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5篇讀后感1000字
《悲慘世界》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zhàn)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該作多次被改編演繹成影視作品。小編為大家?guī)韼灼侗瘧K世界》讀后感供大家閱讀。
《悲慘世界》讀后感一
在書中,出獄后的冉阿讓背負著囚犯的身份,飽受著他人的歧視。社會的不公與排斥,一點點的磨滅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過向善的信心。是慈悲為懷的主教伸出慷慨的,無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他的銀器具,反而將那一對銀制燭臺送給了他并叮囑道:“答應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把這些銀器賣掉,用這些錢讓自己過得好一些?!?/p>
我開始深深的感悟到,原來,在當時那個無情的資本主義社會竟然也有這樣的世外圣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寬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讓心中那快熄滅的希望之火,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所以說,冉阿讓的命運并不是永遠都是那么的悲慘,悲慘的是那時候的整個世界觀,就是因為有了主教這樣的人,整個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個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熱之中艱苦摸索前進。
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讓開始變得樂于助人,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 這一切得轉變使我既倍感欣慰。從囚犯到市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變。
面對著窮困潦倒,世態(tài)炎涼,將會產生兩種人:第一種是卑微低劣的人。他們丑陋、自私、貪婪的本性再也無法隱藏。就如書中的德納第,他為了錢財不惜一切,一會聲稱是演員,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但他再高明也無論如何掩蓋不住他丑陋本性的事實。
其實,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為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憑借職權貪污受賄者;在重大賽事中為得到好成績而服用興奮劑者;還有小到考試作弊的人……
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在事實面前只有被革滅。另一種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擁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正是那個慈悲為懷的心感化了冷酷、固執(zhí),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
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愿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愿他們像純潔的天使般永遠守護著人們心中那份慈悲為懷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chuàng)造我們的生活,創(chuàng)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這本書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冉阿讓由于饑餓過度偷了一個面包,使他在監(jiān)牢里度過了黑暗的19年。出獄后,他受到人們的歧視,沒有人理會他,就這樣,冉阿讓已經絕望了,但是奇跡出現(xiàn)了,一位善良的主教用他仁慈的心改變了冉阿讓的后半生。
看完書后,我感受到雨果先生通過作品揭示貧苦人民的悲慘命運和揭露資本主義的黑暗。在維克多•雨果的筆下,他一直期盼著用“博愛”、“仁慈”、“善良”和“饒恕”來改變這個“悲慘世界”。
冉阿讓雖然后來盡全力去幫助別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來彌補自己從前所犯下的罪,但是人們知道他從前是個苦役犯后,都不接受他的好意,在人們眼里它還是個十惡不赦的壞人??墒侨桨⒆尣⒉唤橐猓匀粦阎堑纳屏嫉男娜椭鷦e人。最終他還是凄慘的死去了,這充分體現(xiàn)出當時的社會是多么不公平,難道一個人犯了錯,永遠都不會改了嗎?
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所有人,要相信他人,這樣你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如果你心懷叵測,那你永遠都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只會受到猜疑、冷落。要勇于奉獻,要以幫助人為樂趣,要熱情待人,這樣,你才會受歡迎。
英國的史美爾斯說過:“好書是生活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我們要把讀書當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博 愛
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冉阿讓的愛卻是給世上所有可憐的人、貧窮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他曾經是一個擁有無數(shù)財產的市長,可他卻把絕大多數(shù)的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和窮人們。以至于他往往出門時口袋里裝滿了錢,回來時又都空了。除此之外他還經常把面包送給挨餓的人,把衣服送給挨凍的人;到處訪貧問苦。對于窮人而言,他就像一頂保護傘,一個正義的化身。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對芳町與珂賽特母女的關愛。為了實現(xiàn)芳町臨死前能見一面自己親生女兒的愿望,他不惜再一次越獄(而這一次越獄,對他來說則是終身苦役犯的代價)。雖然最后芳町還是沒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就死去了,可他卻始終堅持不渝地完成他對芳町——一個毫不相干的死人的諾言……
最終他救出了珂賽特。并用畢生的精力把她當作自己女兒一樣細心地照顧著。
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去對那么多毫無血緣關系的人,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呢?因為他已經把這個世上所有貧苦、可憐的人都看作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以“父親”的義務與責任感去照顧每一個“子女”。這種愛才是至高無上的,才是博愛!
