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鶯傳讀后感范文
《鶯鶯傳》乃唐元稹所作,后世加工衍生作品不少,最出名的當(dāng)屬王實甫的《西廂記》。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您L鶯傳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鶯鶯傳讀后感范文
說起《西廂記》,人們往往會想到的是崔鶯鶯與張生在鶯鶯塔發(fā)生的愛情故事。我雖未曾拜讀過《西廂記》,但在傳奇小說《鶯鶯傳》中我亦結(jié)識了一個徘徊于封建禮教與自己幸福追求之間的崔鶯鶯,以及那個曾經(jīng)與她定立山盟海誓,但最終卻將她拋棄,甚至粗口相加的張生。
張生因為救崔家于兵亂之中而結(jié)識了鶯鶯。起初,二人彼此之間產(chǎn)生了好感。鶯鶯托自己的婢女紅娘給張生傳書,但在封建大戶人家長大的崔鶯鶯怎能跳出門當(dāng)戶對的包辦婚姻的圈子,去大膽的追求一個路過蒲州,借住于普救寺的書生張生呢?于是當(dāng)張生照著書中的旨意出現(xiàn)在鶯鶯面前時,得到的只是徘徊于禮教與愛情之間的鶯鶯的嚴(yán)厲數(shù)落,說他是“非禮之動”。這當(dāng)然使張生遭受了無比巨大的打擊,陷入了對愛情的絕望。
可是對愛情的追求還是推動著鶯鶯來到了張生的帳前,不堪屈服于禮教,對愛情大膽追求的鶯鶯開始了與張生的深夜幽會,她敢于反抗,她有對自己的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她沖出了封建禮教中的條條框框,但她卻沒有因此而得到她想要的幸福,她所追求的自由浪漫的愛情。
崔鶯鶯是值得同情的,她有過對自由的追求,但換回的卻是愛人對她的遺棄,她雖然向著沖出封建枷鎖的道路前進(jìn)著,但作為那個時代的女性,她依然被禁錮于封建思想的枷鎖中,對張生的離開,她只好選擇無耐的忍受,而對于后來家庭包辦她的婚事,她也只能默默的接受。她內(nèi)心的種.種反抗,斗爭,終究不能跳出那個時代,不能跳出她應(yīng)有的命運(yùn)。
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在命運(yùn)中掙扎的崔鶯鶯,也寫了一個背信棄義的張生,他在封建主義的理想中,為了追求長安城里的物質(zhì)生活,拋棄了曾經(jīng)追求過的伴侶,他同樣是受害者,但為了開脫自己的罪行,他甚至對崔鶯鶯惡語相加,全然不顧以往二人的愛情,叫人憎惡反感,同時又增添了一份對崔鶯鶯的同情,憐憫之心。
在這個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故事里,封建教化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一個無法走出愚昧思想的女性,一個在那個社會里失去了道義的書生,帶給了我們對那個社會,那個時代的更多思考,那時的女性更值得我們?nèi)ネ椋?/p>
那個枷鎖更應(yīng)當(dāng)被我們打破。
篇二:鶯鶯傳讀后感范文
《鶯鶯傳》,參照譯文讀完后,心情有點郁悶,突然就想到古時女人命運(yùn)的悲涼。這是一出“始亂終棄”的愛情悲劇。崔鶯鶯出生名門,大家閨秀卻喜歡上了與她不能門當(dāng)戶對的張生。也許是張生性格溫和而富于感情,意志堅強(qiáng),年近二十三卻未近女色吸引了鶯鶯。
