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學音樂應該怎么學習才好
音樂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各種音樂學習方法的討論在當今算比較受關注的話題。那么想學音樂應該怎么學習才好?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音樂的技巧,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音樂的技巧
(1)唱譜同時打節(jié)拍
很多學生只唱譜不打拍,造成節(jié)拍、節(jié)奏混亂,唱譜應跟打拍子同步,一般可用腳或手打拍子。動作應是上下動,即打下去是正拍,彈上來是反拍。每個拍子打成下、上,即分拍。這樣有利于學習半拍的概念,使附點、切分、弱起等節(jié)奏變得容易。很多學生之所以總是搞不清楚附點節(jié)奏和切分節(jié)奏就是因為只打拍點不打反拍。另外,我反對一開始就把分拍唱成拍數的做法,這樣雖容易搞清分拍數,但容易跟樂曲真正的拍數混淆,同時也不適用于時值較長的音符。所以我的做法是眼看譜、嘴唱譜、腳打拍、手演奏、耳聽奏。這才是真正的開發(fā)智力、協(xié)調發(fā)展。
(2)唱譜要唱節(jié)拍數
很多學生唱譜只唱音,不唱拍數,那就很難搞清這個音到底多長。我的做法是超過一拍的音必須唱拍數,如2拍的Do就唱Do 2,三拍就唱Do 2 3,有幾拍唱幾拍,這樣無論時值多長都容易區(qū)分,尤其碰到延音線節(jié)奏容易搞清拍數。這對附點節(jié)奏也適用。例如:前附點節(jié)奏1. 1 就可以唱成Do 2Do,加入之前拍子的下上打法,很容易搞清附點節(jié)奏。
(3)唱譜要加入樂譜中的各種記號
只是唱音符、唱節(jié)奏還不夠,音樂中有各種演奏記號、表情記號、力度記號等,唱譜應盡可能把各種記號唱進去,而不是等會唱音了甚至會演奏了再考慮這些記號。比如跳音就應唱得短些,重音就應唱得強些,連音就應唱得連貫。對于鋼琴和吹管樂器,我們特別要求學生要把換氣也唱進去。因為歌唱是需要換氣的,對于鋼琴來說,換氣即意味著提手,有些學生彈琴老是不提手,一方面可能沒有意識到非連音彈法,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因為唱譜不換氣。這如同太極拳,吸氣總是意味著身體的上提動作。
學音樂的建議
1.音樂享樂興趣。聽一段自己喜歡的音樂無疑是一種精神享受,在感受音樂帶來的美感時,人一定是快樂的。這種給身心帶來愉悅的事情誰都會有興趣去做。這就是我所理解的音樂享樂興趣。不同的年齡段的人都會有這種興趣,只是享樂的音樂內容會因人而異。蹣跚學步、咿呀學語的嬰幼兒聽到適合他的音樂,也會對聽到的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而手舞足蹈。很多少人會不經意地學會哼唱天天播放的電視熱播劇的主題歌旋律,當然這種學唱還是屬于享樂行為。年輕人又有幾個不能隨口哼唱幾句最近網絡上廣為傳唱的口水歌曲?這是一種音樂享樂興趣。很多家長把孩子對音樂的享樂興趣作為送孩子去學音樂的理由。也有很多成年學生自己感覺對音樂感興趣而報考音樂專業(yè)。音樂能給人帶來美感帶來享受,因此很多人會因為在生活中得到的音樂享樂而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驅使很多人主動或被動地走上音樂專業(yè)學習的道路。
2.音樂學習興趣。在音樂學習中“興趣”能激發(fā)學習者的求知欲,但僅靠興趣的驅使而達到長期堅持不懈地學習音樂的目的是不現實的??v觀現在的音樂學習者中幼兒、少兒(包括學齡前的幼兒、小學生、初中生)占有比較大的比重,以這個人群作為分析對象比較有代表性。
幼兒及少兒通常是在家長的監(jiān)管下學習音樂,這類人群在音樂學習的開始和結束的過程中幾乎是沒有話語權的。學音樂的動機絕大多數來自于家長而并非本人,就算本人起初有學音樂的動機也是不成熟的動機。這類人群學音樂的起始動機一般是兩種。一種是家長僅僅是想培養(yǎng)小孩子的興趣愛好,從頭至尾就沒打算將來讓孩子學音樂專業(yè),走音樂專業(yè)的路;還有一種動機是家長先讓孩子學學看,或者將來就讓孩子學音樂專業(yè),從事音樂工作。家長的動機一般是來源于自己對音樂感興趣,或者是發(fā)現孩子對音樂感興趣,比如家長一直比較喜歡聽音樂,或者發(fā)現自己的小孩聽到他喜歡的音樂就會做出某種回應,這的確是對音樂感興趣的表現,但這種興趣通常僅僅只是音樂享樂興趣。家長認為自己對音樂感興趣就一定能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興趣,孩子對音樂感興趣了就一定能學好音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殊不知興趣僅僅是讓孩子正式開始學習音樂的“引導者”,而不能成為長期學習音樂的“好老師”。
學音樂的注意事項
