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方法具體有哪些
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方法具體有哪些
小學語文預習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對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預習水平,是大有裨益的。那么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方法具體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方法
(一)默讀
拿到一篇新課文,由于會有一些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初讀課文時,可以采用默讀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讀的要求有兩個:一是了解課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介紹了一個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訴我們哪些知識,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對全文獲得一個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準確地找出全部生字,劃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語句。
(二)查問
就是通過查閱字典、詞典,或問別人(包括同學、老師、家長)對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對不理解的詞語,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三)朗讀
生字認識了,就可以放聲誦讀了。“眼過三遍。不如嘴過一遍”,大聲誦讀,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都很有好處。預習的朗讀一般可讀三遍,第一遍重在鞏固生字的讀音,要把課文讀通讀順;第二遍注意文章內(nèi)容,思想意義,了解文章寫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說明的東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結構,寫作方法。
(四)摘抄
就是把應該積累的詞語句子和自己認為值得學習、借鑒的詞句摘錄下來。“嘴過三遍,不如手過一遍”,動手摘錄,使眼、手、腦并用,效果比讀更好。
(五)思考
通過一系列的預習活動,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時,還應該靜靜思考一下,這篇課文在文字上、語句上、內(nèi)容上、知識上、思想意義上還有哪些問題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或向同學和老師請教的。對這些問題,有的可以直接在書上做記號,有的最好書面寫下來。
小學生語文預習建議
1.教給預習方法,落實預習問題。預習一般是在課外進行的,但是學生開始不會預習,因此在最初的時候應該把預習拿到課堂上來,對學生進行預習的指導,帶著學生一起預習,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1)閱讀課題,揣摩課文內(nèi)容。我要求學生每學一篇課文先要閱讀課文的課題,根據(jù)課題提出問題,來揣摩一下文本的內(nèi)容,然后再讀課文,用回答問題來印證自己的判斷與課文內(nèi)容是否一致。如在學習《跳水》這一課時,很多學生根據(jù)課題提出了問題:誰跳水?為什么要跳水?跳水的結果怎么樣?這些問題引起了學生急于探究文本內(nèi)容的好奇心,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2)查閱資料,了解時代背景。有些課文所描述的內(nèi)容與我們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很遠,學生對于文本內(nèi)容所描述的難以想象,很難引起共鳴。我就讓學生在網(wǎng)上查閱相關資料進行了解,這對于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學習《雅魯藏布大峽谷》這一課時,課前先讓學生了解雅魯藏布大峽谷這一奇特的自然景觀及形成原因,就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我們祖國的神奇與美麗,從而會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3)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學生初讀課文時,可先用圈點勾劃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詞及多音字,然后讀準字音、認清字形,再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弄懂詞義,以便第二天到課堂上與同學討論。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自學字詞的能力,也有利于掃除語言文字上的障礙,更便利了學生順利地讀懂課文。
(4)再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要教給學生自己看書的方法,要求學生在自己看書時做到認真讀、動手寫、動腦想、動筆畫。認真讀就是讀準字音,眼睛要看得快,由一字一詞地看書變?yōu)橐痪湟恍械乜磿?。動手寫就是寫生字、生詞、句子或重點段落。動腦想就是想課后練習中提出的問題,想一想是否明白了,多問幾個為什么。動筆或就是對課文中讀不懂的地方,或對課后思考練習中解決不了的問題做出標記,及時查閱工具書自己攻破,解決不了的再向老師或同學質疑。
(5)細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俗話說:“不會提問的學生就是不會學習的學生,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勵學生再次回到課文中,通過反復默讀思考,提出自己在預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或者對這篇課文獨特的見解。這正是學生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具體體現(xiàn),這一步預習完成得好,可為課堂上“問題的探討”這一雙邊活動奠定基礎,也活躍了課堂氣氛,節(jié)約了時間,使自主合作學習的效果更好。
2.檢測預習效果。記得美國一著名專家曾經(jīng)說過:“只有當學習者知道學習的結果如何時,才能產(chǎn)生學習興趣。”可見,及時檢查預習情況,對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當學生預習后,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的形式有教師提問檢查、同桌互檢、小組交流匯報、全班匯報等。檢查中,若發(fā)現(xiàn)學生沒有完成預習,要充分發(fā)揮小組的優(yōu)勢,讓小組長督促其及時補上,逐漸培養(yǎng)小組長和同學間互相監(jiān)督,以此來督促學生自覺預習習慣的養(yǎng)成。無論采用哪種形式檢查,檢查后我都要對該次預習情況進行評講,達到預習要求的用小紅星以示鼓勵。
