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 > 范文 > 行政公文 > 辦法 > 浙江省民用運力國防動員試行辦法

浙江省民用運力國防動員試行辦法

時間: 麗燕945 分享

浙江省民用運力國防動員試行辦法

  保障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的實施。浙江省民用運力國防動員試行辦法的內容是如何制定的?下文是浙江省民用運力國防動員試行辦法,歡迎閱讀!

  浙江省民用運力國防動員試行辦法全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障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的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是指在戰(zhàn)時及平時特殊情況下,根據國防動員需要,國家依法對單位和個人所擁有或者管理的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設施、人員,進行統(tǒng)一組織和調用,包括動員準備和動員實施。

  本省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均須遵守《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以及本辦法。

  第三條本省一切擁有或者管理民用運力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依法履行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義務。

  因履行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義務而遭受直接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的,依法享有獲得補償、撫恤的權利。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將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準備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增強動員潛力,保障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需要,支持和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落實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

  第五條省國防動員機構負責組織領導本省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負責具體實施本省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

  設區(qū)的市、縣(包括市、區(qū),下同)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負責具體實施本行政區(qū)域內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

  交通、鐵路、航空、公安、海洋與漁業(yè)、海事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實施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

  第六條國家支持、鼓勵單位和個人建造、購買、經營平戰(zhàn)結合的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按照有關規(guī)定給予扶持。

  對在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條例》的規(guī)定予以表彰、獎勵。

  第二章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準備

  第七條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會同省國民經濟動員機構,根據平戰(zhàn)結合、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按照國家、軍區(qū)的總體規(guī)劃和任務,編制本省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貫徹國防要求規(guī)劃和實施計劃,報省國防動員機構批準后執(zhí)行。

  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qū)域內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貫徹國防要求工作的管理和指導,保障有關國防要求的落實。

  第九條設計、建造貫徹國防要求的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貫徹國防要求的設計標準和技術規(guī)范設計、建造。

  承擔貫徹國防要求所發(fā)生的費用,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實行適當補助制度。

  第十條貫徹國防要求的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應當按照《條例》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進行竣工驗收。

  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的貫徹國防要求的民用船舶,其設計、建造檢驗按照本辦法第二十二條執(zhí)行。

  第十一條擁有和管理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做好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維護,保證貫徹國防要求設施的完好,不得擅自改變貫徹國防要求設施的功能;因有特殊情況并具備法定事由,確需改變貫徹國防要求設施功能的,須經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同意,并報省國防動員機構備案。

  第十二條公安、交通、海洋與漁業(yè)、建設、質量技術監(jiān)督、鐵路、海事等部門以及港航管理機構、船舶檢驗機構等單位,應當結合本部門、本單位年度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設施統(tǒng)計、登記和審驗(核)工作,按照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準備登記的要求,于每年1月31日前,向同級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報送上年度的相關統(tǒng)計資料和情況。

  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可以根據需要,要求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供特定的數據或者資料。

  第十三條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根據軍區(qū)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會同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軍事機關擬訂省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報省國防動員機構批準,并報軍區(qū)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備案。

  設區(qū)的市、縣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會同有關部門,根據上級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擬訂市、縣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報本級國防動員機構批準,并報上一級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備案。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的調整按原擬訂程序和批準權限辦理。

  第十四條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會同有關機構,按照《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guī)定,落實民用運力的預征工作,并會同有關行業(yè)管理部門做好預征登記。

  被預征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要求做好預征民用運力及操作人員的組織和技術保障等準備工作。

  第十五條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將經依法驗收合格的貫徹國防要求的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以及按照本辦法規(guī)定落實普通貫徹措施的新建民用船舶列為預征登記對象,并核發(fā)《浙江省民用運載工具預征用登記證》(以下簡稱《登記證》)?!兜怯涀C》應當注明貫徹國防要求的主要內容。

  第十六條船舶檢驗機構、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受本級國防交通主管機構的委托,對核發(fā)《登記證》的船舶、機動車依法進行定期檢驗和安全技術檢驗時,同時對《登記證》所列內容進行核查,并將核查結果報委托的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核查《登記證》所列內容不得收取費用。

  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對船舶檢驗機構、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核查《登記證》情況實施監(jiān)督檢查。

