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歷史怎么學好
初一政治歷史怎么學好
初一政治歷史怎么學好?剛升上初中的同學對于政治歷史不了解,學起來會有點難度,那么應該怎么學習呢?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嗎,和學習啦小編一起看看吧! 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一政治歷史學習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一政治歷史學習方法
新初一政治提分二步走
新初一生想在政治科目中爭當優(yōu)等生,主要依靠平時積累和復習與考試的技巧。
一、平時:
1、注意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2、掌握知識的脈絡要點,做好筆記。
3、高質量地完成作業(yè)。要把每次練習當做考試,按考試要求去做,做后要總結:錯在哪,為什么,如何改進等等,每次練習都要有提高。注意歸納做題方法(找關鍵詞、排除片面或絕對的字詞、然后對應知識點、多角度分點作答)。
4、理論聯(lián)系實際,關注生活、關注熱點。
二、復習與考試:
1、聯(lián)系知識點理解記憶,背必要知識點。拿提綱復習,記住教材各部分知識大體位置。
2、歸納做題技巧,回顧錯題。
3、注意關鍵字,理清思路,分要點作答,有理有據(jù),多運用書上語言,書上知識點。
新初一歷史學習五個必須點
1、正確閱讀教材的三種方法:粗讀,瀏覽教材,知其大意(第一遍預習);細讀,精讀課本,掌握時間、地理、人物等基礎知識,并作出勾畫(第二遍預習);精讀,能對重點內容進行分析概括,歸納成要點(課后復習)。
2、正確記錄課堂筆記的方法:符號筆記,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符號。如用“”標明重點,用“。。。”引起注意;用“”表示重點,用“?”表示疑問等;不同顏色的筆標記不同的內容,如用黑色標記上課筆記,用紅色標記復習筆記。
3、哪些是學習的重點:①凡是發(fā)生在歷史轉折時期,對歷史進程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和事件;②凡是教材文字表達中具有“最大”、“最早”、“第一”、“領先”、“標志”、“開端”、“序幕”等字眼的內容;③凡是和當今世界時政熱點、社會焦點有密切聯(lián)系的歷史知識;④凡是教材內容配有插圖,課后有思考題、討論題和練習題的內容。
4、學習歷史的方法:①學習每個歷史事件要掌握五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意義;②分析歷史事件的三步曲,原因、經(jīng)過和結果;③完成練習題。
5、科學的記憶方法:把握教材,化繁為簡,理清線索;在理解的基礎上,搞清因果關系,理清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同時注意知識點的前后聯(lián)系和同類知識的拓展延伸。
初一政治學習方法技巧
一、如何學習初一政治
許多學生都對學習政治興趣不大,主要是覺得政治靠死記硬背,學起來沒有什么意思,而且有些學生根本就不懂得該如何學習政治,下面是我在長期的教學中總結出來的一些學習政治的方式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1、背。即是背書,眾所周知,學習政治一定要背書,但是,背書也要講究一定的技巧,背書要有內容、有目的地背,千萬不要盲目地背,否則,不但學不好政治,還會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覺得學來學去都學不好,干脆不學算了。因此,一定要學會背書,那么,該如何背,首先,確定數(shù)量,每天背書的內容不能太多,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太急功近利,每天最多只能背34道題,不能太多,太多就很容混亂,并且記不牢固。所以每天將這些題牢牢地記在腦子里,這樣每天一點點地背,一個學期下來,你腦子里就儲存著大量的知識,到考試前再認真復習,這樣,怎樣的考試都不怕了,考試成績一定也上去了。其次,要明確背書內容。許多學生都是不知讀什么的,總之,拿起書就無目的地讀,因此,一定要明確該背什么,每天老師上課要劃起來的簡答題就是背的內容,政治只有簡答題是最需要背的,其它的實際上都是靠理解、分析的。
2、看,即是看書。其實很多學生都以為只要背完書,政治就學完了,實際上,背書只是學政治的基礎,而且,只靠背書,考試只能是考合格的層次,要成績再上一個臺階,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還要學會看書。將課本的內容看深、看廣、看懂,理解課本的內容,并養(yǎng)成邊看書邊思考的好習慣??磿惨迷鯓涌?,看老師劃起來的重點、難點,課本的大小標題,課本特別標注的內容。只有不斷地看書,才能真正將老師傳授的知識掌握、理解,才會在各種考試中得心應手,應對各種試題。也只有學會看書的學生,才會主動地學習,才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3、用,即是用書。何謂用書,實際上就是運用課本的知識回答問題的能力。無論是在考試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學習的目的實際上就將知識應用。