他一個時段作品的總結(jié),從《合歡樹》中我能感受得到母愛對史的影響,也能從好運設(shè)計中看到史鐵生的樂觀,亦或是記憶與印象一、二的獨自懷念和不曾忘懷,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史的記憶力飄蕩,雖然已過幾十年,但始終未能忘卻,所以我不僅佩服史的才華,還佩服歲月賦予史的靈感。
史鐵生是脆弱的,又是堅強的。
開始的史鐵生,是個自暴自棄的人,他對著母親發(fā)脾氣,摔東西,砸東西,我想沒經(jīng)歷過的人肯定不知道他當時的情緒,我覺得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更感動于他的悔改,就像個浪子知道回頭一樣,他說:“搖著輪椅在園中慢慢走,又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著一件事: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墻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后,又是烏兒歸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jīng)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后再漸漸浮起月光,心里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 頹廢,殘疾或許生來就與史鐵生相違,所以他好像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魔力,悄悄地把頹廢這類詞甩在腦后,提起筆,寫書,出書,再寫書。我想這與他的好人緣是分不開的,與他與生俱來的文學魅力是分不開的。
史鐵生是悲催的,又是幸運的。
我忘了史鐵生為什么會有這么一個特長,其實我搞不明白有好多人為什么提筆就來靈感,而有的人卻抓破頭皮也想不出個所以然。后來我漸漸明白,只有“上天賜的”這個理由是最恰當?shù)?,也是最不能被反駁的。史鐵生的悲催好像是他的不茍言笑的臉決定的,還有他那不知怎么的就殘廢了的雙腿。但他又是幸運的,不管是劉青還是梅娘,都曾無私的給予他幫助,他開始拿起筆寫作,他感受到了社會給予的溫存,他被溫暖包裹著。就像史鐵生所說: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zāi)難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個‘更’字。他還說: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我欣賞他的樂觀。
我與地壇讀后感600字左右5
作者(史鐵生)是一位身殘者,在一座廢棄的古園里,對自己所看到的人生百態(tài)發(fā)出的感悟和思索,同時也回想母親在世時的艱辛,痛苦而追悔莫及。結(jié)合種種場景,對生命作出了深度的思考和正視。
看完這篇文章,隨作者對人生也有些感悟,對親情的謳歌、樸實的文字中卻洋溢著作者心靈深處的情感,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思索,對生與死的理解,真的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完美作品。
作者在他最狂妄的年齡失去了雙腿,慘痛的災(zāi)難降臨到他頭上,失去雙腿后對他來說是沉重的打擊,亦如五雷轟頂。失去雙腿讓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所有的不順,所有的自卑,所有的痛苦讓他痛不欲生、失魂落魄。每天面對這一切,他只有選擇逃避與逃離,逃離的最好藏身之處就是地壇——這座古園,想象著躲進這古園里自生自滅,逃避現(xiàn)實乃至放棄生命的想法。也正是這種躲避讓作者可以靜下心來看清古園歷經(jīng)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變化與輪回,花開花落,植物競相生長,生物的生機勃勃等等景象。當經(jīng)歷了一次次心靈與死神的斗爭后,他最終拒絕了死亡。
后面,史鐵生不僅思考了自己的逆境,也深思自己癱瘓后對母親的打擊。起初他并沒感受到母親的痛苦,只是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經(jīng)時間的醞釀和母親的去世后,他感知到了母親的忐忑與無奈,不易和心酸,現(xiàn)欲將好事相告于母親時卻無法實現(xiàn)。是母親的愛喚起了他的意志,堅定了他的信念,他決定將自己的心變成一片沃土,何況母親已在這片沃土上灑下了第一把種子。然后,是一對老夫婦、一個唱歌的青年……無數(shù)次地給作者鼓勵,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從而堅強的活下去。
看完這篇《我與地壇》后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怒視那些面對挫折和苦難選擇親手扼殺自己生命的人,例如:莫泊割喉自殺、馬利亞諾自給一槍自殺、海子臥軌自殺等等,追其之根就是對生命的不負責任,對生命的不重視。人的一生很短暫,也不會是一帆風順,會遇到很多的不幸與坎坷,不管我們是否身心健康都要勇于面對,勇于克服,如此所有的困難都不足為懼。要對生命負責,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史鐵生用這篇文字書寫了心路歷程,給了我們前行的動力,讓我們要善待生命……
我與地壇讀后感600字左右相關(guān)文章:
我與地壇讀后感600字左右
上一篇:九年級《傅雷家書》讀后感文本
下一篇:我與地壇讀后感及啟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