  第十七條國防交通主管機構、人民武裝動員機構和軍事機關,根據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準備要求,結合交通戰(zhàn)備專業(yè)保障隊伍建設,對預征民用運載工具及其相關設備、操作人員進行編成,并進行必要的軍事訓練和專業(yè)技術訓練。軍事訓練由同級軍事機關負責。

  參加預征民用運力訓練的人員,訓練期間的誤工補貼或者在原單位的工資、獎金、福利待遇和伙食補助以及往返差旅費等,依照國家有關民兵參加軍事訓練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十八條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根據國防動員準備工作的需要,可以將港口、機場、車站、貨運場站、物流中心等交通基礎設施列為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基地,并進行必要的建設。具體辦法由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執(zhí)行。

  第三章新建民用船舶貫徹國防要求

  第十九條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會同省國民經濟動員機構,根據本省民用運載工具貫徹國防要求實施計劃,確定新建民用船舶貫徹國防要求計劃。新建民用船舶貫徹國防要求計劃應當列明貫徹國防要求的種類、數量和具體要求。

  第二十條新建民用船舶貫徹國防要求,包括普通貫徹措施和特別貫徹措施。普通貫徹措施和特別貫徹措施的具體規(guī)則由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會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二十一條在本省登記的下列新建民用船舶應當采用普通貫徹措施;國家和軍區(qū)國防動員機構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一)沿海以上航區(qū)2.5萬載重噸以下的雜貨船、散貨船、集裝箱船和多用途船;

  (二)沿海以上航區(qū)的滾裝船、車客渡船、成品油船。

  第二十二條建造需要采用普通貫徹措施的民用船舶,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船舶設計單位進行設計時,應當同時設計普通貫徹措施的相關內容;

  (二)船舶檢驗機構進行船舶建造圖紙審查時,應當同時審查該圖紙是否符合普通貫徹措施的要求;對船舶進行建造檢驗時,同時檢驗是否符合普通貫徹措施的要求;對不符合普通貫徹措施要求的船舶,圖紙審查和船舶建造檢驗不予通過。

  第二十三條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會同省國民經濟動員機構、有關行業(yè)主管部門和有關軍事機關,根據上級下達的新建船舶采用特別貫徹措施的任務,落實相關設計、建造、檢驗、竣工驗收等事項。

  第二十四條采用普通貫徹措施的民用船舶發(fā)生所有權轉移、船舶滅失和船舶失蹤等情形,依法辦理船舶變更登記、注銷登記時,船舶登記機構應當在辦理相關登記之日起十日內,將登記改變情況書面通報本級國防交通主管機構。

  采用特別貫徹措施的民用船舶依法申請辦理前款規(guī)定的相關登記時,船舶登記機構應當在辦理相關登記前,將有關情況書面通報本級國防交通主管機構。

  第四章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實施

  第二十五條戰(zhàn)時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依據國家主席發(fā)布的動員令實施。

  平時特殊情況下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依據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發(fā)布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決定實施。

  軍區(qū)級以上單位批準的軍事訓練、演習需要征用民用運力的,由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負責組織實施,相關設區(qū)的市、縣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負責具體實施。

  第二十六條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會同有關單位,根據民用運力國防動員任務和動員預案,制定實施計劃。

  設區(qū)的市、縣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會同有關單位根據省下達的實施計劃,具體落實需要動員的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并保證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

  第二十七條擁有或者管理民用運載工具的單位和個人接到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核發(fā)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通知書后,應當立即做好相關整備工作,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到達指定的集結地點;確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到達集結地點的,應當立即報告,并按照動員機關新的指令執(zhí)行。

  第二十八條民用運力到達指定的集結地點后,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和民用運力接收單位應當進行點驗,并辦理相關交接手續(xù)。

  使用民用運力的單位應當盡最大的可能保證人員安全,并盡量避免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受到損毀。

  第二十九條擁有或者管理民用運載工具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通知書執(zhí)行任務時,憑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通知書,在省內收費道路、港口、航空港優(yōu)先、免費通行。

  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在事前將執(zhí)行任務的有關事項通知公安交通管理、海事、交通、航空、港航等管理機構,各有關機構應當提供相關保障。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通知書實行簽署責任制,任務執(zhí)行完畢即廢止。