如果你很努力地背了書,看了書,但最終你卻不懂得將頭腦中的知識應用,實際上等于你什么都沒有學。那么,應該樣用書呢?首先,多做練習,做練習的過程,實質上就運用知識的過程,我一般情況下,教學生做練習必須經(jīng)過三個程序,第一:先不要看書,將所有會做的題目做完;第二:將不會做的題目查閱課本,從課本找答案;第三:不會做的題目抄答案。三種程序采用三種不同的色筆做標記,復習時,第一種粗略看一下就行了,第二種認真地復習一至二次,第三種要多次復習。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地掌握課本的知識。其次,在平時生活中,多些利用課本的知識,討論一些國內國際的時事,將知識面擴闊,將課本的知識深化,而且也可以提高學習政治的興趣,使學習政治變得不再枯燥。
以上這些見解和做法,只是我的一些淺見,正所謂學無定法,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都能夠促進自己的學習,都能使自己真正學到知識。
1、注意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勤于思考、勇于提出問題。教師備課是將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結合起來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同學們應當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并認真傾聽別人回答的問題,思考老師的點評和你的思考有什么不同,以便加深理解所學內容。例如關于“三個代表”思想的定義,有的同學能倒背如流,而換個問法:請試舉天津市政府如何以“三個代表”為指導勤政為民的,卻無言以對了。為什么?因為他不去思考其真正的涵義,只知道機械記憶概念。我們天津的天變藍了、地變綠了、路變寬了、河變清了、人們生活提高了,這正是“三個代表”思想的偉大指導。還要勇于提出問題,首先是要發(fā)現(xiàn)問題,而發(fā)現(xiàn)問題是思考問題的關鍵。再如有的同學通過人類社會發(fā)展一般過程的學習提出蘇聯(lián)解體、東歐巨變如何看待,就是一個很有質量的問題。
2、高質量地完成作業(yè)。政治題的練習要少而精。要把每次練習當做考試,按考試要求去做,做后要總結:錯在哪,為什么,如何改進等等,每次練習都要有提高。
3、掌握知識的脈絡要點。①以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的矛盾運動來串起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大動脈。②以總復習上的課題、節(jié)題、框題、標題為線索。③以各課的知識體系表為依據(jù)。④最好是在此基礎上自己總結知識體系表,化為自己的知識,做到知識的理論化、系統(tǒng)化,做到綱舉目張、胸有成竹。
4、分專題、多角度練習。例如可分:經(jīng)濟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三個代表”、共同富裕、精神文明建設等專題,也可從法律、時事、政治等角度去歸納。通過專題和多角度研究,可以將知識內在的聯(lián)系更加明確、重點突出。
5、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要關注生活、要關注熱點、要關注祖國和人類的前途命運。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不應該只做“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而應該做“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者。例如有的同學對國際熱點伊拉克危機很關注。引用第五課第二節(jié)第一框題的知識就可解決,這樣學既有興趣又能學以致用。中考要涉及大量的時事材料分析題,所以我們應該多觀察、多實踐、多思考。
二、初一讀不進去政治怎么辦
政治不同于語文,語文讀起來會感到有味。這是因為它是人們感情的直接流露,語言生動形象,語言的節(jié)奏感較強。而政治的語言比較抽象,它主要表達的不是人的情感,而是一種思想,理論性較強。那么,政治是否原本就是淡而無味的呢?不是的,政治內容所體現(xiàn)出來的辯證思維是任何學科無法比擬的,要學好政治必須把握其特點,因此,不能像讀語文一樣去讀政治。關鍵是去理解政治的思想觀點,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理解書中舉的例子是如何來論證原理的。同時,自己也必須舉一些已了解的例子。只有這樣,才能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形象。當然,舉例并不是目的,應該在具體的事例中歸納出本質,這個過程也是鍛煉自己的思維過程,你也就會在思考中找到了樂趣。
三、政治課上課聽講“五大方法”
1:同步聽課法
