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河南的導游詞精選范文
河南省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同時還具有自東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氣候過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復雜多樣和氣象災害頻繁的特點。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范文。希望你們喜歡。
石人山原創(chuàng)導游詞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石人山風景區(qū)的一名導游員,大家一路顛簸,辛苦了!首先請允許我代表石人山風景區(qū)管理處的全體員工歡迎和感謝大家的到來!
朋友們,當您離開喧囂的都市和擁擠的人群,回歸自然,選擇石人山,到這人間仙境來,我很榮幸做您的導游,伴您去這一座自然的樂園,帶您進入童話世界、人間的仙境、科學的殿堂、知識的海洋去遨游,去領略鳥語花香、藍天碧水、翠峰幽谷、縹緲云霧……
各位朋友,在游覽過程中有什么問題和要求的話,我會接近權利為大家提供幫助,也請大家配合我的工作。祝愿大家玩得開心,游的盡心,一路順心。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山青水秀的石人山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善良、淳樸的石人山人。希望我這個石人山人能夠成為您的朋友,也希望我的存在能夠使您的石人山之旅更加精彩。
各位朋友,從魯山縣城驅(qū)車向西約兩個小時,我們就可以到達風景秀麗的石人山,在這段時間里,我把魯山的概況向大家作以介紹。
魯山縣城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隸屬于平頂山市,全縣總面積2432平方公里,轄6個鎮(zhèn),14個鄉(xiāng),547個行政村,有漢、回、蒙、苗、壯等19個民族,總人口83萬。魯山縣北、西、南三面環(huán)山,沙河自西向東貫穿全境,東部形成沙河的沖積平原,是典型的山區(qū)縣,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
特殊的地形地勢造就了魯山豐富的自然資源。礦產(chǎn)資源有煤、鐵、石膏、水晶等40多種;水資源總儲量達到9.4億立方米,建有大、中、小型水庫39座,其中地熱泉5處,均在開發(fā)建設之中;土特產(chǎn)品有柿子、板栗、獼猴桃、拳菜、辛荑、杜仲、銀杏等,其中“魯山綢”早在1914年美國舊金山萬國商品博覽會上已經(jīng)名譽海內(nèi)外,現(xiàn)瑞士好士門公司專營此綢;張良鎮(zhèn)蔬菜種植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特別是張良所產(chǎn)良姜,辛辣濃香,纖維獨特,久煮不爛,相傳,劉邦與項羽爭雄時,曾身染重疾,服了良姜后即愈,后遂將良姜定為貢品。
特殊的地形地勢也賦予魯山重要的軍事價值。自古以來,魯山縣就是一個軍事重鎮(zhèn),以沒大嶺為例,該嶺位于石人山北部,古稱紅石關,據(jù)此,進可攻擊黃淮平原,退可藏身于伏牛山腹地,是古今兵家必爭之地。此外,西南之三鴉關和西北之歇馬關,是豫西名城洛陽通往豫西南重鎮(zhèn)南陽的咽喉,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1947年11月,這里曾是豫、陜、鄂邊區(qū)黨政機關所在地。建國后,國家黨、政、軍領導人依然看重這里的戰(zhàn)略地位,先后在山區(qū)修建了6座軍工企業(yè),一處空軍基地,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里發(fā)揮了重要的軍事作用。
魯山縣人杰地靈,甘冽的沙河之水哺育了一代代勤勞、智慧的魯山人民。春秋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墨子就出生在石人山腳下。唐代刺史、文學家元結,憂國恤民,清 廉為政,南宋抗金名將牛皋,精忠報國,一世英名,他們都是魯山這塊土地上孕育的兒女。除他們之外,還有許多魯山籍名人,在此不再向大家一一列舉。