雖然崔鶯鶯有強(qiáng)烈的愛情渴望,但她又在內(nèi)心隱蔽的很深。本來張生向她表露愛慕之情,她又端服嚴(yán)容,以禮自持,讓張生絕望痛苦??墒呛髞硭炙阶酝禃埳?。讀到這兒,真想不通崔鶯鶯是怎么想的,明明讓別人陷入絕望,又讓張生在絕望中看到希望,我想也許是崔鶯鶯想讓張生明白:她不是那么輕易就能得到的。大概是愿張生珍惜這份感情吧,還有一點就是古時女人的矜持是出了名的。
這篇文章寫了張生和崔鶯鶯從相見,相說,相愛,最終決絕的故事。我覺得在此文中,鶯鶯的形象刻畫的很成功,很細(xì)膩,展示了她矛盾的內(nèi)心世界:既有青春的覺醒,對愛情的渴望,又在禮教束縛下的猶豫徘回,既有對封建禮教的大膽反抗,又有聽?wèi){命運(yùn)擺布的自怨自艾。
在此文中張生的形象刻畫就要遜色的多,而且開頭描寫張生的形象與結(jié)尾似乎有些矛盾。既然張生是一個非禮不可入的人,那么最后又怎會向崔鶯鶯的第二任丈夫撒謊,以崔鶯鶯的表兄身份去看她。
而正是因為崔鶯鶯她在思想上始終未能徹底擺脫社會、出身、禮教所帶給她的精神桎梏,因而在遭遺棄后,就只能自怨自艾,聽從命運(yùn)的擺布了。
結(jié)尾,張生為自己對崔鶯鶯始亂終棄的負(fù)心之舉辯護(hù),說:“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币馑际钦f紅顏禍水,這真叫人氣憤!這是張生的措詞。古時女人命運(yùn)的確不公,什么紅顏禍水,妖魅纏身,那全是文人們的幌子。可以推得更廣一點,為什么一旦亡了國,就把罪過推到女人身上呢?于是夏繼有妹喜,商紂有妲己,唐明皇有楊貴妃,崇禎有陳圓圓,仿佛沒了女性,這些帝王就會天子圣明了。這是封建的文人在為他們的君主開脫罪行,于是女人便成了替罪羊了。而此文難道張生沒了崔鶯鶯就會天子圣明了嗎?張生這樣的男人其實最讓人鄙視。逃避責(zé)任,尋找借口,喜新厭舊,始亂終棄——他永遠(yuǎn)不明白當(dāng)初崔鶯鶯為他所做的一切,那是一個在封建束縛下的女性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做的事,不懂得珍惜,便白活一場。
張生不懂,所以負(fù)心的男人都不懂。
篇三:鶯鶯傳讀后感范文
讀這個是因為在讀王朔的《他們曾使我空虛——影響我的10部短篇小說》,本來以為是書評之類,卻發(fā)現(xiàn)是單純的小說集子——除了王朔的一篇序。《鶯鶯傳》是本書的第一篇,還是文言文,讀了兩段之后實在覺得有些困難,到網(wǎng)上搜了翻譯對照著來看。接下來說到的內(nèi)容也多少會用到那個翻譯,先在此說明了。
《鶯鶯傳》乃唐元稹所作,后世加工衍生作品不少,最出名的當(dāng)屬王實甫的《西廂記》。我沒讀過《西廂記》,但也知道它和《鶯鶯傳》的內(nèi)容著實不同。
作為女主人公的鶯鶯,關(guān)于她的種.種我是沒有料到的。
首先是她的矜持隱忍和退縮。張生因保護(hù)了鶯鶯一家而受到其母親宴席款待。母親請她和弟弟出面道謝,鶯鶯卻“久之,辭疾”母親斥責(zé)和再三催促下,又“久之,乃至”。 坐下了之后心情也十分不佳,“凝睇怨絕”。張生為鶯鶯的美貌而動心,宴席上一直想和她搭話,卻被無情地拒絕——“張生稍以詞導(dǎo)之,不對”。單從這里看來,鶯鶯這個“高貴冷艷”(非貶義)的女子形象簡直躍然紙上。