  第三十條道路、港航規(guī)費征收機構應當根據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出具的證明,對執(zhí)行國防動員任務的民用運載工具,自集結之月起至任務完成時止,按月免征道路、港航規(guī)費;已經繳納的,應當在下一個繳費周期中抵扣。

  第三十一條民用運力國防動員任務完成后,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組織民用運力擁有和管理者與民用運力使用單位辦理民用運力移交手續(xù)。

  第五章經費保障與撫恤

  第三十二條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準備所需經費按照《條例》規(guī)定的渠道列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落實應當承擔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準備經費。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實施所需經費,按照國家在戰(zhàn)時及平時特殊情況下有關國防動員經費保障辦法執(zhí)行。

  第三十三條軍事演習、訓練征用民用運力的補償費用按照租用方式計價結算。民用運力的租賃價格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確定。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設施滅失、損壞的補償費用按照直接損失確定。

  征用民用運力的補償費用以及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設施滅失、損壞的補償費用由使用單位支付。

  新建民用船舶實施特別貫徹措施的補償費用,由下達任務的單位負責。

  第三十四條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經費應當??顚S?,不得挪用、移用。財政、審計部門應當加強監(jiān)督。

  第三十五條擁有或者管理民用運力的單位和個人,因履行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義務遭受人員傷亡的,其撫恤優(yōu)待的辦法和標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依照《軍人撫恤優(yōu)待條例》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六條違反本辦法規(guī)定的行為,法律、法規(guī)已有法律責任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第三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照《條例》規(guī)定追究法律責任:

  (一)預征民用運力的單位或者個人逃避或者拒不履行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義務的;

  \(二\)被征用民用運力的單位或者個人未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和要求集結應征民用運力的;

  (三)承擔設計、建造貫徹國防要求的民用運載工具任務的單位、個人,未按照國防要求對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進行設計、建造的;

  (四)出資建造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單位、個人,干涉、阻礙為貫徹國防要求所進行的設計、建造活動的;

  (五)破壞預征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或者以其他方式阻礙、干擾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活動,造成損失或者不良影響的。

  第三十八條擁有和管理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單位和個人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未經同意擅自改變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貫徹國防要求內容,或者未能保證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貫徹國防要求內容完好的,由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并可根據情形強行恢復貫徹國防要求內容,所需費用由擁有和管理民用運載工具的單位和個人承擔。

  第三十九條有關單位和個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有權機關依照管理權限,對直接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紀律處分:

  (一)泄露所收集、掌握的民用運力資料和情況的;

  (二)超越權限,擅自進行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的;

  (三)違反本辦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未對《登記證》所列內容進行核查的;

  (四)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船舶檢驗機構對不符合普通貫徹措施要求的船舶設計圖紙通過審查,并對船舶通過建造檢驗的;

  (五)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船舶登記機構未及時通報登記改變相關情況的;

  (六)違反??顚S玫囊?guī)定,擅自使用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經費的;

  (七)有其他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行為的。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條本辦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平時特殊情況,是指發(fā)生危及國家主權、統(tǒng)一、領土完整和安全的武裝沖突以及其他突發(fā)性事件。

  (二)新造民用船舶貫徹國防要求的普通貫徹措施,是指在船舶建造過程中,采用預置部件、預留空間的方式,以滿足國防要求,同時對船舶的使用性能、效能、建造成本和維護費用基本不產生影響的措施。

  (三)新造民用船舶貫徹國防要求的特別貫徹措施,是指在船舶建造過程中,對船舶結構采用加強或局部改變等方式,以滿足國防的特別要求,同時增加船舶的建造成本、維護成本以及對船舶的使用性能、效能可能產生影響的措施。

  第四十一條本辦法自2007年6月20日起施行。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國家主權、統(tǒng)一、領土完整和安全,保證有效地組織和實施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包括動員準備和動員實施。

  在戰(zhàn)時及平時特殊情況下,根據國防動員需要,國家有權依法對機關、社會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公民個人(以下簡稱單位和個人)所擁有或者管理的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設施、人員,進行統(tǒng)一組織和調用。

  國家在和平時期進行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準備,增強動員潛力,保障戰(zhàn)時及平時特殊情況下實施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的需要。

  第三條 一切擁有或者管理民用運力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依法履行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義務。

  因履行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義務而遭受直接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的,依法享有獲得補償、撫恤的權利。

  第四條 國家國防動員機構在國務院和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下,負責組織領導全國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