3.由扶到放,成為自覺行為。從一開始的要求,到檢查督促,一段時間后,一部分學生不用老師提醒也知道要預習下一課了。這樣就成了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這部分學生就可以讓老師省心不少了。但還有一部份學生暫時沒有養(yǎng)成預習習慣,那么就需要教師仍然去提醒督導。我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終能讓預習成為大家的一種自覺行為。
小學生語文預習重要性
首先,預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預習的過程就是學生自讀自悟的自主學習過程。自主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新型學習方式,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掌握自學的方法,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在教學中我們也常??梢钥吹?,學生在有興趣的情況下學習,效率最高。而預習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己學習的興趣和意志力,近而使他們能主動去學會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僅能儲備知識而且還可以形成他們的某些技能。
因此可以說,預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在已獲得知識能力的基礎上,在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指導下,利用各種學習條件和途徑,有目的、有計劃地主動學習新知識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要“運用自己的心力,去嘗試了解”新的學習對象。
比如,要通讀或瀏覽課文,就得默讀或速讀,遇上生詞難字,就要親自動手去翻翻字詞典;對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嘗試著去查閱有關書籍獲取新知;對難解之處就要圈圈點點以存疑質疑;對體現(xiàn)段意和全文主旨的關鍵句、中心句則需標明畫出,對經(jīng)過初步探索而有所悟有所得之處則要做些批注或摘錄;要縱觀全文,就要學著概括段意,編寫提綱。
可見,這一學生自我求知的過程,就是良好讀書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就是自學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
其次,預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強調(diào)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準備。學生學習課程知識,課前的預習,既是心理準備,也是具體內(nèi)容的準備。預習是促進孩子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激發(fā)孩子求知欲,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對一篇課文的預習,學生提前了解了要學習的課文生字生詞、課文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識背景,為上課掃除部分知識障礙,而在預習中不懂的地方,他們會聽得更專心。這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為上課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心理狀態(tài),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礎;用教育學的理論說,帶著問題上課,求知欲更強,變被動為主動,預習中獨自弄懂的內(nèi)容,經(jīng)過了積極思考,就難于遺忘。預習中沒有弄清的問題,經(jīng)過了一番思考,聽課時豁然貫通,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印象經(jīng)久不忘,可以大大提高聽課的質量。因此,預習的深入與否,效果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率。
第三、預習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對于教師來說,學生課前充實的預習,很多教學內(nèi)容就可以放在了課前,在預習中解決,課堂上花少量時間檢查一下學生的預習情況,教師就可以抓住重點、難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學生通過預習已掌握的教學時一帶而過,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生課文學習的重點和學生學習的難點上,從而提高課堂效益。
第四、預習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拓展延伸。
有了課前的預習,學生課堂上的交流就會更充分,思考會更深入,會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在課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內(nèi)容,讓探究學習更深入、更有效。
小學語文課預習的?,F(xiàn)問題
1.預習在學生眼里根本就不算作業(yè)?“真是無語了,怎么回事啊,明明是叫他們昨天預習好的,今天上課都跟不知道似的,手都不會舉的……”辦公室的同事又抱怨了。是啊,似乎是一件很郁悶的事情,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我想,也許有這幾點:(1)老師自己不重視預習。(2)學生不重視預習,(3)家長不重視預習這項作業(yè)。久而久之,預習就真的變成了可有可無。
2.學生不知道怎樣才算是預習。我所任教的是四年級的學生,在班上我問過我的學生:老師讓你們預習,你們都怎樣預習啊?學生回答說把課文讀一遍,然后劃出生字新詞讀一讀,讀會了就預習完了。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能有兩種原因:第一是老師的放任自流或要求過死,導致學而無趣。老師的放任自流表現(xiàn)為對學生的預習不聞不問,不作任何要求。要求過死表現(xiàn)為對學生的預習要求千篇一律,結果是學生沒有任何“自主”可言,只有做預習練習的“不自主”。這樣缺少正確的引導或是要求過死,都導致了學生對預習的茫然。
3.老師缺少對學生預習方法的指導。就我平時的教學來看,雖然我也要求學生預習新課文,卻沒有給學生講要怎樣去預習,似乎以為這些事情學生都會的,就不應該是老師講的東西。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認為預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應該讓學生自己去“自主”,老師不應該過問;另一方面可能是老師對預習的研究不夠,不知道怎樣指導學生自主預習,所以在布置學生預習的時候也就很簡單草率:課文讀一讀,抄寫字詞兩遍。時間一長,學生既不會預習的方法,也不會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當然也就不去預習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