高尚的靈魂
這個世上,凡是偉大的人都有一個高尚的靈魂。而冉阿讓,正是這樣一個偉大的人。
有一位老人被 壓在車下,整個車子的重量都壓在他的胸口上,此時除非誰去把車子從下面撐起來,否則無法把他救出來。誰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人們都知道只有一個正在被通緝的苦役犯——冉阿讓,才有那么大的力量。當時身為“馬德蘭市長”的冉阿讓正在旁邊,可他要是去救的話,等于承認自己就是冉阿讓??梢遣痪然蚴窃侏q豫幾分鐘的話,那位老人就會死去。就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他還是冒著可能被認出來的危險救下了老人。
又有一位老人,他被別人冤枉頂替冉阿讓被捕。當身為“馬德蘭市長”的冉阿讓知道后再一次猶豫了。因為他知道真正的冉阿讓就是他自己!但如果他不承認的話,沒有第二個人會知道。況且他還是一個了不起的“市長”。而那位老人只不過是個年過半百、毫無用處的人而已。可就在宣布那位老人有罪的時候,他竟公然承認自己就是冉阿讓!為此他放棄了一切已得到的地位與榮華,以再一次進那已經呆了19年的牢房為代價,救下了那位又是毫無血緣關系的人!
看到這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與當時黑暗、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相對應的,竟是一顆如此善良、無私的心;以及那么高尚的道德品質。為了使一些陌生人不受到傷害,他竟然一次次地挺而走險,甚至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要知道這是要付出多么巨大的勇氣和力量啊!這一切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靈魂的高尚!
當然我也隱約地感到一層悲劇成分: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即使你再高尚、再偉大,在與命運、與社會丑惡現(xiàn)象的搏斗中總顯得有點孤立、單薄。不過我認為就是這種差距懸殊的對抗,才更凸現(xiàn)出主人公冉阿讓英雄的本色。
有一句話說的不錯:時代造就英雄。我們從小也學過董存瑞、雷峰之類的英雄人物的高尚品德??僧斀裆鐣y道就不需要英雄了嗎?答案是:人類需要發(fā)展,需要下一個英雄!然而他在哪兒?他又能告訴我們什么呢?
老師、家長總教導我們:我們是新世紀的人才和棟梁!而此話的言下之意則是:若干年后,世界的美好與和平就要靠我們去創(chuàng)造、維護了。
可在我看來,我們這代人還是相當自私、利己、冷漠、麻木的!什么青少年入室殺死八旬老太;什么騎車撞傷他人而逃之夭夭;什么看見傷者見死不救……都已經屢見不鮮了。而這些都是我們這一代人和整個社會都應該反省的!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社會將變得更美好,世界將變得更和平!”但愿我們這一代人,能夠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期望!
《悲慘世界》讀后感二
“在種.種艱辛和逆境中,他不斷完善自己,為貧窮和值得同情的人們獻出了自己的人生?!边@就是悲慘世界結尾,冉阿讓和這個悲慘而又黑暗的世界告別了,但他卻永遠的留在了我的心中。因為他有一顆感恩的心。我手捧著雨果的代表作津津有味地看著:失業(yè)工人冉阿讓因為生活貧困,偷離一塊面包,被抓進監(jiān)獄,他因多次逃獄,延長期刑。出獄后,受到米里艾主教的教誨,決心重新做人。因為他有一顆感恩的心,他對許許多多的人做出了無數(shù)的貢獻,對自己幫助過人毫無所求,對犯了錯誤的人寬宏大量。他的寬容、善良甚至感化了冷酷、固執(zhí),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感恩讓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人。感恩,讓他學會無私奉獻。他曾經是一個擁有無數(shù)財產的市長,可他卻把絕大多數(shù)的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和窮人們。以至于他往往出門時口袋里裝滿了錢,回來時又都空了。除此之外他還經常把面包送給挨餓的人,把衣服送給挨凍的人;到處訪問貧苦的人們。對于窮人而言,他就像一頂大傘,保護著他們,在人們心中,他是正義的化身。感恩,讓他學會遵守諾言。為了實現(xiàn)芳汀在臨死前能見一面自己親生女兒的愿望,他不惜越獄。而這一次越獄,對他來說則是終身苦役犯的代價。雖然最后芳汀還是沒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可
感恩,促使他去對那么多毫無血緣關系的人,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因為他曾經也犯過錯誤,但是米里艾主教原諒了他,并且鼓勵他。由此,感恩的種子在他心中萌發(fā),讓他做了那么多偉大的事。有一位老人被壓在車下,整個車子都壓在他的胸口上,此時除非誰去把車子從下面撐起來,否則無法把他救出來。誰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人們都知道只有一個正在被通緝的苦役犯,才有那么大的力量。當時身為“馬德蘭市長”的冉阿讓就在旁邊,可他要是去救的話,等于承認自己就是冉阿讓。可要是不救或是再猶豫幾分鐘的話,那位老人就會死去。就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他還是冒著生命危險救下了那位老人。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感恩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大到讓一個人可以不顧自己的安危去幫助別人,并且不求回報。曾經有人說過:“感激每一個人,好人使我獲得新生,壞人使我懂得人生?!笔堑?,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感謝父母長輩之愛,故鄉(xiāng)養(yǎng)育之情;感謝自然的賜予,哪怕風雨如晦;感謝苦難的歷練;感謝所有的陌生人...。心存感恩,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天是藍的,山是綠的,水是清的,一切都是美的。心存感恩,會讓一句簡單的話語都充滿了力量,讓一些瑣碎的小事都變得格外親切。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也許我們不能讓所有人都心存感恩,但我們要試著從自身做起。心存感恩,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生活將更加美好!明天將更加燦爛!