學生聽課的思路進程與教師講課的思路進程同步前進的聽課方法。聽課是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部分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因為聽課占了大部分時間,理解知識、掌握方法、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所以,聽課要打主動仗,一定要使自己的“聽”與教師的“講”保持同步。所謂“同步”,就是懷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和興趣,使自己的大腦處于高度的興奮狀態(tài),帶著預習中的問題,緊緊跟上教師講課的思路,專心聽,一步不離地和教師一道積極去思考、去聯(lián)想、去分析、去探索,尋找出問題的答案。這樣眼、耳、腦并用,方能“心知其意”。反之,“心不在焉,視而不風,聽而不聞”,教師講得再好,新知識也無法接受。有的學生,思維往往落后在教師的講解后面,“跟不上步伐”,甚至對教師講的重點、難點,因聽不懂被“卡”住。面對這種情況,千萬別停留在那里“死想”,而是先劃上記號,暫且承認它的正確性,留待課后再去解決,要馬上繼續(xù)跟上教師的思路,以便不影響后邊內容的聽講。善于積極思維的學生,往往又出現(xiàn)超載教師講課的速度,“野馬難收”,使同步聽課失去了意義。這部分學生也應該注意,既不要讓自己的思維滑得太遠,完完全全離開教師的思路,又不要放棄積極主動的獨立思考。要在聽懂的基礎上,把教師所講的重要論點、論據(jù)和分析論證的方法,用自己的話記下來,做到邊聽、邊記、邊思考,真正同步進行。
2:發(fā)問探索法
在學習過程中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探索的方法。在同一教室里聽同一位教師的課,教材和課時相同,大家的智力也差不多,有的人漫不經(jīng)心,不由自主地被教師“牽”著鼻子走;有的思維活躍,深思揣摩,不斷提出“為什么”。課畢,前者迷迷糊糊似懂非懂,無所補益;后者釋疑若干,獲益良多。可見發(fā)問探索法多么重要!俗話說:“好問無須臉紅,無知才應羞恥”。不敢大膽地發(fā)問探索,結果使問題愈來愈多,學習無法深入,愈學愈被動。
既要敢于發(fā)問探索,又要善于發(fā)問探索,這就需要我們獨立思考,刻苦鉆研。思考了、鉆研了就會不斷給自己提出問題,有所發(fā)現(xiàn)。有位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給自己作了“五不問”的規(guī)定:已學過的基礎知識未經(jīng)復習不問;教科書或主要參考書沒有看過不問;教師課后留下的問題未曾深入思考不問;找不到自己的矛盾所在不問;提不出自己的思路不問。學生在渴求知識的過程中,經(jīng)過深思熟慮,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積累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愛思、多思、善思和探索的習慣。
3:課堂筆記法
在聽課過程記下必備知識的方法。“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好課堂筆記好處是多方面的。第一,有助于抓住難點、重點和主要方法,便于課后再次回味教師的思路,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深化對課堂講授內容的理解;第二,有助于眼、耳、腦、手密切配合,協(xié)調活動,培養(yǎng)和提高感知、記憶、思維和寫作、速記的能力;第三,有助于把教師概括總結的知識提綱挈領地記下來,積累大量寶貴的資料,使所學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第四,有助于課堂聽講全神貫注,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記聽課筆記要做到三點:①處理好聽記的關系。作聽課筆記,學生處于一種較被動的地位,往往因“聽”誤了“記”,或因“記”誤了“聽”。有的同學為處理好“聽”與“記”的關系,提出“三記三不記”,即:重點的問題記,疑難之點記,教材上沒有的記,次要的不記,教材上有的不記,易懂的不記。由被動轉為主動。②聽、想、記結合,以想為主帥。從上課到下課,埋頭死記,一股腦兒充當錄音機和記錄器,課堂上沒認真聽,更無暇思考,無暇消化,筆記雖記得很多,但腦子里卻是一片空白,勢必影響聽課效果。有的同學抓住理解這一關鍵,總結了自己做筆記的方法:詳略得當選擇記,結合理解靈活記,抓緊時間迅速記,不懂問題特殊記。③定期整理筆記。應當在復習中定期對筆記加以補充整理。整理筆記的過程是個分析、歸納、綜合、邏輯思維的過程,不僅有利于知識的條理化、理論化,而且便于鞏固記憶和培養(yǎng)提高自學能力。
4:精力集中法
上課時,學生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學習之中的一種方法?,F(xiàn)在,我們有的同學心猿意馬,身在課堂,心在課外,不管教師講得多好,對他來說出是枉然。精力集中聽課的做法:①明確的聽課目的,課堂上便能較集中精力聽講,反之,坐在教室里要做到全力以赴,較為困難,因為這樣的同學缺乏聽課動力。②耳腦并用,邊聽邊思考,向自己不時提出“老師講的論點是否與客觀事實相符?”“所提供的材料是否充分、全面?這些論據(jù)是否必然得出其結論?”等等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使自己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避免注意力的分散。③大腦活動同肌肉活動一樣,經(jīng)過一定時間出現(xiàn)疲勞。每節(jié)課結束,要走出教室作短時間休息或活動一會兒,以避免大腦疲勞而反應力下降,思考力減弱,精力不集中。④邊聽邊作必要的記錄,以防止思想分岔。⑤加強鍛煉,保持身體健康,才會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5:集體討論法
