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檔案工作條例
干部檔案工作條例
干部檔案工作條例的具體內容是怎樣的呢?下文是小編收集的干部檔案工作條例,歡迎閱讀!
干部檔案工作條例全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干部檔案工作,是黨的干部工作的一部分。它是為貫徹執(zhí)行黨的干部路線和政策,選賢舉能,知人善任,進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的。必須不斷加強檔案的建設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條 干部檔案是干部個人經歷和社會實踐的記錄,是干部思想品德、業(yè)務能力和工作情況的反映,是歷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確選拔使用干部的一個重要依據。它是黨組織按照黨管干部的原則和黨的干部政策,根據培養(yǎng)、選拔和正確使用干部的需要,將干部的有關材料集中整理而成的,
第三條 對干部檔案應根據干部管理范圍,按照集中統(tǒng)一和分級負責的原則進行管理,并根據實際需要配備必要的檔案工作人員。
第四條 干部檔案是黨的機密。在管理工作中必須堅決貫徹執(zhí)行黨和國家的保衛(wèi)、保密制度,嚴密保密,保證干部檔案的絕對安全。
第五條 干部檔案工作的任務:
(一)保管干部檔案;
(二)收集、鑒別和整理干部檔案材料;
(三)辦理干部檔案的查閱、借用和轉遞;
(四)登記干部職務的變動情況;
(五)通過檔案熟悉干部,為干部工作提供情況;
(六)調查研究檔案工作情況,逐步實現(xiàn)干部檔案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和現(xiàn)代化。
(七)搞好干部檔案的備戰(zhàn)工作;
(八)辦理其他有關事項。
第二章 檔案內容及正、副本的劃分
第六條 各級黨組織管理的干部,都應由組織、人事部門建立能夠歷史地全面地反映一個干部情況的檔案。根據工作和備戰(zhàn)的需要,中央管理的干部,每人都應建立正本和副本。省、市、自治區(qū)以下各級黨委管理的干部和中央各部委管理的干部,是否需要分建正本和副本,由各省、市、自治區(qū)和中央各部委自定。
第七條 干部檔案正本,由全面地反映一個干部的歷史和現(xiàn)實情況的材料所構成,包括下列內容:
(一)履歷表;
(二)自轉;
(三)鑒定;
(四)考核材料;
(五)政治歷史問題的審查材料及甄別、復查材料;
(六)參加中國共產黨或共青團的材料;
(七)獎勵(包括科學技術和業(yè)務獎勵)及英雄模范先進事跡材料;
(八)處分、取消處分和甄別、復查材料;
(九)任免呈報表,晉升技術職稱、學位、學銜審批表,出國人員審查表,調整工資審批表,工資級別登記表,離休、退休、退職審批表等;
(十)其他可供組織上參考的材料,如干部個人寫的思想、工作、學習總結、檢查等。
第八條 干部檔案副本,是概括的反映一個干部的歷史和現(xiàn)實情況。由正本中的部分材料所構成,包括下列內容:
(一)近期填寫的干部履歷表;
(二)各個階段的主要鑒定;
(三)考核材料;
(四)政治歷史問題的審查、甄別、復查、平反結論;
(五)獎勵材料;
(六)處分、取消處分及甄別、復查、平反的決定;
(七)晉升技術職稱、學位、學銜審批表,出國人員審查表,工資級別登記表等。
第三章 管理范圍
第九條 在職干部檔案的管理范圍應和干部管理范圍相一致,其檔案按下列分工保管:
(一)干部檔案正本,由主管這一干部的黨委(黨組)組織、人事部門保管;
(二)干部檔案副本,由主管和主要協(xié)管這一干部的黨委(黨組)組織、人事部門保管;
(三)非主要協(xié)管和監(jiān)管的單位,不保管干部檔案副本,根據工作需要可建立干部卡片;
(四)軍隊和地方互兼職務的干部,其主要職務在軍隊的,檔案由軍隊保管;主要職務在地方的,檔案由地方保管;
(五)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的檔案,按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的規(guī)定管理。
第十條 干部離休、退休、退職以后,其檔案按下列分工保管:
(一)中央管理的中央、國家機關副部長以上職務,省、市、自治區(qū)黨委、副省長、人大會副主任、政協(xié)副主席以上職務(包括顧問)的干部檔案,黨員干部的由中央組織部保管,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的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保管。中央管理的其他干部的檔案分別由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省、市、自治區(qū)黨委組織、人事部門保管;
