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縣新知學校的“自學·交流”學習模式
灌南縣新知學校的“自學·交流”學習模式
經(jīng)過多年探索、實踐、反復(fù)與印證,灌南縣新知學校提出了"自學·交流"四字課堂學習模式。自學和交流是該模式的兩個基本構(gòu)成板塊,前者是基礎(chǔ)、核心,后者則可視為另一種形式的自學。
江蘇灌南新知學校
□不讓教師進課堂
灌南縣新知雙語學校曾經(jīng)引發(fā)過很大的爭議,早在去年他們就規(guī)定:上課鈴打響之后,嚴禁教師“進課堂”,是劍走偏鋒還是制造噱頭?教師不進課堂學生能學會嗎,作為民辦學校的新知是不是在玩火?
其實,三年前新知就曾遭遇過某些質(zhì)疑。原本學校辦得風生水起的,干嘛要數(shù)次跑到山東的杜郎口拜師取經(jīng)?學就學唄,又干嘛旗幟鮮明地喊出來“學習就是照搬照抄”?
新知是中國名校共同體組建之后的第一所“實驗校”。
課改初期,他們也像其他學杜郎口的學校那樣,主張“批判地學”??蓪W了一陣子之后,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課堂一放就散,一收就死,無論怎樣也無法像杜郎口那樣,問題出在哪里呢?當過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的徐翔校長再一次跑到了杜郎口,他終于醍醐灌頂,于是他有了“臨帖”、“描紅”的醒悟,他說“批判地學”其實是“破”, 沒有臨帖的“立”豈能有批判的破?
回校后,他開始一板一眼地組織教師們學杜郎口了,他提出“誰學得最像誰就是最好”, 他們連課堂形式都“杜郎口了”,學生六七人圍坐在一起分組學習,教室的墻壁四面全是黑板,沒有講臺講桌,把課堂時空最大可能地還給學生,努力幫助學生營造一種自由的學習氛圍。果不其然,一段時間之后,連崔其升校長都說,新知太像杜郎口了!
可僅僅像杜郎口不行。曾被《中國教育報》評為全國讀書十大人物的徐翔,又發(fā)明了“新理論”了,他說新知的學習不光要臨帖,還要“入帖”直至“破帖”。
所謂“破帖”,當然是破繭成蝶的生成。
一切學習都應(yīng)是自學。于是,“特色自主學習模式”在新知誕生了。在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學生的自學和交流。然而隨著“特色自主學習模式”的實施,“主體”被喚醒了的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出極大的能動作用,這也無形中將教師置于一個尷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有個別教師的步子總比學生慢半拍,有意無意地成為學生進一步發(fā)展的“障礙”,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們漸漸成為“邊緣人”。當然,也有另一種情況,個別教師漸漸跟不上學生學習的節(jié)奏,他們的知識半徑籠罩不了學生的求知范圍。怎么辦?徐翔說,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學習的權(quán)利和課堂時空還給學生——不準教師進課堂。
徐翔說,當年也有人指責崔校長“偏激”??山裉斓恼n改,不是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正“從杜郎口出發(fā)”嗎?
徐翔還說,不管是什么教育,只要開始嘗試著去遵循本質(zhì)和規(guī)律,那就一定會在路上“遭遇”杜郎口的。
那么,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如果遇見杜郎口,是不是也會碰上新知,因為新知秉承的是,“凡事從理解與愛出發(fā)”。理解與熱愛學生,不正是課改的基點嗎?
如今的新知已經(jīng)成為連云港甚至是江蘇省著名的課改名校了。民辦校長徐翔“兼職”受聘擔任灌南縣教科所所長。
□“自學•交流”學習模式
江蘇灌南新知學校以學生“學”為本,創(chuàng)設(shè)了“自學•交流”學習模式。
從提前一天將“學案”發(fā)放給學生,新知學校即開始了引導(dǎo)學生自學的過程。
徐翔介紹,新知把原屬于學生的思維權(quán)利通過“自學”還給學生,是賦予“沉默的大多數(shù)”以本來就應(yīng)該有的通過“交流”表達自我的權(quán)利。
“自學”,是最大程度地保證學生的思維,保證學生最大程度地面對文本和世界。新知對學生的自學有三個層次要求。一是完成學案上老師預(yù)設(shè)的問題,了解學習文本的主要知識點、需要掌握的知識、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對學案中涉及到的問題進行質(zhì)疑,提出自己的問題,對未涉及到的問題要進行補充,豐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書本中既成的事實和結(jié)論,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結(jié)論。學校副校長徐輝介紹說,新知學校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并視其為走向終身學習能力的一項基本素質(zhì)。
新知學校的課堂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交流的。“交流”是最大程度地保證學生思維的成果,尤其是思維的過程真實、生動地展現(xiàn)在同學和老師面前,保證學生面對“他者”的思維,面對生命。這時,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橫向碰撞,求證、糾偏或補充,質(zhì)疑、豐富或拓展,欣賞、激發(fā)或鼓勵,構(gòu)成課堂生活的“狂歡”。 新知重視“交流”,但不是為了交流而交流,而是要求學生在交流中形成收獲。
在新知,學習不僅指發(fā)生在課堂上,他們把學習延伸到校園。在新知的校園,隨處可見的是學生們的激情表演和公開展示,間或?qū)W生們會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
新知學校認為,課堂學習的精彩,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學生思維的狀態(tài)和品質(zhì)上,而不在“眾聲喧嘩”之中。學生學習的動力,更重要的應(yīng)植根于他對學習過程本身的體驗和喜愛,以及作為一個明天的社會人的責任,而不是有所待于他者或某種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