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讀后感中學(xué)生
余華在此書中講述了,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于賭光家業(yè),變成了一貧如洗的人,父親一氣之下去世了,妻離子散,整個家都衰敗了,為了生活,福貴開始了艱難的起步,為生活而努力。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guān)于活著讀后感中學(xué)生,歡迎查閱。
活著讀后感中學(xué)生1
佛教中有“思想影響行為”的說法。行為在佛教中亦稱為梵,是導(dǎo)致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其結(jié)果表現(xiàn)為現(xiàn)實。這說明思考的內(nèi)容很重要。“絕不可描述惡念”
“多少人走著卻困在原地,多少人活著卻如同死去,多少人愛著卻好似分離,多少人笑著卻滿含淚滴……”聽著《存在》深刻的歌詞,夾雜著一種復(fù)雜的心情在閱讀《活著》。也許是習(xí)慣的原因,每次讀書到了感情需要宣泄的時候,總會找到一首合適的歌曲來表達,抑或這就是藝術(shù)和文藝的超級感染力。
《活著》敘述了一個平常而深刻的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講述了一個人忍受各種苦難活下去的勇氣,講述了苦難的價值與人的偉大,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活著的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教會我們通過淚水去觀察微笑,通過苦難體會生存的樂趣。人只要一天不死就得好好活著,因為“活著就是一切,活著就是勝利?!?/p>
作者余華曾經(jīng)這樣解釋“活著”,他說“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一個老人,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在一塊土地上,以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活著。在致上海貝塔斯曼書友會會員的信中,余華說:“很多人告訴我,他們在讀《活著》時,眼淚常會不期而至。如果你也遭遇到和他們一樣的閱讀經(jīng)驗,我想對你說,謝謝。我正是為象你一樣善良的人寫作。雖然,善良在任何時代都不是會‘走紅’的品質(zhì),但它是我們的血與肉。我書中的主人公,也都是一些善良的人,他們不斷遭遇苦難、失敗和死亡。但我絕不是在控訴命運的殘暴,相反,我希望你讀到的是生命的韌性、力量、愛情、友誼甚至本能煥發(fā)的快樂,以及幽默,一切美而朗朗歡笑的東西,它們無視命運的暴戾而獨自存在。善良的人同情一切苦難,同時也反對假借命運之名的自暴自棄。善良絕不僅僅是悲傷軟弱的眼淚,而更應(yīng)該是對所有美好高尚事物的關(guān)懷與肯定。它舉重若輕地保護著我們的心靈,在艱難世道里保持熱情與希望?!?/p>
縱觀全篇,《活著》是劇中主人公福貴人生的記錄,篇幅雖短,卻能把福貴的一生寫的淋漓盡致、活靈活現(xiàn)。沒有華麗的詞藻,豐富多彩的語言,沒有精心雕琢堆砌的文字,更沒有起伏跌落、層出不窮的情節(jié)。有的只是淺顯易懂的語句,平淡樸實的話語,以平白無華的語言文字卻能刻畫福貴不平凡的一生 。作家余華在故事中構(gòu)建了與小說主人公福貴有極為密切相關(guān)聯(lián)系的九位小說人物,他們分別是小說主人公福貴的父母親、福貴賭徒中的博弈對手、福貴當(dāng)兵時的俘虜同事、福貴最親密的妻子兒女、女婿、外孫……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老老少少的人物,這些男男女女的人物,竟然,一個接著一個地,在小說主人公福貴的眼前,以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活生生地、或遲或早地提前離開了人世。我們無法操控命運的去向,但我們可以用樂觀而充滿力量的心態(tài)滿懷淚水去仰望生命,福貴被淚水濡濕的瞳孔中涌動著的是對生活的渴望,至愛被一一奪去,他仍活著,在陽光下歌唱……
