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談學習方法的故事
熟習經(jīng)典,入乎其內(時間);融會貫通,可以出乎其外(造化)。那么論語中談學習方法的故事有哪些?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論語中談學習方法的故事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論語中談學習方法的故事一、困而后學
孔子三歲喪父,家道中落,他在幼年時必須替人放牧牛羊、看管倉庫,做過不少雜役,也深知民生疾苦。直到十五歲立志向學,人生視野豁然開朗,知識、才能、品德與時俱進,乃成就一位彬彬君子。就知識而言,他幾乎無所不學,《詩》《書》《禮》《樂》《易》五經(jīng)皆通。就才能而言,則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無不嫻熟。就品德而言,則日新又新,自強不息,使弟子們心悅誠服。
有人以為孔子是“天縱之圣”,靠著天賦過人而卓爾不群,無所不能??鬃邮钦\實的,一方面說:“我非生而知之者也,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努力向古代圣賢學習,逐漸溫故知新、融會貫通,才得到眼前的成績。另一方面,他毫不避諱地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子罕》)正是因為年幼時,家里窮困,也沒有什么社會地位,孔子必須腳踏實地從基層民眾的生活中,走出自己的道路。
到了“三十而立”之后,能否得君行道呢?求人不如求己,孔子從不放棄自我成長的機會。他說:“吾不試,故藝。”(《子罕》)意思是:我不曾被國家所用,所以學得一些技藝。學習技藝的目的是謀得一官半職,可以發(fā)揮所長,貢獻社會人群;現(xiàn)在所謀未遂,所以只好繼續(xù)培養(yǎng)各種專長,等待時機成熟。
論語中談學習方法的故事二、 大公無私
大公無私是高尚的人生境界,具體的修養(yǎng)過程卻十分平易。以孔子為例,他特別回避四種誘惑,值得我們參考?!墩撜Z》記載:“子絕四。毋意【臆 ( yì )】,毋必,毋固,毋我。”(《子罕》)“意、必、固、我”是連續(xù)發(fā)展的步驟,一步走錯,陷于主觀的臆測,很可能就自以為是、執(zhí)迷不悟,最后則是有我無人的結局,大家不歡而散。
首先,就“意”來看,每個人都有想象力,都可以猜測事理。一般而言,在事情尚未發(fā)生、理由尚未查明之前,我們喜歡發(fā)揮想象力,猜測真正的情況。但是,猜測成為習慣之后,主觀意志往往勝過客觀真相,甚至加以曲解,指鹿為馬,顛倒黑白。英國哲學家培根強調求真精神,主張打破“市場假象”,因為市場謠言紛紛,只能造成人心惶惶。其次,一旦想象形成,就會認定“必然”如此,把它當作一個信念來堅持,反而看不清事理的發(fā)展。
一塊錢的銅板雖小,你不可能去操縱整個世界,你所能控制的只是你自己的思想、感覺和行為。——艾伯特·埃利斯
若是緊靠眼睛,也會遮蔽一切陽光。缺少光明,自然無法注意新的跡象,只能困陷于主觀的狹隘世界里。孔子被孟子推為“圣之時者”,因為“時機”改變,人的觀念與行為也須隨之調整。然而,這又不是投機取巧,而是因時制宜。最明顯的例子是:“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憲問》)若是念念在“必”,則無法考慮“時”。
接著,“固”就是不知變通的意思。儒家堅持仁義,但是在實踐上則以“通權達變”為原則。譬如,二十四孝令人感動,但未必人人皆可效法。重要的是孝心,表現(xiàn)方式則需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判斷??鬃庸膭畲蠹覍W習,因為“學則不固”,見多識廣之后,可以避免頑固執(zhí)著,自己的心情也會比較開朗。
最后一步是“我”。儒家對于人我關系,首重“恕”字,“如心為恕”,就是將心比心,為人設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顏淵》),這是互相尊重的態(tài)度。凡是牽涉到別人的言行,都要謹慎為之,以免盲目膨脹自我否定別人,形成各種不必要的困境。儒家固然肯定道德修行,但是從未忽略理性與智慧??鬃幼约旱奶幨缿B(tài)度就深具彈性——“無可無不可”,然而這又與見風轉舵的鄉(xiāng)愿大不相同。何以故?因為任何信念在付諸行動時,都要考慮相關條件的改變,而不是“執(zhí)一廢百”的方式可以奏效的。
論語中談學習方法的故事三、尊重傳統(tǒng)
孔子描寫自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喜愛傳統(tǒng),是否就必須如此保守,只是闡述而不去創(chuàng)作呢?到底這個傳統(tǒng)是指什么?孔子對于一般的學習,是否也如此保守?難道孔子缺乏創(chuàng)造精神?這些問題雖然涉及過多的聯(lián)想,但是有助于了解孔子的立場。
首先,傳統(tǒng)是個人生命之源頭,也是個人最后回歸的世界。它的具體表現(xiàn)是禮樂。禮樂代表一個社會共同遵循的價值體系,來源神圣,應用廣延?!吨杏埂氛f:“雖有其位,茍無其德,不敢作禮樂;雖有其德,茍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
我來,不是為了破壞,而是為了成全。——耶穌
換言之,必須德位兼?zhèn)洌仁鞘ト?,又是天子,才有資格制禮作樂。周公正是典型代表,所以孔子以他為楷模,經(jīng)常夢見他??鬃与m有圣人之德,卻無天子之位,所以無法制禮作樂。如此,他說自己“述而不作”,豈非十分自然的事?
