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假冒偽劣商品的辦法
買到劣質產品后不能退還,侵犯了我們的消費權益,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舉報假冒偽劣產品的辦法,歡迎大家閱讀!
舉報假冒偽劣商品
只需要提供線索,不需要提供證據,你只需要把你知道的有關造假詳細情況在有打假職責的行政部門(質監(jiān)、工商、藥監(jiān)。。。)網站留言即可,比如造假地點地址、造假活動規(guī)律、起始時間、造假當事人姓名、造假產品名稱、假冒產品銷售途徑、范圍,最好還有你的聯(lián)系方式。
相關線索受理打假的部門會去核實、處理,包括收集證據 。有些證據不是一個普通公民能夠收集到的。你提供線索已經完成了一個公民應盡義務。
假冒偽劣商品認定
在懲治偽劣商品犯罪的司法實踐中,嚴格區(qū)分合法與違法、違法與犯罪的界限至關重要。定性不準,或枉或縱,均有損于法律的權威和公正,也不利于經濟的正常發(fā)展。刑罰作為最嚴厲的強制手段,不僅可以剝奪犯罪人的財產權利,而且可以剝奪其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權利乃至生命,因此他只是國家專門對付犯罪的特殊手段,只能對犯罪人適用。與民事強制手段、行政強制手段以及其他各種強制手段相比,它也只能是終極的選擇。對于一般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行為,包括行政違法行為,質量違約行為和質量侵權行為,主要是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或民事責任的問題,只有當該種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達到一定程度,符合刑法規(guī)定的具體犯罪構成要件時,才能適用刑事制裁手段。
假冒偽劣商品相關法律規(guī)定
在刑法中,對偽劣商品犯罪數額做出明確規(guī)定的只有140條規(guī)定的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根據該條的規(guī)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銷售余額必須達到一定數額才構成犯罪,也即達到本罪的起刑點,并且根據銷售金額的大小不同,分別規(guī)定了四個不同的量刑幅度。根據該條規(guī)定,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即可構成本罪。由此可見,銷售金額的大小不僅是衡量本罪量刑輕重的依據,也是界定罪與非罪的一個重要標準。在偽劣商品犯罪中,銷售金額反映了行為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規(guī)模,決定著行為人通過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所得到的實際利益的大小。因此,將銷售金額大小作為劃分產品欺詐行為罪與非罪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是完全正確、科學的。
舉報假冒偽劣商品的辦法





上一篇:拍賣一般收取的傭金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