(二)中央管理范圍以外的干部的檔案,就地安置的,由原管理單位或工作單位保管易地安置的,轉至負責管理該干部的組織、人事部門保管。
第十一條 干部死亡以后,其檔案按下列辦法分工保管:
(一)中央管理的中央、國家機關副部長以上職務,省、市、自治區(qū)黨委、副省長、人大會副主任、政協(xié)副主席(包括顧問)以上職務的干部檔案,全國著名的科學家、藝術家、教授和有特殊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知名人士的檔案,由原管理單位保管五年后,移交中央檔案館永久保存;中央管理的其他干部的檔案,由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省、市、自治區(qū)黨委組織、人事部門保管五年后,分別移交中央或省、市、自治區(qū)檔案館長期保存;
(二)中央、國家機關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區(qū)未列入中央管理的相當司局級職務的干部檔案,由原工作單位保管五年后,分別移交中央或省、市、自治區(qū)檔案館長期保存;
(三)其他干部的檔案,由原管理單位保存。
第十二條 干部被開除公職以后,其檔案轉至所在縣(區(qū))或相當于縣級人事部門保管。
第十三條 干部在受刑事處分和勞動教養(yǎng)期間,其檔案由原單位保管。刑滿釋放和解除勞教以后,重新安置的,其檔案應轉至主管單位保管。
第十四條 干部出國不歸、失蹤、逃亡以后,其檔案由原主管單位保管。
第四章 材料的收集與補充
第十五條 為了使干部檔案能夠反映干部的全貌,要經常地有計劃地收集和補充干部檔案材料。
(一)通過有關部門收集干部的任免、審查、考核、考績、晉升技術職稱、學位、學銜、調整工資級別等材料;
(二)通過黨團組織和政府機關收集入黨入團材料和對干部的獎勵材料;
(三)通過黨的紀律檢查和有關部門收集干部違紀違法處理情況的材料;
(四)各有關部門應主動將平時形成的應該歸檔的干部材料,及時送交各級主管干部的部門歸檔。
第十六條 各地區(qū)各部門可根據工作需要和檔案中缺材料的情況,布置填寫干部履歷表,做鑒定,寫自傳等,并及時將這些材料補充進干部檔案。
第五章 材料的鑒別和歸檔
第十七條 凡歸檔的材料,均應經過認真的鑒別,屬于干部檔案內容,材料完整無缺,需經組織審查蓋章或本人簽字的,蓋章簽字后方能歸入干部檔案。
第十八條 凡歸入干部檔案的材料,均應按照《干部檔案整理辦法》(見附件一)進行整理。不符合歸檔要求的材料,不得歸入檔案。不應歸入檔案的材料,可分別情況予以處理,銷毀的材料,要詳細登記,報請主管部門負責同志批準后處理。
第六章 檔案的保管
第十九條 根據安全保密、便于查找的要求,對干部檔案應嚴密地進行保管。
(一)檔案庫房必須堅固適用,庫房內應保持清潔。要經常檢查防盜、防火、防曬、防潮、防蛀的設施和安全措施;
(二)對保管的干部檔案都應在登記冊或卡片上逐個進行登記;
(三)每半年要核對一次檔案順序號,發(fā)現(xiàn)編錯號或放錯位置的要及時糾正;每年要按登記冊或卡片全面檢查一次檔案,發(fā)現(xiàn)缺少,及時查找;
(四)嚴禁任何人私自保存任何人的檔案材料,對私自保存他人檔案材料拒不交出或利用私自保存的檔案材料整人的,應視情節(jié)輕重,予以嚴肅處理;
(五)要不斷地研究和改進檔案的管理方法和技術,逐步實現(xiàn)檔案管理工作的科學化、現(xiàn)代化。
第二十條 干部檔案封皮、目錄和檔案袋應做到規(guī)格統(tǒng)一、樣式一致。凡新制印的,一律按統(tǒng)一規(guī)格、樣式制作(見附件二)。
第七章 查閱和借用
第二十一條 查閱和借用干部檔案,應遵守下列原則和規(guī)定:
(一)查閱單位應按照查閱干部檔案的辦法和規(guī)定,辦理審批手續(xù);
(二)檔案主管單位,應根據查閱用途,確定是否提供和提供什么材料;
(三)干部檔案只限于查閱單位黨組織派黨員干部到保管單位查閱;
(四)檔案一般不外借。在特殊情況下,經過批準,可以借用,借出時必須嚴格履行登記手續(xù),并應按期歸還;
(五)干部不得查閱或借用本人及其親屬的檔案;
(六)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應設立干部檔案查閱室,并制定查閱注意事項,切實保障檔案材料不受損壞;
(七)查閱檔案,必須嚴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閱檔規(guī)定,嚴禁涂改、圈劃、撤換檔案材料,不得向無關人員泄露或向外公布檔案內容,違犯者應視情節(jié)輕重,予以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