但是,生活在這塊人杰地靈土地上的魯山人民卻長期被貧窮困繞 著。1994年,魯山縣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扶持的貧困縣。魯山縣山多、水多、災多。據(jù)《魯山縣志》記載,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109年中,就有54次遭災,再加上統(tǒng)治者的腐敗無能,可謂是天災人禍,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正是由于這種自然和歷史的緣故,貧困一直困繞著魯山人民。1993年初,新的一屆領導班子帶領全縣人民共同捐資捐款,展開了以旅游扶貧為龍頭的旅游扶貧、交通扶貧、產(chǎn)業(yè)化扶貧、對口幫扶的“四輪”驅(qū)動戰(zhàn)略。幾年時間,魯山人民克服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今天,魯山已形成了“一山一湖三條線”的旅游格局。一山即石人山;一湖即昭平湖;三條線即軍事文化旅游線、民俗風情旅游線、溫泉沐浴療養(yǎng)線。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帶動了魯山全縣交通運輸、建筑建材、林果山貨、土特產(chǎn)加工、旅游服務等行業(yè)的發(fā)展,大大改善了魯山人民尤其是西部山區(qū)人民的生活。
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已進入景區(qū)公路,再過半個小時,我們就可以到達石人山山門了,那么下面我就將石人山的概況向大家介紹一下。
石人山古稱堯山,因堯?qū)O劉累立堯祠紀念先祖而得名,至此劉姓起源。不知道咱們今天來的朋友中有沒有劉姓的?如果有,請別忘拜一拜自己的先祖劉累。在唐代,因山中許多山峰酷似人形,更名為石人山,延用至今。
石人山風景名勝區(qū)是國家重點風景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它位于平頂山市魯山縣西部,地處伏牛山腹地,沙河的源頭,主峰玉皇頂海拔2153.1米,屬山岳型自然風景名勝區(qū)。石人山雄踞中原,既有北國山岳的雄偉峻拔,也不乏南方山水的鐘靈毓秀。在景區(qū)268平方公里的區(qū)域內(nèi),奇峰、怪石、飛瀑、溫泉、山花、紅葉、湖面、云海、原始森林、珍禽異獸及眾多人文景觀構成了完整的風景體系。專家評價其兼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集“雄、險、秀、奇、幽”于一體,是旅游觀光、避暑療養(yǎng)、科研探險、尋幽覓奇的理想場所。
奇峰林立、怪石紛呈是石人山自然景觀的一大特色。鳳凰臺壯美飄逸,姐妹峰灑脫舒展,神指峰直插霄漢,和合峰親密相連,加上蓮花峰、競秀峰、神龜峰、巨蛙峰等翠峰秀嶂,構成了數(shù)十處天然奇觀。更令人稱奇的是滿山異姿紛呈的象形山石,似人、似獸,美不勝收,其中尤以眾多酷似人形的石柱最為著名,他們或仰或立、或蹲或倚,千姿百態(tài),無狀不有。劉累石、睡美人、太白醉酒、送子觀音、將軍石等,個個神韻逼真、呼之欲出。而冠領風景區(qū)大名的石人,則橫空出世,俯瞰萬象,令人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瑰偉神奇。
鹿邑太清宮導游詞
鹿邑太清宮位于鹿邑縣城東十里的太清宮集,為老子的誕生地。據(jù)史志記載,東漢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桓帝劉志派中常侍管霸前來創(chuàng)建,始名老子廟。唐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淵為了便于對天下的統(tǒng)治,抬高家族地位,就聽從吉善行的建議,認老子為祖宗,派人在漢老子廟的基礎上予以擴建,規(guī)模如京城王宮,做為皇室家廟。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并增建“紫極宮”、“太清樓”,改廟名為“玄元廟”。到武則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冊封老子母為“先天太后”,在漢李母廟的基礎上,擴建成洞霄宮,位置在太清宮北一里。至玄宗李隆基時,太清宮又有增建,規(guī)模達到鼎盛,占地八頃七十二畝,周圍四十里,宮內(nèi)建筑排列有序,瓊樓玉宇,金碧輝煌。 太清宮稱前宮,洞霄宮稱后宮。前宮祀老子,后宮祀李母。兩宮中隔一河,河上有橋。河名“金水”,橋稱“會仙”。