到了下一階段,張生以詩勾搭鶯鶯,她也回張生以詩,張生興奮而來,卻沒想到遭到了一頓教訓(xùn)。鶯鶯這里的一段說理進(jìn)退得當(dāng),非常有說服力:“始以護(hù)人之亂為義,而終掠亂以求之,是以亂易亂,其去幾何?誠欲寢其詞,則保人之奸,不義;明之于母,則背人之惠,不祥;將寄與婢仆,又懼不得發(fā)其真誠。是用托短章,愿自陳啟,猶懼兄之見難,是用鄙靡之詞,以求其必至?!?譯文:開始是保護(hù)別人免受兵亂,這是義,最終乘危要挾來索取,這是以亂換亂,二者相差無幾。假如不說破,就是保護(hù)別人的欺騙虛偽行為,是不義;向母親說明這件事呢,就辜負(fù)了人家的恩惠,不吉祥;想讓婢女轉(zhuǎn)告又怕不能表達(dá)我的真實的心意。因此借用短小的詩章,愿意自己說明,又怕哥哥有顧慮,所以使用了旁敲側(cè)擊的語言,以便使你一定來到。)總之,從前面的故事來看,怎么看都是女神鶯鶯無情地拒絕了一片癡心的張生。我驚訝于鶯鶯的自持與逃避,擔(dān)憂接下來的故事該怎么發(fā)展。并不是以為她是多開放的女子,但也沒有想到至此為止是如此冷漠。
其次是鶯鶯的性格讓我欣賞。拋開“反抗封建禮教”之類的說法,鶯鶯身上還有許多其他的閃光點讓我著迷。有一段文字是這樣描述她的:“大略崔之出人者,藝必窮極,而貌若不知;言則敏辯,而寡于酬對。待張之意甚厚,然未嘗以詞繼之。時愁艷幽邃,恒若不識;喜慍之容,亦罕形見。異時獨夜操琴,愁弄凄惻,張竊聽之,求之,則終不復(fù)鼓矣。以是愈惑之?!狈g過來就是:大體上講崔鶯鶯超過眾人,技藝達(dá)到極高的程度,而表面上好像不懂;言談敏捷雄辯,卻很少應(yīng)酬;對張生情意深厚,然而卻未用話表達(dá)出來;經(jīng)常憂愁羨慕隱微深邃,卻常像無知無識的樣子;喜怒的表情,很少顯現(xiàn)于外表?;痉衔宜蕾p的那種有才而不輕易外露、不炫耀的人。她對待感情的態(tài)度也很具有現(xiàn)代人意識。在鶯鶯被張生拋棄之后,兩人后來各自都成了家。某日張生路過鶯鶯家鄉(xiāng),請求一見,被鶯鶯回絕了兩次,也寫下了那句有名的“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很有一種“咱們好聚好散”的瀟灑感。
當(dāng)然缺點也不是沒有,也不可避免。比如鶯鶯知道張生要拋棄自己時,寫信給他,覺得他拋棄自己無可厚非,娶了自己才是天大的恩德。后來還把自己的綿綿愛意通過一封長信傳達(dá)過去。看了不免讓人為她感到不值和氣憤。但仔細(xì)想來,一直和自己熱戀的男生突然要和自己分手,愛意是沒有那么快消除殆盡的吧。鶯鶯這么做,倒有點像是把心中所剩的所有的愛一口氣全部傾注到信里,寄給對方。有點絕決的意思。
這篇文章叫做《鶯鶯傳》實在是很好,因為整篇文章當(dāng)屬鶯鶯最出彩。王朔在序里說張生“玩弄完婦女,還胡說些好男兒當(dāng)不被美色所誘,進(jìn)的去出的來,不墮凌云志的便宜話。這廝倒也不全說謊,也承認(rèn)四個字:始亂終棄。由此可見,唐朝的文人流氓還算老實,基本事實還認(rèn)賬。再后世的文人連這樣的老實話都不講了?!币泊_有一番道理。
再來說說鶯鶯從“冷淡”到“熱情”的轉(zhuǎn)變。文中完全沒有提到她為什么突然變了,所以我們讀起來有那么點神展開的味道。明明前面那么矜持,甚至一點痕跡都沒有露出來過,怎么突然就主動獻(xiàn)身了呢。我查了資料,有這么個說法。本文開頭就鋪墊了張生是個俊秀的書生,外表不錯。紅娘牽線讓張生寫詩,才藝也有。于是一直在閨閣中的小姐鶯鶯為此動了心。倒也說得過去。然后便是封建禮教的約束與內(nèi)心情感的不可控制的矛盾了,最終后者戰(zhàn)勝了前者,才有了一出動人的“西廂記”。
