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導游詞大全 > 湖南導游詞 >

關于的導游詞范文精選

時間: 詩琪1201 分享
  湖南菜簡稱“湘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味感鮮明而富地方特色。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導游詞范文,僅供參考學習,希望你們喜歡呀。

  湘西鳳凰導游詞

  各位女士、先生,各位朋友: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我很榮幸能當大家的導游,希望我的導游服務能給大家"湘西之旅"留下美好的印象。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與我省的張家界市、懷化市、貴州銅仁地區(qū)、重慶黔江開發(fā)區(qū)和湖北的鄂西州接壤。總面積1.5完多平方公里,約占全省的10%??側丝?60多萬,人口以少數民族為主,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0.1%,其中土家族戰(zhàn)70.1%,苗族占32.5%。湘西是我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也是我省唯一被列人國家西部大開發(fā)的地區(qū)。歷史上,這里交通閉塞,偏僻落后,與世隔絕,給世人的印象是非常神秘的。

  湘西州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民風純樸,州內山巒疊嶂,林谷深幽,溝壑縱橫,溪河交錯,自然風光奇特,歷史遺存眾多,是一處集山水風光、民俗風情、古城風貌、歷史文化、名人故里于一體的旅游勝地。

  湘西州歷史悠久。秦屬黔中道,宋為湖南路辰、澧地,元為湖廣行省辰州路、澧州路,明置永順宣慰司、保靖宣慰司,清置永順和鳳凰、乾州、永綏直隸廳。民國時,1938年前為湘西軍政府,1938--1949年為第八、九行政督察區(qū)。中華人民共和國初,為沅陵、永順專區(qū)。1952年8月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區(qū),轄吉首、瀘溪、鳳凰、古丈、花垣、保靖6縣,代管永順、大庸、桑植、龍山4縣。1957年9月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轄上述10縣。1988年大庸、桑植劃歸新成立的張家界市?,F轄7縣1市,從北往南,依次為龍山縣、永順縣、保靖縣、古丈縣、花垣縣、吉首市、鳳凰縣、瀘溪縣。龍山縣是湖南省委書記楊正武的家鄉(xiāng),有皮渡河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和太平山宗教旅游區(qū)。永順縣是我州旅游大縣,山水風光奇特,名勝古跡眾多,有被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著名社會活動家費孝通譽為"天下第一漂"的猛動河、千年古鎮(zhèn)芙蓉鎮(zhèn)、把五百年土司王朝故都老司城、國家自然保護區(qū)小溪原始次森林生態(tài)旅游區(qū)等,保靖縣是奧運舉重冠軍楊霞的家鄉(xiāng),有國家重點工程碗米坡水電站、毛澤東同志國文老師袁吉六先生墓和酉溪園風景區(qū)等。古丈縣為我省十大林業(yè)縣直一和茶葉之鄉(xiāng),同時也是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家鄉(xiāng),有棲鳳湖省級風景名勝區(qū)、高望界原始次生林生態(tài)旅游區(qū)、坐龍溪"中南第一大峽谷"。花垣縣是我省的猛礦、鉛鋅礦之鄉(xiāng),錳礦儲藏量居全國第一、全國第二,花垣縣民族中學是國務院總理朱總理少年就讀的學校,有古苗河風景區(qū)和一腳踏三省,即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吉首市是州府所在地,是湘、鄂、渝、黔四省市邊區(qū)重鎮(zhèn)和中西部地區(qū)接合部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商貿中心,也是湘西州旅游集散中心。鳳凰縣是全國百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文化豐厚,人杰地靈,名人輩出,中華民國首任民選總理熊希齡,鴉片戰(zhàn)爭中犧牲于定海保衛(wèi)戰(zhàn)的民族英雄鄭國鴻,一代文豪、鄉(xiāng)士文學巨匠沈從文,著名畫家黃永玉均出生在這里,中國南方長城主體部分也在鳳凰。瀘溪縣有沅水風光帶和盤瓠洞、辛女巖等。