《悲慘世界》讀后感三
美麗的大草原,是孩子們奔跑的天堂;清澈的小溪流,是孩子們嬉戲的天地;茂密的森林,是孩子們打鬧的世界;翠綠的草地,是孩子們休息時的一張大軟床……而這仙境一般的地方,孩子們做夢都為之神往的地方。
現(xiàn)在的世界,沒有那蒼蒼茫茫的,一眼找不著邊的大草原,有的只是荒無人煙的大沙漠,這沙漠是哪來的,這沙漠就是自私的人類過度的畜牧放養(yǎng),活生生的將美麗的大草原一步步的演變成了荒涼的沙漠,這個世界多么可悲呀!
現(xiàn)在的世界,沒有那清澈見底的小溪流,有的只是被污染到臭不可聞的河水,工廠里排出的廢水流經河流,人們隨手一扔的垃圾丟進了河流:白色的,黃色的,綠色的,紅色的……五顏六色的垃圾袋在河上漂流,各種各樣的垃圾在河面上放肆地散發(fā)自己獨特的“香氣”,可憐的魚兒再也受不了這樣的生活了,成群結隊的浮在河面上,仿佛在用自己的身體告訴人類:嗚嗚,可惡的人類,是你,害我們無處生存;是你,害我們就此枉死。如果你們在不反思自己的行為,我們的下場就將是你們的下場。這個世界多么悲慘!
現(xiàn)在的世界,沒有那生意勃勃的森林,有的只是貧瘠的土地,伐木工人肆無忌憚的砍伐,害的動物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難道以后的孩子想見到這些可愛的動物們的時候就只有在那厚重的資料上瞧一瞧它們沒有了生機的圖片嗎?破壞自然的環(huán)境,造成了一系列的自然災害。隨著土地的開發(fā)越來越多,龍卷風、泥石流等這些不速之客也是頻頻的來到我們的家園之中“做客”,把我們美麗的家園弄的面目全非,再也聽不到鳥兒清脆悅耳的啼囀聲,聽不到小溪的流動聲,看不到孩子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找不到像以前一樣美麗的家園了,有的只是孩子們臉上失望的表情,孩子們的眼神是那樣黯淡無神,像是失去了什么最重要的東西。
這個世界多么可悲呀!我想,可悲的不只有世界,還有導致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可悲的人類!難道人類不可悲嗎?明知道了后果,還要執(zhí)意去做;明知道了這么做不行,還要把家園竭取得一無所有才知悔改,要知道,地球只有一個,她美麗而又無私奉獻,但她是脆弱的,經不起這樣的折磨……
《悲慘世界》讀后感四
《悲慘世界》,顧名思義寫的就是一個十分悲慘的世界。這世界之所以悲慘,是因為人的心里充滿著恨。
故事主人公冉阿讓因為一次偷竊而開始了他長達19年的苦役生活。當他想著要改過的時候,人們卻歧視排斥他,讓他感受不到一絲的溫暖。甚至當一位好心人告訴他冬天不要睡在室外的長凳上時,他冷漠地回答:“我在監(jiān)獄冷冰冰的地板睡了19年,現(xiàn)在睡這里有什么區(qū)別呢?”冉阿讓的回答無疑讓人感到更加寒冷。是啊,這個世界給他的愛太少,留在他心里的,是滿滿的悲傷和憤恨。
但幸好這時候,和藹的神父出現(xiàn)了。他不僅沒有像別人那樣排斥冉阿讓,還把他當成了朋友,哪怕當冉阿讓偷走了他寶貴的銀器。他的感化使冉阿讓第一次感受到了世間的溫暖,就像一個一直住在冰冷地底下的種子感受到了陽光,然后慢慢地開始發(fā)芽。
冉阿讓心里愛的種子就是這樣被播種的。當他開始準備過另一段人生的時候,柯賽特出現(xiàn)了。她的出現(xiàn),無疑是冉阿讓人生的轉折。從孤零零的一個人,變成了形影不離的兩個人,從為自己著想,到什么事都從柯賽特出發(fā)。柯賽特澆灌了冉阿讓的心之種,讓他一發(fā)不可收拾地長起來。
柯賽特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冉阿讓的功勞,更是她母親的功勞。她的母親芳汀深深地愛著她,但卻沒有能力照顧她。只好獨自一人在外工作來供養(yǎng)她。可惜她信錯了人,德納第夫婦根本沒有好好對待柯賽特。后來他們更逼芳汀入絕境。是的,他們愛自己的家人,但那種愛是自私的愛。因為他們對柯賽特,對任何別的人都沒有一點愛心。
真正的愛,是像冉阿讓那樣的,用自己的力量去愛這個世界,愛這個世界的人。因此他才會拼命就馬呂斯并同意柯賽特和馬呂斯的婚事,默默地給予窮人們一些生活資助,在生命的最后時間忍下心不去找柯賽特……
如果說神父當時對冉阿讓的愛是一種寬容的愛,馬呂斯對柯賽特是一種情戀的愛,那么冉阿讓對世界的愛,就是一種大愛。
世上如果沒有了這些感情,就只是一個空殼罷了。所以說,沒有愛的世界,是個悲慘世界。
如今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需要愛的人們,當我們享受別人的關愛時,別忘了用愛去滋潤仇恨的心靈,用愛去擁抱本無情的世界。像神父那樣,去寬容;像冉阿讓那樣,去付出。
