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綠記課堂實錄(2)
囚綠記課堂實錄第二課時
師:很好!理解了作者的心理,還要了解其表現(xiàn)手法,這一段的前半部分是什么描寫?
生:很細致的描寫。
師:換一個專業(yè)一點的鑒賞術(shù)語?
生:細節(jié)描寫。
師:很好!后半部分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生:視覺和聽覺相結(jié)合的描寫。
師:非常好,表現(xiàn)手法上富有變化。
生:作者還用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了他對綠的留戀和歡喜:“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獨。我忘記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許多不快的記憶。我望著這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我了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語言一樣”,作者把綠當作了自己的知己,二者心有靈犀,心照不宣。
師:很好!此時無聲勝有聲,是最和諧美好的境界。“綠葉和我對語”,請問“對語”的前提和基礎(chǔ)是什么?
生:平等。
生:自由。
師:很好。此時的“我”和綠葉之間是平等的,雙方的生命都是自由的,所以才有了對話的可能,也才有了創(chuàng)造和諧美好境界的可能。可惜這種和諧美好的境界后來遭到了破壞——我做了什么?
生:我“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里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
師:用文中詞句說,“我”把“綠”怎么樣了?
生:“幽囚”在了我的屋子里。
師:(板書:囚綠入室)對于這樣的行為,作者自己有怎樣的評價?
生:“自私”。
師:(板書:自私)怎樣看出這是一種“自私”?
生:“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籠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郁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鳥,要它為我作無聲的歌唱。”反復(fù)說拿綠色“來裝飾我”的房間和心情,又反復(fù)說借綠色來比喻這比喻那的,還讓綠“為我”歌唱。
師:一般來說,什么樣的人喜歡別人為他“歌唱”?
生:偉人。
師:呵呵,真正的偉人是遼闊而謙遜的。
生:戀人。(生齊笑)
師(亦笑):不錯,戀愛中的女孩是女王。凡是王,似乎都有資格享受別人為他歌唱。戀愛中的女孩、統(tǒng)治者,包括上帝。呵呵。
生:作者就像一個王一樣,一切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綠”成了“我”的工具、仆人,甚至囚徒。
師:對,平等被破壞,自由被剝奪,對話便不再成為可能。對比前面“無聲的語言”和此處“無聲的歌唱”,想想這兩個“無聲”,意思是否相同?
生:不同。前面“無聲的語言”是一種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與和諧的交流,這里“無聲的歌唱”,我覺得是一種沉默的反抗。
師:非常好!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幽囚綠是一種自私,那么,值得思考的是,作者為什么會由最初的愛戀漸漸變得自私?
生:愛得過度了,便失去了分寸。
生:距離太近了,便失去了呼吸的自由。
生:我認為不是因為時局黑暗才含蓄地表達,因為他根本連死都不怕!
師:有道理。陸蠡曾在《〈囚綠記〉序》中這樣說:“有時我想把它記錄下來,這心靈起伏的痕跡。我用文字的彩衣給它穿扮起來,猶如人們用美麗的衣服裝扮一個靈魂;而從衣服上面并不能窺見靈魂,……我永遠是膽小的孩子,說出心事來總有幾分羞怯。”他說的是什么意思?
生:他喜歡含蓄地表達,不喜歡直白。
師:陸蠡的朋友們說:“和朋友們坐在一起,即使坐在顯目的地方,陸蠡也不會怎么樣引起旁人的注意,然而他永遠不會自動地坐到一個眾目睽睽的地方。他不大開口。”“他給我的印象,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沉默的人往往容易沉入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可以想見,他含蓄的文風(fēng)與他的性情有關(guān)。再想想,除了時局和性情的關(guān)系,還會有什么因素?
(生沉默,茫然)
師:應(yīng)該還與他的創(chuàng)作審美觀有關(guān)。批評家劉西渭說過一句話:“寂寞的孩子有最好的想象。”在陸蠡的散文中,“寂寞”可以說是一個關(guān)鍵詞。這種寂寞感在陸蠡的許多散文中都可以找到,越到后期,寂寞的氛圍越濃厚。寂寞源于時間或空間的隔離,然而當一個人從很遠的時間和空間對往事投去一瞥時,這時空的距離便給它鍍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光暈:回憶使一切往事變得溫暖而美麗。所以陸蠡說“回憶中的生活是愉快的。”他以含蓄為美,以孤獨的想象和寧靜的回憶為美,所以他的文字也就充滿了這樣的情調(diào)。
好,今天的課就到這里,最后發(fā)給大家兩段文字,請大家課后閱讀,聯(lián)系我們今天學(xué)習(xí)的課文進行思考,寫一篇以“自然·自由”為話題的文章。
看過“囚綠記課堂實錄”的人還看了:
囚綠記課堂實錄(2)
上一篇:于燕秋天的雨課堂實錄
下一篇:去年的樹課堂教學(xué)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