課堂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通過對教材內容開展集體討論進行學習的方法。政治課的集體討論,歸納起來有如下三種:①質疑問題性質的討論,即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大膽質疑問題,由教師將問題歸類,發(fā)動和組織學生對自己提出的難點、疑點各抒己見,開展討論,盡量求得自己解決。②精彩段落評議性質的討論。即把教材的精彩片斷交給學生,讓他們給予評議、鑒賞。③專題性質的討論。即根據(jù)教材內容,選擇恰當?shù)膶n},讓學生積極發(fā)表看法,引起爭論,促成對教材內容的消化理解。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討論,不僅有效地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其口頭表達能力。
初一歷史學習方法總結
給枯燥的歷史涂上情感色彩
讀史使人明智,但在我們中學階段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往往注重了“讀”,而忽略了“明智”的過程,從而讓離我們久遠的歷史更加枯燥無味。希望下面的學習方法,能開啟我們“明智”的大門。
現(xiàn)在的歷史課本圖文并茂,資料豐富,趣味性強,我們應該能從中感受到歷史的魅力??墒?,因為習慣了課堂上的背、背、背、寫、寫、寫,我們對歷史的學習已經(jīng)很少帶有感情色彩,難怪很多同學說喜歡歷史,但不喜歡歷史課。那么,我們該怎樣學,才能讓歷史釋放出它的情感色彩呢?
我們知道,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屈辱史和抗爭史,其中有很多正面和反面的材料是我們接受情感教育的絕好教材。如學到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時,我們惋惜、痛恨溢于言表;學到八國聯(lián)軍侵華、清政府戰(zhàn)敗,被迫簽訂《辛丑條約》,再看到慈禧太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丑惡嘴臉時,我們攥緊了拳頭,恨不能揍扁這個老太太;學到“血染盧溝橋”,我們感慨中國軍人那種為民族利益而獻身的精神;學到“南京大屠殺”,我們痛恨沒有人性的日本侵略者的野蠻、殘暴……
在憤怒過后、感慨之余,你的內心留下了什么?我們不妨用下面的方式,看看你眼中的歷史是什么情感色彩的?
開辯論會
如“火燒圓明園”這段歷史雖然過去,但圓明園的殘垣斷壁仍在,當你站在它面前時,有何感想?我們可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辯論。下面是兩種基本的觀點:第一種是復原圓明園。應該根據(jù)歷史資料的記載,對它加以復原。讓它重新?lián)碛惺澜缛f園之園的桂冠,重現(xiàn)世界建筑瑰寶的風采。從而吸引更多的世界游客來此,飽覽它的風采,這樣既傳播了中國古典文化,也可彌補我們當年的損失……第二種是不贊成復原。要復原圓明園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況且復原的帶有現(xiàn)代味,它的觀賞價值比起真正古典的要大打折扣。倒不如讓它以現(xiàn)在的殘垣斷壁凄涼的躺在那里,讓每一個來參觀的人去自己想象那段屈辱的歷史,從而激勵后人。知恥而后勇……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不同的看法,加入到不同的陣營中,請各陣營選出一名“營長”,做好記錄,我們的記錄稿也可以作為寶貴的歷史資料存檔。如果課堂上想的還不全面,可以課下再通過查閱資料繼續(xù)補充。這樣,通過辯論、傾聽、學習,我們對這段歷史的認識就不再是時間和事件的枯燥堆積,而是一種情感的內化。
獻計獻策
如學完了近代列強侵華戰(zhàn)爭,“目睹”了清政府的一次次失敗和屈辱的簽約,你除了憤怒,還有什么?你痛恨清政府的腐朽無能,痛罵慈禧太后、李鴻章這些賣國賊,假如你生活在那個時代,這些痛恨都改變不了歷史,倒不如設身處地的給當時的中國找條光明之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聯(lián)系今天你所儲備的知識、所看到的、感受到的現(xiàn)實生活,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積極獻計獻策。我們能想到改革,發(fā)展經(jīng)濟,今天的改革開放就是最好的例子;想到革命,把這個腐朽的清政府推翻,別讓賣國賊當權;想到整頓軍隊,加強軍事力量;想到廣泛發(fā)動人民群眾……你也許會覺得這些想法不著邊際,但是當你看到第二單元: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時,你會感嘆,原來我們的前輩也是這樣想的、這樣做的、這樣為中國的光明前途而探索的。只要我們每個人敢想、能干、富有責任感,都可以為國家民族作出貢獻,從而增強自豪感、責任感。
搜集圖片