也許我們民族一直喜愛大團(tuán)圓的結(jié)局,又也許后世文人覺得鶯鶯被張生拋棄而憐憫她,才有了改編之后的《西廂記》。張生和鶯鶯最終喜結(jié)連理,眾人莫不歡喜。王朔說:(《西廂記》)不該把男人美化成癡情種子,《西廂記》文辭的確很美,只怕鶯鶯看了要落淚。我倒是覺得,鶯鶯后來其實很坦然,縱然內(nèi)心深處有一絲遺憾與怨,也不至于落淚,更不需要別人的“憐憫”。我沒有根據(jù)地堅信著,她后來的生活,一定很幸福。
篇四:鶯鶯傳讀后感范文
一個無限悵惘的愛情故事,讀罷良久,若有所思!
有人說《鶯鶯傳》其實是元稹自己的傳記,是他的懺情書?!霸?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更多的是在表達(dá)自己對初戀情人的懷戀和自己始亂終棄的懺悔吧!
“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鴛鴦不羨仙”,作為一個傳統(tǒng)而天真的女子,鶯鶯對愛情是充滿了希望和幻想的,能夠和她心愛的人在一起是她所一直向往的。他深愛著張生,這點不可否認(rèn)??纯此醮我姀埳姆闯Ee動我們不禁有這樣的疑問,一個溫柔賢良的女子在見到自己救命恩人的時候怎么可能表現(xiàn)得如此怪異。答案只有一個,她對張生充滿了愛,她希望他們不是施與與被施與恩惠的關(guān)系,這一點從她對張生的數(shù)落也能夠看出端倪。他對張生的數(shù)落是真的數(shù)落嗎?顯然不是,否則她也不會那么快就拉下小姐的架子去和他私會,其實這更多的是一種抱怨和擔(dān)憂。抱怨的是為什么你張生是我的救命恩人,這樣顯出了我們之間的不平等,擔(dān)憂的是張生這小子是不是借著是我的救命恩人來欺騙我的感情,如果他不是真的愛我怎么辦。慢慢張生的詩詞和紅娘的旁敲側(cè)擊也許影響了她,她的態(tài)度轉(zhuǎn)而變成了一種期待,一個知書達(dá)理的大家閨秀,竟然自薦枕席,由紅娘陪著,主動投入了張生的懷抱。她期待張生能夠真正的愛她,娶她。然而當(dāng)張生以程序復(fù)雜為由道出了他不想娶她的心聲,一曲哀怨的彈奏表露了她內(nèi)心的哀傷。張生選擇了長安選擇了功名而非自己,普救寺抵不住長安的誘惑,而自己也不是他眼中的卓文君。她感到失望悲痛。起初,張生還借公務(wù)之便回蒲郡看看鶯鶯。后來,他再也沒回去。兩個人竟然就此勞燕分飛一拍兩散。鶯鶯在絕望中無助的哭泣。她默默承受著預(yù)感慢慢變成現(xiàn)實的巨大悲痛,她把她的痛化為淚水,然后再把它咽下去。在最后自己已嫁為人婦后,一首“棄置今何道,當(dāng)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币呀?jīng)分不清是對這個薄情郎的恨和告誡,還是真心祈禱祝福他幸福的更深的愛了!從鶯鶯這個角度來看這段悲劇的產(chǎn)生,似乎她并沒有什么錯。唯一的錯大概就是自己對愛情的期望值太高了,她幻想著男人能像他那樣把心愛的人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我們再來看看張生是個什么樣的男人?!靶詼孛?,美風(fēng)容,內(nèi)秉堅孤,非禮不可入。”文章一開頭就給我們確定了一個才貌雙全,剛毅正直的男人形象,然而如此優(yōu)秀的男人怎么會背上始亂終棄的罵名?在我看來,張生一直是愛著鶯鶯的,從初次見面的一見鐘,到開始收到月下相見的暗示的欣喜,到鶯鶯一席數(shù)落的絕望,再到后來偶然路過(也許是故意的)鶯鶯家又想見她的舉動,我們不難看出張生是一直愛著鶯鶯的,既然他們彼此相愛,為什么會造就這樣一個悲劇呢?因為在他心里有東西比摯愛更重要!
