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頸椎病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頸椎病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肥厚增生以及頸部損傷等引起頸椎骨質增生,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頸椎病的呢?而頸椎病又該怎樣治療呢?接下來,學習啦小編就和大家分享頸椎病的病因及治療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頸椎病的病因
頸椎間盤變性(25%):
其主要病理改變是:早期為頸椎間盤變性,髓核的含水量減少和纖維環(huán)的纖維腫脹,變粗,繼而發(fā)生玻璃樣變性,甚至破裂,頸椎間盤變性后,耐壓性能及耐牽拉性能減低,當受到頭顱的重力和頭胸間肌肉牽拉力的作用時,變性的椎間盤可以發(fā)生局限性或廣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間盤間隙變窄,關節(jié)突重疊,錯位,以及椎間孔的縱徑變小,由于椎間盤的耐牽拉力變弱,當頸椎活動時,相鄰椎骨之間的穩(wěn)定性減小而出現(xiàn)椎骨間不穩(wěn),椎體間的活動度加大和使椎體有輕度滑脫,繼而出現(xiàn)后方小關節(jié),鉤椎關節(jié)和椎板的骨質增生,黃韌帶和項韌帶變性,軟骨化和骨化等改變。
頸椎間盤向四周膨隆(15%):
由于頸椎間盤向四周膨隆,可將其周圍組織(如前,后縱韌帶)及椎體骨膜掀起,而在椎體與突出的椎間盤及被掀起的韌帶組織之間形成間隙,稱"韌帶間盤間隙",其中有組織液積聚,再加上微細損傷所形起的出血,使這種血性液體發(fā)生機化然后鈣化,骨化,于是形成了骨贅,椎體前后韌帶的松弛,又使頸椎不穩(wěn)定,更增加了受創(chuàng)傷的機會,使骨贅逐漸增大,骨贅連同膨出的纖維環(huán),后縱韌帶和由于創(chuàng)傷反應所引起的水腫或纖維疤痕組織,在相當于椎間盤部位形成一個突向椎管內的混合物,就可能對脊神經(jīng)或脊髓產(chǎn)生壓迫作用。
鉤椎關節(jié)壓迫神經(jīng)根及椎動脈(15%):
鉤椎關節(jié)的骨贅可從前向后突入椎間孔壓迫神經(jīng)根及椎動脈,椎體前緣的骨贅一般不會引起癥狀,但文獻上也有這種前骨贅影響吞咽或造成嘶啞的報告,脊髓及神經(jīng)根受壓后,開始時僅為功能上的改變,如不及時減輕壓力,逐漸會產(chǎn)生不可逆的變化,因此如果非手術治療無效,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補充說明:
頸椎病主要因為頸椎間盤和頸椎及其附屬結構的退行性改變引起。
頸椎病的發(fā)病機制和腰椎間盤突出癥一樣,不能單純用機械壓迫因素來解釋,還有血管因素和化學因素在起作用,因而引起水腫及炎癥引發(fā)或加重了神經(jīng)癥狀。
頸椎病的治療方法
一、中藥外敷法
取當歸、川芎、葛根、紅花、白芷、羌活、乳香、沒藥、伸筋草、大腹皮、澤瀉、丹參、透骨草、威靈仙、熟地黃各50克,桂枝、麻黃、白芍、川烏、馬錢子各25克,細辛30克,全蝎20克。
現(xiàn)將諸藥共為細末混勻,每次取50-100克,陳醋調勻放置20-30分鐘外敷在頸后部,敷藥后用神燈照射30分鐘,每日1次,15日為一療程。
二、中藥泡酒外涂法
取威靈仙50克,當歸、細辛、生乳香、姜黃、丹參、白芷、透骨草、自然銅、木瓜各15克,三七10克,冰片、紫草各5克,蜈蚣3條。
先將諸藥浸泡在75%乙醇(酒精)2000毫升中,4天后過濾,藥液裝瓶收儲,濾后藥渣再用75%乙醇(酒精)2000毫升浸泡4天過濾,再把2次藥液混合攪勻即可。用時取藥酒適量揉搽患者頸椎部兩側和肩背部軟組織,每天4次。
三、中藥托敷法
取威靈仙、當歸、赤芍各12克,五加皮、五味子、生山楂各15克,紅花、羌活、獨活、防風各10克,炮附子6克,花椒30克。
將各藥裝入紗布袋內扎緊放入瓷盆內,加水煎煮30分鐘,稍涼,托敷患病,每次30分鐘,每天2次。每劑藥連用兩天,15天為一個療程。
四、中醫(yī)經(jīng)絡刮痧法
(1)定位:刮拭經(jīng)絡以督脈、手足太陽經(jīng)、手足少陽經(jīng)為主,路線分主線與配線,主線有分府一身柱、分池一肩井,配線有天柱一膈俞、大椎一巨骨。
(2)操作:選用水牛角制成的長方形刮痧板,介質采用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研制的刮痧油。通常主線為必刮線,再根據(jù)酸痛所在部位選取相應的配線。
操作時先在所刮部位涂少量刮痧油,然后用刮痧板和皮膚成45度角,由上而下,先主線后配線,先中線后旁線,刮拭力量以患者能耐受為宜,先輕后重,緩緩而行,刮至皮膚明顯見痧,即皮膚出現(xiàn)紅色粒狀、片狀潮紅、紫紅色或紅色的血斑、血皰即可,酸痛處和風池、百勞、肩井、肩中俞、曲垣、天宗等重點刮拭。每隔 5-7天1次,也可等痧退后再治療。
看了"頸椎病的病因及治療方法"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