  改革開放以來,湘西州經濟發(fā)展、民族團結、社區(qū)進步。特別是州委州政府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fā)的歷史機遇和落實國務院朱總理關于"發(fā)展旅游業(yè)是湘西最大門路"的重要指示,將旅游業(yè)作為全州經濟發(fā)展的六大帶動戰(zhàn)略之一,旅游業(yè)已成為全州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州目前擁有旅行社11家,星級賓館13家,旅游車隊4家。有枝柳鐵路、209、319國道和1801、1828省道高等級公路橫貫州域,南有距鳳凰28公里的貴州銅仁機場,北有距猛洞河60公里的張家界荷花機場,陸空交通便捷,形成北依張家界,南連梵凈山,猛洞河--吉首--鳳凰"三點一線",以名水、名情、名城為特色的旅游業(yè)發(fā)展格局。大家來湘西旅游,若 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點,那都不是完整的"湘西之旅"。這三大景區(qū)特色各異,猛洞河景區(qū)以山水風光、土家族歷史文化為主,它的主題是與水對話,演繹激情,釋放自我。德夯景區(qū)以情見長,是一個以奇特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原始古樸的苗族風情溶為一體的民俗旅游勝地,這里濃郁的民族風情在省內"唯我獨有"。鳳凰竟區(qū)側以歷史文化厚重,被稱之為"夢里水鄉(xiāng),遠去的家園"。三者共同組成內涵豐富的"湘西之旅",與張家界優(yōu)勢互補,構成"大湘西之旅",形成"張家界-猛洞河-吉首-鳳凰-銅仁"黃金旅游線。"大湘西"的旅游資源有著其他地區(qū)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這次大家來到湘西,我們給大家提供的服務是完整的"湘西之旅"。今天前往鳳凰游覽,宿吉首市內。明天游德夯,再乘車去猛洞河,后天游猛洞河,晚餐后返程。

  衡山導游詞 ·張家界導游詞 ·南岳大廟導游詞 ·天心閣導游詞

  現在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湘西獨特的地域文化。年代久遠的土司制度,造就演繹了土司文化,使湘西這塊地方至今保持了古樸的民風和古老的習俗。清雍正七年(1729年)實行"改土歸流",結束了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既是特殊歷史和特殊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特殊環(huán)境和特殊文化的派生與衍化。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始祖崇尚的固我性和獨尊自賞的排他性。所謂土司制度就是酋長制。"改土歸流"就是"改土官"為"流官",即朝庭委派官員來統(tǒng)治。"改土歸流"對湘西的文化和經濟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湘西的巫儺文化又是土司專制統(tǒng)治的強大精神支柱,他的實質就是自始至終保持著初蒙性和原生性。因上述原因,湘西的很多神秘現象,奇異習俗深深地烙上了湘西地域文化的痕跡。

  花源導游詞

  各位游客朋友們:

  萬花山位于延安城西南15公里處的杜甫川中,海拔1320米,占地2400畝,地處青山翠柏之中,空氣清爽,環(huán)境優(yōu)雅。山上生長著我國中原牡丹品種群重要源頭之一的野生矮牡丹,已被確定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種群保護價值,因其生長在古柏叢林中,滿山遍野,所以萬花山也被稱為“牡丹山”,這里也是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里花源屯村所在地。經過近年的修復建設,萬花山已成為延安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天然大花園。

  在這里你傾聽木蘭從軍的故事,仙女四姐種牡丹的神話故事會使你心曠神怡,流漣忘返。

  牌 坊

  牌坊是進入萬花山的山門,為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形式是四柱七樓玻璃瓦作牌坊。牌坊正面書有“延榆勝觀”,向里橫額書有“名城圣境”。

  木蘭陵園

  花木蘭是我國古代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巾幗英雄。她為保家衛(wèi)國,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征占十二載。勝利后不慕功名利祿,還鄉(xiāng)耕織千代歌頌,萬代敬仰。在我國人民中間廣泛流傳。