至于一般的學習,孔子則絕不保守,反而處處肯定創(chuàng)意。他要求學生“舉一反三”,不能死背教材,卻要活潑聯(lián)想。他嘉許子貢的“聞一知二”,以及子貢所謂的顏淵“聞一知十”(《公冶長》)。學生若不先去苦思冥想,他不愿意主動啟發(fā)。他說話精簡,回答學生像扣鐘一樣,不扣不鳴。
有人以為,孔子既然說過“述而不作”,他就應該不是《春秋》的作者。不管事實上如何,孔子的“不作”并非不寫作之意。他說:“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述而》)也許有人是“不知而作”,孔子并非如此。他是“知而作”。且先不問:“不知又怎能作?”孔子無疑是肯定一切經(jīng)過學習人生道理而主動創(chuàng)作的行為,其中自然包括寫作在內。結論是:對傳統(tǒng)要尊重、接受、遵行;對實際人生事務,則須發(fā)揮創(chuàng)意,日新又新。承先啟后,即是此意。
論語中談學習方法的故事四、教育的對像
“自/行束修/以上”。意思是:從十五歲(可以行束修之禮的人)以上。換言之,只要十五歲以上的孩子,孔子就愿意教誨。這正是“有教無類”(《衛(wèi)靈公》)的心懷與抱負。
人類天性渴望求知。——亞里士多德
論語中談學習方法的故事五、如何處理不同的聲音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為政》)
反對的意見在兩個方面對我有益:一方面是使我知道自己的錯誤,另一方面是多數(shù)人看到的要比一個人看到的更清楚。——笛卡爾
這句話并不清楚,譬如,“攻”是批判還是研究?“已”是消滅還是語助詞?由于各有二義,組合起來就有四種說法:一、批判異端,禍害就消滅了。二、批判異端,那就是禍害啊!三、研究異端,禍害就消滅了。四、研究異端,那就是禍害啊!