  軍區(qū)國防動員機構負責組織領導本區(qū)域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國防動員機構負責組織領導本行政區(qū)域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

  第五條 國家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負責具體實施全國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

  軍區(qū)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負責具體實施本區(qū)域的有關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負責具體實施本行政區(qū)域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

  第六條 各級國民經濟動員機構、人民武裝動員機構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管理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

  第七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準備工作,將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準備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增強動員潛力,支持和督促其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落實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的各項工作。

  第八條 國家支持、鼓勵單位和個人建造、購買、經營平戰(zhàn)結合的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按照有關規(guī)定給予扶持。

  第九條 單位和個人在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國家和地方有關規(guī)定給予表彰、獎勵:

  (一)提供重要或者急需的民用運力,在保障軍事行動中作用明顯的;

  (二)組織和開展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活動,取得突出成績的;

  (三)堅決執(zhí)行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命令,克服困難,出色完成任務的;

  (四)勇于同干擾和破壞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的行為作斗爭,避免重大損失的;

  (五)在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貫徹國防要求或者加裝改造方面,有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軍事或者經濟效益顯著的。

  第二章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的準備

  第十條 國家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會同國家國民經濟動員機構、國務院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軍隊有關部門,根據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設計、建造情況,按照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擬訂新建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貫徹國防要求的總體規(guī)劃,報國家國防動員機構批準。

  國家國民經濟動員機構應當根據批準的總體規(guī)劃,擬訂新建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貫徹國防要求的具體實施計劃并組織實施。

  第十一條 國務院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業(yè)、本行政區(qū)域內設計、建造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貫徹國防要求工作的管理和指導,為承擔設計、建造任務的單位和個人提供政策和技術支持,保障有關國防要求的落實。

  第十二條 設計、建造列入貫徹國防要求具體實施計劃的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貫徹國防要求的設計標準和技術規(guī)范進行設計、建造。

  出資建造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單位和個人,不得阻礙設計、建造單位和個人為貫徹國防要求所進行的設計、建造活動。

  設計、建造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因貫徹國防要求所發(fā)生的費用,由中央財政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財政給予適當補助。具體辦法由國家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

  第十三條 貫徹國防要求的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竣工驗收時,下達任務的機構和有關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參加驗收并簽署意見,驗收合格并經所在地國防交通主管機構登記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結合本部門年度的交通工具統(tǒng)計、登記和審驗(核)工作,按照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準備登記的要求,于每年1月31日前,向同級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報送上一年度民用運力登記的有關資料和情況。

  報送的民用運力資料和情況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的,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可以要求前款所列有關部門按照規(guī)定要求重新提供,有關部門不得拒絕。

  第十五條 各級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對民用運力資料和情況分類整理,登記造冊,妥善保管,及時更新。下級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按照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的要求將本級民用運力情況報送上一級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同時根據需要,及時向軍隊有關單位通報本地區(qū)的民用運力情況。

  國防交通主管機構以及獲得情況通報的軍隊有關單位對民用運力資料和情況負有保密義務。

  第十六條 軍隊、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組織,應當根據所擔負的任務,評估和測算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需求,并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將所需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類型、數量及其技術要求等情況報送有關國防交通主管機構。

  第十七條 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根據民用運力情況和使用單位提出的需求,組織擬訂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

  全國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由國家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軍隊有關部門擬訂,報國家國防動員機構批準。

  軍區(qū)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由軍區(qū)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根據全國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會同軍區(qū)有關部門和區(qū)域內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擬訂,報軍區(qū)國防動員機構批準,并報國家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備案。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根據軍區(qū)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會同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同級軍事機關擬訂,報本級國防動員機構批準,并報軍區(qū)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備案。

  第十八條 海軍、空軍、第二炮兵(以下簡稱軍兵種)根據所擔負的特殊任務,需要單獨制定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的,經國家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同意后,由軍兵種主管國防交通工作的機構會同有關軍區(qū)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的國防交通主管機構以及其他有關部門擬訂;經所屬的軍兵種審核同意后,報國家國防動員機構批準。

  第十九條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應當明確動員的任務、程序、要求和保障措施,便于操作執(zhí)行,能夠滿足軍事行動的需要。