唐開元年間,玄宗皇帝又親朝太清宮,為老子上尊號“大圣祖高上金闕天皇大帝”,改廟名為太清宮,又親手為五千言《道德經(jīng)》作注,刻石立于太清宮。該碑至今猶存,和太清宮及其所余歷代碑刻一起,于八六年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01年又升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唐一代,皇室常駐五百軍士鎮(zhèn)守太清宮。
唐末黃巢起義,太清宮毀于兵事。宋真宗年間重建,又撥國庫款重修太清、洞宵二宮,規(guī)模比唐時有加。重修時并立有“大宋重修太清宮之碑”、“先天太后之贊”、“會真橋記”等碑刻,碑刻至今尤存。重修后,真宗皇帝親率滿朝文武來太清宮朝拜。真宗所立“先天太后之贊”碑,通高八米,寬二米,二龍幡伏于碑首,神龜支撐碑下,為真宗御制御書并篆額的“三御碑”,且書法秀美,石質(zhì)堅細,至今保存完好,是太清宮所存之琳瑯珍品。以后屢修屢廢,金元明清各代都有重修碑記。元代中統(tǒng)年間,皇帝又頒發(fā)了圣旨和執(zhí)照,對太清宮予以保護,碑刻今存。至清代重修時,規(guī)模尚十分可觀,然與唐宋盛時相比,僅存“十一于千百也”。而現(xiàn)在與清時相比,又是僅存“十一于千百也”。太清宮現(xiàn)存主體建筑太極殿五間,鐵柱一根,古柏三株,碑刻九件,望月井一眼。洞霄宮僅存清代建筑三圣母殿五間,娃娃殿三間,宋碑一通。
據(jù)《后漢書》和《鹿邑縣志》記載,太清宮建于東漢延熹八年(165年),始名老子廟。當時漢桓帝兩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并立老子祠碑?!端?jīng)注》載渦水又北,適老子廟東,廟前有二碑,在南門外,漢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陳相邊韶撰文。碑北有雙石闕,甚整肅是也。此后,唐宋元明清等歷朝歷代典籍中都有皇帝親謁或派大臣拜謁的記載。特別是唐朝帝王,對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稱是老子后裔,尊老子為圣祖,以老子廟為家廟。唐高祖李淵在武德三年(620年)封老子為始祖,大興土木建造宮闕殿字如帝者居。高宗李治于乾封元年(666年)幸老君廟,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創(chuàng)建祠堂,稱紫極宮。武后武則天于光宅元年(684年)追封李母為先天太后,擴建李母廟為洞霄宮,俗稱后宮,其規(guī)模相當宏大。唐玄宗李隆基曾兩度親渴老子廟,于開元十三年(725年)加封老子為高上大道,金闕天皇大帝,親為《道德經(jīng)》作注,御筆全文鎊立《道德經(jīng)注》碑一通。天寶二年(743年)李隆基下詔改紫極宮為太清宮。相傳,當時前宮祭祀老子,后宮祭祀李母。兩宮相距一里,中間隔有一河,曰清靜河,河上有橋,橋曰會仙橋。前宮住道士,后宮住道姑。兩宮相商事宜,則以云牌傳示,不允私自來往,其規(guī)矩之嚴猶如皇宮。前宮午門聳立,御道直坦,院內(nèi)以太極殿為中心,周圍有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虛無殿、清靜閣,將太極殿環(huán)抱其中。唐王室將太清宮奉為家廟,所以其建筑風格頗類長安王宮。占地八頃七十二畝,周圍四十里,樓臺殿閣六百余間,其氣勢宏偉壯觀,建造精致華麗,金碧輝煌。
朱仙鎮(zhèn)導游詞 ·中岳廟導游詞 ·岳飛廟導游詞 ·河南嵩山少林寺導游詞
宋帝好道,宋真宗趙恒自稱道君皇帝,撥國庫銀重建太清宮,規(guī)模比唐時更大,并于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親率群臣朝拜太清宮,冊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立大宋重修太清宮之碑、先天太后之贊碑、會真橋記等碑刻。在這期間,太清宮盛極,來往不絕的不僅有達官貴人,騷人墨客也常來此流連駐足。謝靈運、李白、杜甫、蘇轍、范仲淹、歐陽修等都曾在這里留下尊老崇道、詠物狀景的珍貴詩篇。此時的太清宮名聲遠揚。建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楊尚昆、胡耀邦、張愛萍、朱镕基、國務院溫家寶總理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也先后游覽了這塊圣地。
