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接觸性皮炎怎么治療的偏方
接觸性皮炎是指皮膚粘膜接觸外來的刺激或過敏物質后產生的過敏反應,給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臉上接觸性皮炎的治療偏方,供大家參考。
臉上接觸性皮炎的治療偏方
1.黃柏、羊蹄草、綠茶、石葦各30g,馬齒莧60g,水煎,外洗患處,逐日2次。
2.紅花10克油炸后去渣,入瘦豬肉了250克煸炒,再入佐料、山楂30克同炒至熟。佐膳,隨量食。功能活血散瘀,滋陰潤燥。主治瘀血阻絡型接觸性皮炎。
3.直接涂抹一些純中藥的藥膏,也是比較方便快捷的方法,能夠有效治療接觸性皮炎。
4.桑葉10g,生甘草15g,煎湯待冷后濕敷。
5.生韭菜1大把,水煎2大碗,待溫分服,。鮮蘿卜,搗汁,涂患處。
6.滑石、石膏各60g,青黛、黃柏各30g,共研末,麻油調,涂患處,逐日1次。
7.蒲公英30g,或野菊花30g,煎水冷濕敷;或用內服中藥第三煎,待稍冷濕敷。
8.鮮馬齒莧250克加水適量煎熬2次,濾汁混合,入紅糖適量調味。早、晚各1次溫服,1劑/日。功能祛風除濕。主治風熱型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的癥狀有哪些
1、自覺癥狀
自覺瘙癢、燒灼感,間有疼痛。皮損泛發(fā)者,可有發(fā)熱、頭痛、不適等全身癥狀。
2、皮損分布
皮損常分布在接觸部位,有一定形態(tài),界限清楚,且與致病物的接觸方式有關。可根據發(fā)病部位尋找可能的發(fā)病原因,如頭面部接觸性皮炎常考慮化妝品及染發(fā)劑過敏,對內褲染料過敏引起的皮損可呈褲形分布。
3、皮損特點
境界清楚的紅斑、丘疹、丘皰疹,嚴重時紅腫明顯并出現水皰或大皰。皰壁緊張,內容澄清,水皰破后為糜爛面,嚴重者(如強酸、強堿作用)可發(fā)生表皮剝脫,甚至壞死。在皮膚組織比較疏松處如面部、陰囊等處常有明顯腫脹。有時由于接觸物的刺激性較弱,或濃度較低,則癥狀發(fā)生緩慢,皮損開始可呈亞急性表現,為輕度紅斑、丘疹、境界不清楚。若病因不能及時發(fā)現而長期反復接觸后發(fā)病,則呈慢性濕疹樣變,皮損呈輕度浸潤、增厚及苔蘚樣變,如洗滌劑引起的手部接觸性皮炎。
4、病程有自限性
皮炎癥狀在數日內發(fā)展至高峰,若已脫離與致病物的接觸,可于1~2周內逐漸消退,留有暫時性色素沉著。少數患者在反復接觸過程中,對接觸物的敏感性逐漸降低或耐受性提高,發(fā)生脫敏耐受狀態(tài)而好轉或痊愈。
接觸性皮炎的臨床特點
一、有接觸史
常見接觸致敏物有:染發(fā)劑中的對苯二胺;化妝品、洗滌劑等中的芳香化合物、防腐劑等;外用藥物中的紅汞、碘酊、清涼油、磺胺及抗生素外用制劑等;化工原料及制品中的添加劑、染料、合成樹脂等;重金屬如鎳鹽、鉻鹽等;動物的皮、毛,昆蟲的分泌物以及植物中的蕁麻、生漆等。
二、皮疹輕時為紅斑,稍有水腫或有粟粒大密集紅色丘疹;重時紅斑腫脹明顯,有密集粟粒大紅色丘疹、丘皰疹、水皰甚至大皰,但臨床所見多以單一損害為主。
三、皮疹發(fā)生部位及范圍多與致敏原接觸部位一致,境界清楚。好發(fā)于四肢、面部等暴露部位,機體高度敏感時皮疹可泛發(fā)。
四、發(fā)病有一定潛伏期,從數小時至10數天不等,一般再次接觸多在24-48小時發(fā)病。
五、自覺瘙癢劇烈,燒灼或脹感。全身癥狀常不明顯。
六、病程多急性經過有自限性,去除病因、處理得當,約1-2周可痊愈,但再接觸可再發(fā)。如反復接觸或處理不當,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皮炎。
七、病因不明或接觸物較多,做斑貼試驗有助于確定致敏原。斑貼試驗方法詳見第四十二章《皮膚過敏性疾病病因診斷試驗診斷技術》。
八、本病需與急性濕疹鑒別,急性濕疹病因常不明,皮疹呈多形性,多有糜爛滲出,境界不清,易反復發(fā)作,依此可資鑒別。
看過“臉上接觸性皮炎怎么治療的偏方”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