“學(xué)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封建制度下根深蒂固的成功準(zhǔn)則已經(jīng)為所有的男人深深的烙上了印記,因此這樣的悲劇在公利色彩侵蝕感情世界的當(dāng)時是不可避免的,人生不過就是一場赤裸裸的權(quán)錢交易。在他看來,愛情固然可貴,但要功成名就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在女人與功名之間,他決絕的選擇了遙遙無期的功名,哪怕以放棄自己可以爭取的美好愛情為代價。后來他沒考上,似乎作者在像人們暗示,那些虛無縹緲遙遙無期的東西不如一段真實的自己可以把握的愛情來得美好。這是一種懺悔,一種暗示,也是一種期待!
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也促使了悲劇的產(chǎn)生,一是張生的懦弱,他只想享受男歡女愛,卻沒有勇氣去承受家庭的壓力和作為一個男人的責(zé)任,他愛她的可能只是她的美貌。二是愛情不等于婚姻,女人想的是男耕女織的歸屬感,需要婚姻來維系,她看來愛情有了婚姻才更穩(wěn)固;而男人想的燈紅酒綠的瀟灑,一種享樂的本性和征服感帶來的虛榮心,不能被婚姻所羈絆,他看來愛情沒有婚姻才更幸福!
封建社會根深蒂固的功利思想和男尊女卑的現(xiàn)實讓女人注定了悲劇的命運(yùn),望穿秋水也不過是停留在對愛情的無限憧憬上,而男人,正如文章最后所反映的一樣,忙碌追求了半生的人生價值后才幡然夢醒,自己能夠把握的東西儼然成了那些遙遙無期的功名的陪葬品,醒悟,剩下的卻只是懺悔!!
可悲,可恨,可嘆!
篇五:鶯鶯傳讀后感范文
文學(xué)史課上講《鶯鶯傳》,張生自述為何拋棄崔鶯鶯時,他說,鶯鶯是世間罕見的“尤物”,這種“尤物”,“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所以“忍情”舍棄。讀到這兒,我不禁痛心疾首,沉默良久。在被張生簸弄后,又被他用如此道貌岸然的理由拋棄。滄海桑田,浩瀚的時間海洋扼殺了我直面鶯鶯的機(jī)會,如今的我,只有憤憤不平的份,只有扼腕嘆息的份,只有抱怨塵世暴殄天物的份。
在普救寺初見鶯鶯時,張生只是個寒門苦儒。電光火石,一見鐘情,從此他相思成疾,輾轉(zhuǎn)反側(cè)。這風(fēng)生水起的情,更像是一場災(zāi)難。災(zāi)難過后,是張生有目共睹的殘忍。他仗著鶯鶯對他的愛肆意妄為,始亂終棄。鶯鶯,原本只是養(yǎng)在深閨,不諳世事的美麗少女。她的愛,是一朵秘而不宣的花,欲說還休,欲笑還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她揣著自己的小愛情,以為能和張生君情妾意白頭偕老。直到短暫歡情過后的那一別,從此青山遠(yuǎn)隔,綠水迢迢,怨不成,恨不能。曾幾何時,鶯鶯燕燕花花草草,怎料如今,凄凄慘慘冷冷清清。轉(zhuǎn)眼春盡秋來,昔日的橫波目也已做了流淚泉。鶯鶯將貼身的玉環(huán)寄給他,玉取其堅潤不渝,環(huán)取其終始不絕。她那日思夜想的張生,在觥籌交錯的酒宴中,在游山覽水的歡愉中,在文人雅士的唱酬中,是否會想到她那惴惴不安的心和那如同梅子黃時雨般的愁?
