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力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力
力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就初中物理力的概念、力的相互作用及力的效果進行了教學總結,以期對初中物理力的教學有所借鑒。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力,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力篇一
一、教學準備
1.教材分析
按照課標要求,同學們通過學習要認識力的作用效果,要求學生認識到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改變,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使運動的物體停止運動、使運動的物體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發(fā)生改變)。
2.學情分析
學生生活實際中處處有力,教學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知識,突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一系列問題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學生深度參與課堂;充分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和方法;設計突出物理實驗的重要性,教學中多次運用“試一試”“動動手”之類的隨堂小實驗,學生通過觀察和親身感受,受到啟發(fā)并歸納出結論,既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獲得心理上的愉悅,也有利于激發(fā)同學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僦雷匀唤缰刑幪幱辛Φ淖饔茫私饬Φ母拍?
?、谥牢矬w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釋相關現(xiàn)象;
?、壅J識力的作用效果。
過程與方法
①經(jīng)歷從許多與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xiàn)象歸納出力的基本概念的過程,領悟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谕ㄟ^實驗和生活經(jīng)驗認識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及作用效果;
?、弁ㄟ^探索活動,初步體會“概括”、“放大”等科學方法在物理學中的應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索活動,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興趣和相互配合、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2.教學重點:
認識力的作用效果,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教學難點:
歸納力的基本特征,利用力的作用相互性解釋日?,F(xiàn)象。
4.教學用具:
教師演示用:課件、奧運會比賽視頻片段、手推車、拉力器、水桶、凳子、小車、磁鐵、滑板車、激光筆、平面鏡
學生試驗用:(分組)2個氣球、一支鉛筆、一條橡皮筋
三、教學設計思路
1.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進行設計,引導學生從身邊熟悉的現(xiàn)象去探究并認識物理規(guī)律,體會物理在生活與生產(chǎn)中的實際應用,從而增加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的探究能力。
2.注重科學探究過程,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
設計始終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采取以實驗探究為主,演示、小游戲、觀察、歸納、討論、閱讀和多媒體應用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全體同學的非智力因素;發(fā)揮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創(chuàng)造者、引導者和解惑者的主導作用,充當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努力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四、教學過程
程序師生活動預期效果目的難點
課題引入(3分鐘)1.展示臂力器,說明器材的用途,并請同學親身感受力的作用。
本班的“大力士”上臺示范。
(其他同學觀察他的動作和表情)
問:進行動作示范的同學的表情怎樣?他會有什么感覺?
答:吃力、肌肉緊張
指出:人們最早對力的認識就是來源于這種“緊張”的感覺?,F(xiàn)在我們就跟著“感覺”走進物理學中的力。
2.投影課題:
(板書)第四節(jié) 力激發(fā)表現(xiàn)欲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課題產(chǎn)生興趣。體驗與感悟物理現(xiàn)象,回顧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導入課題
展示課題
只能觀察表面現(xiàn)象,不能準確表達出用力時的感覺。
什么是力(9分鐘)1.動動手:日常生活中我們是怎樣使用“手推車、拉力器、水桶、凳子”的。
請四個同學分別演示,其他同學認真觀察。
問:
?、偎膫€同學有什么共同特點?
?、诰唧w分別是什么樣的作用?
回答:
有推、拉、提、壓的動作,
都有力的作用。
提問:是否只有人才能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呢?
2.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表現(xiàn)力的幾組圖片——有人、動物、機械及磁鐵等。
觀看圖片,結合畫面舉例,歸納
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認真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能根據(jù)生活中的情景歸納總結出力的概念。
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的能力。
學生對力的概念的準確歸納描述。
什么是力(9分鐘)得到:力就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板書:一、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3.結合幻燈、引導學生理解“施力物”和“受力物”。
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從手提水、馬拉車等現(xiàn)象中體會到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
板書:一個物體受到了力,必然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了力。
4.展示道具:小車
問:你能讓小車動起來嗎?
思考方法,積極的上臺進行演示用手推小車。
進一步問:兩個物體一定要相互接觸才會有力的存在嗎?