第二十二條 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應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具體情況,對本單位管理的干部檔案的借閱范圍、批準權限、登記、歸還手續(xù)等作出具體規(guī)定。
第八章 轉 遞
第二十三條 干部因工作調動改變了主管、協(xié)管單位時,應及時將檔案轉至新的主管、協(xié)管單位。轉遞檔案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
(一)干部檔案應通過機要交通轉遞,不準公開郵寄或交干部本人自帶;
(二)縣及相當以于縣上的各級黨委組織、人事部門,可以直接轉遞干部檔案;
(三)轉遞檔案必須按摳剎康蛋缸?萃ㄖ??(見附件三)的項目詳細登記,嚴密包封,以機密件發(fā)出;
(四)收到檔案的單位,經核對無誤后,應在回執(zhí)上簽名蓋章及時退回。逾期一個月未退還者,轉出單位應寫信催問,以防丟失;
(五)為使干部檔案能夠隨著干部調動或職務的變動而及時轉遞,干部調配、任免工作與干部檔案工作要密切配合,建立必要的聯(lián)系制度。
第二十四條 對撐尥返蛋笖,應采取各種辦法予以處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再產生撐尥返蛋笖。
第九章 組織領導
第二十五條 各級黨委組織、人事部門,應加強對干部檔案工作的領導,注意對檔案工作人員的教育和培養(yǎng),關心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對那些為檔案工作做出貢獻的同志,應給予表揚和獎勵;對于危及檔案安全,造成嚴重失密、泄密或損失的,應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
第二十六條 各級黨委組織、人事部門,對下級干部檔案工作,在業(yè)務上負有檢查和指導責任。具體任務是:
(一)了解干部檔案工作情況;
(二)研究解決檔案工作中的問題,對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提出建議或制定統(tǒng)一的辦法;
(三)介紹和推廣干部檔案工作先進經驗;
(四)召開干部檔案工作專業(yè)會議。
第二十七條 干部檔案工作人員必須是政治上可靠,黨性強,作風正,能夠遵守黨的紀律,嚴守黨的機密,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黨員干部。
第二十八條 干部檔案工作人員守則
(一)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努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二)熱愛本職工作,忠于職守,刻苦鉆研業(yè)務,提高業(yè)務水平和工作能力,積極為干部工作服務;
(三)保護檔案的安全,不得擅自轉移、分散和銷毀檔案;
(四)嚴格遵守黨和國家的保密制度,不得擅自提供檔案或向他人泄露檔案內容;
(五)堅持黨的原則,嚴格按照檔案工作的各項規(guī)定制度辦事。
第二十九條 縣以上各級黨委組織、人事部門,可以通過專業(yè)會、訓練班等形式,組織檔案工作人員學習檔案業(yè)務知識,提高業(yè)務水平。
第十章 附 則
第三十條 本條例自下達之日起執(zhí)行。各級黨委組織、人事部門,可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實施辦法或工作細則。
干部人事檔案作用
依據作用
由于干部人事檔案內容客觀地反映干部的各個方面的情況,是干部德、能、勤、績等情況的綜合記錄。所以,干部人事檔案是組織人事部門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確選拔、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據。
憑證作用
由于干部人事檔案收存的材料形成于不同的時間,材料上留有組織公章、個人手跡或印鑒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標志,因此,干部人事檔案能為落實干部政策、調整工資級別、解決生活待遇、更改參加革命工作時間、編史修志等有關問題提供重要憑證作用。
猜您感興趣:
5.干部檔案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