  第二十條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的調整,按照原擬訂程序和批準權限辦理。

  第二十一條 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會同人民武裝動員機構,根據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組織和指導有關部門確定預征民用運力,并將預征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類型、數量、技術標準和對操作、保障人員的要求通知有關單位和個人。

  接到通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要求做好預征民用運力的組織、技術保障等準備工作。

  第二十二條 預征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需要進行加裝改造論證和試驗的,由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會同同級國民經濟動員機構,根據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制定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其中重大論證課題和試驗項目的實施方案應當報國家國防動員機構批準;涉及加裝武器裝備的,按照武器裝備加裝改造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

  第二十三條 承擔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加裝改造論證課題和試驗項目的單位,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與要求完成論證和試驗任務,并將論證結論和試驗結果的資料報送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和國民經濟動員機構。

  擁有或者管理需要加裝改造的預征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承擔加裝改造論證課題和試驗項目的單位提供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原始資料和情況,為加裝改造論證課題和試驗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方便。

  第二十四條 國民經濟動員機構和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根據加裝改造任務的要求,指導、幫助有關單位建立和完善加裝改造的技術、材料及相關設備的儲備制度。

  第二十五條 人民武裝動員機構應當會同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和軍隊負責軍事交通運輸工作的部門,根據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準備要求,結合預征民用運力擔負的運輸生產任務,組織預征民用運力進行必要的軍事訓練和專業(yè)技術訓練。

  參加預征民用運力訓練的人員,訓練期間的誤工補貼或者在原單位的工資、獎金、福利待遇以及伙食補助、往返差旅費等,訓練人員納入民兵組織的,依照國家有關民兵參加軍事訓練的規(guī)定執(zhí)行;訓練人員未納入民兵組織的,參照國家有關民兵參加軍事訓練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二十六條 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會同同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加強對預征民用運力的動態(tài)管理,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采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收集和掌握預征民用運力的動態(tài)信息。

  擁有或者管理預征民用運力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guī)定及時向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報送預征民用運力的變動情況。

  第二十七條 軍區(qū)級以上單位批準的軍事訓練、演習,可以征用民用運力。

  軍事訓練、演習需要征用民用運力的,按照中央軍事委員會規(guī)定的程序報軍區(qū)級以上單位批準后,由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根據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組織實施。

  軍事訓練、演習征用民用運力的補償費用,按照租用方式計價結算。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和軍隊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章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的實施

  第二十八條 戰(zhàn)時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依據國家主席發(fā)布的動員令實施。

  平時特殊情況下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依據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發(fā)布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決定實施。

  第二十九條 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根據上級下達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任務和使用單位提出的申請,按照快速動員的要求,迅速啟動、實施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

  在實施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的過程中,需要對預案進行調整的,按照規(guī)定程序、權限辦理。

  第三十條 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會同人民武裝動員機構,按照上級下達的民用運力國防動員要求,通知被征民用運力的單位和個人,明確其被征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類型、數量和操作、保障人員,以及民用運力集結的時間、地點和方式。

  被征民用運力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通知要求,組織被征民用運力在規(guī)定時限內到達集結地點,并保證被征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技術狀態(tài)和操作、保障人員的技能符合軍事行動的要求。

  第三十一條 被征民用運力集結地的人民武裝動員機構應當會同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及有關部門組成精干的指揮機構,對集結后的民用運力進行登記編組,查驗整備情況,組織必要的應急訓練,保證按時交付使用單位;被征民用運力來不及集結的,人民武裝動員機構可以與使用單位商定報到時間和地點,并立即通知被征民用運力的單位和個人。被征民用運力交付使用單位時,應當辦理交接手續(xù)。

  被征民用運力交接后,有關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安全防護、后勤保障和裝備維修等,由使用單位負責,其執(zhí)行任務所在地的人民政府予以協(xié)助。

  第三十二條 被征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需要加裝改造的,由國民經濟動員機構會同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和使用單位,按照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確定的加裝改造方案組織實施。

  承擔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加裝改造任務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嚴格按照國家安全技術標準和國防要求進行加裝改造,保證按期交付使用。

  第三十三條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實施過程中,因情況緊急來不及報告的,使用單位可以按照民用運力國防動員預案直接在當地征用所需的民用運力,但必須同時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補報。

  第三十四條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實施過程中,需要使用港口、碼頭、機場、車站和其他設施的,由國防交通主管機構事先向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提出使用要求,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予以配合、支持。