到了宋末,靖康之亂給太清宮帶來了滅頂之災,很多建筑都毀于兵火。到了金代得以重修,但己元氣大傷。元朝統(tǒng)一后,重視道教,朝廷頒布保護太清宮的令旨,明確規(guī)定太清宮、洞霄宮屬國家保護,規(guī)定在太清宮方圓四十里內(nèi)的土地、樹木及一切財產(chǎn)屬太清宮所有。元代末年,太清宮一帶屢患水災,大部分建筑被毀。直至清康熙年間,才在原址上重建太極殿,但規(guī)模已遠不如昔日,較之于唐宋,僅存什一也。
鄭州伏羲山飛龍峽景區(qū)導游詞
大家好!歡迎您來到新密這座有著八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城,走進人文始祖--伏羲的發(fā)祥地,伏羲山,來賞析秀美的自然風光,品讀深厚的千年人文。
新密市,地處中原腹地,中岳嵩山的東麓,距省會鄭州西南30公里,東臨新鄭,西接登封,南靠禹州,西北與滎陽、鞏義相通,溱洧二水穿境而過。全市總面積1001平方公里,總人口75萬人;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降水量584mm,年均溫14.3℃。是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瞻古拜祖的好地方。
新密歷史悠久,從遠古時代起,我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快富饒的土地上。這里有距今8000年左右的人文始祖伏羲文化遺址,有5000年左右的黃帝古都軒轅丘遺址,2000至3000年左右的古鄶國,古鄭國都城遺址,夏啟之都城---新寨遺址,祝融之虛,密國古城,補國古城,韓長城,曲梁古城等遺址,漢以后王莽、劉秀、劉邦、歐陽修、李自成等歷史人物都曾在密縣活動過,遺跡口碑甚多。
為什么新密山水能夠培育出如此燦爛的文化呢?這與其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有直接關系。新密位于北緯34°19′--34°40′之間,歷史上氣候比現(xiàn)在溫暖濕潤,有十分豐富的亞熱帶植物種類和動物物種;其次,該地形為西北高,東南底,三面環(huán)山,為東面缺,冬天可抵擋寒冷西北風,夏季涼爽的東南風又可長驅(qū)直入,帶來大量降雨。同時,新密恰出在豫西山地進入華北平原的交匯點上,河流階地土地肥沃,溱洧二水溝通黃河與淮河,成為南北重要的通道之一,加強了南北之間的交流。所以,我們的先民最早走出山林,在這里繁衍生息,建城立國,進而將中原文化傳播出去。
自古密縣便有著名的“八大景”: “蘭崖偶鶴”、“大隗晴嵐”、“開陽雪霽”、“云巖講武”、“青屏疊翠”、 “天仙白松”、“溱洧觀魚”、“柏崖龍?zhí)丁睋P名于外,現(xiàn)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森林公園1處,省級景區(qū)6處,特大型溶洞1處,天下第一宮——黃帝宮,東漢第一墓——打虎亭漢墓,新密市古縣衙博物館,伏羲山飛龍峽,北國第一洞——神仙洞森林公園,天爺洞、鳳凰山,開陽動物生態(tài)園等景(區(qū))點吸引著眾多游客。
新密物產(chǎn)豐富,分布廣,品位高。其中,煤炭、造紙、建材、耐火材料已成為四大經(jīng)濟支柱產(chǎn)業(yè);密玉青翠碧綠,色澤鮮艷,在國際上久負盛名,與東北秀玉,南陽獨玉齊名,號稱“中國三大玉”;主要特產(chǎn)之一的金銀花,色澤純凈,硬味香,作茶泡之,飲前豎而不倒,常飲之,滋肺養(yǎng)脾,延年益壽。1916年展出于萬國博覽會,聲譽鵲起,李先念曾贊道:“全國銀花看河南,河南銀花看密縣?!?/p>
如今,新密市交通四通八達,東臨107國道,京廣鐵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距鄭州國際機場20公里,北臨310國道,境內(nèi)主干公路“七縱七橫”,鄭少高速公路、省道橫穿其境。
擁有厚重文化和秀美風景的新密市,歡迎每一位來此旅游的天下友朋!