  《木蘭詩》是我國一首優(yōu)秀的古代名歌。木蘭的故事及詩歌,均產生于北魏時期,北魏屬鮮卑族政權,與北方其它少數民族曾發(fā)生過多次戰(zhàn)爭,后統(tǒng)一中國北方。從拓跋硅稱王到北魏滅亡,統(tǒng)治一百七十一年。木蘭詩中兩次提到“可汗”,實為古代柔然、突厥、蒙古、鮮卑等族最高統(tǒng)治者之稱號。“黑山”、“燕山”等地,亦為北魏與柔然族交戰(zhàn)之戰(zhàn)場。也就說明花木蘭是北魏時期的巾幗人物,白居易題寫的《戲題木蘭花》詩及杜牧題寫《木蘭廟》這些著名詩人也都熱情歌贊過花木蘭。宋《太平寰宇記》和八零年發(fā)現鮮卑室真君四年(公元443年)的石刻祝文及有關資料考證,花木蘭確有其人,說木蘭是鮮卑族人,隨父到河套。元人候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證記》云:其所據之地域為河套……延安郡人,一些著名的劇作家在所作的戲劇中,均稱花木蘭系陜西省延安府人氏?!赌咎m詩》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等句子提出了木蘭出征時的位置與路線,延安東去延水關渡騎馬一日可到,延安人到燕山地區(qū),至今還有過黃河渡口東去北上的習慣路線。詩中提到的東市、南市、北市、西市,都與延安的街道相吻合,人們特別喜愛花木蘭這位女中豪杰,到處傳頌立祠上石。

  延安市政府于1984年重新修復了這座陵園,修復后的木蘭陵園莊嚴典雅,為古典式的建筑群。門額上題有“木蘭陵園”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為原延安行署副專員王廷壁所書。進門有兩通石碑,右碑是延安市長高仲田撰寫的碑文。高度贊揚了巾幗英雄,以物詠情,以情寓志,將建筑物和碑文融為一體。左碑兩面書刻著白居易和杜牧的兩首詩。第二臺階是中國原書法協會主席舒同所書的“木蘭詩”。背面有陜西書法協會農民書法家朱西定書寫的“木蘭詩”全文。路兩邊左右對稱立有兩個含笑迎客的麒麟,中間有“丹鳳朝陽”巨雕圖案一副。第三臺階上是花木蘭戒裝巨型石雕,高3.5米,寬2.5米乃整塊青石雕刻而成,木蘭躍馬橫劍,颯爽英姿,氣魄雄偉,令人敬慕。最后一層是石雕鳳欄環(huán)繞山而筑的木蘭墓冢,舒同題寫“花將軍之墓”?;ㄔ赐痛宕迕裰v花木蘭活了八十多歲,無疾而終,花木蘭解甲歸田后,經常在村對面的牡丹地里鋤草、松土。聽說墓地是按木蘭遺囑選的,讓花木蘭睜開眼就可看到對面山上的牡丹花。真可謂用“英雄天香相輝映,天上人間數木蘭”。

  牡 丹 湖

  杜甫川水截流筑壩而成,湖面雖不勝闊,登山賞花之余,親朋好友駕一輕舟,倘佯于青山綠水之間,湖光山色融為一體,頓覺賞心悅目,乏困俱消。湖的東畔建有玻璃瓦頂彩色梁柱的水榭亭,十分醒目,穿過大壩,過一小橋方可上山,小橋呈拱型,橋欄雕刻著精細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橋中心下側鐫有“黃紫”二字。黃指“姚黃”,紫指“魏紫”,同為牡丹的良種,鐫刻在這里,大有萬花山牡丹皆良種之譽,寓意此橋為牡丹花而建。

  碑 廊

  位于牡丹山腳下,修建了各種奇形石壘起的各種各欄的石碑,參差錯落,琳瑯滿目。收有中外各界名人墨客的精美詩句和書法。其中最為顯赫的是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的“萬花山”和李鵬總理題寫“牡丹之鄉(xiāng)”。優(yōu)美動人的詩作,蒼勁石樸的大字,陜北工匠高超的石刻技藝,無不讓人嘆為觀止,給萬花山勝境大增色彩。

  牡 丹 山

  牡丹原產中國,她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端莊秀雅,儀態(tài)萬方,自古以來即被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之稱,至今深受全國人民的喜愛。牡丹又有“富貴花”、“百兩金”,寓意此花為“幸福之花,吉祥之物”。