故事似乎很辛酸,但又具有生命的頑強和親切,看了不由得要思索,甚至哀嘆,難以輕松,在這篇小說里,包含著遠遠比小說本身更重要的東西,它表現(xiàn)的是生命狀態(tài)和人生形態(tài),我們隨處可以感到人、時間和命運的巨大力量,正是因為生活多艱,我們不能象春生那樣,遇到挫折就自殺,把傷痛盡留家人。福貴歷盡滄桑仍有滋有味地活著的意義在于:人生之中,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他怎樣在血淚之中活下去的力量。這些人物身上并沒有太多的奇特之處,或許他就是我們生活中的某一位,或許他的人生正是我們不得不過的人生,或許他的悲歡、期望和無奈也和我們一樣,從某種角度看故事并不復(fù)雜,惟其簡單,更道出了人生的凄涼況味??粗痘钪罚袝r就在想,其實活著本來就沒什么重大意義吧!大家也都是為了能更好地生活而每天要求自己不斷向上,不斷披荊斬棘地勇往直前吧!這本來就是生而為人的本份、本職,來到這個世界就得對得起上天賦予你生而為人的使命。無論生活多苦多難多坎坷,只要你還在的一天,你都的往前繼續(xù)走下去。福貴是如此,我們新一代中國公民更應(yīng)如此。
無論生活多苦多難總得繼續(xù),而活著便是每個生者所必須完成的使命。我們沒有權(quán)利去選擇來不來這個世界,同時也沒有權(quán)利去選擇離不離開。生與死自有天定,既然活下來,便要更好更努力地好好活著。即使沒了親人,即使后半生只能自己一個人走完,即使人生充滿了挫折、坎坷、艱辛,但只要還活著,就必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生的使命。在人生中生與死都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我們無法選擇于哪年哪月哪日出生于哪個家庭,同時也不知哪時哪分哪秒死于哪個地方。人生或許就是這樣,生與死都不是我們可以預(yù)測的,但每天能夠在匆匆的步履中看著迎面而來的晨光和那緩緩升起的朝陽,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一種活著的快樂!
正如巨人所言“請讓我生活在這一刻,讓我好好地享用我的今天。在這一切之外,請讓我領(lǐng)略生命的卑微與尊貴,讓我知道,整個人類的生命就猶如一件一直在琢磨著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開始,在我之后也不會停頓不會結(jié)束,而我的來臨我的存在卻是這漫長的琢磨過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點,我的每一種努力都會留下印記?!?/p>
繁華世界,我們好好活著,只為活著;崢嶸歲月,我們努力活著,只為活著;漫漫人生,我們拼命活著,只為活著。感謝生命的每一天,讓我們用心活著!
活著讀后感中學(xué)生2
合上《活著》的時候,落日酡紅的臉蛋恰好沾上了地平線,那一片黃土便愈發(fā)迷蒙,讓我仿佛看到了福貴與牛。福貴蹲靠在光禿禿的樹干下,一桿煙袋冒著絲縷白煙,老牛許是倦了,耷拉著腦袋,不知在思索還是睡著了。陽光掃過略有霧氣的黃土地,將鏤刻的剪影慢慢投射過來,印在了我的心上。
福貴的爹是掉下糞缸死的,或許還要更早。在福貴敗光了家產(chǎn)后,福貴的爹便已經(jīng)沒有了奔頭,生的念頭沒有了,人也就算死了,不管他是否還是如常吃飯、睡覺、蹲糞缸,行尸走肉與死有什么分別呢?這讓我想起了春生。春生的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到底他們是沒有看透,有什么能比活著更美好呢?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龍二設(shè)下賭局騙光了福貴的家產(chǎn),可下場呢?龍二死前說了一句:福貴,我是替你去死啊。是福是禍,當(dāng)真難以定論。
福貴的娘是病死的,家珍也是病死的。要說唯一的不同,就是福貴的娘臨死沒能見上福貴一面吧。生老病死,誰又能左右呢?她們最欣慰的,可能也就是福貴娘死前一遍遍重復(fù)的話:福貴是不會去賭錢的。是的,經(jīng)歷了浮沉,錢財再多又能怎樣呢?
