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強黨性心得體會(2)
村干部強黨性心得體會
3、農村的利益更是錯宗復雜,有時是糾纏不清。特別是涉及農村的田,土,地等利益時更是敏感。
三、面對這樣的新形勢,新特點,新挑戰(zhàn),我個人認為,要做好一名村干部,要從當好“四員”上下功夫,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上入,從大事上拓展。
1、當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員”。要對結合當前農村的中心工作,全面細致地了解掌握群眾的需求,通過召開座談會,編發(fā)宣傳單,出黑板報,組織黨員干部群眾收看遠程教育片等宣傳方式,大力宣傳有關黨的“三農”政策,如糧食補貼政策,最低收購保護價政策,農村建房政策,新型合作醫(yī)療政策,農村低保,五保政策等等,使這些黨的惠民富民政策深入民心,使農民群眾真正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2、當好農業(yè)生產的“技術員”。農村要致富必須靠科技。因些,要根據(jù)農民群眾從事產業(yè)的情況,切實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每年邀請技術人員為農民群眾舉辦技術培訓班,不斷提高群眾的科技水平;經常性地深入到田間地頭現(xiàn)場指導,為群眾解決技村難題,促進產業(yè)發(fā)展,農民增收。
3、當好民事糾紛的“調解員”。積極向群眾宣傳法制教育,不斷增強廣大群眾的法制意識,主動介入到化解突發(fā)事件,調解鄰里糾紛和矛盾中,確保矛盾糾紛及時得到化解。同時,積極協(xié)助村委會制訂村規(guī)民約,實現(xiàn)村民自我管理。
4、做好扶貧濟困的“幫護員”。深入開展社會調查,建立困難群眾臺帳,農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學生臺帳,積極發(fā)動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濟困活動,認真搞好結幫扶,有針對性地為困難群眾提供幫助,使農村困難家庭盡早擺脫貧困,走出困難
四、為了使村干部更好地加入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戰(zhàn)場上來,我認為還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做起:
第一,加強學習。在當今社會,知識更新的步伐是越來越快,不加強學習勢必會被社會所淘汰和落伍。學習是增強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培養(yǎng)情操和修養(yǎng)的重要手段,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我認為村干部應著重在以下四個方面加強學習:
1、要學習農業(yè)工作方針政策。深刻領會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屆三、四中全會精神,認真研讀中央對“三農”的十一個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新型醫(yī)療合作的有關文件,關于促進農村文化,教育事業(yè)有關的文件。
2、要學習農業(yè)法律法規(guī)。重點是學習國家針對“三農”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等等。
3、要學習農村生產、農業(yè)科技知識。重點是要結合農業(yè)的生產,學習糧食生產、畜禽生產、果業(yè)生產、外出務工有關規(guī)定等,以此來掌握實際工作能力。
4、要向優(yōu)秀的村干部和人民群眾學習。這些村干部長期工作在農村的第一線,摸爬滾打這么多年,具有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和掌握農村工作方法,人民群眾工作勞動在生產的第一線具備豐富的生產經驗和智慧,因些我們要虛心地向他們學習。
第二、搞好調查研究,吃透村情民意。毛主席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是的,如果我們不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我們就不會得出好的想法和點子。吃透村情民意,就要求我們深入了解諸如本村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困難群眾,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孩子,有多少五保戶,低保戶,有多少土地面積,有哪些優(yōu)勢資源和劣勢,適合發(fā)展哪些富民產業(yè);民意指的是要了解農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如增收、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等問題。
第三、要與群眾建立感情。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中國共產黨最大的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作為黨組織選舉產生的村干部就一定要保持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一定要尊重群眾,幫助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與群眾建立感情也是我們做好工作的一個重要條件。見到村民群眾要主動與他們打個招呼和拉拉家常,只有這樣真正的融合在農民群眾之中,與群眾建立真感情,才會贏得信任和支持,而這種信任和支持就會變成帶領群眾的自覺行動。
第四、要加強村“兩委”班子的團結。俗話說“團結出生產力,出戰(zhàn)斗力。”因此,我們要擺正位置,盡力維護班子團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共創(chuàng)新業(yè)績。誠然,當好一名村干部需要具備的能力和要求還很多,所做的事情也很多,以上是我就如何做好一名村干部的一點微薄之見,如有不妥,請不吝賜教。俗話說“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fā)于卒伍”。農村是一個廣闊的舞臺,是我們鍛煉能力,健康成長的重要平臺。因此,我們村干部要充分利用這個鍛煉成才的難得機遇,充分發(fā)揮自已的聰明才智,扎實工作,銳意進取,有所作為,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已的一份力量,也為今后的成長、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村干部強黨性心得體會三
自6月18日看到黨中央召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以后,我自己感觸頗多,也很親切,想到自己身為基層黨員,現(xiàn)在又是一名面對群眾反映訴求、損害群眾利益和不正之風渠道和窗口的基層干部,深感高興與壓力。高興的是自己身為一名普通的基層群眾,現(xiàn)在能夠為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做點事,感到壓力是如何為搞好這次活動當好參謀出好點子、結合持點,抓出特色,取得實效。這次教育活動規(guī)格高,時間長,歷時半年。如今,第二批教育活動已經啟動,在2014年3月4日的動員大會上,聽了鄉(xiāng)黨委副書記&&&同志的報告,同時觀看了《永恒的信念》、《筑夢之基》電教片,很受教育、很受啟發(fā),經過幾天封閉學習,深深體會到,活動的目的是要我們帶著真情實意、帶著真摯感情、帶著腔熱情去更好地貼近群眾,服務群眾, 造福群眾,贏得群眾的擁護。作為一名村委會副主任,我對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把準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基本政治觀點和根本工作路線。進入新世紀以來,經過多次教育實踐活動的洗禮,廣大黨員干部的群眾觀念和服務意識都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但老實說,在執(zhí)行黨的群眾路線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從群
