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史記讀后感
《史記》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開創(chuàng)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妒酚洝分袑糯鷥?yōu)秀人物的頌揚,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操。并對丑惡現(xiàn)象進行了披露,顯示了中華民族嫉惡如仇的精神品質,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高中史記讀后感,歡迎查閱。
高中史記讀后感1
讀完《史記》,我不僅佩服《史記》中的皇帝、大臣等等。更敬佩的是史記的作者——司馬遷。據(jù)我所知,司馬遷寫史記時的的情況十分困難。當時,司馬遷的爸爸是個史官,立志要寫一部史書。但是還沒寫完就去世。臨死前,他爸爸把這個重任交給了司馬遷。后來,李陵跟匈奴打仗時,不幸被俘,后來逃回來,大家都知道漢武帝好大喜功,于是就對李陵很不滿,要斬。司馬遷和李陵是好朋友,當然得說情。漢武帝就更不滿了。給司馬遷兩個選擇:一是宮刑,二是給錢交保??墒撬抉R遷沒錢,所以只好被宮刑。
后來司馬遷當了個小官,雖然想過自殺,但父親的重任在肩上,不得已茍且偷生,兢兢業(yè)業(yè)的完成自己的著書大業(yè)。歷時很多年,最終著書成功的三年后就去世了。從中看出司馬遷為了這部名著而花費了一生精力,他并沒有就此放棄,好好地當官。他沒有忘記父親的重任,所以他堅持了,他成功了!可是我卻不那么愿意堅持。
揚琴,大家肯定認為我們的興趣很足,但是時間一長就會發(fā)悶,越?jīng)]興趣。一次,我練著幾首十分老練的曲子,無所事事,無精打采。一旁的媽媽并不罵我,而是問道:“很熟練了?一點錯都沒有?”我只能回答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卻不知怎么說。于是,我反問媽媽:“誰能把一首曲子敲到一點錯都沒有?”媽媽沒有答應,只是默默地把一張光碟插入CD里面,一開頭,一陣揚琴聲傳來,很動聽,十分美妙,但我臉部卻裝成很簡單的樣子。后來,媽媽選擇了我們最近在敲的《映山紅》一看,是著名揚琴演奏家李玲玲。我一臉驚訝!瑯瑯的琴聲傳來,我好像看見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起初,山上還是光禿禿的一片,荒涼極了。后來,第一朵映山紅開放了,開的是那么鮮艷,那么美麗。緊接著,第二朵、第三朵、第四朵、越來越多的映山紅相繼開放,朵朵都那么耀眼,紅的、紫的、粉的……這些畫交織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當最后一個音符響起時,我還深深地陶醉著,久久不肯醒來。一旁的媽媽故意感嘆著:“這才是大師級的水平啊!”我聽了,立刻就精神了起來,開始練《映山紅》怎么也不肯停下來。這也是我在揚琴班獨占鱉頭的原因。
所以,堅持就是勝利!
高中史記讀后感2
在你眼里,英雄應該是怎樣的?
有人說:“英雄者,有凌云之壯志,氣吞山河之勢,腹納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我想,每個人都有著當英雄的渴望吧!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當?shù)?,如果那么容易,世界上豈不人人都是英雄?老師說過,有人主張成敗論英雄,有人主張君王草寇論英雄。在我眼里,《史記》就是一部中華兒女英雄傳——命運不濟的英雄,成就霸業(yè)的英雄,仁勇集一身的女英雄……
春秋戰(zhàn)國是貨真價實的亂世,又是人才英雄輩出的大時代。有一群人不想在亂世浮生,成為了《史記》里叱咤風云的辯士英雄。而蘇秦便可以稱為其中的超級辯士了。他主張合縱,游說六國聯(lián)盟抗秦,從而掛六國相印,名震于下。
雖然《戰(zhàn)國策》里對蘇秦的描述也并不正確,其實蘇秦與張儀并不是同學,蘇秦更沒有同時佩戴六國相印等等。但這些并不重要,《蘇秦列傳》依然很有文學價值,因為正是它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一大批像蘇秦一樣的縱橫家們,是如何在各國之間推銷自己的獨特見解,闡明自己的政治觀點;讓我看到了他們是如何憑借三寸不爛之舌來說服君王、贏天下的??v橫捭闔的即使不是蘇秦,也一定會有一個像他一樣的超級英雄來拯救黎民百姓。
可以說,蘇秦的智慧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智慧。他憑一個人的力量使得戰(zhàn)事頻發(fā)時期各國和平共處了十五年,沒有了戰(zhàn)爭,百姓才能安居樂業(yè)。他游說時,立論之前先鋪墊,否定外交政策,會出現(xiàn)的惡果并警示;一個贊頌,一個類比,一語點明實行合縱之策;然后,正反論述如何實行合縱之策。最終成就了六國軍事聯(lián)盟。他可真是氣勢磅礴、雄辯方法多變的超級英雄!