  牡丹原產我國西部地區(qū)“大抵丹延以西及褒斜道中”(今寶雞境內),早在3000年前其藥用價值就已被我們的祖先所認識,用以觀賞的人工栽培歷史可以上溯到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當今聞名天下的牡丹王國當數河南洛陽,山東荷澤,然而延州牡丹則歷史最久,且優(yōu)良品種在唐朝時已引進到洛陽,曹州(荷澤)至今仍有“延州紅”(延安)、“丹州紅”(宜川)延續(xù)已千年以上,1942年樂天宇、徐緯英(陜甘寧盆地植物志)亦稱,延安萬花山有野生牡丹,“5月盛開,與蒼柏共生,極為美觀”,據有關專家鑒定為中國牡丹的原生種之一,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種群保護價值,山為名花占,萬花山因此也得名于牡丹,又榮于牡丹。洛陽牡丹興盛之前,天下牡丹以延安為宗,所以延安是中國牡丹的故鄉(xiāng)。

  湖南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歡迎各位來賓到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參觀。這里原系民國7年(公元1918年)芬蘭牧士建的天主堂,3棟共15間木結構平房,四周有磚墻環(huán)護。1934年11月24日,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在任弼時、賀龍、肖克、王震等領導下,一舉解放大庸縣城,于26日成立臨時省委,12月1日在天主堂內成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領導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31個縣的反圍剿斗爭,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和地方封建勢力,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作出了卓越貢獻,在中國人民革命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為緬懷先烈功績,弘揚革命精神,中共張家界市永定區(qū)委和區(qū)政府于91年夏發(fā)動募捐修復湘鄂川黔省委、省軍區(qū)、省革命委員會舊址,并新建紀念館,于1993年12月26日落成開館。

  紀念館占地面積28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東頭是三堵矮墻圍著的一棟木平房,三間小屋曾住過任弼時、賀龍、肖克,黑漆桌上的桐油燈作證,一代英杰曾在這里徹夜運籌。西頭是可容納200余人的省委禮堂,當時省委擴大會和省直各部門的會議均在此召開,現已辟為將軍館,166位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留下英雄足跡的新中國將帥的照片掛滿墻壁。紀念館大門左右,一字排開11間辦公室,當年3大機關13個直屬部門均在此辦公。庭院正中是根據我國著名雕塑家潘鶴的作品《艱苦歲月》鑿制而成的一尊雙人石像,小紅軍抱著高過頭頂的步槍,依偎在橫吹短笛的老紅軍膝頭,似在入神地傾聽。雕像后面是紀念館主樓,內設三個展室,陳列著223幅大型圖片和100多件革命文物,再現了根據地的光輝斗爭史,反映了根據地軍民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和高尚情操。肖克將軍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

  第一部分 湘鄂川黔邊根據地的初創(chuàng)

  193年11月,由于王明“左”傾路線錯誤和敵人的大舉進攻,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全部喪失,紅三軍在湘鄂西中央分局夏曦、賀龍、關向應的領導下不得不轉戰(zhàn)鄂川邊。

  12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聽湖北咸豐大村召開會議,決定“創(chuàng)建湘鄂川黔邊新蘇區(qū)”。此后,紅三軍在湘鄂川黔邊轉戰(zhàn),尋找立足點。

  1934年5月,紅三軍西渡烏江,進入貴州。6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貴州沿河楓香溪召開會議,決定在黔東創(chuàng)建根據地。7月21日黔東特區(qū)革命委員會成立。黔東根據地的建立,為紅二、六軍團會師和湘鄂川黔根據地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條件。

  第二部分 湘鄂川黔邊根據地的全面形成

  1934年10月,紅六軍團經過艱苦轉戰(zhàn),進入黔東,24日,與紅三軍在印江木黃勝利會師。會師后紅三軍恢復紅二軍團番號,兩軍團聯合行動,由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統(tǒng)一指揮。

  紅二、六軍團會師后,為了策應中央紅軍長征與建立湘鄂川黔邊根據地,決定發(fā)動湘西攻勢。

  衡山導游詞 ·張家界導游詞 ·南岳大廟導游詞 ·天心閣導游詞

  1934年10月28日,紅二、六軍團從四川南腰出發(fā),向湘西挺進。11月7日,攻克永順縣城,湘敵何鍵急令湘西軍閥陳渠珍派兵堵剿,陳糾集三個旅,約一萬人的兵力向永順撲來。紅軍決定采取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作戰(zhàn)方針,主動放棄永順縣城,退至城北90里的十萬坪地區(qū)設伏。16日黃昏,尾追之敵進入伏擊圈,我軍奮起痛擊,殲、俘敵3000余人。我軍乘勝追擊,24日占領大庸、桑植。12月7日,進擊沅陵,17日包圍常德,攻下桃源。