由于“攻”字在《論語》出現(xiàn)四次,其他三次皆做“批判”講,如“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先進》),“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顏淵》),因此我們最好也采用“批判”之義。前述第三、第四說法可以擱置。
“批判異端,那就是禍害啊!”消極方面,不要黨同伐異,順我者生,逆我者亡——你可以禁止別人說話,卻不能禁止別人思考。因此,積極方面,要努力宣揚自己的想法,以求共鳴,經(jīng)由理性的溝通及公開的討論,試圖產生共識。
論語中談學習方法的故事六、好學的榜樣——顏淵
遷怒與貳過
儒家重視教育,鼓勵大家好學。好學的效果十分明顯,可以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增進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在社會上取得安身的憑借。
但是,另一方面,“好學”似乎又很特別,譬如孔子就認為自己要比別人好學?!墩撜Z》兩度提到有人請教孔子,弟子中有誰算是好學?答案都是一個,顏淵。
原因很清楚:好學須在具體的行動上表現(xiàn)出來,因為所學的是“人生正途”,光說不練是毫無用處的??鬃釉谕砟陼r,贊美顏淵好學,說他“不遷怒、不貳過”(《雍也》)。當時顏淵已經(jīng)過世,聽不到這樣的評語。其他弟子大概也佩服顏淵,無話可說。
問題是:“好學”與“不遷怒、不貳過”有何關系?這是顯示在顏淵身上的特定成績,還是大家都應該共同接受的判斷標準?我想,后者的可能性較高。
因為,遷怒與貳過,正是人性的通病。人有自由,難免犯錯,犯錯之后必須找個借口,否則心中不安。找不到借口,就轉移目標,把怒氣發(fā)泄在別的對象身上。遷怒的用意,是讓別人—起承擔自己的過錯,好像在說:我不痛快,大家也別想痛快。這種情形并不少見?!洞髮W》強調“潔ji矩之道”,如“所惡(WU)于上,毋以使下”,我討厭老板怎么對待我,我也就不要這樣去對待屬下。這是恕道的引申。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進而分辨人我關系。最難得的是,受到上司苛責,卻還能寬待部屬的人。所有怨怒到他為止。如說“謠言止于智者”。 流言止于智者,怒氣止于仁者。不遷怒的人,自然養(yǎng)成反省的習慣,經(jīng)??疾熳约旱拿∨c過錯,做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然而,孔子卻嘆息說:“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公冶長》)他居然沒有見過一個人犯錯之后自我責怪的。由此可見人性弱點實在根深柢固。
顏淵的不遷怒,尚且可學而至。他的不貳過。人的過失與性格密切相關,因此,若要做到不貳過,就須向自己的性格挑戰(zhàn),成效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一個人老是在前進,隔幾天就如脫胎換骨一般,真是不容易啊??鬃右膊唤f他:“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子罕》)這個“惜”字似乎暗示了后來的“不幸短命死矣”(《雍也》)。
論語中談學習方法的故事七、后生可畏
一位小學老師每天穿著禮服上課,并且上課前,率先向學生鞠躬,行之多年,不免使人納悶。終于朋友問他原因,他說:“這些孩子將來都會成為社會各方面的領袖,帶領我們走向更理想的世界,因此我從內心里對他們表示敬意。”(馬丁路德)
我國諺語也說:“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這似乎是客觀的事實,但是,我們因而就認同“后生可畏”的說法嗎?這句話來自《論語》,值得稍作探討。原文是: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罕》)
這句話有兩大關鍵:一是無法確知后生不如自己;二是“無聞者”不足畏。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首先,像顏淵這么好學的人,連孔子也承認他是“語之而不惰者”(聽我說話而毫不懈怠的),“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子罕》)在知識上每天都在進步,持之以恒自然通曉各種道理。在德行上亦然??鬃右辉儋潎@:“賢哉回也。”(《雍也》)認為只有顏淵在出處進退的掌握上,可以與自己并駕齊驅。如果顏淵多活幾年,孔子就不必擔心道統(tǒng)失傳了。這樣的弟子,是值得“畏”的。然而,三千弟子,也只有顏淵一人合乎此項條件。
其次,到了四、五十歲而“無聞”,就不足畏了。一般人把“無聞”解為“沒有聲名”,似乎值得商榷。因為孔子對于“聲名”有三點看法:第一,聲名可以由偽善而得,如“色取仁而行違”(《顏淵》);第二,君子應該心胸寬大,超越聲名的誘惑,如:“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學而》)第三,聲名應該建立在仁德上,如:“君子去仁,惡乎成名?”(《里仁》)
由此可見,“無聞者”不足畏,并不是指“沒有聲名的人”不值得“畏”。在此,“聞”的意思是“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一句中的“聞”。換言之,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還不曾明白人生正途,當然是隨波逐流、浪費生命了。這樣的人,我們何必去畏他呢?
再舉一例為證??鬃诱f:“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其中,“圣人之言”正是一般人“聞”的對象。如果我們得聞“圣人之言”,努力照著去做,擇善固執(zhí),自可成就完美人格。
“畏”字有敬畏、戒惕的意思。人生正途是所有的人共同參與競賽的大道,怎能毫無所“畏”?但是,首先要認清正途何在,否則如歧路亡羊,虛耗一生。孔子所重者不是聲名,而是實踐工夫,因為果能如此,則后生可畏矣。
論語中談學習方法的故事
上一篇:論語中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羅賓斯管理學學習計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