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小兒嘔吐方法
治療小兒嘔吐方法
嘔吐是兒科臨床工作中極為常見的消化道癥狀,可發(fā)生于多種疾病,涉及各系統(tǒng)和所有年齡組。需要認真鑒別。那治療小兒嘔吐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和學(xué)習(xí)啦小編一起看看吧!
防止小兒生理性嘔吐的方法:
1、注意喂奶的姿勢,母乳喂養(yǎng)時應(yīng)讓寶寶的嘴唇完全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不要僅含住乳頭,這樣小兒吸吮不易吞進空氣;人工喂養(yǎng)使用奶瓶時,奶瓶的奶應(yīng)充滿奶嘴,盡可能讓寶寶吸奶時少吸進空氣。
2、喂奶后將嬰兒緩慢豎起抱,頭靠母親肩部,輕輕拍小兒背部,讓哺乳時吸入的空氣緩緩地排出。
3、喂奶后不要馬上讓寶寶躺下,而應(yīng)抱起走走,不要過多地翻動寶寶。
4、小兒嘔吐可以使用按摩方法來緩解寶寶的不適: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家長以中指先按后揉中脘穴1分鐘。
(2)、家長將雙手拇指分放于患兒劍突兩側(cè)的季肋處,然后向兩旁分椎1~3分鐘。
(3)、先掐后揉內(nèi)關(guān)穴1分鐘。
(4)、患兒俯臥位,家長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脾俞、胃俞穴處肌肉,各15~20次,然后以拇指各按揉1分鐘。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兒坐位或俯臥,家長一手固定患兒頭部,用另一、手食、中二指自上向下,直推頸后發(fā)際正中至大椎處300次。
(2)、以拇指順運內(nèi)八卦50~100次。
中醫(yī)治療
中醫(yī)認為小兒嘔吐病因,多由于傷食、胃熱、胃實、肝氣犯胃,驚恐等引起。
中醫(yī)治療小兒嘔吐:
本病病因復(fù)雜,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是其病理,所以根據(jù)病因,再結(jié)合導(dǎo)滯、清熱、溫中、疏肝、鎮(zhèn)驚之法,標本兼治。常用神曲,山楂,萊菔子,黃連,竹茹,法夏,丁香,吳茱萸,白芍,川樸,全蝎。
1.乳食積滯。主癥:嘔吐暖餿、乳塊,胃口不好,腹脹,夜睡不安,便秘或瀉下酸臭,舌質(zhì)紅,苔厚膩,脈滑有力,指紋紫滯。
治法:消食和胃。
方藥:保和丸加減。
山植6 克,神曲6 克,陳皮6 克,半夏8 克,茯苓10 克,連翹10 克,萊菔子10 克,谷芽15 克,麥芽15 克,竹茹6 克。
方解:山植,神曲,菜蔽子,谷、麥芽消食;法夏,陳皮和胃止嘔;茯苓健脾;連翹清熱散結(jié);竹茹清胃熱止嘔。
加減:大便不通,體質(zhì)實者,可加大黃3 克、幟實6 克以通腸降逆。
2.胃中積熱。主證:食入即吐,嘔吐酸臭,口渴喜飲,身熱煩躁,面赤唇紅,便秘或臭穢,小便短而黃赤,舌質(zhì)紅,苔黃,脈滑數(shù)。治法:清熱和胃。
方藥:黃連溫膽湯。
黃連3 克,法夏6 克,陳皮3 克,茯苓10 克,甘草3 克,枳實6 克,竹茹6 克,大黃5 克,花粉8 克,黃芩8 克。
方解:黃連清熱瀉火;半夏,陳皮,茯苓、甘草和胃降逆;枳實行氣導(dǎo)滯;竹茹清熱止嘔;大黃通腸和氣止嘔;花粉生津止渴,黃芩清熱瀉火。
加減:嘔吐不止,加代赭石15 克降逆,食滯加谷芽15 克,麥芽15 克,山植8 克,暑天嘔吐加藿香8 克(后下),荷葉15 克,滑石20 克,知母10克,清熱解暑,芳香化濁。
3.脾胃虛寒。
主癥:食久方吐,或者朝食暮吐,吐出物多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乳食殘渣,伴面色蒼白,精神疲倦,四肢欠溫,食少不化,腹痛便溏,唇舌淡白,脈細無力。
治法:溫中散寒,和胃降逆。
方藥:丁莫理中湯加減。
丁香5 克,吳萊莫4 克,黨參10 克,白術(shù)10 克,干姜1 克,甘草3 克。
方解:黨參、白術(shù)、甘草扶脾益胃,補益中氣;干姜、丁香、吳茱萸溫中散寒,降逆止嘔。
加減:嘔吐清水,腹痛綿綿加附子5 克、肉桂3 克,以溫陽散寒;脾虛夾食嘔吐而乳食不化者,用香砂六君子湯(黨參10 克、白術(shù)10 克、云苓10克、甘草3 克、木香5 克、砂仁3 克)。
4.肝氣犯胃。主證:暖氣頻頻,嘔吐酸水,胸脅脹痛,易怒易哭,精神郁悶,舌紅苔厚膩,脈弱。
治法:疏肝理氣,降逆止嘔。
方藥:解肝煎。
白芍10 克,蘇葉8 克,砂仁3 克,厚樸6 克,陳皮3 克,法夏6 克。
方解:白芍緩肝之急,合蘇葉舒肝之郁氣,砂仁、厚樸調(diào)理脾胃氣機;陳皮、法夏和胃降逆止嘔。
加減:煩躁加黃連3 克、吳茱萸4 克。
5.驚恐嘔吐。主證:多因受驚恐而致,嘔吐清涎,面色忽青忽白,心神煩亂,睡臥不安,或驚惕哭鬧。
治法:安神鎮(zhèn)驚,和胃止嘔。
方藥:全蝎觀音散。
全蝎1 條,丁香3 克,法夏6 克,陳皮3 克,扁豆12 克,茯神10 克,木香5 克,代赭石15 克。
方解:全蝎、茯神、代赭石鎮(zhèn)驚安神,木香、半夏和胃降逆、以止嘔,黨參、扁豆健脾和中。
加減:手足抽搐者,加鉤藤6 克,蟬衣5 克;舌紅有熱,加黃連3 克、竹茹6 克;痰熱上涌嘔吐痰誕者,加黃連3 克。
6.胃陰不足。主證:干嘔無物,時時發(fā)作,口干,口燥,煩躁不臥,胃納減少,手足心熱,兩顴潮紅,午后低熱,尿量可,大便于結(jié),舌紅干光剝無苔脈細數(shù)。
治法:滋陰養(yǎng)胃,降逆止嘔。
方藥:益胃湯加減。麥冬10 克,沙參10 克,石斛10 克,玉竹10 克,花粉6 克,竹茹6 克。
方解:麥冬、沙參、玉竹、石斛、花粉均為養(yǎng)陰生津之品,竹茹清熱止嘔。
加減:陰較傷者,加生地、元參、雪梨汁;大便于結(jié),加郁李仁、火麻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