家珍應(yīng)該說是福貴的福星了?;槎Y上他們常說:你是否愿意無論是順境或逆境、富?;蜇毟F、健康或疾病、快樂或憂愁,都毫無保留的愛他,對他忠誠?家珍從來沒有接到這樣的提問,卻成為了“我愿意”這三個字忠實的踐行者。家珍的心栓在整個家上,拴住有慶和鳳霞的身上,直到有慶和鳳霞全都走了,她也便跟著去了。
有慶死于抽血過多,鳳霞死于生孩子。有慶這個善良的孩子,卻死于他的善良,讓人唏噓不已;鳳霞為了一個生命的誕生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讓人愈發(fā)感受到生命的可貴。讀后感·兩個人都死于醫(yī)院,這讓福貴對醫(yī)院產(chǎn)生了深深的恐懼。那種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痛苦,也暗暗鍛磨了福貴的生存意志。
二喜放不下的或許只剩苦根了。鳳霞死后,他所有的生存意念都放在了兒子身上。可造化弄人,他還是死了。臨死前那把胸膛都喊破的苦根,像極了另一個版本的《吶喊》,只不過這個吶喊的主題是活著。
苦根也死了,整個家庭唯一的香火死于窮苦。因為窮苦,他連豆子都很少吃,結(jié)果一次性吃了很多豆子,撐死了。所有的親人都死去了,只剩下孤零零的福貴。
不,還有一頭同樣年邁的老牛。
夕陽漸漸沉下了地平線,福貴起身,牽著老黃牛漸漸走遠。我不敢猛然合上書本,怕把最后一抹生命夾死。扉頁的“活著”二字愈來愈顯眼,我卻突然想起了《紅樓夢》,想起了那句: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活著讀后感中學(xué)生3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上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去忍受顯示給與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作為一部作品,《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福貴,這個曾經(jīng)風(fēng)光一時的富家少爺因為年輕時無所顧忌的胡鬧和為所欲為毀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他終于在貧困中覺悟,也許那并不算遲??啥蜻\的陰影一直追隨著他的腳步,殘暴地奪走每一個與他有緣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他的父母在家境敗落后相繼死去,傷痛還未平復(fù),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妻也離他而去。最后,連他唯一的孫也沒有逃過死神的魔掌,只剩下他一個人孤獨地活著。
福貴親手埋葬了六個至親至的人。不知是命運對他的特別眷顧或是另一種懲罰,他活了下來。在歷經(jīng)了那么多另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后,他學(xué)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為了活著而活著。
記得有那樣一句話: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長成為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雙手。不管身上承受著什么,不管脖子上套著什么,不管肩上負載著什么……
正如一條顛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終會在浪尖與谷地起伏一樣,前行在寫作之路上的作家們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無疑不可能穩(wěn)定如一。余華也不例外。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在1995年前后,也就是在那篇《活著》的創(chuàng)作前期,余華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進入了一個很微妙的時期。