1.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是音樂專業(yè)學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其中包括:基本樂理、視唱練耳、基礎和聲、曲式分析與歌曲寫作、復調音樂、樂器法、配器、音樂史、音樂美學等等課程的學習。廣義的音樂理論還應該包括演唱理論、演奏理論等等。音樂是感性的,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理論都是前人在不斷的音樂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但其實在音樂實踐中大多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也就意味著學習音樂理論只能幫助學習者認識音樂,而不能完全呆板地用音樂理論去指導音樂實踐。音樂是靠聲音去打動人的,我們對音樂的興趣主要是來自于由各種聲音制造的各種音響效果和氛圍對我們的感官形成的刺激,所以純音樂理論的學習是非常乏味和枯燥的。
2.音樂表演生理技能的學習與練習。這里所說的音樂表演生理技能的學習與練習指的是聲樂演唱技能和樂器演奏技能的學習與練習。演唱理論和演奏理論的學習,涉及到了人體生理構造知識和樂器構造知識。主要是指對人體用于演唱或演奏的部位和腔體的了解,對要學習演奏的樂器的性能及表現力的了解。學習如何充分地調動身體的機能去演唱或者演奏樂器的理論知識。
在不斷地提高生理表演技能的過程中,學習者花時間和精力學習和練習最多的部分并不是優(yōu)美動聽的名曲,而是大量的沒有太多音樂旋律美感的進階式的練習曲,而且為了要達到演唱或演奏技術的提高,需要經常反復地練習同一類型甚至同一首練習曲。在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通常沒有量的積累是達不到階段性的提高的。在不斷地提高生理表演技能的過程中,興趣是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的,我想沒有誰會對長時間重復沒有旋律美感的練習曲感興趣,假如是僅僅憑著對音樂的享樂興趣而學習音樂的音樂學習者,很快就會因為枯燥的練習曲而喪失對音樂的學習興趣,而放棄音樂學習。
3.音樂感覺的培養(yǎng)。音樂感覺是對音樂作品所表達的內容的理性理解和感知能力。音樂通常是通過對比的方式來表達音樂內容的。對比包括音高、節(jié)奏、節(jié)拍、調式、調性、力度、速度等因素的對比。比如,音樂高潮部分的演唱和演奏力度通常會比音樂的呈示部分要大一些;音樂旋律在進行音階上行的時候通常會用漸強的手法去表現;音樂旋律在進行音階下行的時候通常會用漸弱的手法去表現,具體的表現手法還是要根據音樂作品本身的需求,也跟表現音樂的人有關系。音樂的對比方式并沒有完全統(tǒng)一量化的標準的,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從眾的音樂人會把符合大眾的聽覺習慣作為表現音樂的標準,想展現個性的音樂人會有著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獨特的理解。
對聆聽者來說,如果聽到表演者僅僅是機械地完成一段毫無表情的音符,那會是非常乏味的事情。在演唱或演奏音樂的時候最不可取的就是“不作為”的行為。所謂的“不作為”就是對音樂作品的內容根本就不去理解或者缺乏理解能力,對于演唱或演奏的作品不做對比處理,僅僅是依靠生理演唱、演奏技能去完成一部音樂作品,這種表演者就可以稱之為毫無音樂感覺的表演者。所以音樂感覺的培養(yǎng)是音樂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必須聆聽大量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并對作品進行音樂理論分析。對于大量聆聽優(yōu)秀作品這是很多音樂學習者都感興趣的事情,但對作品進行詳細的理論分析又是一件非??菰锏氖虑椋治瞿芰Φ奶岣弑仨毥⒃谝魳防碚搶W習的完善之上,所以音樂分析能力的提高過程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
4.長期不懈的音樂實踐。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學好音樂,必須堅持長期不懈的音樂實踐。對于音樂學習者來說,音樂實踐是參與實質性的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表演、比賽活動、音樂考試等一系列實踐活動。音樂實踐活動有助于音樂學習者檢驗自身的音樂水平和能力。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之后可以對自己現階段的音樂學習做出總結并制定下一個進階目標。同時,通過音樂實踐活動如能取得好的成果,有助于提高音樂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練習的積極性。
猜你喜歡:
1.學唱歌技巧
5.自學唱歌入門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