新課程下教材中的圖片明顯增多,圖文并茂。但我們往往覺得太陌生,不太感興趣,因為圖片中的人和事離我們太遙遠。如果是我們自己“參與”的或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的相關照片,我們的關注程度可能就大不一樣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自己動手搜集圖片并與其他同學分享。如通過“重走長征路”搜集遵義城、瀘定橋等相關圖片;參觀抗日戰(zhàn)爭遺址,搜集盧溝橋事變、血戰(zhàn)臺兒莊等相關資料;走進沂蒙老區(qū),尋訪孟良崮戰(zhàn)役的遺跡;和你身邊的革命老前輩成為“忘年交”,聽他們講那過去的故事等。通過自己搜集圖片、資料,你所記住的就不僅僅是幾個枯燥的時間、數(shù)字和人名了,而是帶著一種深深的情感去認識這段歷史,那么這段歷史中的人和事也就被你賦予了情感色彩。
這些方式,靈活多樣,課上、課下都可以進行,全班同學都可以參與。我們在參與中激發(fā)興趣,在興趣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感悟歷史。那么,歷史也就在我們的思考、感悟中涂上了情感色彩。
學習歷史要把握好三個環(huán)節(jié)
自學環(huán)節(jié)
?、僮宰x。反復閱讀新教材,了解課文大意,掌握脈絡,既讀書又讀圖,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落實到教材之中。②思考。積極獨立思考,明確重點、難點。③找出問題。將課文中尚未弄懂的問題記下來或在課本上做出標記。④補習。補習舊知識,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融匯。⑤練習。尋找自學思考題答案。
聽課環(huán)節(jié)
?、偃褙炞?,努力排除一切干擾,做到眼、耳、手、腦多種感官并用,跟著老師的思路走。②目的明確。帶著新課所要解決的問題和自學時存在的問題聽課。③多思、勤問。要確立多個思維點,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理解所學問題,大膽回答問題,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④認真讀圖表。歷史教材有很多圖表,學生應根據(jù)要求,認真的讀,運用圖表分析歷史人物、歷史現(xiàn)象、歷史觀點。獲取更多的歷史知識。⑤做好課堂筆記。要聽記統(tǒng)一,有詳有略,不但要用文字記,而且要利用圖表進行記錄。
復習環(huán)節(jié)
?、賴L試記憶。合上課本,回憶所學內容,如有模糊問題,翻開課本后再記憶。②將知識系統(tǒng)化,要抓住中心問題,將新舊知識進行分析比較,使之綱目清晰,條理分明。③整理筆記。通過嘗試回憶,再一次閱讀課文、圖表,對筆記進行補充、糾正、整理,有利于深入掌握。④填圖表、憶圖表。先做歷史填充圖,最后合上圖表回憶,如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可閱圖表后再憶,直到清晰為止。⑤及時復習。只有復習才能不遺忘,才能記得牢固。
歷史知識的要點式記憶法
名詞五點法
即用五個要點概括名詞
即:①時間;②地點;③人物;④內容;⑤評價或意義。此法適合于人物、事件、著作等類別的名詞。
如:《孫子兵法》可這樣概括:①春秋時期;②吳國;③軍事家孫武所著;④總結了前人及自己作戰(zhàn)經(jīng)驗寫成《孫子兵法》;⑤世界聞名的古代兵書。
數(shù)學代表法
即把某一歷史知識通過一個或幾個數(shù)字概括出來,形成要點。
如:中國共產(chǎn)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內容,可概括為“一化三改”即:工業(yè)化、對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提取字頭法
即提取某一歷史知識每一句的頭一個或幾個字為要點,組成另一個詞或一句話。
如:記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內容時,可記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給農民;田地不得買賣;土地屬國家;改革行政制度。
關鍵字詞法
即抓住某一歷史知識的關鍵字詞歸納成要點從而提高記憶效果。
如:我們可將形成的過程用幾個關鍵字掌握:即①開始;②進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然后聯(lián)系幾次列強侵華戰(zhàn)爭的影響:①鴉片戰(zhàn)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進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戰(zhàn)爭及《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④八國聯(lián)軍侵華及《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淵。
概括記憶法
就是將某一歷史知識加以概括,使之簡單化。