首先,我們跨越對經(jīng)過和原因的猜測和臆斷,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們會發(fā)現(xiàn)余華在那一年做出的一個對中國先鋒文壇不啻為一個噩耗的決定:放棄先鋒試驗。然后我們再回眸身后。這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那實際上在1995年就已經(jīng)是注定的事情了。這一年,另外兩個著名的年輕作家蘇童,莫言也作出了類似的決定。余華的告別先鋒小說的宣言是:"我現(xiàn)在是一個關(guān)注現(xiàn)實的作家"而這時恰恰是他繼《活著》之后,另外一個長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殺青不久。那么就讓我們稍微關(guān)注一下這后一部被作者聲稱為"關(guān)注現(xiàn)實"的作品。實際上,它與余華早期作品之間相當(dāng)明顯的變化?;蛘哒f,我們會驚異地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與余華早期的《在細雨中呼喊》完全是兩種樣子。
那么我們再把目光轉(zhuǎn)回到1995年,就會發(fā)現(xiàn)余華的唯一兼有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和先鋒小說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轟動一時的《活著》。這樣說來,《活著》應(yīng)該是余華創(chuàng)作的一個過渡。
從這個角度說,《活著》是作者在自己進行先鋒性文本創(chuàng)新枯竭的時候,尋求出來的一條出路。不過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從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來的很大的隨意性可以看出,《活著》不是一部在構(gòu)思完全成熟后才開始創(chuàng)作的作品。余華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鴉一般寫下一個開頭。
活著讀后感中學(xué)生4
人終究要踏上死亡的道路,因此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題記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讀了余華的《活著》,書中講述了一位叫福貴的富家少爺,先是把家產(chǎn)賭光淪為一無所有的窮人,父親氣恨而亡;接著他不幸被國民黨捉去當(dāng)壯丁歷經(jīng)死難而幸免于世,但母親卻因病去世;再接著兒子有慶被抽血至干而死,女兒鳳霞產(chǎn)后的敗血癥而亡,妻子家珍得軟骨病最終病死;繼而女婿二喜工傷而亡,外孫子苦根因吃豆子被撐死了;最后,只剩下老了的福貴和一頭牛的故事。這個故事跨越了中國從國民黨到的時期。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讀完這個平凡的故事后,令我意味深長也讓我明白了絕望的不存在。
余華在序中這么寫,“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我喜歡與年邁的老者交談,因為與他們交談總能使我對人生多一份思考。已到暮年的他們,不是痛苦地與這個世界說再見,惶恐著死亡的到來,亦不是在生活的磨練中留下哀愁的容顏,抱怨著不公的昨天。我看到的是,歲月的磨練讓心靈在塵埃中洗盡鉛華,潔白純凈。游覽過萬千世界,經(jīng)歷過生命的傾盆暴雨,凝聚而成的卻是生命的一泓清水,給似水流年增添了柔和,讓生命在落葉中安享靜美。恬靜的年華里,他們不再問花開幾許,只問是否淺笑安然。
《活著》里面有一句話非常棒,“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生命只有一條,失去了就真的沒有了,這是無價的,是用金錢也買不了的。人生無常,聚散離合。在每個離別的路口,我們只能目送著一個又一個的背影,重重疊疊的留戀不舍載滿了無盡的牽掛祝福。在生命與靈魂融匯的瞬間,凝聚著的是美好、幸福,這瞬間所迸發(fā)出的光華值得我們用一生守候,永世珍藏。
老者的心靈都如同流水經(jīng)過的鵝卵石,晶瑩透亮。年少的我們又怎能吸收全部的光芒?只因為,蕓蕓眾生,不免沾點人間煙火,不經(jīng)歷時事滄桑的磨練又怎能得到真正的修煉,讓淡然演繹一生呢?但是,這份淡然的人生態(tài)度卻多多少少給予了我一份前行的從容。就像一位哲人說過,其實生活到頭來不過是虛驚一場。暮然發(fā)覺,原來那么多隨風(fēng)而逝的過往都變成了歲月的逝水沉香,成長的苦痛似乎如風(fēng)中的記憶,輕描淡寫。我開始學(xué)著反轉(zhuǎn)青春囈語背后的寧靜,輕輕敲打著歲月的皺痕,只希望人生的光景中,我仍然可以選擇做回那個積極樂觀的自己,讓心如鏡,悠然前行。
