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敘事案例(2)
幼兒園敘事案例四:
游戲開始了,幼兒你來我往地扔著沙包,玩得很興奮。可仔細一看,卻有很多問題:丟沙包的幼兒有的拿起沙包無目標(biāo)地用力一扔,讓沙包飛出場地老遠;有的是朝地上重重地一摔;有的看到同伴扔過來的沙包,不知道快速撿起來追擊,而是慢悠悠地?fù)炱鸹蚴堑却愕挠變和说搅硪活^;有時候沙包飛出了老遠,卻沒人去撿回來。躲沙包的幼兒,有的不辨沙包投來的方向在場地中間亂跑;有的毫無危機感地站在場地中間,局外人似地看沙包在他們眼前“飛行”;有的躲到了場地的盡頭處,等到沙包扔過來,常常來不及轉(zhuǎn)身。很快,幼兒在游戲開始時的興奮勁就消失了,最后干脆放棄游戲自己玩了起來。第一次丟沙包游戲就這樣以失敗告終了。
從幼兒的表現(xiàn)看,他們似乎不太明白游戲的規(guī)則,可一問,他們卻講得頭頭是道。難道是因為游戲難度太大,對幼兒動作的要求高于實際水平,所以興趣最終被無法達到游戲水平的挫敗感所替代7幼兒是怎么想的呢?為了了解幼兒放棄游戲的原因,我組織了一次討論。
師:為什么你們不喜歡丟沙包游戲了?
麗:我怕沙包打在身上會疼。
師:那什么東西打在身上不疼?
茅:紙張、布什么的扔在身上就不會疼了。(有的說,也可以用棉花;有的說可以用氣球,它也很輕,打不疼人。)
師:嗯,要用輕一點的東西來扔才不疼是嗎?
曉:是呀,他們那么重地丟沙包,沙包一下子就飛過來了,我害怕。
師:哦,不但要輕的,還要讓沙包“跑”慢一些。
宏:是呀,沙包扔得太快,撿起來很麻煩的。(有的說,沙包太小了,看不清楚到底扔出來了沒;有的說要用大一些東西的才能看得清;有的補充說,大一點點就可以了,像球那么大.太大了拿不動。)
師:我明白了,要用輕一點的、“跑”得慢一點的、還要比沙包大一點的東西來扔。那你們覺得用什么東西來扔好呢?
我建議幼兒把各自認(rèn)為合適的材料都找來,然后開展“誰能打中我”的探索活動,試試哪種材料最好用。最后,幼兒一致認(rèn)為用“滾球”替代“丟沙包”進行游戲更好,他們覺得球的速度好控制,而且方便看到,滾動時即便碰到身上也不疼。于是,我讓幼兒用球替代沙包,用滾代替扔,嘗試改造版的丟沙包游戲。
“改版”后游戲漸入佳境新的游戲開始了。雨豪準(zhǔn)備滾球了,只見他觀察了一下林雯的位置,將球用力地朝她滾去,凱豐見球滾過來,穩(wěn)穩(wěn)地接住后又滾了回去。球在場地中時快時慢地滾動著,場地中間的幼兒緊張而專注地盯著滾動的球,大范圍地跑跳著躲避,時不時傳來快樂的驚呼聲。
可漸漸地,球再滾來時,中間的幼兒輕輕一閃就躲過了,滾球的幼兒總也打不中目標(biāo)。雨豪泄氣了,他說:“我不來了。”四人一組的游戲因他放棄又無法繼續(xù)了。還想繼續(xù)游戲的另外三名幼兒在教師的引導(dǎo)下加入了欣然的一組,沒料到他們的參與使這組的游戲氣氛一下活躍了起來。因為中間有五個幼兒,球過來時他們會同時跳起或跑開,增加了熱鬧的氣氛,人多了,每個人躲避的空間相對小了,所以常有被擊中的幼兒。幼兒愉快地變換著扔和躲的角色,熱鬧的游戲場面引來不少圍觀的幼兒。
由于游戲材料和方法都是幼兒自己提出的,這使他們在游戲中更有主人翁感,玩起來也更加興致勃勃。客觀上,體積較大的球看得清楚,而且球滾動的速度明顯慢于扔出的沙包,便于幼兒判斷方向及時躲避,“改造版”的游戲較之以前顯然更接近幼兒的實際水平。但隨著幼兒躲閃水平的提高,被擊中的概率越來越小,造成了游戲的沉悶和疲沓。無意間的人數(shù)增加增強了游戲的熱鬧氣氛,也使目標(biāo)增多、被擊中的概率增大,有效激發(fā)了幼兒的快樂情緒和積極參與的愿望。于是,在后面的游戲中我取消了人數(shù)限制,讓幼兒自由結(jié)伴,規(guī)則調(diào)整為:誰被擊中,誰就去滾球。
幼兒園敘事案例五:
晨間桌面游戲時,浩浩(2歲10個月)和霖霖都在建構(gòu)區(qū)玩積塑,盛積塑的玩具筐一開始放在桌子中間,大家都從中間的筐子里拿玩具,浩浩可能因為個子小從筐子里拿玩具有些困難,便要把筐子拉到他的身邊,旁邊的霖霖從另一邊拉住筐子不放,兩人爭執(zhí)起來,筐子被扯得有點變形,浩浩看到霖霖拉著筐子不放,便去掰霖霖的手,霖霖仍不放手,大聲申辯:“玩具筐應(yīng)該放中間!”浩浩根本不聽,還是使勁地掰霖霖的手,霖霖有點泄氣地松手,求助地看著我。
分析:
桌面游戲時,玩具筐放在桌子中間一直以來成了一條默認(rèn)的規(guī)則,個子小的浩浩因為拿玩具有困難破壞了這條規(guī)則遭到霖霖的反對,一個堅持遵守規(guī)則,一個執(zhí)意破壞規(guī)則,沖突便發(fā)生了。嚴(yán)厲制止或者幫助浩浩拿一些玩具出來可以很快化解爭執(zhí),但是于孩子的內(nèi)心不會有任何觸動。
我想勸浩浩自己把筐子送回到桌子中間,就問他:“浩浩,你為什么要把玩具筐拉到自己這里?”“因為我的玩具太少了。”浩浩邊從玩具筐里拿玩具邊說。
我看看其他小朋友拿到的玩具,再看浩浩的玩具,確實他的比較少,應(yīng)該與他夠玩具困難有關(guān)。我又問他:“如果其他小朋友還想用玩具,可是筐子離得太遠夠不著怎么辦?”浩浩抬頭看看周圍的小朋友說:“那我就給他、她,還有他……(浩浩指著沒有和他爭玩具筐的小朋友),就是不給他(浩浩指著霖霖強調(diào)不給他)!
