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考察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水平,在閱讀,表達,措辭,寫作這四方面都要嘗試并且訓練,充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讓學生把寫作當成一件快樂的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三大方法,供大家參閱。
一、讓學生走進生活
“生活是作文之本。”剛開始作文的學生因為缺少觀察,所以總感覺無話可說,或有話寫不出來,因此,我們應教會學生學會觀察。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知識底子薄,興趣、愛好、個性和經(jīng)驗等諸多方面參差不齊,認識事物也不統(tǒng)一,往往對事物的觀察比較膚淺、粗糙、不具體、不詳細、不深入,僅僅局限于表面現(xiàn)象。這就要求教師多引導,讓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經(jīng)常讓學生觀察周圍發(fā)生的事情,留意身邊的人和事。初寫日記時,我和家長們達成共識,一起引導孩子學著觀察生活:一次不經(jīng)意的對話,看似平常的一個微笑,乃至鳥飛兔走、日月更迭……只要是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并能用幾句話描述出來,我們便要鼓勵、引導。同時明確告訴學生:好的作文,并不在于華麗的語言、優(yōu)美的詞句。更重要的是要有感人的故事,真實的感受。如“媽媽下班晚了,我給她端飯。”這樣發(fā)生在許多學生身邊的小事,經(jīng)過教師的巧妙點撥,也能寫出好的習作:“媽媽見我這樣做,先是驚異地睜大了眼睛,接著便滿眼笑意地看著我,那眼神中有贊許,有感動,還有欣慰。想起平時,媽媽為我洗衣做飯,端茶送水,將我照顧得周周到到,我都不以為意,覺得理所當然。而今天,我只是隨手的一個動作,卻讓媽媽這么感動……”當學生敘述著自己的“家常”,訴說著自己的感悟,這難道不是我們所要的作文嗎?教師在這兒的責任是什么?便是要引導學生能從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從司空見慣的人和物中,發(fā)現(xiàn)使自己動心的東西來。
二、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創(chuàng)新
一味把教室作為課堂,學生往往感到厭倦,缺乏新鮮感。如果改變課堂環(huán)境,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就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開闊視野,幫助打開選材思路。例如寫景類的作文,可以說是最讓孩子們頭疼的,原因是他們缺少細致入微的觀察,于是,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我的作文課是在校外開滿櫻花的街道邊上的,我讓他們先遠距離地觀察櫻花樹,再近距離地觀賞櫻花,然后閉上眼睛,聽落英繽紛的聲音,嗅那難以捕捉到的櫻花香??茨牵麄児P下的作文不再是干巴巴的了:喜歡聽櫻花被風吹時的聲音,婉轉的,如樂器發(fā)出的曲調,十分動聽,讓人忍不住駐足側耳傾聽。它不像剛勁的現(xiàn)代音樂,它是淡淡的,輕輕的,如絲竹般悅耳,如絲綢般輕柔。它絕不屬于塵世,是天使奏出的天籟之音。它屬于大自然,屬于大自然特有的純真,優(yōu)雅。櫻花,墜落時伴著一絲憔悴……多么優(yōu)雅而詩意的描寫呀!在這兒,你還懷疑孩子們的寫作能力嗎?只要我們方法得當,他們筆下的作品也可以成為“名作名篇”。
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有了自己的親身感受,寫起作文來當然有話可說,有感可發(fā),有情可抒。
2、作文命題,要有創(chuàng)新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由于過分注重命題作文,常常把學生的思路逼向死角,使其無法發(fā)揮想象。新課標要求作文命題開放性、靈活性、多樣性相結合。命題作文要從學生的主體出發(fā),在學生下筆之前,教師可先親自“下水”試試,以便知難知易,使得作文命題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讓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訴。半命題作文題目趣味性、想象空間大,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培養(yǎng)他們對未來的暢想。此外,還要多給學生自由命題寫作文的機會,讓其“我手寫我心”、“我手訴我情”,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由施展。
3、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余地
許多學生寫完作文或日記后,意猶未盡,還喜歡在文后畫上相應的小插圖,這些插圖,或卡通,或寥寥幾筆簡筆畫,有的甚至還貼上剪紙,這樣的創(chuàng)作,和作文相得益彰,真可謂圖文并茂,我們當然應該鼓勵加表揚。說不定,未來的大畫家就是在你語文老師的激勵聲中成長起來的。更何況,學生做著醉心,老師看著舒心,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三、在作文評改上多下功夫
1、教學生學會互改作文
每當學生打完草稿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先用默讀、朗讀的方法,找出標點、字詞及語句的不當之處進行修改,然后念給家長、同學聽,或者請同學看,請他們幫自己找找毛病,學生評改他人的習作時,因為感覺得到了信任,所以一般能竭盡全力,反復推敲,認真負責地指出不足。同時,學生互評互改,還可以擴大交流范圍。當然,互改作文的方法要有一個從扶到放的過程。在開始階段,選一兩篇具有代表性的習作投影出示,在教師指導下,全班集體評改,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修改遺漏。在學生掌握方法之后再慢慢放手。這樣同學間互相啟發(fā),取長補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評改能力和寫作能力。
2、教師批改
對小學生來說,要改好一篇習作還需老師“點石成金”,教師在批改作文時,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學生習作,批得“體無完膚”,改得“滿紙通紅”,這只會極大地挫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使他們望而生畏。在改學生習作時,教師要本著多就少改的原則,盡量保留學生習作的“原味”,以保護學生寫的積極性。對于當堂完成的習作,我們要盡量采取分層批改,當面批改的方法,對個別作文基礎差的學生習作,要既改又批,多些面批;中等程度以上的學生,則可以少改多批,適當面批,引導自改。在分層批改和當面批改中,應多鼓勵少批評,尤其要及時肯定中等及以下學生在作文中存在的可取之處,要毫不吝惜把“優(yōu)”獎給作文中有亮點的中差生。對于基礎較好的同學,則要防止他們固步自封,對于他們的作文更要嚴格要求。
而作文評語,則要以鼓勵、商量、朋友般的語氣來寫。
總之當孩子們一說到作文便有“我會寫”“我寫好”的沖動,當孩子們提起筆來便有“一吐為快”“不吐不快”的愿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自覺、自愿、自如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真實地展現(xiàn)出來,在潛移默化中達到開闊視野,發(fā)展思維,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