生命本就是一場旖旎多姿的單程旅行,其魅力正在于它的單程,在于它的有去無回。既如此,我們就當(dāng)心神清明,盛裝華服地踏上這程生命的幸福之旅,享受生命的奢華。在似水年華中譜就生命的華美樂章。
生活的路還很長很長,生命還得一路高歌,一路向前。活著,比什么都重要?;钪?,真幸運。
活著讀后感中學(xué)生5
微涼的陽光從窗外斜射進我的屋內(nèi),秋風(fēng)吹來一絲寒意,我讀完最后一頁,合上書,輕輕地撫摸著書皮上的名字“活著”。書皮是黑色的,我見過的版本書皮都是黑色的,這黑色,讓人感到壓抑和沉重,或許活著,本身就是壓抑和沉重的吧。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思是亂的。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不是大家最關(guān)注的人福貴,不是大家最同情的福貴的命運,不是大家最感慨的當(dāng)時的生活,而是書中那個最悲慘而又最堅強的女人----家珍。
我想,家珍真是個偉大的女性,她所承受的苦難,所表現(xiàn)出來的堅毅,又何嘗不是在演繹著“活著”?或許,是因為同為女性,亦或是因為我所處的這個特殊的年紀(jì),一遍又一遍地接觸家珍,我就愈發(fā)地欣賞她,敬佩她。
她隱忍、賢惠,用舊時女子的胸懷包容著自己的丈夫。她會做四樣蔬菜,但下面都是豬肉的飯給福貴吃,為的只是告訴福貴一個道理:女人看上去各不相同,到下面都是一樣的。讀到這,我不禁莞爾,《活著》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語言的樸實,是的,這樣的文字才更能打動人。而這樣的家珍更是讓我喜歡,她的可愛,她的聰明,她用最委婉的方式訴說著對于女人來說最嚴肅的事情,她不急,也不惱,什么事都放在自己的心里留給自己整理,或許這樣的心理并不好,可是在那時,相較于那些大大咧咧的村婦,這的確是再好不過的性格了。
她對于福貴、對于婚姻的執(zhí)念令我費解。初讀時的我想不明白家珍為何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福貴,容忍他的吃喝嫖賭,甚至在福貴打了她兩巴掌的時候,她都一聲不吭,甚至福貴問她恨不恨他的時候,她的回答都是沒有,那樣輕輕的兩個字卻帶有十足的分量。怎么會不恨呢?未經(jīng)世事的我都無法不恨。那一句“你不回去,我就不站起來?!贝掏粗业男模@究竟是個多么執(zhí)著的女人?是說她執(zhí)著呢,還是固執(zhí)呢?是因為愛嗎?不,只是對于婚姻的執(zhí)念吧,那樣的年代,福貴又是那樣的人,不會有愛的??墒窃酵罂?,當(dāng)家珍被父親接走不舍的時候,當(dāng)家珍背著有慶走了十多里路回去的時候,當(dāng)家珍脫下旗袍換上粗布衣服干農(nóng)活的時候,當(dāng)家珍見到福貴歸來大哭的時候,當(dāng)家珍安詳?shù)厮涝诟YF懷里的時候,熱淚一直在我的眼眶里打轉(zhuǎn),我才和福貴終于明白,家珍終究是愛著富貴的吧。
一個女人,生活在中國最貧窮、最動蕩年代的女人,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守護著自己的愛情,守護著自己的家庭。透過這本書,我仿佛看到了家珍年老時站在田邊瘦小的身影,她的頭發(fā)白了,身子也病了,夕陽的殘紅涂抹在她的身上,渲染著她一生命運的不幸,青年丈夫家庭衰落,中年丈夫失蹤,女兒啞巴,而后喪子,暮年喪女。但即使最后病得那樣重了,她還堅持著,幸福地堅持著,是心中的那份本真支撐著她,本真,亦是本貞。汪國真的一首詩中寫道:“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誰能說得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確定了就義無反顧”家珍就是這樣的吧,義無反顧,在那個年代收獲了幸福。
《活著》描述的不僅是福貴的生活,不僅是福貴家族的生活,更是當(dāng)時千千萬萬中國人的生活。作為一個人,首先是活著,而后是怎樣活著,活著怎樣?!爸灰€在/我就不會悲哀”。堅守本真,堅守本貞,義無反顧,幸福地活著。
活著讀后感中學(xué)生相關(guān)文章:
★ 活著讀后感初中生
活著讀后感中學(xué)生
上一篇:基督山伯爵讀后感大學(xué)
下一篇:家的讀后感八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