積極思考,說出方案。
演示:小車上放一磁鐵,用另一磁鐵靠近排斥小車。
請同學小結:兩個物體之間發(fā)生力的作用,不一定要接觸。
通過觀察,知道施力物與受力物,知道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
理解有力作用的兩個物體并不一定要接觸。科學的表述概念,并進行研究方法的教育
進一步理解力的概念
經(jīng)歷動手觀察思考的過程,拓展已有知識,加深對力的理解。
設計出試驗證明不接觸的兩個物體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2分鐘)1.拿出一個滑板車,問:誰能雙腳站在上面滑動呢?
會這項運動的同學高舉雙手,出來演示。
人去推墻,但為什么人和車往相反的方向滑行呢?
同學觀察、思考、討論。
問:這說明什么問題?
答:說明這個“推”的作用是相互的。
板書: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學生分組實驗:
驗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組一:2個氣球
同學積極演示這個情景,同學們認真觀察、思考、討論,理解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讓學生經(jīng)歷過程,實際觀察,領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通過現(xiàn)象,歸納總結出結論,并能理解力的相互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2分鐘)組二:一支鉛筆
組三:一條橡皮筋
認識:一個物體是施力物,同時又是受力物。
教師巡視課堂,指導實驗,鼓勵發(fā)言,補充解答。
3.試一試:你能將你自己從座位上拔起來嗎?
同學們笑著嘗試,討論原因
問:力的相互是作用的,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呢?
舉例:劃船、游泳等。
說明:“神舟七號”飛船不是一下子“跳”上太空的,它是靠向后“推出”高溫高速燃料氣體而前進的。利用器材,分組探究
如:氣球相互擠壓,都變了形,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采取游戲形式,讓全體同學積極參與,加深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體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養(yǎng)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合作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互相交流的能力。
拓展知識,體會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拓展思維,積極思考利用所供器材設計出不同的實驗方案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15分鐘)1.播放影片:北京奧運會上的一些比賽場景。(蹦床、射箭、足球、乒乓球等約1分鐘)問:你能說說力可以產(chǎn)生哪些作用效果嗎?
津津有味的觀看錄像,回顧奧運的驕人戰(zhàn)績。積極思考、討論問題。綜合分析得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可以使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靜;改變運動方向;改變速度大小;
板書:三、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提問:手壓桌子,桌子發(fā)生形變了嗎?
發(fā)生爭論,有不同意見,經(jīng)辨析,總結出桌面發(fā)生了我們?nèi)庋劭床灰姷男巫儭?/p>
激光束
教室天花
板上,光
斑移動明
顯
桌面上固定的小鏡子,
隨桌面變形作微小位移
進一步問:同學們有辦法讓這種微小形變顯現(xiàn)出來嗎?
演示實驗:
用激光照射在桌面上的小平面鏡上,觀察天花板上亮點的移動
認真觀察實驗。
認真觀看錄像,回顧奧運的驕人戰(zhàn)績。通過積極思考、討論,得出結論。
通過觀察,體會科學的方法可以糾正認識中的誤區(qū),從而正確掌握物理知識與技能。
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激發(fā)愛國熱情。
引起矛盾,激發(fā)學生思維碰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開闊學生視野,了解科學方法的重要性。
從生活中的現(xiàn)象總結出力的作用效果;特別是將“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靜;改變運動方向;改變速度大小。”這幾種情況歸納為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
力的作用效果(15分鐘)小結:力的作用的確會引起各種物體的形變。
3.提問: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學生思考、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并通過簡單的實驗進行演示說明。如:采用比賽的方式推門等小實驗。注意學生安全。
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有關,這叫做力的三要素。
4.演示:用手推桌子
問:你想怎樣表示出這個推力,讓其他人認識這個力?