然而,我并不認為所有的縱橫家都能成為英雄。大時代的縱橫家亦是魚龍混雜,參差不齊,不乏有些前倨后恭,毫無品行之人。歷史證明只有那些先人后己、大公無私、為民著想的辯士提出的見解才能真正被人們所接受。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要學習辯士們“語言的藝術”,而不是權術。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币徊俊妒酚洝穾椭覀兛辞迥嵌物L云變幻的時代。說的沒錯,我們從小就應該多讀《史記》這類國學經(jīng)典,幫助我們樹立科學的英雄觀、歷史觀。每一次讀《史記》,我都會有不一樣的領悟。
這一次,我明白了——英雄者,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之思,不懼強權之勇,能言善辯之才,為國為民之懷。
高中史記讀后感3
聽過《史記》的人應該都知道,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他寫出了一部巨作——《史記》。
司馬遷是個飽學之士,他在接受宮刑之前,一直生活得平平淡淡,說不上幸福也說不上悲慘,小日子過得舒坦,如果沒出意外,他將一直是一個小小的史官,一直到老,到死。
可命運注定不會讓他平凡下去,于是,命運派來了他的使者——磨難。在他四十七歲那年,他一生的轉折——“李陵事件”——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他被判了死刑,有三種選擇:(1)死(2)拿錢贖(3)接受宮刑。在沒有錢的境地里,為了完成《史記》,司馬遷選擇了屈辱地活下去。
很多人都說,四十七歲是司馬遷一生最痛苦的一年,我不否認;但同時,這也是一種選擇:是繼續(xù)屈辱的活下去,還是,在黑暗之后轉身,迎接光明。
但是,無可非議的,他的身份改變了,變成了一位不是太監(jiān)的太監(jiān),男人的另類,以及文化人的另類。
然后,他的人生觀改變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接著,他的金錢觀改變了,他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改變了,他用手中的筆,將對自己的內(nèi)心之中最真實的聲音抒發(fā)出來,那個作為男人,作為士大夫的司馬遷死了,但作為文化人的司馬遷卻獲得到了新生。
不知道為什么,讀司光遷的傳記時想到了一句話“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上天幾盡折磨他,打壓他,但他并沒有放棄,所以,《史記》問世了。
不公的人生,卻打造出了璀璨的精神,這是多么了不起啊……司馬遷成功了,他的名字家喻戶曉,被我們永頌??墒?,又有誰看到他身負黑暗,在數(shù)十年里,歷經(jīng)煎熬與磨難,只是因為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呢?
