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云南濟寺導游詞3篇
普云南濟寺導游詞3篇
普濟寺,俗稱前寺,位于舟山市普陀區(qū)普陀山白華頂?shù)撵`鷲峰南麓,創(chuàng)建于后梁貞明二年(916年),后屢興屢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南巡時下詔重建寺廟,后又賜題額“普濟群靈”。下面是學習啦為大家?guī)淼钠赵颇蠞聦в卧~,希望可以讓大家喜歡。
篇一:普云南濟寺導游詞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普濟寺位于麗江縣城西北6公里的普濟山中,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為麗江城郊五大喇嘛寺之一,因大殿鋪蓋銅瓦而聞名遐邇。
普濟寺坐西向東,原有12院,現(xiàn)存大殿院、南花園和一個僧院。大殿院落由山門、護法堂(門樓)、正殿、南北廂房組成四合院。正殿平面是長方形,初用土瓦覆蓋,本寺圣露活佛輾轉(zhuǎn)西南各地講經(jīng)、集資,于1936年改覆銅瓦,面積為46.4平方米,是云南省唯一幸存的銅瓦殿,1988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銅瓦殿為重檐歇山式,通高12米,共用32棵木柱。一層檐下均施如意斗拱,鋪作繁縛華麗,表現(xiàn)出明清時期漢式斗拱特征,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二層檐下以卷棚式彎橡反瓦裝飾,給人以柔和的曲線美感。額彷下有兩跳藏式出頭梁,抱框及上檻均用藏式蜂窩狀浮雕裝飾。前格子門繪有四尊護法神,檐欄板繪有八仙圖案,反映出佛道兩教兼容的現(xiàn)象。臺基高4.2米,正中設有12級垂帶踏階,臺基上鑲嵌著十塊"青龍望月"、"鯉跳龍門"、"鳳凰牡丹"、"獅子繡球"等漢白玉浮雕,具有民間生活氣息。普濟寺現(xiàn)存建筑,也多少體現(xiàn)出麗江處于藏傳佛教分布最南邊緣地區(qū)的一些重要文化特征。
大殿院內(nèi),還有兩棵古樹云南櫻花,植于1771年,可謂云南櫻花之最。樹干粗壯高大,傾斜交柯,校條繁密錯雜,蓋滿了整個大院。陽春三月,紅花錦簇,與氣宇軒昂的殿堂、金光閃爍的銅瓦、四周密密的松林、滿山雪白的梨花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節(jié)假日到此游玩、野餐者,絡繹不絕。
篇二:普云南濟寺導游詞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普濟寺,俗稱前寺,位于舟山市普陀區(qū)普陀山白華頂?shù)撵`鷲峰南麓,創(chuàng)建于后梁貞明二年(916年),后屢興屢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南巡時下詔重建寺廟,后又賜題額“普濟群靈”。風景名勝普濟寺前有一個廣約15畝的蓮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建于明代。池上筑橋三座。中間一座,橋面平闊,北接著普濟寺的正門,南銜御碑亭。
橋中有一湖心亭,又稱八角亭,正對普濟寺山門。周圍玉液擁抱,粉墻環(huán)繞。夏日荷花盛開,綠葉田田,紅花亭亭,景色迷人,憩此玩賞,憑欄臨風,清香撲鼻,頓覺暑氣全消,令人心曠神怡。橋南的御碑亭,在湖心亭前,與海印池相連。山門。面寬五間,重檐歇山,正山門平時關閉,僧人游客均從東山門出入。僧人圓寂后由西山門出寺。御碑殿。在山門內(nèi),有明萬歷、清康熙時的御碑三塊,正中一塊刻的是普濟禪寺歷史沿革,立于3.5噸重的赑屃上,赑屃昂首伸頸,服珠能轉(zhuǎn)動,可見其雕刻之精。天王殿。亦稱金剛殿,面寬五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
最佳旅游時間浙江氣候總的特點是: 季風顯著, 四季分明,年氣溫適中, 光照較多, 雨量豐沛, 空氣濕潤, 雨熱季節(jié)變化同步,氣候資源配制多樣,氣象災害繁多。浙江年平均氣溫15~18℃, 極端最高氣溫33~43℃, 極端最低氣溫-2.2~-17.4℃;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710~2100小時。歷史文化普濟寺是普陀山的佛教活動中心,一切重大的佛舜活動在此舉行。十年動亂中,殿宇佛像受到破壞。1979年,國家重視名山修復,貫徹落實宗教政策,今殿堂樓閣,已修葺一新。每日來普濟寺進香的善男信女和尋勝探幽的旅游者絡繹不絕。普陀山佛協(xié)第二屆代表大會于1993年11月23日至27日在普陀山普濟寺隆重召開。
篇三:普云南濟寺導游詞
普濟寺在西海南沿48號。始建年代無考,重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因地勢高而俗稱高廟、關帝高廟,也叫華陀廟。清康熙年間曾為大學士明珠家廟。清咸豐十年(1860) 恭親王奕欣將關押在刑部監(jiān)獄的英法聯(lián)軍代表巴夏禮等人送至此處囚禁。原為道觀,民國期間改為佛寺。
坐西朝東,現(xiàn)已不見原貌,僅存部分殿堂。有東向正殿5間,灰頂天花,前檐裝修為菱花格隔扇門窗。南部有北向配房5間,西向配房3間,房南側(cè)有3間小東房。北部有南向配房6間,均為硬山箍頭脊灰筒瓦頂。西南側(cè)有南向房屋4間,為硬山灰筒瓦頂。寺內(nèi)原有明正德年重修碑。寺北什剎海邊原有梁漱溟的父親梁巨川憤世投水紀念碑,1966年后被毀?,F(xiàn)有文物建筑26間,建筑面積453平方米。西城區(qū)文物保護單位。