“玩具是大家的不是你的,大家自己拿著玩就可以,不用你給的。”我說。
“玩具就是我的!”浩浩邊玩邊堅決地說。
分析:
以玩具筐拿到自己身邊別人拿玩具也有困難來教育浩浩,浩浩因為有切身體驗,應(yīng)該能夠理解自己的做法欠妥,可是自我中心意識很強,性格又倔強的浩浩不肯承認(rèn)自己的錯誤,采用了逃避問題的方法從側(cè)面指出霖霖和他不友好,他也會對他不友好,并對老師的說教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
這時,因為浩浩把筐子拉到自己面前,桌面的空間小了,玩積塑時有些玩具放不下掉到了地上,浩浩便不再管玩具筐,干脆把玩具都拿到地上玩起來。我把玩具筐又放回桌子中間,并提醒他:“浩浩,我把玩具筐放回去了。”浩浩抬頭看看玩具筐沒有反對,繼續(xù)在地上玩玩具。
分析:
浩浩對老師把玩具筐又放回桌子中間沒有反對,說明他從內(nèi)心里已經(jīng)意識到錯誤并想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況且玩具筐放在自己這邊實實在在縮小了玩玩具的空間,但是倔強的他還是不肯自己把筐子放回去,而是選擇了在地上玩。
一會兒,浩浩拿著插好的積塑造型對我說:“老師,你看!”
“哦!浩浩真棒!你插的是什么?”我馬上表揚他。
“我插的是樹林。”浩浩得意地對我說:
“你看,這兒還有小鳥的家呢。”他又指指插塑造型下方的一個方形小洞說。
可愛的浩浩徹底地把自己從事件中脫離開來。
反思:
浩浩因為不足齡,初入園時我們對他給予了很多的關(guān)心與幫助,很多事情都依著他,這次他在游戲中搶玩具筐與我們平時或多或少地寵了他有關(guān)。但這個事件又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出教師工作中的失誤,桌面游戲時沒有關(guān)注到象浩浩這樣拿玩具有困難的幼兒,所以沒有調(diào)整游戲場地與規(guī)則。事件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討論這樣幾個問題:“搶玩具筐對不對?“拿不到玩具怎么辦?”“玩具放在哪里玩起來更方便?”讓幼兒自己來修訂規(guī)則,選擇游戲場地與玩法,這樣更能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
幼兒園敘事案例六:
孩子們快接完了,只聽杭杰在一邊想哭的的說:“老師,我的橡皮不見了,是我媽媽昨天給我買來的。”我說:“什么時候不見的?是什么樣子的?”他說:“是一塊飛機橡皮。”當(dāng)天,我告訴他:“今天小朋友們都差不多接玩了,明天老師再來幫你找好嗎?”他點點頭,過了一會,他媽媽來接了,他哭著說:“媽媽,我的飛機橡皮沒有了。”我馬上跟他媽媽講明今天孩子們都接的差不多了,明天再來找找看,他媽媽笑著說:“沒事的。”
第二天早上,孩子們都來園了,我就開始了我的尋橡皮之旅,請孩子們都安靜坐下來,詢問大家有沒有見過一塊飛機樣的橡皮,吳安琪就走上來從口袋里拿出來一塊飛機橡皮并對我說:“郭老師,這是吳秋香給我的,我昨天晚上去她家里玩,她給我的。”杭杰看到了馬上說是他的。我問吳秋香:“這塊橡皮是你的嗎?”她說是她的,是她媽媽給她買來的,我馬上告訴秋香:“你不可以說謊的哦!我等下會去問你媽媽的。”她不吭聲。我又對秋香說:“好孩子是不會說謊的,要誠實,做錯事能自己承認(rèn)并改正,我還是會很喜歡的。”她哭著說:“是杭杰的,我從他書包里拿的。”聽完這話,我請她把橡皮還給杭杰并跟他道謙。我及時的告訴秋香,拿別人東西是不對的,她點點頭,嘴里還說我以后不拿別人東西了。
聽完她的話,我告訴所有的孩子們拿別人東西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并教導(dǎo)孩子們不拿別人東西,爭做好孩子。最后讓孩子們自己來評評秋香現(xiàn)在還是不是好孩子,大家都說是好孩子。我小結(jié)了一下:雖然她前面有錯的地方,拿別人的橡皮,還不誠實,但后來她承認(rèn)了自己的錯誤,并改正了錯誤,還是好孩子,我們還是會很喜歡她的對嗎?“是的”大家齊聲說,秋香也露出笑臉。
看了幼兒園敘事案例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