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導(dǎo)游詞
各位團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阿帕克霍加墓,位于喀什市東北約5公里處,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座伊斯蘭教圣裔的陵墓,始建于1640年前后,據(jù)說墓內(nèi)埋葬有同一家族的5代共72人大小58座墳丘。第一代是伊斯蘭著名傳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長子阿帕克霍加繼承了父親的傳教事業(yè),成了17世紀著名的伊斯蘭教白山派的首領(lǐng),并一度奪得了葉爾羌王朝的政權(quán)。阿帕克霍加死于1693年,也葬在此,由于其名望超過了他的父親,所以后來人們便把這座陵墓稱為“阿帕克霍加墓”。
整個陵園是一組構(gòu)筑的十分精美宏偉的古建筑群,其中包括(陵墓、教經(jīng)堂、大禮拜寺、門樓、水池和花園)等。陵墓,也就是主墓室,是建筑群的主體,高26米,底面橫長39米,頂呈圓形,圓拱直徑17米,外面用綠色琉璃磚貼面。陵墓廳堂高大寬敞,平臺上排列著墳丘,墳丘是用白底蘭花琉璃磚砌成,晶瑩素沽。大禮拜寺在陵園的西半部,名為“艾依提甲衣”,節(jié)日期間供教徒們做禮拜用。小禮拜寺和門樓是一組最外面的建筑物,彩繪和磚雕圖案極為精美。寺外有一池清水,樹木參天,清幽宜人。
傳說,埋葬在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個叫伊帕爾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妃子,由于她身上有一股濃郁的沙棗花香,人們便稱她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蘇黛香將尸體護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克霍加墓內(nèi)。因而人們又將這座陵墓稱做香妃墓。據(jù)考證,香妃就是乾隆皇帝的容妃,她出生于葉爾羌(今莎車),是伊斯蘭教白山派和卓家族的一名女子。1757年,菠蘿泥都和霍集占兄弟在南疆發(fā)動叛亂。額色音、帕爾薩兄弟反對分裂,配合清軍從后方襲擊叛軍。同是和卓家族的兩家人,選擇了不同的政治道路。叛亂平息以后,額色音、帕爾薩兄弟和他們的子侄女眷等一家人奉詔去北京朝覲乾隆皇帝并接受封爵。1760年他們家的一位少女被選入后宮,先被封為容嬪(pín),后來晉封為容妃,開始了她新的生活,這就是伊帕爾汗。
乾隆對容妃十分寵愛。按照維吾爾族的習慣,對她的衣食住行作了特殊安排,去承德避暑山莊圍獵和巡游江南時,都少不了容妃的陪侍,還讓宮廷里的西洋畫師為她繪制了油畫肖像。有一次,乾隆發(fā)現(xiàn)容妃獨自坐在御花園中飲泣,就問她為何傷心。她答道:“我的家鄉(xiāng)有一種樹,葉子是銀色的,花是金色的,開花時方向無比,現(xiàn)在該是它開花的時節(jié)了。”乾隆聽了連忙安慰,為了使她能稍減她的思鄉(xiāng)之愁,命令新疆烏什地方官員,將容妃所說的那種“金花銀葉鐵干”的沙棗樹苗裝載木桶中,移種到皇宮中去。
容妃在清宮中生活了28年,于1788年去世。死后葬于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香妃墓僅僅是她的衣冠冢,以前稱作“和卓墳”。經(jīng)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旅游局批準,阿帕克霍加墓被評定為國家2A級旅游景點。
經(jīng)過一天的愉快行程,我們的旅游活動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希望通過這次旅游,能給大家?guī)硪粋€好的心情。我們真誠地期望大家再次光臨。謝謝大家!
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導(dǎo)游詞
上一篇:新疆天池導(dǎo)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