  第三十五條 使用民用運力的單位應當盡最大可能保證人員安全,并盡量避免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設施受到損毀。

  第三十六條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的緊急需要,決定對某一行業(yè)或者地區(qū)的民用運力實施管制時,被實施民用運力管制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管制指揮機構的統(tǒng)一指揮,保證其擁有或者管理的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設施和保障系統(tǒng)處于良好狀態(tài)。

  第四章 補償與撫恤

  第三十七條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任務完成后,使用民用運力的單位應當收攏民用運力,清查動員民用運力數量,統(tǒng)計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設施的損失、損壞情況以及操作、保障人員的傷亡情況,按照有關規(guī)定辦理移交手續(xù),并出具民用運力使用、損毀情況證明。

  第三十八條 加裝改造的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需要并能夠恢復原有功能的,國民經濟動員機構應當在移交前會同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和使用單位組織實施恢復工作?;謴凸ぷ魍瓿刹⑼ㄟ^相應的檢驗后,應當及時移交。

  加裝改造的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不影響原使用功能的,可以不實施恢復工作。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應當登記造冊,列為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儲備。

  第三十九條 擁有或者管理民用運力的單位和個人,因履行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義務造成的下列直接財產損失,由中央財政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財政給予適當補償:

  (一)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和港口、碼頭、機場、車站等設施的滅失、損壞、折舊;

  (二)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和港口、碼頭、機場、車站等設施的操作、保障人員的工資或者津貼;

  (三)應當給予合理補償的其他直接財產損失。

  補償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四十條 擁有或者管理民用運力的單位和個人,憑使用單位出具的使用、損毀證明,向當地的國防交通主管機構申報,經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審核情況屬實,并報有關人民政府批準后,由當地的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負責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實施補償。

  第四十一條 擁有或者管理民用運力的單位和個人,因履行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義務遭受人員傷亡的,其撫恤優(yōu)待的辦法和標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依照《軍人撫恤優(yōu)待條例》的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五章 經費保障

  第四十二條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所需費用,由中央財政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財政共同負擔。

  中央財政負擔的費用,列入中央預算;縣級以上地方各級財政負擔的費用,列入本級政府預算。

  第四十三條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準備所需費用,由國家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國防交通主管機構,根據本年度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工作任務編制預算,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第四十四條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實施所需費用,按照國家在戰(zhàn)時及平時特殊情況下有關國防動員經費保障辦法執(zhí)行。

  第四十五條 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經費應當??顚S?,并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jiān)督。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guī)定,預征民用運力的單位或者個人逃避或者拒不履行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義務的,由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強制其履行義務,可以對單位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guī)定,被征民用運力的單位或者個人未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和要求集結應征民用運力,由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責令改正;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guī)定,承擔設計、建造或者加裝改造任務的單位、個人,未按照國防要求對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進行設計、建造、加裝改造,或者出資建造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的單位、個人阻礙有關設計、建造或者加裝改造的,由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國防交通主管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強制其履行義務,可以對單位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九條 破壞預征民用運載工具及相關設備或者以其他方式阻礙、干擾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活動,造成損失或者不良影響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guī)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拒絕向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報送或者遲延報送上一年度民用運力登記的有關資料和情況的,由本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報送;逾期未報送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有關主管機關依法給予記過、記大過、降級的行政處分。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guī)定,國防交通主管機構、國民經濟動員機構、人民武裝動員機構、民用運力使用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機關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記大過、降級、撤職的行政處分或者依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的有關規(guī)定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泄露所收集、掌握的民用運力資料和情況的;

  (二)超越權限,擅自動員民用運力的;

  (三)對被征用民用運力管理不善,造成嚴重損失的;

  (四)不出具民用運力使用、損毀證明,經有關主管機關指出拒不改正的;

  (五)違反??顚S玫囊?guī)定,擅自使用民用運力國防動員經費的。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二條 平時特殊情況,是指發(fā)生危及國家主權、統(tǒng)一、領土完整和安全的武裝沖突以及其他突發(fā)性事件。

  第五十三條 本條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猜您感興趣:

1.什么是國防

2.大學生國防論文精選范文

3.國防科技大學錄取分數線2016

4.什么是國防意識

5.2017年全民國防教育日主題演講稿

354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