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教材八下第二單元教學設計:聆聽自然物語
學習啦:教師的教學設計既包括對一節(jié)課的設計,也包括綜合性教學活動的設計。以下是有關“聆聽自然物語”的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課題類型】《大自然的語言》和《落日的幻覺》整合探究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能按照要求從文中篩選信息,理清說明的順序。
2.品味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形象的語言。
【學習重點、難點】
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準確嚴謹?shù)恼Z言。
【課內探究】
活動一:篩選信息,暢所欲言
1.讀課文,回答下面的問題,有自己的觀點后,小組內交流討論。
《大自然的語言》一文中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哪些內容? 說說這些內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提示:先標畫出每段的中心句,從中心句中提煉關鍵詞語。
2.討論充實《落日的幻覺》一文的表格。
活動二:條分縷析,理清順序
1.請快速瀏覽《大自然的語言》課文6——10小節(jié)。找出決定物候來臨的四個因素。決定物候來臨的四個因素的先后順序能不能調換?為什么?
2.讀下面一首詩:
玉蘭和紅杏
郭沫若
兩個月前,在廣州,看見了玉蘭開花;
兩個月后,在北京,又看見玉蘭開花。
玉蘭花呀,我說,你走得真慢哪!
費了兩個月工夫,你才到了京華。
著名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過這樣的一個疑惑:廣州和北京玉蘭花開花時間為什么相差幾個月?你能把它解決一下嗎?
3.理清《落日的幻覺》一文的說明順序。課文在解釋落日的各種幻覺現(xiàn)象時主要遵循什么順序來寫的?
活動三:觀察分析,感悟嚴謹
你從兩篇文章中哪些地方看到了文章語言的準確性?
提示:標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對于關鍵詞語可以用刪減或替換的方式體會其作用。如:“大連緯度在北京以南約1°”中“約”刪去,體會一下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活動四:細嚼慢咽,品味生動
1.生動是兩篇文章語言的特點之一,請同學們對本文生動的語言細細咀嚼,說說好在哪里,做好批注。(分析語言的角度很多,可從運用詞語的角度,也可從修辭的角度等。)
2.從文中找出你認為最生動、最精美的段落或句子,高聲朗讀,細細品味,體會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
如:“人們都喜愛觀賞日出,無不贊嘆太陽升起時的壯觀景象。”,“無不”雙重否定,強調了人們的贊嘆之情。
作者:潘繼云
公眾號:云說語文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