教師講解力的示意圖。
5.投影展示:隨堂練習
利用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提出自己的見解,并能設計實驗說明。
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體會物理來源于生活。
強化訓練,及時鞏固
設計實驗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有關。
課堂小結(1分鐘)1.什么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
一是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二是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4.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點閱讀教材,自我總結本節(jié)內(nèi)容,個別作答,集體交流?;貧w教材,系統(tǒng)整理知識。將所學內(nèi)容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
六、教學反思
1.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也發(fā)現(xiàn):“物理可以這樣快樂中學”,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大家動手的氛圍中,學生學起來輕松,就很容易達到了教學目的。
2.通過有效問題串設置,層層推進,更容易調動他們的求知欲與積極性。將課堂知識點的過渡設計得巧妙自然,使學生沒有生硬的灌輸學習感覺。
3.生動的形式,是本課堂課成功的一大條件。充分應用多媒體、自制演示道具,精心設計互動情景,演示、小游戲、觀察、歸納、討論、閱讀和多媒體應用等多種方法相結合,達到了最佳的學習效果。
4.在理念上,本堂課強調知識形成的過程及科學的方法,通過“概括”、“放大”等科學方法的應用與介紹,使學生在思維上更加放開,更加主動,形成本課的一大收獲。
5.不足與改進措施:
①加強實踐的課程,對老師的課堂控制能力有一定考驗,道具準備、教學過程的設想、與學生交流的變數(shù)處理等等,都不能忽視,否則容易超時、趕時。
?、谡n堂的知識,除小結外,一定要及時加強應用練習,才能讓學生充分深刻掌握,堅持從實踐到理論又回到實踐中來,這是學習物理基本過程不能忘記。
③雖然課標對本課內(nèi)容要求并不高,但課堂的信息量大,學生探究活動后交流與評估沒能充分展開,所以探究中的新問題或未能解決的問題只有在課后再完成。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力篇二
1、 會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
2、 知道力的單位。
教材
重點
難點 重點:彈簧測力計測量時的正確使用、力的單位
難點:彈簧測力計的正確使用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
方法 講授、討論、
活動、實驗
教 學 過 程
復習:1、什么是力?什么是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
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3.用力將球擲向墻壁,球被反彈回來,說明了什么?
新授:
板書:一、力的測量和力的單位
講解:為了比較力的大小,必須規(guī)定力的單位
板書:1、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N
介紹閱讀:英國物理學家牛頓
提問:1N有多大?
講解:1牛等于你拿起兩個雞蛋所需的力,一般情況下,成人右手的最大握力可達560牛,左手最大握力可達430牛。
思考:力的大小如何測量?
板書:2、測量力的大小的儀器:測力計
講述:最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秤
(1)彈簧秤的工作原理
演示:讓兩個大小不同的學生分別上臺用力拉拉力器,其他學生觀察彈簧的長度變化情況。
講述: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表示力的大小,彈簧秤就是根據(jù)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長的道理制成的
提問:你知道哪些彈簧秤? 備注
待學生回答后,再出示彈簧秤的教學掛圖,介紹常見彈簧測力計。
(2)彈簧秤的使用
?、倥c刻度尺的使用相對比,引導學生觀察彈簧秤和構造、單位、零刻度線等彈簧稱上的刻度值是用什么作單位的?
彈簧稱上最大刻度是多少?
說明:彈簧稱上的這個最大刻度就是量程,彈簧稱受到的拉力不能它的量程,否則彈簧稱會損壞。
彈簧稱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說明:不同彈簧稱的的最小刻度不一定相同。
?、谑褂梅椒ǎ?/p>
板書:首先觀察測力計的指針是否與零刻度對齊,若沒對齊,要進行調零劃記下零點誤差;拉力要沿彈簧的軸線方向;讀數(shù)時以指針最靠近的刻度線為準;使用前應來回拉動掛鉤,避免掛鉤被外殼卡住。
學生實驗:每兩人為一組,發(fā)一個彈簧秤和幾個鉤碼,按下列步驟實驗
實驗步驟:
1、 觀察彈簧秤,辨認指針、零刻度、量程、最小刻度
2、 使用彈簧秤時,測量力的大小不應超過量程,所以測量前應先估計所測力的大小。
3、 檢查指針是否在零刻度
4、用手拉彈簧測力計掛鉤,親自感受1N和5N的力有多大;
5、測量自己頭發(fā)的能承受最大拉力; 探究這一數(shù)值與頭發(fā)提供者的性別 、年齡、頭發(fā)的長度與粗細是否有關
練習:課本P15:2、3 作業(yè):B作業(yè)本P3、4 備注
板書設計:
一 、力的測量和力的單位
1、力的單位
2、力的測量
(1)彈簧秤的工作原理
(2)彈簧秤的使用方法
教學
猜你感興趣:
2.八年級物理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