  由于湘西攻勢的勝利,促進了新區(qū)工作的發(fā)展,紅二、六軍團控制了永順、大庸、桑植的大部和龍山、保靖、桃源、慈利、常德等縣的一部,并占有大庸、桑植、永順等縣城,開辟了湘鄂川黔邊根據地。

  第三部分 根據地省委的成立并領導人民開展革命斗爭

  1934年11月26日,奉中共中央電示,在大庸成立了中共湘鄂川黔省委,任弼時為省委書記,賀龍、關向應、夏曦、王震、肖克及張子意、劉士杰(后叛變)、周玉珠為省委委員,同時成立省軍區(qū),賀龍為軍區(qū)司令員,任弼時為政委。還成立了省革命委員會,賀龍為主席,夏曦、朱長清為副主席。至此,以大庸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

  蘇區(qū)省委成立之后,即著手領導開展建黨建政、土地革命和擴紅等項工作,同時還進行了必要的經濟、文化教育、衛(wèi)生等方面的建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動了根據地的鞏固和發(fā)展。

  第四部分 反圍剿的激烈戰(zhàn)斗

  湘鄂川黔根據地的建立和發(fā)展,特別是紅軍的主動出擊,給國民黨政府造成了新的威脅,蔣介石驚恐萬分,下令調集湘鄂兩省的軍隊,集中了11個師又4個旅,共40多個團,約11萬人的兵力,編成6個縱隊,在地方保安團的配合下,對根據地發(fā)動“圍剿”。

  針對敵人的瘋狂進攻,我根據地軍民,同仇敵愾,嚴陣以待。1935年1月,敵軍向根據地進攻,我紅軍主力班師大庸休整。2月上旬,紅軍在慈利設防正面阻擊郭汝棟縱隊失利,在大庸被李覺部乘機侵占。紅軍回師在大庸后坪雞公埡設伏再打李覺部縱隊失利,郭汝棟縱隊乘機占領桑植。兩個月的反“圍剿”作戰(zhàn),由于對中央軍委指示的“實行運動戰(zhàn),選擇敵人弱點,在運動中各個擊破之”的作戰(zhàn)方針理解不深,而是從正面迎擊敵人,以至一再受挫,根據地不斷縮小,紅軍處境日益困難,二、六軍團領導決定向北轉移。4月12日,紅軍從塔臥、龍家寨向北撤退。這時,鄂軍第五十八師第一七二旅進駐陳家河與我軍遭遇,該敵貪功冒進,孤軍深入,紅軍抓住戰(zhàn)機,于14日予以全殲。敵師部和第一七上旅慌忙逃竄。次日紅軍又在桃子溪地區(qū),將南逃之敵第五十八師師部和第一七四旅全殲,乘勝收復了桑植縣城。紅二、六軍團因形勢二轉,決定放棄北撤計劃,仍留原地堅持斗爭。4月下旬紅軍主力東進,攻占江埡,紅軍主力又西云湖北,在咸豐忠堡殲敵第四十一師,活捉敵縱隊司令兼師長張振漢。8月3日,紅軍設伏于板栗園殲敵八十五師師部和兩個團,擊斃敵師長謝彬。8月8日在芭蕉坨一舉擊潰陶廣縱隊10個團。至此,湘鄂敵軍被迫轉入防御,敵軍對湘鄂川黔根據地的“圍剿”遂以失敗告終。8月下旬,紅二、六軍團主動出擊,先后占領石門、澧州、津市、臨澧等縣城,根據地和紅軍進一步擴大。1935年9月,湘鄂川黔根據地中心區(qū)域和游擊區(qū)已擴大到東至洞庭湖西岸,西至四川酉陽,西北至湖北咸豐、恩施,南至沅陵,北至鶴峰,加上黔東和鄂川邊兩個游擊區(qū),人口約200萬。紅二、六軍團發(fā)展到4個師12個團,約2萬人。


湖南導游詞相關文章:

1.湖南導游詞

2.湖南導游歡迎詞大全

3.關于湖南的導游詞

4.導游詞大全

5.關于湖南的景點導游詞

415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