現(xiàn)在,我們就要進入人文始祖,伏羲的中心活動區(qū),伏羲山了。伏羲山是嵩山東北向的余脈,東西綿延50多公里,橫跨新密、登封、鞏義、滎縣(過去還有汜水縣)五個縣市,素有雞叫聽五縣的說法。伏羲山的主峰在新密,山上有新密市的一個尖山鄉(xiāng)。這里因雖說海拔在1000米左右,然而山上地勢較平垣,有部分可耕地,所以在伏羲山區(qū),還生活著一萬多口人的一個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
伏羲山因伏羲而得名,是當年伏羲教民蠶絲、創(chuàng)畫八卦的地方。在山的南部,新密境內(nèi),是伏羲的后人所建的補國,有補城遺址,曾被炎商征伐,歷史上有“炎帝伐補道”的記載。伏羲山區(qū),有當?shù)氐娜罕姙榧o念伏羲而在三個山峰上建立的三個廟宇。即:天皇山、人皇山、地皇山。天皇山敬祀的是盤古,有盤古廟,在伏羲山西北部鞏義境內(nèi);人皇山敬祀的便是伏羲和女媧,位置就在咱們今天所要到達的地方,鐘溝村始祖山,也就是伏羲山的主峰。地皇山敬祀的是神農(nóng)氏,位置就在我們現(xiàn)在行車的左面,大家現(xiàn)在就可以看到。它又叫小頂山,香爐山,山上有古長城,古寨堡遺跡,是一處很不錯的游覽景區(qū)。地皇山下不遠,就是著名的一萬多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織扣洞。在天皇山向北,鞏義境內(nèi),緊靠黃河,還有伏羲的畫卦臺舊址,是伏羲做八卦的地方。
車行前方,看到了地皇山,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古代鄭韓長城遺跡的旁邊。這里的炮臺是清代修的,在炮臺的東西山上,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高出地面一米左右的道蜿蜒的墻跡,它就是占國朝代的韓長城遺跡,長城從這里向西,一直到伏羲山登封境,東從我們?nèi)肟诘纳缴?,又正北,?jīng)過地皇山,一直達滎陽的境內(nèi)。有人說這是魏長城,其實這里 是占國時期韓國和東周的邊界,韓國因戰(zhàn)了鄭國的都城,又稱鄭,所以叫鄭韓長城,這是現(xiàn)在國內(nèi)發(fā)現(xiàn)的唯一的一道鄭韓長城。
我們從一進入伏羲山,有心的游客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在伏羲山區(qū),山上有那么多的城墻殘存,我們的入口處就有一處?,F(xiàn)在,在我們的左前方山頭上,又可以看到完整的城墻。實際上,這些都是在宋、元、明、清以來,老百姓為了躲避后荒馬亂的情況,而修建的古代寨堡。伏羲山區(qū),有著幾十座這樣保存完整的古代寨堡,有的已經(jīng)歷了上千年,是一個十分豐富的古寨堡博物館。在那冷兵器的時代,一遇有兵荒馬亂,老百姓就扶老攜幼,帶上細軟,到寨中躲避一時,實際上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救生手段。我們大家如果有機會的話,不妨到古寨堡中支賞玩一番。
河南導游詞相關文章:
1.河南導游詞
5.導游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