愛的世界不悲慘。播種愛的種子,讓世界成為愛的世界。
《悲慘世界》讀后感五
讀罷法國文豪雨果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心中千思萬緒……
文中的主人公——出獄后的冉阿讓,背負著囚犯的身份,飽受著他人的歧視。社會的不公與排斥,一點點地磨滅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過向善的信心。最終,有一位慈悲為懷的主教向冉阿讓伸出了慷慨的,無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用自己的善心,用自己內心的溫暖,引導著冉阿讓走出泥沼,一點一點的感化了那顆冰冷自私的心。
原來,在當時那個無情的資本主義社會竟然也有這樣的世外圣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寬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讓心中那快熄滅的希望之火,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所以說,冉阿讓的命運并不是永遠都是那么的悲慘,悲慘的是那時候的整個世界觀,但就是因為有了主教這樣的人,整個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個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熱之中艱苦摸索前進。
主教用生命換來的感化下,冉阿讓開始變得樂于助人,見義勇為,善良可親,漸漸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從囚犯到市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變。
面對著窮困潦倒,世態(tài)炎涼,將會產生兩種人:一種是卑微低劣的人,他們丑陋、自私、貪婪。就如文中的德納第,為了錢財不惜一切的奸詐商人,一會兒聲稱是演員,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但他再高明也無法掩蓋住他丑陋本性的事實。
又如文中的那個可憐的女人芳汀,為了自己的女兒而變成了一根蠟燭,慢慢耗盡生命與青春,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仍為女兒想繼續(xù)燃點的母親,純樸得相信了太多那些當時世界上的黑暗陰暗的人,直至死前都沒有見到自己日夜思念的至愛女兒的神圣靈魂。
在當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為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憑借職權貪污受賄者;在重大賽事中為得到好成績而服用興奮劑者;還有小到考試作弊者……
其實作者雨果想告訴我們的是:要做一個真正的自己,因為任何刻意的偽裝最終都會被識破,虛偽在事實面前只有被革滅。做一個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擁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正是那個慈悲為懷的心感化了冷酷、固執(zhí),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
寫到這里,我不禁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愿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愿他們像純潔的天使般永遠守護著人們心中那份慈悲為懷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光明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chuàng)造我們的生活,創(chuàng)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不再是一個沒有人情溫暖,丑惡,黑暗的“悲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