如:拉美革命的過程可概括為:一場革命、二個階段(1810—1815;1816—1826)、三個中心(墨西哥、委內瑞拉、阿根廷)、三個領導人(伊達爾哥、玻利瓦爾、圣馬丁)、反對2個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場決戰(zhàn)(阿亞庫巧戰(zhàn)役)即“123321”就可以將整個拉美革命進程完全掌握。
成功學習歷史四部曲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 要想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有頭腦的“明智”之人,就必須學好歷史。如何學好歷史呢?最基本的就是從以下四方面做起:
未雨綢繆第一部曲──預習要充分
預習是首要環(huán)節(jié)。預習的目的在于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個總體了解,以便上課時有目的的聽講,集中精力解決好新課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學習新課前必須預習。預習時要認真仔細地閱讀新課內容,預習時要讀懂詞句,聯(lián)系有關知識,了解課文內容及重點難點,劃出生字新詞或概念。預習時要邊讀邊記,把疑難問題注在書上,為上課作好準備。課前預習中如果發(fā)現(xiàn)有與新知識相關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舊知識時,應先回頭來重溫舊課,并弄懂舊知識。
良好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堅持每天預習。在預習的時候,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預習當作任務完成,而要將它作為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來看待。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邊看書,邊用筆在書上進行“圈、點、勾、畫、批”。圈點的過程,就是提煉重點的過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過程,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聚精會神第二部曲──聽課要認真
聽課是關鍵環(huán)節(jié)。聽課是學生在課堂學習時的一種主要活動,是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一般來說,一堂歷史課所涉及的內容(如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歷史過程等)、概念(如歷史的時間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次性出現(xiàn)(如一個歷史事件的過程,教師不可能在一節(jié)課上重復講述)。聽歷史課的方法,可分為“聽”、“思”、“記”三個方面。所謂“聽”,即在聽課時要抱著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集中注意力,及時和準確地吸收教師所講的內容,尤要關注要點,把握重要之處。所謂“思”,即在聽課時要主動進行思考,一方面要對聽到語音、語義等進行辨識,對所傳達的信息及時作出反應;一方面還要對信息加以篩選,以吸收有價值的信息:聽課的思考也包括考慮是不是聽懂了,有沒有疑問等自我質疑。所謂“記”,是指在聽講的過程中在筆記本上做聽課筆記。歷史課堂筆記,一般是記錄板書提綱、基本概念、重要觀點等,還可對教師講述的內容選擇記錄,尤其是一些補充性的內容。筆記要整潔,以便于復習。
學而時習之第三部曲──復習要及時
“學而時習之”。復習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達到“在腦子里翻書”的境界。一般來說,復習的類型有隨堂復習、課下復習、階段復習、期末復習等,每一種類型的復習目的、復習范圍、復習要求是不同的。復習基本的方法有整理學習筆記、編寫復習提綱、重點閱讀、比較相關的知識、對知識進行分類與歸納、構建知識體系等,并與練習相結合。最好是能每星期復習一次,每個月再復習一次。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因為歷史容易忘,今天記得滾瓜爛熟的東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復習歷史要注意計劃性,除了跟上老師的復習進度外,自己還應有自己的計劃,哪段時間復習哪段內容,注意科學合理。
及時演練第四部曲──練習再提高
在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提高我們的應用能力,進行鞏固練習。練習題分為兩類,一類是考查記憶能力的,把書背會了,就行;一類是側重于考查思維的,這一部分題目如果你沒有那個能力,書背得再多也沒用。練習對于知識的鞏固、技能的運用等是必要的,有意義的練習實際上是一種新情境下的繼續(xù)學習,學會做作業(yè),也是學習的一個方面。要熟悉各種題型的特點和規(guī)則,按照要求進行解題;要把握答題的準確性和完整性。
總之,運用正確的方法和策略,把握好歷史的知識脈絡,汲取智慧和營養(yǎng),就能學好歷史,并用歷史知識來豐富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