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案應該怎么設計
高一物理教案應該怎么設計?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嗎,和學習啦小編一起看看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高一物理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高一物理教案一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過程與方法
●能夠學會用模式圖的方法解釋能量的轉換過程;
●能制作一個簡單的能量轉換玩具。
知識與技能
●知道能量的重要特點:可以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
●知道一些能量的具體轉換過程;
●知道模式圖、卡通圖是用來解釋研究過程和結果的一種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愿意交流,并愿意吸取他人所長,補己之短;
●體會到能量轉換和我們生活之間的緊密關系,樂于用所學的知識改善生活。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能量轉換過程的相關課件。
2.學生準備:圓形厚紙板(或大紐扣)、長120厘米左右的繩子等。
教學過程
一、認識能量的重要特點
1.談話: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哪些能量?
列舉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人拉著小車運動、雙手摩擦等)
2.提問:在這些活動中,能量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交流匯報。
4.講述:像人拉小車,使它運動起來,小車就儲存著機械能;搓手生熱,是機械能到熱能的過程,這是能量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可以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
【評析】學生的頭腦中已有一些零散的知識經驗,這些知識經驗是保貴的潛在資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充分利用這些資源,讓學生根據(jù)生活經驗,使學生中頭腦中思考的問題顯性化。
二、討論能量的轉換過程
1.出示能量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其他形式的實例。
提問:這幅圖是能量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其他形式的實例,請描述這些能量之間是如何轉換的。
3.分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4.填寫討論結果。
5.全班交流匯報。
【說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盡量充足的時間,讓他們來討論,體現(xiàn)教學的民主與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在交流匯報時,通過發(fā)言、傾聽、吸收,相互啟發(fā),收獲是多方面的,所以要引導全班同學一起認真傾聽,一方面幫助別的小組找出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相互學習的有效途徑。
6.拓展:讓學生用卡通圖的形式,設計一個幾種能量轉換的過程。
7.學生繪制卡通圖,教師巡視。
8.全班展示、交流。
【評析】這部分活動是促使學生對能量轉換過程理解的飛躍。學生親自動手畫一畫能量轉換的過程圖,實際上是一個思考與驗證的過程。在實際設計過程中,要清楚地理解能量的轉換,從而強化了對能量轉換是如何進行的。
三、制作簡單的能量轉換玩具
1.講述制作簡單的能量轉換玩具的方法。
2.學生制作。
3.玩一玩,體會能量是怎樣轉化的。
4.上臺邊演示,邊說說其中能量轉換的過程。
5.布置學生課后再制作一個簡單的能量轉換玩具。
【說明】由于這個玩具的制作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基本是沒有難度的,所以布置學生課后再繼續(xù)去探究。
【評析】玩是學生的天性。但在科學課堂上,學生的玩應該是有目的的,要在玩中發(fā)現(xiàn)、玩有收獲。同時把課堂延伸到課外,一方面是課堂教學實際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科學學習的必然,只有把課堂探究延伸到生活實踐中,才可能讓學生學到活的知識。
四、全課總結
談話: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高一物理教案二
(一)教學目的
1.知道什么是機械運動,知道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
2.知道什么叫參照物,知道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需要選定參照物。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知道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
(二)教具
1米長的一端封閉的玻璃管,管內注入水,并留約2厘米長的一段空氣柱,管口被封閉;節(jié)拍器(或秒表)。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常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2.完成下列長度單位的換算,要求有單位換算的過程。由兩名同學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進行練習。
教師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對學生所答進行講評。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測量課本圖1—5甲圖中木塊的實際長度。要求每個學生動手測量。由同學說出測量結果。鞏固上節(jié)所學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正確讀、記測量結果和減小誤差的基本知識。
二、新課教學
1.新課的引入
組織同學閱讀課本節(jié)前大“?”的內容。提問: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子彈在運動嗎?飛行員為什么能順手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要認真學習有關物體運動的知識。
板書:“第二章 簡單的運動
一、機械運動”
2.機械運動
(1)什么是機械運動?
運動是個多義詞,物理學里講的運動是指物體位置的變化。同學們騎自行車時,人和自行車對地面或路旁的樹都有位置的變化;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它相對于地面有位置的變化。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2)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
提問并組織學生回答:舉例說明我們周圍的物體哪些是在做機械運動。
對于回答中所舉機械運動實例,教師要明確指出是哪個物體相對什么物體有位置的改變。
組織同學看課本圖2—2,提問:圖中的哪些物體在做機械運動?
答:圖2—2中運動員、足球、列車、地球、人造衛(wèi)星、太陽系、銀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機械運動。
問:圖中的鐵軌,地球上的樹木、高山,我們教室中的課桌和椅子是運動的嗎?
答:它們都在跟隨地球自轉,同時繞太陽公轉,他們也在做機械運動。
小結: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
板書:“1.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組織學生看課本圖2—3,討論: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讓學生充分說明自己的看法。小結:
首先明確本問題中研究對象是汽車中的乘客,這位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
其次根據(jù)前面所學機械運動的知識,判定汽車、司機和乘客都在做機械運動。但是司機和男孩所說乘客是靜止的或是運動的說法都有道理。因為他們在研究乘客的運動情況時,選定的作為標準的物體不同。
問:司機看到乘客沒動是靜止的,是以什么為標準的。
答:以車廂為標準,乘客相對于車廂沒有位置的改變,所以說乘客是靜止的。
問:男孩看到乘客運動得很快,他是以什么為標準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樹木、房屋為標準,乘客相對于路面有位置的改變。所以他說乘客是運動的。
教師小結:在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定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板書:“2.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①: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谕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提問:看課本圖2—4,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在農田里并排行駛,受油機與大型加油機在空中飛行,說它們是運動的,你選什么物體為參照物。
答:選大地為參照物,它們是運動的。
教師追問:在甲圖中如果選卡車或收割機為參照物,在乙圖中如果選受油機或加油機為參照物,另一物體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
答:另一物體是靜止的。因為它們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的改變
教師小結:像卡車和收割機這樣兩個物體以同樣的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相對位置不變,則稱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提問:請你解釋法國飛行員能順手抓住一顆子彈的道理。
要求學生用相對靜止的道理予以解釋。
教師指出: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在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舉例說明當所選的參照物不同時,物體的運動情況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車中的乘客以地面為參照物是運動的,以車廂為參照物是靜止的。
4.勻速直線運動
(1)自然界中最簡單的機械運動是勻速直線運動。
>>>下一頁更多精彩“高一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