法國作家西蒙·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曾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迸酥猿蔀榕?,是被塑造的,而社會,以及主導(dǎo)社會的男性就是這雙塑造的手。女人的悲,怨,癡,恨千百年來都是相似的,它們源于對情感的矢志不渝,源于男人的背信棄義。你既負(fù)我,我又奈何?而我又能奈他何?遇到張生的那年,鶯鶯正值二八芳華。一個有血有肉,情竇初開的少女對愛情不可能完全沒有渴求,盡管這渴求影影綽綽,細(xì)若游絲,含蓄且深藏。人的深層性格里,總有一部分是與長期的表面性格徹底悖逆的,所以青樓女子也可以忠貞不渝,大家小姐也可以放浪形骸。鶯鶯的真性情終于被釋放,張生的一句風(fēng)流承諾在她心中種下無邊的希望和等待,縱然這希望微茫,縱然這等待漫長,但她相信或許終有一日他們二人會沖破一切藩籬,而后琴瑟和鳴花好月圓。她執(zhí)著地等待著奇跡的發(fā)生。
這世界,不是不容許奇跡的存在,而是奇跡存在的唯一價值在于,它是被用來摧毀的。這摧毀所激起的絢爛火光會迷蒙很多人的雙眼,有人從這絢爛中看到了大悲,有人則看到了大美。所以我由衷感謝王實甫的《西廂記》,是他圓滿了這段被摧毀的奇跡,鶯鶯和張生在他的筆下最終結(jié)為伉儷。想必,他是看到了悲,卻化悲為美,還了世人一個愿,圓了人間一個夢。
可鶯鶯的夢,終究是沒有圓。她深信她那強(qiáng)勢的母親和森嚴(yán)的門第制度是和張生之間僅有桎梏??伤丛氲?,真正的桎梏,是男子固有的薄情。
人間自是有情癡,癡情女子薄情郎。自古多情空余恨,多情總被無情傷。蒲葦自當(dāng)韌如絲,磐石卻并非無轉(zhuǎn)移。從紅楓秋月,等到春花漸落,鶯鶯無數(shù)個日夜盼來的,是張生無情的戲棄。元稹為張生,也是為自己狡辯道,“時人多許張為善補(bǔ)過者”,除了混淆是非顛倒黑白,我看不出其他。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這世間最可悲的,便是美人遲暮,剎那芳華,舊曲重聞,而故人不見。原本這愛,如夕霞如朝露如暮靄如云煙,來無幾多時,去亦無覓處。煙花不堪剪,月冷秋夜長,愿得一人心,卻難得有情郎。到頭來,不如看山看水看人間。然而,唐時風(fēng),宋時雨,古老的歲月里總有同樣的故事,山依舊,水依舊,西廂外的那一輪冷月,照了長門,照了寒窯,照了白蘋洲,照了西泠橋,又在今夜,照進(jìn)我十月的窗,而窗外,落木蕭蕭。
鶯鶯傳讀后感范文相關(guān)文章:
鶯鶯傳讀后感范文
上一篇:幼兒教育讀后感范文
下一篇:學(xué)校在窗外讀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