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經(jīng)型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交感神經(jīng)型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交感神經(jīng)型頸椎病一般是由于椎間盤退變和節(jié)段性不穩(wěn)定等因素,從而對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jīng)末梢造成刺激,那么,患上交感神經(jīng)型頸椎病該怎么辦呢?接下來,學習啦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交感神經(jīng)型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交感神經(jīng)型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一、中藥外敷法
取當歸、川芎、葛根、紅花、白芷、羌活、乳香、沒藥、伸筋草、大腹皮、澤瀉、丹參、透骨草、威靈仙、熟地黃各50克,桂枝、麻黃、白芍、川烏、馬錢子各25克,細辛30克,全蝎20克。
現(xiàn)將諸藥共為細末混勻,每次取50-100克,陳醋調(diào)勻放置20-30分鐘外敷在頸后部,敷藥后用神燈照射30分鐘,每日1次,15日為一療程。
二、中藥泡酒外涂法
取威靈仙50克,當歸、細辛、生乳香、姜黃、丹參、白芷、透骨草、自然銅、木瓜各15克,三七10克,冰片、紫草各5克,蜈蚣3條。
先將諸藥浸泡在75%乙醇(酒精)2000毫升中,4天后過濾,藥液裝瓶收儲,濾后藥渣再用75%乙醇(酒精)2000毫升浸泡4天過濾,再把2次藥液混合攪勻即可。用時取藥酒適量揉搽患者頸椎部兩側和肩背部軟組織,每天4次。
三、中藥托敷法
取威靈仙、當歸、赤芍各12克,五加皮、五味子、生山楂各15克,紅花、羌活、獨活、防風各10克,炮附子6克,花椒30克。
將各藥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緊放入瓷盆內(nèi),加水煎煮30分鐘,稍涼,托敷患病,每次30分鐘,每天2次。每劑藥連用兩天,15天為一個療程。
四、中醫(yī)經(jīng)絡刮痧法
(1)定位:刮拭經(jīng)絡以督脈、手足太陽經(jīng)、手足少陽經(jīng)為主,路線分主線與配線,主線有分府一身柱、分池一肩井,配線有天柱一膈俞、大椎一巨骨。
(2)操作:選用水牛角制成的長方形刮痧板,介質(zhì)采用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研制的刮痧油。通常主線為必刮線,再根據(jù)酸痛所在部位選取相應的配線。
操作時先在所刮部位涂少量刮痧油,然后用刮痧板和皮膚成45度角,由上而下,先主線后配線,先中線后旁線,刮拭力量以患者能耐受為宜,先輕后重,緩緩而行,刮至皮膚明顯見痧,即皮膚出現(xiàn)紅色粒狀、片狀潮紅、紫紅色或紅色的血斑、血皰即可,酸痛處和風池、百勞、肩井、肩中俞、曲垣、天宗等重點刮拭。每隔 5-7天1次,也可等痧退后再治療。
交感神經(jīng)型頸椎病的預防方法
1. 坐好:請盡量拉近與工作臺的距離,將桌椅高度調(diào)到舒適狀態(tài)。腰部挺直,雙肩后展。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可經(jīng)常用椅背頂住后腰稍作休息。工作間隙隨呼吸做提肩動作,每隔5~10分鐘應抬頭后仰休息片刻,使頭、頸、肩、胸處在一種微微繃緊的正常生理曲線狀態(tài),避免頭頸部過度前傾或后仰;描圖、繪圖等專業(yè)設計人員可調(diào)整工作臺傾斜10~30度。有頭部偏左或偏右寫作習慣的白領應注意糾"偏",每小時緩緩轉動頭部片刻以消除"偏頸"狀態(tài)導致的肌肉疲勞。
2. 走好:自然松懈狀態(tài)的走路和站立狀態(tài)使脊柱、頸椎無端受累。正確的走姿是:站立時全身從腳心開始微微上揚,即收腹挺胸;雙肩撐開并稍向后展;雙手自然下垂;下頜微微收緊,目光平視,頭頂如置一本書;后腰收緊,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繃緊,膝蓋內(nèi)側夾緊,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線。從側面看,耳、肩、髖、膝與踝應于一條垂線。正確的站姿可從背貼墻面開始訓練,頭上可放一本書。行走時雙手微微向身后甩,雙腿夾緊,雙腳盡量走在一條直線上,腳跟先著地,腳掌后著地,并且胯部隨之產(chǎn)生一種韻律般的輕微扭動。
3. 練好:針對性的體操運動:頭頸左右轉動:做時伴隨深呼吸,吸氣時頭向左轉(約90度),呼氣時還原;吸氣時頭向右轉(90度),呼氣時還原。反復做6次。前屈后伸:做時伴隨深呼吸,吸氣時頸部前屈,下頜接近胸骨柄上緣;呼氣時,頸部后伸至最大限度。反復做6次。側屈:吸氣時頭向左屈,呼氣時頭還原;接著吸氣時頭向右屈,呼氣時頭還原。反復做6次。伸展:吸氣時頭盡量伸向左前方,呼氣時頭還原;接著吸氣時盡量伸向右前方,呼氣時還原。反復做6次。
4. 睡好:床以半硬為佳,對維持脊椎生理彎曲度,減輕腰酸背痛有幫助。過軟,使人重心不穩(wěn),翻身時體位變化太大,反而疲憊不適,會造成由于人體重量壓迫而形成中央低、四邊高的狀態(tài)。不僅增加了腰背部臥側肌肉的張力,而且也勢必導致頭頸部的體位相對升高,常年如此,就會導致局部肌肉韌帶平衡失調(diào),從而直接影響頸椎本身的生理曲線。過硬,使體重集中在兩至三個受力點上,容易壓迫局部而影響血液循環(huán)。
看了"交感神經(jīng)型頸椎病的治療方法"的人還看:
3.治療頸椎病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