鳳凰只有經(jīng)歷過涅槃,才能獲得新生。人不是也一樣嗎?只有在經(jīng)歷過苦難之后,才能感慨:原來我這么強大。
我突然想起了魯濱遜,在什么都沒有的境地里,創(chuàng)造了生活20年的記錄,把不可能變?yōu)榭赡?,只因為他挑?zhàn)了自己。
我會學著和魯濱遜、司馬遷一樣,挑戰(zhàn)自己,將自己的生命打造得更加璀璨。
高中史記讀后感4
在中國浩瀚無垠的宇宙長河里,有多少剛正不阿的忠臣義士,曾發(fā)光發(fā)熱,為人民所喜愛,又有多少陰險狡詐的覆國奸臣,為人名所痛恨。但無論后世認為他們應該永垂不朽,還是遺臭萬年,他們一直活在我們心中。身為炎黃子孫,就更應該了解祖先豐富璀璨的歷史。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但他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三過家門而不入”呢?而昏庸的紂王又是如何暴虐無道,終而自取滅亡的呢?忠言不膩的伍子胥,又是為什么到死也不會忘記即將降臨的亡國恥辱呢?想了解這些,最好的辦法就是閱讀史記。前一段,我就讀了史記中的《伍子胥之死》, 伍子胥的一生是很矛盾的。在吳國,他出謀劃策,輔佐公光登上王位,他身為相位,治理吳國,是吳國強大,功不可沒。他向吳王屢進忠言,卻遭到殺身之禍,表現(xiàn)了對吳王的忠誠。出身“三代忠良之家,卻成了最大的叛逆者,而這個最大的叛逆者,最終卻死與他的忠誠,真是個悖論呀!其中,伯嚭這個人令我印象深刻。伯嚭在朝雖身為宰相,但他卻是個卑鄙小人。他為了制伍子胥于死地,就不擇手段,在吳王面前誹謗伍子胥,其實,就是想借吳王之手,殺掉伍子胥。我又從“而吳王夫差卻以為已經(jīng)降服了越國人,一心想著向北攻占齊國。”中體會到了吳王很貪心,也很固執(zhí),還沒有打敗越國人,有急匆匆的向齊國發(fā)起進攻。
在伍子胥多次勸說下,仍采用伯嚭的戰(zhàn)術。并賜劍讓伍子胥自殺,伍子胥無奈的看著自己打下的江山被他人搶去,仍堅毅地說:“我死了之后;你們要在我的墓地上種上梓樹,長大了,給他們做棺材;并把我的眼球挖出來掛在吳國國都東門上,我要親眼看看吳國怎樣滅亡!”說罷,便自剜而死了。我王的固執(zhí)引得了一代忠良的死,真是可悲呀!所以,我們更應該在學習和生活中,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生活,有利于事業(yè)。決不能應為忠言逆耳就把別人的意見拒于千里之外,更不能壓制不同意見,乃至迫害提意見的人。
否則一害自己,二害事業(yè) ,就對沒有好結果。 雖然說忠于國家是每一個國民的天職,但忠于的是國,而不是那些施之不正,導致人民生活不穩(wěn)定的當權者。所以我們可以說伍子胥的忠誠 無疑皓如日月之輝。
高中史記讀后感5
《史記》是中國史學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而且是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經(jīng)受了各種打擊,嘔心瀝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曠世巨作。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時代中各領域英雄豪杰和記載國內(nèi)外少數(shù)民族的“列傳”,是它讓我感受到了歷代英雄人物的氣概與豪邁。
比如說列傳中的“刺客列傳”里的聶政、荊軻等人。以前,我認為刺客不過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襲的人,但史記上的敘述,讓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僅仗義疏財、劫富濟貧,而且對君子赤膽忠心,像有些為了自己的國家去行刺君王,是冒著生命危險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真可謂是有去無歸。雖然如此,但他們依然一心為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钡谋瘔眩心呛髞砩碇邪藙s仍一心想著太子丹,這就是他們的赤膽忠心的最好表現(xiàn)。
在《史記》里,我認識智勇雙全的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陳軫,少年有為的孟嘗君,錯失良才的魏惠王,貪利失地的楚懷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從濁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國著名的大詩人,他知識非常淵博,口才也很好,無論是對外交際,還是管理內(nèi)政,他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楚懷王很賞識他??墒牵牟湃A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在楚懷王面前造謠生事,楚懷王聽得多了,也就信以為真,漸漸地疏遠了屈原。德才兼?zhèn)溆智甯吖掳恋那?,懷著悲憤的心情,寫下了長詩《離騷》,多年來屈原報國的愿望未能實現(xiàn),最終跳進汨羅江自盡了。
讀了《史記》后我才明白,原來在古代所謂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僅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們一心只為王,他們?nèi)绻麤]有那“品”不正的王,一定是英雄,這讓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一個決策者的重要性。包括屈原等人在內(nèi),都是因為社會腐敗、墮落的現(xiàn)象,導致有些人只想著個人利益,才會讓那些真正為國家著想的忠臣落到悲慘的下場,也許在古代,皇權才是最重要的吧……
高中史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 高中的史記讀后感
2021年高中史記讀后感
上一篇:四大名著讀后感高中生
下一篇:水滸傳讀后感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