眾的角度看,與計劃經濟時代相比,各種訴求日趨多元,各類矛盾復雜多樣。從執(zhí)政黨的角度看,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部分黨員干部在成績面前憂患意識逐漸淡薄,群眾立場有所缺失。當下,領導干部的交通條件改善了,與群眾的距離卻越來越遠;信息手段先進了,同群眾的溝通卻越來越少;文化素質提高了,群眾語言卻越來越生份了,這樣一正一負,黨群干群關系日漸疏遠,最后損害的是廣大群眾的利益,動搖的是黨的執(zhí)政根基。因此,在全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可謂是恰逢其時,對癥下藥,就是要幫助黨員干部端正思想,增強黨性,改進作風,不斷提高為民服務的本領。
二、“接地氣”,深入群眾贏得民心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我們黨成立之日,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從“人民用小米哺育出來的”革命根據(jù)地政權,到“人民獨輪小車推出來”的全國解放,再到“適應人民愿望,根據(jù)群眾按手印搞起來的”改革開放,我們之所以能夠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僅僅依靠群眾。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深入群眾,就是形而上學,就會根基不穩(wěn),難以實現(xiàn)活動目標。因此,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就要深入群眾解決問題,化解矛盾。要帶著真摯的感情、帶著滿腔的熱情,放下架子,少說官話、少打官腔、少擺官普,不怕“掉架子”,不怕“丟面子”,不怕“碰釘子”,和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娛樂。“打開門接地氣,搞教育生朝氣,朝氣生民心聚。”在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中,只要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能夠切實深入基層“接地氣”,和基層零距離交流,與群眾無縫隙對接,一起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一起謀發(fā)展大計,老百姓自然待見、喜歡你,自然把你當朋友、當向導,自然尊重你、理解你。
三、求實效,解決群眾實際問題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轉變黨員干部作風,重在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我們身為基層黨員干部要多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關注民生、心系群眾,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一方面,要從解決黨員干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群眾路線教育,解決好少數(shù)黨員干部宗旨意識不強,不能真心誠意為民服務、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問題;責任意識不強,工作標準不高,不敢擔當,搞形式主義等作風不實的問題;紀律觀念淡薄,對自身要求不嚴,甚至以權謀私等為政不廉的問題。另一方面,要從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入手,抓住改善民生這個關鍵,及時調整相關政策、出臺惠民措施,增強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服務對象的滿意度,以黨風政風推進社會風氣的轉變,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
四、抓導向,凝聚社會正能量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堅持正面教育為主,形成弘揚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的強大社會導向。要堅持內外結合、逐層推進的原則,重視在基層一線和窗口單位中挖掘典型,充分運用電視、網絡、報刊、簡報、手機短信等形式,多層次、多角度、大張旗鼓地宣傳那些為民服務、甘于奉獻、默默無聞的黨員模范、平民英雄和凡人善舉,用先進事跡感染人,用模范典型帶動人,用優(yōu)秀品質影響人,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同時,要嚴肅整治庸懶散奢等不正之風,著力解決在黨員干部中存在的思想、組織、紀律、作風等方面的問題;特別是要注意運用反面典型開展警示教育,抓住發(fā)生在黨員干部身邊的典型案例,解剖麻雀,舉一反三,推進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五、重長遠,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強化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必須立足根本、著眼長遠,構建科學管用的長效機制。黨員干部的群眾感情、群眾工作習慣、群眾工作能力,只有在同群眾的親密接觸、合作共事、日積月累中才能建立起來并得到提高。要建立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機制。黨員干部要放下架子,多接地氣,特別是多到困難大、問題多、群眾意見強烈的地方去,與群眾交心,聽群眾意見,及時掌握群眾所想、所盼、所需,不斷反思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總結經驗教訓,探索工作規(guī)律。要建立服務群眾機制。在不斷拓展亮諾踐諾、實事惠民、結對幫扶等工作內容的基礎上,組織黨員干部經常深入基層單位,幫助理清工作思路,提升硬件水平,化解矛盾糾紛,增強組織活力。
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黨員干部到基層一線、急難險重崗位經受磨練,提高應對復雜局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發(fā)揮黨員干部在服務群眾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緊緊圍繞在鄉(xiāng)黨委與村黨總支的領導之下,在為我們復興村的跨越式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貢獻一份屬于自己的力量!
看了村干部強黨性心得體會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