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北京大學的導游詞
北大創(chuàng)辦于1898年,原名京師大學堂,光緒皇帝親筆題詞“京師大學堂”匾額。它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的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最高的教育行政機關,是康梁百日維新的措施之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京大學導游詞,歡迎大家參考。
北京大學導游詞1   
北大燕園其實是原來燕京大學的校址,但是很多北大學生對此段歷史知之甚少,然而最近有很多團體來北大參觀,最讓人神往的莫過于未名博雅的秀麗景色,如不能讓參觀者知道關于這個園子的真實歷史,實在讓人慚愧,謹以此文分享給愿意做導游的學生,希望我們的一言一行都為這個校園增添光彩!
西校門
西校門是北京大學原來的正門。因為是校友1926年捐資所建,故也稱作校友門。1920年3月15日,燕大正式掛匾,同時舉辦男女兩校合并的聯(lián)歡會,合并儀式由蔡元培主持,校門上燕京大學的牌匾為他所題。
西門華表
這兩座華表是圓明園安佑宮中的遺物之一,當年被安放在安佑宮琉璃坊前。在清末民初崇彝的《道咸以來朝野雜記》中有記載曰: “鴻慈永祜,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徑入,其中為安佑宮,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三座,左右華表刻云氣,甚精巧,民國十四年猶及見之。聞人言:今已為燕京大學所取?!?根據(jù)這段記載,這兩座華表至遲當建于乾隆七年(1742)。至于如何從圓明園移到燕園,當年的《燕京大學校刊》曾對此有較為詳細的記載,稱移此華表時,曾“商諸圓明園之主管者,擬將此石柱移歸本校保存,并經(jīng)地方當事人之認可,遂鳩工起運,陸續(xù)移來三座…”,“國立北平圖書館落成,商準北平市政府,將存放天安門前之石柱移歸該館,同時函商本校,請將所存之三柱移贈其一,……當即準如所請,函報市政府備案,并聲明尚存二柱,仍由本校保存,旋得市政府認可,於是本校行政執(zhí)行委員會乃決議將此二柱豎立於貝公樓前,以資瞻仰。此項豎立費及配制柱頂之鎮(zhèn)物費,為數(shù)約一千數(shù)百元。” 但是仔細觀察一下這對華表,會發(fā)現(xiàn)一粗一細,并非一對。原來1925年燕京大學建校舍時,只從圓明園運來了三根,第四根卻被運到城里,1931年曾橫臥在天安門前道南。當北京圖書館建文津街新館時,欲將燕大多余的一根華表搬走與天安門前的另一根合成一對,不料搬運時陰錯陽差,結果燕大和北圖的華表皆不成對,成就了這一樁趣事。
貝公樓(Bashford Hall):
燕大的主樓,即現(xiàn)在北大的辦公樓,稱為貝公樓,是為紀念美以美會會督貝施德(又譯貝施福),1926年落成時的英文名即為Bashford Hall。燕京大學的前身是美國美以美教會開辦的匯文大學。其首任校長李安德是丁韙良的一位密友,當李安德于1893年因病去世以后,包括丁韙良在內(nèi)的校董事會一致推選貝施福為匯文大學堂的第二任校長,同時選舉劉海瀾為常務副校長。貝施福當時也是美國俄亥俄州衛(wèi)斯理大學的校長。雖然他于1904年正式來北京傳教之前并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實際主持和過問匯文大學堂的具體事務,但由于他是一位頗負盛名的教育家,同時又具有管理一所美國名牌大學的豐富經(jīng)驗,所以他對于提升匯文大學堂學術和管理水準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尤其是自從他親自來北京主持美以美會的教務活動之后,以及在1913-1919年任上海美以美會會督期間,更是在匯文大學堂的財力上給予了鼎力支持。與此同時,貝施福還是一位藏書家和多產(chǎn)的史學家,編著過《中國與美以美會》(1906)、《美以美會在華一百年文獻集》(1907)和《中國述論》(1916)等重要的在華教會史文獻。1919年在上海逝世之前,貝施福向匯文大學堂遺贈了他所收藏的大量書籍,其中有很多是善本書。它們后來成為燕京大學圖書館西文書收藏中的核心部分。至今在北大圖書館的書庫中仍能找到上千冊有貝施福親筆簽名的西文書籍,內(nèi)容大都跟在華傳教士和中國歷史文化有關。為了紀念他對于匯文大學堂和燕京大學的突出貢獻, 1926年落成時便用他的名字命名。衛(wèi)理會海外傳教團捐款16萬美元建造。 貝公樓的正門是在可以遠眺燕山的西面。門前原來有一棵挺拔而高大的松樹,還有一塊西方所有大學校園均少不了的長方形草地。貝公樓正門上方的屋檐之下還掛有一塊很大的牌匾,上書“貝公樓”三個大字。從1939年和1941年《燕大年刊》的老照片上我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塊牌匾。“貝公樓”的牌匾其實跟那塊被奉為國寶的“大學堂”牌匾一樣,都是具有很高歷史文物價值的。
貝公樓原來正門的上方有一個小陽臺,每當校內(nèi)舉行大型的集會時,這個陽臺常常被用作一個講壇,而聽眾們就站在辦公樓與西校門之間的一大片草地上。1957年,當蘇聯(lián)的最高蘇維埃主席伏羅希洛夫在周總理陪同下訪問北大時,就曾經(jīng)站在這兒對下面站滿草坪北大師生發(fā)表過熱情洋溢的講演。可惜這樣的壯觀場面如今已難以重現(xiàn)。
寧德樓(Ninde Hall)
寧德樓(又稱宗教樓,今北大外院民主樓),是燕園第一座建筑,1922年落成,作為學校的宗教學院所在地,由在上海的甘維爾夫婦捐贈,以紀念前美以美會會督寧德威廉牧師(Bishop William X. Ninde)。寧德威廉牧師與其妻1895年來華,自此從未中斷過禱告,祈求這個偉大而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早日福音化 。寧德樓二樓有小禮拜堂,學校的主要圣事都在這里舉行,這里還進行許多重要的選舉,這個禮拜堂至今猶在。
穆樓(McBrier Recitation Hall)
由托事部的司庫、銀行家穆布萊(McBrier)捐款10萬美元所建,今為北大外文樓??茖W樓(Science Buildings)
其中一個由洛克菲勒基金會用于建設北京協(xié)和大學醫(yī)學預科的資金中的一部分興建,今為北大化學南樓和化學北樓。燕大圖書館
燕京大學圖書館位于貝公樓南側,即今天的北京大學檔案館,是由托馬斯•貝利(Thomas Berry)夫婦的三個女兒為紀念父母的遺愿——“在全中國推廣學習”而捐款五萬美元興建的,以其收藏的善本書和古籍書而著稱。1952年院系調(diào)整時,它已有圖書期刊40萬冊,未編圖書期刊18萬冊,另拓片12000余張,木刻書板2400塊。其中收善本以明、清刻本及抄本居多,宋元版本也不少。 善本書數(shù)量高達3578種,37484冊。由于燕大作為原教會學校的特殊地位,在西文書收藏中最著名的要數(shù)__神學和有關基督__化傳播史方面的收藏。古籍叢書也是國內(nèi)圖書館中收藏最豐富者之一。此外,燕京大學圖書館還收到來自各方的贈書。其中有孫中山先生從自家書架上親自取下的一包書,還有美國校友分別于1924年和1927年贈送的書。李賦寧先生在一篇題為《我與北大圖書館》的回憶文章中寫道,在他初來北大任教的日子里,正是燕京大學保存的西文特藏書,使他能夠順利地備課和準備講演稿,并在北大圖書館度過了一段祥和而嚴肅的研究時光。
甘德閣,麥風閣(又稱姊妹樓,今南閣和北閣)
甘德閣為Mrs David Gamble捐款所建,南北二閣建于1924年,北邊的麥風閣為音樂教室和男女學生活動室,南邊的甘德閣當時作為女部的辦公樓使用。它們是以美德博士(Miss Luella Miner)的名字來命名的。麥美德博士是原華北協(xié)和女子大學的校長,華北協(xié)和女子大學并入燕京大學以后,便自動成為燕大的女部,麥美德(Miner)就成為燕大首任女部主任。麥博士在任只有三年,但是為燕大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因而在海淀新校園落成時,依據(jù)當時給建筑命名的慣例,就將這兩座美麗典雅的閣樓以麥美德來命名了。從甘德閣和麥風閣到南北閣的轉變,估計也是因緣于錢穆先生的提議。從那時開始,甘德閣和麥風閣的名稱就逐漸被人們淡忘在歷史的角落了。
圣人樓(Sage Hall 今天的俄文樓)
當時是女子學院教學樓,由羅素•塞奇基金會(Russel Sage Foundation) 捐資興建,二樓有禮拜堂,專供女子圣事服侍之用。鐘亭銅鐘系雍正皇帝降旨所造,是1928年,學校用哈佛燕京學社的款項從黑寺 購得。每隔半小時,校園里會響起悠揚的鐘聲。
男生宿舍(紅一到紅四樓),女生宿舍(靜園周圍的院子)
男生宿舍由眾多美國慈善家捐資興建,第六宿舍由中國人捐資興建?,F(xiàn)在男生宿舍作為行政辦公室,女生宿舍是各個文科院系所在地。
思義亭(又稱魯斯亭,今稱湖心亭)
為斯克蘭頓城(Scranton)的友人為紀念副校長路思義(Henry Winters Luce)所建)(一說為路思的長子亨利•魯濱遜•路思(美國《時代》、《生活》雜志的創(chuàng)辦人)捐資興建)。路思義對中國的__高等教育事業(yè)有很大貢獻,他像司徒雷登一樣,積極籌款,促進了山東齊魯大學的組建,1919年擔任燕大副校長,積極為燕大建設籌款,鑒于他的貢獻,臺灣的東海大學還有以他為名,由貝聿銘設計的路思義教堂。
臨湖軒
臨湖軒作為校務長住宅,為司徒雷登友人美國費城的喬治•柯里夫婦捐建,其實,司徒雷登只住很少的部分,其他分別為學校接待、議事的場所,學校里各種社團開聚餐會、茶話會、招待貴賓、舉行婚禮都可以在這里。1929年燕大創(chuàng)建10周年座談會上,冰心教授提議命名為“臨湖軒”,并請當時的北大文學院院長胡適題匾。女子體育館(Boyd Building今北大二體) 女子體育館系米蘭•鮑埃的父母威廉•鮑埃夫婦(Mr. and Mrs. William Boyd)于1927年捐獻了9萬美元給燕京大學來建設一座女子體育館,他們還捐獻了1萬美元在燕京設立獎學金。威廉•鮑埃先生曾經(jīng)是YMCA(男性基督徒年青人聯(lián)合會)的秘書,而鮑埃夫人又是國際YWCA(女性基督徒年青人聯(lián)合會)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因此,他們在美國__為亞洲捐款的運動中極為活躍。由于他們的努力,在美國基督__團體捐助的亞洲7所女子學校中,燕大得到了最大的一筆。300萬美元中的60萬被用來建設燕京大學校園,鮑埃夫婦10萬美元的捐助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們的女兒米蘭•鮑埃畢業(yè)于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學院化學系,因為對基督的信仰,1923年離開了剛訂婚的未婚夫,遠涉重洋,來到燕京大學教化學,是燕大最早的女教授之一,米蘭后來成為燕大董事會的秘書,繼續(xù)為燕大的發(fā)展籌集款項。不僅如此,她還極其關心中國人民的命運。抗日戰(zhàn)爭,米蘭為中國難民救助會工作,籌集了很大一筆錢。她的女兒卡米拉參加了基督__學會的亞洲交流項目,并在1979年第一次來到中國作講座,她的外孫女謝海日(Heather Smith Xie)24歲來到中國教書,如今,謝海日與她的中國丈夫謝勇住在香港,兩個小孩先學中文,后學英文,已經(jīng)能夠流利地講普通話、廣東話和英文。她把她的家庭和生活看作中美友好交往的一個見證。
男子體育館(Men’s Gymnasium)
即現(xiàn)在的北大一體,大樓是由燕大在美國的托事部主席Mr. Franklin Warner捐資興建,旁邊的運動場地是在紐約的Mr. Carl Hamilton幫助下整理出來的。
北京大學的導游詞2
翻尾石魚
翻尾石魚是圓明園的遺物。1930年燕京大學的畢業(yè)生從原朗潤園的主人載濤手中將石魚買下贈給母校作為畢業(yè)留念.
博雅塔
為了向全校供水,亟需建一座水樓,但是它必需與未名湖的風光相協(xié)調(diào),于是便仿照通州燃燈塔外形建此水塔,并從燕大教授博晨光(Lucius Porter)曾經(jīng)在華北做過傳教士的叔父James W. Porter那里捐來一筆錢專供建造水塔使用。塔便用博晨光教授的名字而命名,稱為“博雅塔”。水塔仿通州古塔樣式,共13層,高37米,中空、螺旋梯直通塔頂。
大家好!今天就是由我來擔任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凌導。我們現(xiàn)在在開往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創(chuàng)立與1898你,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的第一所國立大學,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之一,與清華大學齊名。    
好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北大的校門口了,請大家注意一下衛(wèi)生,如有垃圾請扔到垃圾桶或垃圾袋里。好了。我們下車吧。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北大最有名的:一塔湖圖。塔是指博雅塔,塔級有十三級,高三十七公尺,本來是一座水塔,現(xiàn)在已成為了一處風景,供大家欣賞。湖是未名湖。當年取名時,參選的名稱很多,但都不令人滿意,最后由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一錘定音,直接就叫"未名湖"了。圖,就是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圖書館。這座圖書館,已經(jīng)百年歷史了?,F(xiàn)在藏書1046萬冊,是亞洲最大的大學圖書館。    
  我們接著往前走。 
  看,這就是塔和湖。現(xiàn)在這里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我們一定要注意衛(wèi)生。青大家慢慢欣賞。"  
 今天的游覽到這里就結束了,希望大家多來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